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恩伟
摘要:写字课的性质,决定观察力的建构成为重要支撑。从写字素养提升的角度出发,通过观察方法建构——培养前提,观察思维建构——培养基础,观察能力建构——培养根本,观察评价建构——培养关键,让学生素养的提升融合于观察力的全程培养中,践行于写字基本功的训练里。这四个方面的建构实施,共同筑就写字课堂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支撑点。
关键词:观察力建构;低段写字教学;核心素养;支撑点
在低段日常写字教学中,发现这么一个现象:
其实追究其原因是孩子观察力欠缺的表现。因为孩子没有具备细致的观察力,因此还不能敏锐察觉其中的差异。观察力欠缺的学生,即便对照着漂亮的例字,还是写不出端正规范的字。即使再让他们把字抄个三五遍,你还会发现写得是一遍不如一遍。究其原因是他们不能通过观察比较,巩固正确的动作然后去纠正不正确不漂亮的部分(笔画或结构),无法形成良好的写字技能。观察能力欠缺的孩子,他们在写字中没有办法达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全局观,所以往往会注重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造成观察的不全面。再加上低段写字教学和课文学习的相脱节现象较多,绝大多数的老师考虑到写字时间不好把控,学生差异大,速度有快有慢,为了照顾到整体的教学节奏,就把写字教学放在一节课的后半段。这样做最大的弊端是造成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略显疲惫,兴趣不高,长此以往,养成观察不专注的习惯,学习效果就更差了。
观察力在心理学上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知觉事物的能力。它在学生写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掌握书写知识,形成书写技能,发展素养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要提升学生的高素养,就需要在写字教学中加强观察力的建构和培养。
一、观察方法建构——培育学生写字素养的前提
所谓:写字七分看三分写。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教给观察的方法:首先要整体观察,再局部观察,由粗到细全面观察,最终通过仔细观察,准确把握字的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一)占格观察
在小学低段写字教学中,田字格的运用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田字格,我会看。横中线,竖中线,交叉十字在中间,上下左右像块田。上要留天,下要留地,左右留出空隙。”这样把儿歌挂嘴边,记心中,就可以随时提醒孩子写字规范。对于观察力欠缺的孩子,可以添加一些辅助线,如把田字格变成王字格,米字格,中宫格等,学生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还可以通过添加阴影色块,让学生能清楚看出合体字各部分的大小比例。通过画外轮廓线,让学生能掌握一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大体形状。还可以归纳总结出同类字在田字格书写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随着观察能力的增强,学生田字格布局的鉴赏能力也会提高,并能逐渐做到手眼协调布好格。通过这样观察方法的指导,就会慢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布格的意识,从而让他们在课堂上能积极观察,主动思考,大胆书写。
(二)笔画观察
如果说字是房子,那么笔画就是砖瓦。低段写字教学写好笔画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提出要掌握好基本笔画。所以在笔画的教学过程中,可先让学生認识笔画的形态入手,运用想象法掌握笔画特征,如垂露竖就想象成挺拔的树干;悬针竖可顾名思义想钉子的画面;笔画的粗细、长短变化,以及笔画的分布占位等,包括自己写的字与例字有什么不同等,要引导学生观察得越细致,临摹得就越像。老师要经常反复地为学生讲解示范各个笔画的书写技巧、特点、要求,合理地用好课件,对突破写字教学的重难点有很大帮助。例如学写“心”字时,为了让学生写好卧钩,以前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想象它像一个人卧在沙发上,学生也能理解;那现在是可以找来一段有趣的短视频,形象的演示,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卧钩就是那个头枕着沙发靠垫,脚微微翘起的小孩嘛。这比以往的语言描述强调效果更佳。
二、观察思维建构——培育学生写字素养的基础
观察时的思维能力培养特别重要。教师指导书写时,最好用简洁、朗朗上口、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总结思维方法,多联系生活,让学生触类旁通,建立新旧书写知识的联系。
(一)比拟联想
在写字教学中,可以引入形象化比拟。例如,笔画撇像小鸟尖尖的嘴巴,在教学时可以画一只鸟,鸟的嘴就是那一笔撇。笔画捺像脚,可让捺变成高跟鞋,如此寥寥几笔简画会收到奇效。字形结构的教学可以用生活现象进行比拟。比如,教独体字“人”,可以让学生都分开腿站立,做出相似形象;教左右结构的“明”字,可以找高矮不一的两个人上台一站,学生一观察,结果不说自明;教上下结构的字,可以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对于笔画的穿插避让,教师可以用人的谦让品质来比拟,效果也很好。比如,在教学“溪”时,教师边范写,边说:“小溪小溪流水长,一撇以后三回头,拐弯拐弯碰石头,流入大海不回头。”在教学“焦”时,老师可以指导说:“鸟儿伸伸嘴,蹬蹬腿,四根羽毛匀称美,中间短来两头长,四点一左三右站下方。”这样学生会一下子通过观察记住书写要领,并且兴趣很浓。
(二)生活联想
在教握笔姿势时,可引导学生将手指联想成兄弟五个:老大老二左右两边站,老三老四老五紧随其后站,笔杆放在虎口里;讲到掌心要保持空空时,可引导:“现在,你的手心有一个软软的鸟蛋,小心别让它掉了,也不要让握烂了。”学生在嬉笑中感受到正确的握笔姿势。针对个别学生大拇指包住食指的小错误,老师提醒:“老大和老二合作好,齐头并进不挤压。”枯燥的知识,因此变成了故事,变成了形象,鲜活起来。在偏旁书写的教学时,例如:三点水的三个点的排列呈弧度,像弯弯的月亮。学生看到这个特点就自己联想编:三点水,像弯月,圆弧排列最好看。汉字中居多的是形声字,形旁作为字的偏旁表义,可以结合字理来联想讲偏旁的书写要领。例如,带口字旁的字,跟口有关,就联想说:樱桃小嘴在一旁(口字旁在字的左边),写得小巧玲珑点。国字框,四四方方,就像城邦的围墙边界。可以说:国比口要大,方框要写得大大的,不倾斜,国家就站稳了。
三、观察能力建构——培育学生写字素养的根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低段写字教学中,教师扶手润字,口教最终还是要上升到自悟。要让学生在充分想象中,形成可自习自得写字要领的观察能力。
(一)想象画面促记忆
在写字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在教笔画“提”的起笔时,老师可边范写,边引导说:“笔画提就像要开始射箭,准备——”这时,老师示范写提的起笔要顿一下,“嗖的一声箭就出发了,干脆利索。”老师示范迅速提笔。教学“竖”的运笔时,引导学生想象成瀑布的水流往下倾倒,水流竖直落下又溅起,这就是整个“竖”的的起笔、运笔和收笔过程。指导朗读或指挥唱歌时会时常打拍子,这也可以迁移到写字的教学中,也非常实用。比如长横,老师叫着拍子“顿,走走走,停。”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跟着节奏写,写字就像舞蹈般美妙。写横折时,嘴里念著节拍:“停走停走停回。”这样在观察中就以嘴为中介,把头和手连接起来。如果在写字时配上轻柔舒缓的音乐,就能放松身心,明目观察,加强记忆,启迪智慧。
(二)想象引导促理解
低年级学生在观察字的结构时,划分比例有时会不够准确,老师可以添加辅助线或比例占位的框架图,帮助学生一目了然进行整体把握。如:指导写上下结构的“累”字时要注意上紧下松,可以引导想象:这是个身材很好的姑娘,上身短,下身长,均匀窈窕真好看。指导写上下结构的“费”字时要注意上宽下窄,可以引导观察:看,她穿着宽松的上衣,下边要配条瘦腿的裤子才漂亮。像“木”、“工”作偏旁时,一般情况下书写,横会变提,捺会变点。在范写时可以提醒学生观察:两个人相处要懂得谦让,把脚收回来一些,给另一边多留些位置。给学生个别辅导时,碰到学生马马虎虎不注意这些细节时,还可以再次提醒:字就像人,只有互相谦让才可以和睦相处……此外,还可引导学生观察写胖了的字怎样去减肥,为瘦字增肥等,让字的各部分紧密团结起来,不能分家。通过这样的趣味引导,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归纳总结规律,将知识串成一条线。
四、观察评价的建构——培育学生写字素养的关键
写字教学的评价尤其重要。学生通过外在和自身的评价提醒进行刻意观察,可以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书写程度。建构好观察中的评价制度,有利于写字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一)对比观察评价
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不同,对于同一个学生,可以是比对他前后期的两份作业,让他根据笔画和结构,字体和姿态的相关标准,找出问题,找到方法。对于学生写字水平的检测,可以引导进行对比互评,鼓励学生们你多发现优点,我多发现别人的亮点。有的学生自身观察水平有限,可以让他们先用心地观察范字,然后对照仿写3~5个,再让他们及时进行自评。学生在自评时要先紧盯着自己写的字看,把自写的字同范字从笔法、结构、比例等一个一个地认真对照,然后找出写得同示范字最接近的一个,在下面郑重地画上记号★。通过这种对比,就能基本把握大方向,指出问题,找出差距,明确需要提高的地方。这样评价者拥有成就感,被评价者也会心怀感激,各自相得益彰。
(二)综合观察评价
低段学生年龄小,评价写字的能力还不强。老师要带着他们一步步学会观察评价,可从整体观察评价(如对字的整体结构比例、占位等做出分析判断)、局部观察评价(引导关注细节,如笔画、部首等,不错过每一个字的书写亮点)、书写态度评价(如握笔姿势、坐姿、书写数量、质量)三方面展开对字的品评。评价时可以先强调观察评价顺序:先评价汉字是否书写正确,再看结构是否得当,关键笔占位是否正确,最后看字的整体美观程度等评价标准。要切实引导学生从审视自身写字的态度、习惯、姿势、用时到正确率和美观度等出发,有针对性地让每个学生在评价中找准位置,得到肯定和启发,不断进步,以保护学生的写字热情,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建构了敏锐的观察能力,写字就成功了一半。从小学低段开始,就要认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一起来研究小学低段的写字教学,期待着一、二年级学生的书写质量能有所改善;也以写字为抓手,建构好每个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素养提升在教学实践中落地。
参考文献:
[1]张为功.在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7(26).
[2]谢小庆.创新学习新思维[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金淑贞.让让孩子赢在写字的起跑线上——谈小学语文低段写字教学策略[J].2017(47).
[4]王俊霖.基于意义学习理论的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5]徐莹.让写字根植于想象的原野[J].教育教学论坛.2015(47).
[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低段写字教学实践研究结项报告段海霞、杜景威、袁蔚林、任丽丽、巴玲.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路小学.
[8]卢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与实践[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5.
[9]王小青.小学写字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