浅谈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2022-05-16 19:50缪莉莉
民族文汇 2022年17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新课改

缪莉莉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全面素质教育已经深入课堂,深入人心。新课改形势下,小学美术教育正逐步蜕变,形成了全新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教师不能再只留在传授绘画技巧的简单授课模式,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授课过程中普及价值观念和美学观念,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内在文化艺术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有效教学

引言:

美术是小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是一门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课程,对于锻炼学生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程仅仅停留在教学生画简笔画的初级阶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现阶段在教育改革思想的不断深入下,如何创新授课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培养学生学习领略美术的价值,形成有效小学美术教学,是新课改下美术课程的首要任务。

一、有效的美术课程学习对小学生的影响

美术可以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描绘美、创造美,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美术可以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使他们成为一个自信阳光的人,一个能够通过艺术陶冶情操的人,一个充满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渴望学习与探索的人,一个懂得体验生活、珍惜生活、创造生活的人。

二、当前小学美术课程现状

1.思想重视不足,对美术教育认知存在偏见

近些年来,小学美术课、体育课、音乐课一直是作为一种小学娱乐形式的课程,从学校到家长不重视美术教育的培养,认为此类课程只不过是给学生放松身心的,可有可无。美术课程安排少,没有相对应的考核管理机制,美术课被任意挤占,学生对美术课也没有兴趣和动力。

2.美术课程授课方式单一,课堂氛围枯燥乏味。

小学美术课程大多以传统的示范模拟教学方法为主,只要求学生简单地模仿和描摹,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束缚了学生的能力。美术课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只停留在画画涂色的基础层面。

3.美术教学用具匮乏,物质条件落后

美术课程相关的教具缺乏,很多类型的美术课程受限于工具无法开展,配套的教学设施跟不上,甚至有很多教学设备闲置也允许充分利用。很多美术课堂还是学生自带纸张和画笔,老师在黑板画画教授,缺少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条件。

4.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授课水平有限

很多小学美术教师专业水平过硬,但在讲课、授课、管理和沟通上有所欠缺。没有创新授课意识和能力,不能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改革。在学生管理和与学生沟通交流方面存在短板,不能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和实际需求,授课效率较低,效果较差。

三、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1.提高认识,确定美术教学的重要地位,完善配套激励措施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提高学生美术教育在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性。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重要思想输出,改变固有的认知偏见,完善相关考试考核制度,增加美术相关的拓展活动、比赛、展会。对教学效果好,被学生和家长认可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促进和鞭策其他教师树立正确美术教学观念、创新美术教学方法,形成浓厚的文艺校园气息。比如开展黑板报设计大赛、学生优秀作品展等形式,充分展示美术作品的魅力和影响力,让美术带来的感受深入人心。

2.结合小学生兴趣,开展多元化授课模式

小学美术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小学生角度出发,融入小学生精神世界,探索创新多种多样的美术授课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合绘本、手工、游戏等多种途径,与美术教学相融合,让美术教学充满生动活泼的气氛,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开展以我国特殊灾情为主题的海报设计,让学生想象病毒的样子,体会医护人员的辛苦,设计自己喜欢的口罩样式;制作动画片中的角色任务头套,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找寻各种样式颜色的树叶粘成各式各样的图案;以及剪纸、泥塑等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

3.增加美术教具,创造美术学习优异环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提供学生充足地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营造美术氛围的校园环境。例如:增加美术相关的书籍、绘本、雕像、画板.增设作品展示墙、展栏等展示学生作品的平台。举办绘画大赛或者手工艺術品评比,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学生自信心和自豪感。

4.教师加强自身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作为美术教学的中坚力量,对学生的美术影响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自身美术修养,对美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在课堂中为学生延伸美术作品的深远意义;其次融入学生当中,把自己当做其中一员,站在学生角度看东西、思考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索未知世界;再者和学生沟通,说话方式和语言要简单易懂,能够敏感地感受到学生的想法和需求。

学校一定要加强美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多多组织美术教师授课方法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吸取新颖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师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热爱美术课程的情绪以及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

5.多元的评价与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美术成果要技术给予评价和反馈,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并学习运用恰当的评价语言,进行准确、客观地评价。小学生特别在乎老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有着很大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结束语:

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内涵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美术教育的同时,一定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摸索开创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体系,同时完善配套考核激励措施,激励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美术育人的实际功能,推进美术学科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安琪.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2(05):87-89.

[2]李成华. 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实践[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五).[出版者不详],2021:1122-1124.

[3]邵银霞.以趣激学,以乐促学——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J].科幻画报,2020(06):266.

[4]褚念念.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读写算,2020(18):3+5.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