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着力点及其理论创新

2022-05-16 03:27陈晶莹马建青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化强国理论创新着力点

陈晶莹 马建青

[摘  要]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锚定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同时,这四大着力点中蕴涵的文化建设理念、维度、视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实践性和价值性。

[关键词] 新时代;文化强国;着力点;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479(2022)03-0042-08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兴盛强大,能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拥有不可战胜的磅礴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从顶层设计的视野,擘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为全人类的文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一、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必然

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一度处于领先地位,四方来贺、八方来朝的盛况以及闭关锁国的骄矜自负让国人形成了“己尊彼卑”的文化优越感。直至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国门,西方工业文明挟着太平洋汹涌浪潮拍岸东来,在被迫睁眼看世界的尴尬境地中,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在山河破碎、屡遭顿挫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经历了重大的嬗变,由文化自负陡然转向文化自卑,甚至出现了彻底否定自身传统文化,不加取舍地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的激进主张。在艰难的求索与不屈的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化发展道路。

我国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如果说这次会议是我国首次发出建设“文化强国”的铿锵宣言,那么步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向了时代高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时空关系的变化中,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着力点,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深层结构,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我国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法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些“难题”和“大事”的解决,表明当前所处的时代与本世纪头十年有了较大的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入了新时代。聚焦国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文化建设破浪前行,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旋律更加嘹亮,正能量更加强劲,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更加巩固,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突显,等等。放眼国际,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文化实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权和优势。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高,我们更加坚定地确信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对于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气。但是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还不能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文化强国相匹敌,“西强我弱”的文化格局还未有根本性改变,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相较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的发展仍相对滞后,还未能与经济发展同步同行,而物质生活日臻富裕起来的人民愈来愈渴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际上关于“修昔底德陷阱”的言论骤然增多。此外,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文化产品、文化思潮、價值理念的传播,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输出和文化扩张。例如,自媒体时代,西方国家常常在网络上假借民主问题、人权问题、自由问题探讨的名义,对我国的社会制度发难,大肆宣扬西方的“普世价值”“丛林法则”,企图消解国人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认同。

综观全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之进、人民之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文化意蕴,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着力点

在国内外环境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深刻把握中,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行总体设计和通盘谋划,对各种战略力量、战略资源进行组织、配置、任务区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着力点包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文化强国之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强国之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掌好文化强国之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文化强国之音。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文化强国之魂

习近平指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 价值观是文化最稳定的内核,是文化最高层次的表现。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性质都是由其内蕴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人们对一定文化体系的认同,本质上是对该文化体系中所凝结的价值观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自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在我国的价值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价值判断、价值评估和价值取向的统摄作用。同时,它也规约、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发展方向。

强国先强民,强民先强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心铸魂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久久为功,无法一蹴而就。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必须“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时代特征、民族特质,集体理性生发出的国家价值理想、社会价值主张、公民价值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它不可避免地要与个体自身的价值观相互制衡、相互角力。这就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融入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之中,让社会成员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强化教育引导,而且要注重实践养成,即不能仅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悬置在认知层面,在形成价值共识、共鸣与情感认同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成员的自觉践行至关重要。换言之,我们不仅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成员思想的引领,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而且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成员行为的统摄和引导,将其化为向上向善的行为习惯。也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我国社会中生根落地,真正发挥其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以及文化传播中的引领作用。

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西方话语植入和国内社会转型的双重挑战。为鞏固国人的思想基础,筑牢国人的思想防线,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在国人中确立起强劲的价值中轴。换言之,只有让国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固化为自备的思想武器,并以此来评判是非曲直、识别善恶美丑、辨明正邪荣辱,才能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强国之基

文化因人而生,而人又必须从已有的思想资料或者思想资源中寻找构筑当代文化的基石与要素。“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整体,有源也有其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没有源,河流必然干涸。” 换言之,没有传统,就没有思想资源,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成了无源之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他多次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气质凝聚,也是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突出优势。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中只有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但从未断流。千年来,中华文化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历经沿革与流变,饱受外来文化的袭扰与冲击,在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中,在漫长而又曲折的历史进程里,仍然能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之势滚滚前进,足见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在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指出:“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科学对待中华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命题。恩格斯指出:“因为问题决不是要简单地抛弃这两千多年的全部思想内容,而是要对它们进行批判,要把那些在错误的、但对于那个时代和发展过程本身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唯心主义的形式内获得的成果,从这种暂时的形式中剥取出来。” 科学地评价、辩证地对待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承认其相对的真理性以及在特定时代的进步价值,予以批判地继承,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精髓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批判地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同时又科学地回答了“如何剥取”这一关键问题。一方面,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即通过现代转型、现代诠释的方式去剥取成果;另一方面,以传统文化为基,实现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意涵去扩大成果。概而言之,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笔丰厚的民族遗产,华夏儿女不仅要从中汲取营养、赓续文脉、传承精神,更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与节奏,将古韵转新曲,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掌好文化强国之舵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在此,习近平总书记直接阐明了意识形态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定向、定性作用。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和斗争性,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领域如果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会去占领,正如列宁指出的,“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 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牢牢将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掌握在手中,否则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就会有偏离航向的危险。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时刻警醒着我们:思想的口子如果撕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我国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习近平指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显然,在网络信息化的新时代,舆论斗争的主战场非互联网莫属。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超10亿,网络已成为我国人民主要的信息来源和重要生活方式。新媒体的盛行更是彻底改变了舆论的形成和扩散的机制,从“官方发言”到“人人自带麦克风”,从“宏大叙事”到“碎片化传播”,线上、线下两个“舆论空间”相互叠加,民间、官方两个“舆论场”相互激荡。舆论环境的复杂化大大增加了我们舆论监测和分析的难度。另外,网络突破时空的局限,让信息的获得变得更加便捷、高效的同时,也让西方的普世价值观、资本利益至上的价值观等以更为汹涌的态势冲击着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网络文化安全,就没有国家文化安全,也就没有国家安全。因此,针对意识形态领域中事关大局、政治原则问题的错误观点,我们要密切关注、敢于亮剑,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不断强化“四个自信”,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对网络上一般性争论,则要做好思想引导、疏导工作,让网络舆论生态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意识形态工作在互联网时代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迎来了崭新的机遇。网络作为社会思潮、社会舆论的重要策源地和集散地,为我们观察社情民意提供了重要窗口。信息化时代,民众习惯借助网络平台表达思想、观念,一些苗頭性的问题总是通过网络舆论率先显现出来。只要在舆论宣传中打好主动战,及时发布正向、积极的舆论信息,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及时扫除民众的疑虑、拨开民众的思想迷雾,网络平台、新媒体技术必将成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掌握话语先机、引领风气之先的利器。

(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文化强国之音

在新的历史方位中,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地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在国际舞台上声音的强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强弱的重要表征。一个在国际社会中没有话语权的国家,无法成为文化强国。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一种话语表达,而这种话语所承载的内容包括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值,等等。讲好这些故事,对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大有裨益。换言之,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茕茕孑立、踽踽独行,世界就无法了解中国,中国也无法了解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华文化的跨国界沟通,是中国与世界建立新型共赢合作关系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也是中国更加生动地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民族精神的形式和途径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以讲故事的形式,而不是生硬地阐释中华文化,能够将倾听者设定在一种更易于接受的情境之中,对倾听者而言也更容易被感染,产生情感共鸣。

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迅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全球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给长期以来在国际交往与交流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西方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了强烈的不安。不明实况惧怕中国者有之,不怀好意地唱衰中国者有之,相应地出现了“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两种妄断。“中国威胁论”主要甚嚣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而“中国崩溃论”实际上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早在苏东剧变时,西方关于“中国崩溃论”的独断就不绝于耳。20世纪80年代末,美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甚至提出了“历史终结论”,认为中国必然要被西方资本主义所征服。但苏东剧变后,中国不仅顶住了西方和平演变的压力,而且上演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令人艳羡的“剧情”。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嫦娥探月、天眼探空、超算发威、北斗组网、天问入轨,中国展现出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外交舞步惊艳世界。史诗般的实践强劲地回应了谬论的同时,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无比鲜活的、生动的素材。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走的是正路、行的是大道,这是主流媒体的历史机遇,必须增强底气、鼓起士气,坚持不懈讲好中国故事,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 不论是“中国威胁论”还是“中国崩溃论”,都是对中国的误读和误判。如何让世界了解一个最真实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 “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三、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创新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并在文化建设理念、文化建设维度、文化建设视野等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一)不忘本来与开辟未来比肩而立的文化建设理念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秉持不忘本来与开辟未来比肩而立的文化建设理念,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当代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继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不忘本来,善于继承,文化强国的根基才能稳固;开辟未来,勇于创新,文化强国的枝叶才能繁茂。从二者的关系来看,一方面,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不忘来路,才能走向远方。毋庸置疑,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生存、发展、想象和创造。另一方面,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也是最有效的继承。不忘本来,并不是要囿于传统、泥于掌故、昧于大势,而是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勇于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一言以蔽之,文化既需要悠久传承,又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自身的内涵与功能,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固本纳新才能文盛国强。

关于在文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毛泽东提出“古为今用”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强调对于曾经的文艺成果不仅要善于继承和借鉴,更要善于融化和发展;江泽民认为“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是统一的”;胡锦涛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習近平总书记在把握“古”与“今”关系上的重大理论贡献在于针对“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这一关键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创”举措,为如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及如何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指明了具体的实践路径。

(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融合并举的文化建设维度

文化自信必须以文化自觉为基础。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没有深刻认识,缺乏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主动担当不够的情况下,妄谈文化自信,不仅不能增强文化发展的动力,而且极有可能坠入文化自大的深渊而不自知。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China”渐成世界的高频词,中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今日之中国已成为世界之中国。中国故事,世界期待;中国倡议,全球响应。这都使得我们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全球文化竞争愈来愈激烈。不少西方国家不遗余力抢占价值观的制高点,鼓吹其所谓的“普世”意义。国与国之间意识形态层面的角力风起云涌,场域与阵地的争夺变得更为多样和复杂。在新的历史方位与时代语境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仅靠文化自觉,光有对文化自身客观、理性的自我判断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已经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在对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中,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充分的价值肯定,在世界文化洪流的冲击下保持文化的定力,并且以更为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强劲的活力,赋予文化发展蓬勃的生机,使之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新命题,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基石、根脉,对于中华文化从哪里来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地位有着深刻的自觉自醒。作为国家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的兴国之魂,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掌舵的法宝,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己任,带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起主动担当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到哪里去以及对中华文化自身生命力的充分自信。在处理“中”与“外”的关系中,既注重同世界各国进行文化的交流互鉴,积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园林中的瑰宝,又以强烈的批判精神审视外来文化,显现出了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的自信之态。在处理“古”与“今”的关系之时,既珍视民族传统文化,又坚定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出了善于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自信风采。

(三)立足中国与对话世界并行不悖的文化建设视野

立足中国与对话世界并行不悖的文化建设视野是在风云际会的大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出的创造性回答。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中国,其本质是对文化民族性的高度重视。文化的民族性是不容消弭的。没有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身份认同和文化的归属就无从谈起,更遑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重对话世界,其实质是处理好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共生问题。一方面,我国要在比较、批判的基础上,找到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点和生长点,以开放的态度、包容的胸襟将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及各国成功的文化建设经验“引进来”;另一方面,又要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将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概而言之,只有坚持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相统一,实现文化的双向开放,才能在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中既不失却自我,又能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不断丰富、丰盈自身文化。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历来重视“中”与“外”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了“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方针。邓小平认为应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江泽民强调,“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日益同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形势下,胡锦涛适时提出了文化发展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的文化建设新方略。自此,我国正式迈出了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贡献则在于,对“立足中国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对话世界?如何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等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展开了创造性探索和创新性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内里地阐释了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的具体内涵。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实质就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此外,关于“如何对话世界?如何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如何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等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文化传播新途径,大大增强了我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和对话世界并行不悖的文化建设视野,既坚守住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又走出了“文明冲突论”的窠臼,为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新路。

推进文化建设、发展,实现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着力点及其理论创新,为新时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建设领域取得的最新的理论成果,深化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着力点及其理论创新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以更加明确的方向、更加清晰的思路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 求是, 2019(12): 5-7.

[2] 习近平.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 光明日报, 2021-12-15(02).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4] 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10-15(02).

[5]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6] 陈先达.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J]. 前线, 2017(2): 35.

[7]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8]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3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0] 习近平.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 人民日報, 2013-8-21(01).

[11] 列宁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2] 毛泽东.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10册[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14]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7-2(02).

[15] 习近平. 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N]. 人民日报, 2021-5-11(01).

[16] 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17] 胡锦涛. 胡锦涛文选: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责任编辑  陈建娜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理论创新着力点
“研教”转向“研幼”的三个着力点——以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美育课程构建为例
肖亚庆宣布下半年工作“五要点”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基层政府内部审计的着力点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多元视角,准确把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