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三求一”归类,助力“解三角形”问题

2022-05-15 11:32史红静王得勇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史红静 王得勇

解三角形问题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它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三角形的各个量。它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三大数学核心素养。如何正确选择定理,是成功解题的关键。

一、用“方程”的思想看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在△ABC中,A、B、C所对的边记为a、b、c.

解三角形中3条边和3个角共有6个量,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从方程的角度去看各个等式,它如果可解就需要“知三求一”。这6个量的“知三”的情况可分成六类,由下面的表1来描述:

有了上面的分类,学生求解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只需要三步走:第一步,数清需要求解的三角形是否已知3个条件?条件不足的时候,需要暂缓求解该三角形,努力寻找三个条件,该三角形才可解;第二步:给三个条件溯源,看它们的形式隶属于表1中的哪种类型?(一般来说,出现两个已知角,只能采用正弦定理解决。)确定它是否可解?若可解,锁定哪个定理解决?第三步:应用定理的正确形式,成功解题。下面,用例题1进行实例说明。

注意:类型③,已知两个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应用定理前,先用和角公式求第3个角的正弦值,再应用定理。

分析(1):

第一步:为了求cos∠BDC的值,先观察∠BDC所在的△BDC的6个要素只给出了边CD的值,不足三个条件,因此不可以直接求解;

第二步:利用已知条件AB∥CD将求cos∠BDC等价转化为cos∠DBA的值,在∠DBA所在的△DBA中,符合已知三个条件;

第三步:△DBA中已知两角∠A、∠ADB和∠ADB所对的邊AB的值,故符合表1中的类型③,可利用正弦定理求解△DBA.

分析(2):

第一步:为了求BC的长,先观察BC所在的△BDC的6个要素,现在已经有了两个:边CD和cos∠BDC的值,不足三个条件,因此仍然不能直接求解;

第二步:由(1)的探究,可知△DBA可解,而△DBA与△BDC共用边BD,因此可先在

△DBA中求出BD的长度,这个三角形知道三个角及一个边,符合表1中的②③,用正弦定理求BD的长度;

第三步:此时,△BDC中获得了3个要素:CD、BD及其夹角cos∠BDC的值,因此符合表1中⑤,用余弦定理求BC的长度;

求解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按照三步走的模式去思考,会帮助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求解目标,提高解题的效率。

二、一项有趣的数学调查实验研究

不难发现,除了第④类:已知两个角及其一角的对边的问题,可以选择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以外,其它类型均只有一种求解方案。我们选取了同类条件只是数值不同的两个问题,在两个教学班进行了检测,获得了如下的统计数据(见表2).

对比表2中的测验题目1和2,不难发现,尽管两道题目条件形式完全相同,都隶属于表1中的类型④,可采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决,但题目1中的数在运算过程中不太好运算,所以明显余弦定理要简单很多,学生也大多数采用了余弦定理去解题。而题目2中的数字在运算过程中,产生了特殊角:30°和90°,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极大的减少运算量,提高解题速度,要求学生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要非常熟悉。通过检测,我们也发现会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利用了这一特点,选择了正弦的定理解题。

解三角形的核心观点是“边角互化”,判断三角形是否可解的依据是“知三求一”(不含已知三个角)[1-3],同学们要根据已知三个条件的形式,利用表一选择正确的定理求解,方向感会更强,提高解题效率。

参考文献:

[1]俞世平.解三角形的五种视角[J].中学生数学,2020,No.633(09):3-5.

猜你喜欢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利用正弦定理解决拓展问题
巧用余弦定理解答数学题
正余弦定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正余弦定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在应用中的误区
张角定理及其应用
正弦、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一个简单不等式的重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