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川
摘要:高新科技的持续发展使得广告的发展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情况,广告配音也应该充分贴合时代发展的进程,进行广泛且深刻的创新,保障广告创意的个性化可以说是今后广告发展的必经之路。与传统新闻节目、访谈节目和专题节目存在差异,广告配音旨在利用声音表达情感,传递预期的目标和意境,是对声音的形态的有效应用,对情感的深刻诠释。本文将会简单地分析广告配音的个性化设计方法,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广告配音;个性化;设计策略
广告是营销手段,既有图像也有声音,贴合现实生活且又面向社会大众,覆盖面广泛且影响深刻,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能够广泛地拉近和受众的距离,提高产品的亲和力。电视广告当中的声音囊括现场音、配乐和人声等在内,而广告配音代指的则是将原创文稿作为基础,借助于情感表达的方式来讲述广告内容,实现对其情感化、声音华表达,给予观众充足的听觉刺激,真正意义地完成对艺术的再创造处理,广告配音表面上简单,但实际上却需要关注许多不同的细节,此类细节的存在铸就了广告配音的个性化特色。
一、应用个性化元素,阐释积极意义
作为局喻户晓的香烟品牌——大红鹰具有极为著名的广告语,雄厚的男声在广告中说出“大红鹰胜利之鹰”极具时代魅力和个性化色彩,这样的香烟广告为何会给人留下积极且深刻的印象,根本原因在于如下几点:
首先,定位精准,能够直面人心。在竞争日渐激烈的时代背景下,胜利是每个人内心的强烈呼唤和呐喊,其定位直接关系到人的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也正因如此才能够间接地冲击消费者的心灵,使得人们乐于接受;
其次,广泛且深刻地應用多种元素,此类元素的存在使得广告座屏的时代色彩更加强烈,大红鹰广告语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其具备极为深刻的时代意义,另一方面则在于其本身应用多种个性化元素,作品本身的时代感更加鲜明和丰富。比如大红鹰广告通过“V”来代表“胜利之鹰”,这不仅实现了对品牌的概念的诠释,更是完成了对独属于自身的品牌特色的诠释,之前并无任何香烟厂商拥有属于自己的符号,正因如此使得大红鹰极具时代魅力。
二、应用音乐音效,达到更好效果
品牌所拥有的个性化特色是不同商家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充满个性化的广告配音一方面是广告的个性化的必然元素,另一方面则是广告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电视广告声画合一,此特征注定其将会给受众的视觉感观和听觉感官带来同步影响,是推广商品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是功利性和艺术性相互结合后的产物,如果想要更好地彰显出广告配音的个性化特色,那么仅仅有良好的台词和声音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增添充足的音效和音乐,当拥有二者的同步配合,那么将会使得广告配音的形态更加深刻具体。音乐是感性产物,更是情绪象征,其能够有效地调动受众群体的审美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则是能够提升广告自身的感染力,真正意义地加强广告的传播效果。与此同时,音效还能够带动观众打开想象的翅膀,全面提高画面的真实性、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例如在电视广告当中的水声、雷声以及汽车声,如果能够被切实有效地应用融合在广告配音当中,必然可以促使广告更富个性化魅力,促进广告的传播效果和传播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在音乐音效的个性化应用的时候,应该切实有效地遵从统一化、自然化和和谐化的原则,保障广告和配音、音乐的浑然天成,给予受众更为良好的主观感受。
三、个性语言锤炼,达成声音艺术美
电视广告是视听艺术,旨在利用形象塑造的方式传递广告信息,如若播音员的语言难以促使观众形成对画面形象的具体和深刻了解,那么广告的主题自然难以融入到观众的内心当中,由此可以明确语言形象也就是说个性化的语言技能训练是比不可少的,更是无法忽略的。其次则是夸张的表现力。广告配音是否优秀,是否具备充足的美感,很大程度上需要贴合广告的主题风格。电视广告借助于夸张和虚构的方式塑造形象,最终的情感色彩必然是极为丰富和充实的,而这就要求播音员能够拥有良好的渲染能力以及语言表现能力,尤其是在语言高低起落、语调选择和语言的色彩的确定等方面,经常性地尝试摆脱传统限制,保障播音语言的多变形,这样才可以充分贴合多种内容和多种形态的广告的需要。最后则是需要实现对声调的和谐美处理,所采取的广告用词需要精简凝练,需要具备相应的韵味和规律,而播音员则需要充分掌握好此类要点,这样才可以给予受众更为深刻的印象。
结束语:
总而言之,艺术来源于生活当中,广告配音也需要尽可能地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在大量生活化气息的支持下,充斥个性,深刻地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进行深刻且具体的积累。与此同时,配音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绝非是简单地追求另类,而是需要切实有效地结合语言传播和表达的规律,由心而生,贴合生活,利用声音揭露主题,只有这样才能为观众提供更为美好的感官体验。
参考文献:
[1]代佳颖.商业广告、公益广告和城市宣传广告中配音的异同[J].西部广播电视,2020(13):135-136.
[2]张恋.广告配音的声音造型艺术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07):81-82.
[3]曾岑,周竟东.广东粤语影视配音行业观察与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3):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