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2022-05-15 00:13:09周思瑶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体育教师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体育活动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幼儿素质教育也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缺乏专业的幼儿体育教师、家长对体育活动认知偏差、体育活动场地不足且设备单一等。针对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幼儿园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提升教师的体育专业素质、合理构建幼儿园体育课程、打造体育活动的游戏化、引进特色体育项目等策略来提升本园的体育活动质量。

学前儿童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遵循0~6岁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以增强其体质,发展身心素质和基础运动能力,提高幼儿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是学前儿童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其他领域活动的展开具有带头作用。所以,幼儿园需要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并且提高活动质量。

一、幼儿园体育活动存在的必要性

(一)体育活动对幼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从身体发展角度来说,幼儿的身体发展具有从躯干到四肢、从中间到边缘、从大肌肉到小肌肉、从头到尾的特点,此阶段也是幼儿平衡能力、柔韧度、协调性发展的敏感期,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是具备良好身体素质的前提。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可以通过使用体育活动器材、参加集体体育活动来不断建构新的生活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探索感知外部世界,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其个性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二)体育活动对幼儿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幼儿素质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包括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等。在幼儿阶段,需要追求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又由于幼儿本身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游戏、各类体育活动成为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能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学习,获得成长。同时,素质教育下的体育活动,也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智力、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幼儿体育教师

幼儿教师的体育专业能力是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关键。大多数幼儿教师学历仍然停留在大专水平,专职育教师础理论知识也相对匮乏,专职体育教师数量少,大部分教师体育技术较为粗糙,在幼儿体育科研方面也难以有所突破。非专业幼儿体育教师虽然能够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组织活动,但是不清楚某项体育运动的原理以及其效能,不了解体育动作的注意事项,往往会导致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低下,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

(二)家长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偏差

在功利教育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应该利用全部精力学习所谓的文化课程。虽然家长在幼儿健康方面,观念已有所更新,但仍然没有注意体育活动对幼儿身体甚至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导致家长参与幼儿体育活动的角色定位模糊,家长通常作为“局外人”,参与或支持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程度不高。

(三)体育活动场地不足、设备单一

体育活动场地和运动器材在幼儿体育活动中非常重要,往往关系到活动进行的顺利与否。对于室内体育活动来说,由于幼儿教室面积小,导致可用的活动空间小,所以教室往往难以作为室内活动的场地。对于室外体育活动来说,活动器材、设备的单一往往是导致体育活动质量低下的主要因素。大多数幼儿室外体育设施设备只有平衡木、平衡车、滑梯等,多数幼儿园面临资金不足等问题,难以购进优质的体育设施设备。

三、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措施

(一)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家庭资源

幼儿园应该与幼儿所生活的社区进行合作,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如“两人三足”类的趣味体育活动,以此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力争建立“儿童友好型”社区。另外,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活动场地,以班为单位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家长应该通过家委会或其他形式进行及时沟通,就班级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组织给出意见。同时,家长并非专业人士,也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配合教师在幼儿园内所进行的体育教学,切实做到家园合作。

(二)提升教师的体育专业素质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引进各类体育专业人才到幼儿园内进行一线工作或指导,着重加强对园内现有幼儿教师体育教学的培训。让专业人员与一线幼儿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以更新幼儿教师的体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幼儿园也应该重视幼儿体育教师教研的进行,鼓励一线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另外,高校体育学院也可以和幼儿师范专业进行联合,提高幼儿教师的体育素养,为培养专业幼儿体育教师探索可行路径。

(三)合理构建幼儿园体育课程

幼儿园体育课程的构建直接关乎幼儿体育活动质量的高低。幼儿园体育课程的设置,需要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各个不同幼儿园的自身情况,如人数情况、资金问题、教育理念等。在此基础上,构建幼儿园体育课程还需要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教师还需要考虑到体育课程与幼儿园其他课程的关系,其目标与内容不能产生冲突。

(四)打造体育活动的游戏化

游戏元素融入体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幼儿的参与热情,并且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充分调动幼儿的主体性。幼儿园应该采用游戏化的体育教学形式,制定游戏规则,让幼儿成为活动主体,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不仅尊重了游戏的快乐、自由、幻想原则,并且拉近幼儿与体育锻炼的距离,同时也减小了教师组织体育活动的难度。

(五)引進特色体育项目

大多数幼儿园幼儿体育活动内容还是以包括走、跑、跳、爬等在内的传统的体育活动作为主要内容,幼儿园可以引进特色体育项目,增加幼儿体育活动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幼儿特色体育项目的范围广泛,包括跳绳、幼儿啦啦操、幼儿武术等。其中,幼儿啦啦操不仅能够锻炼幼儿腿部、手部的大肌肉,同时也训练了幼儿的协调性和节奏感。目前,我国各大地区都已举办过幼儿啦啦操比赛,参与人数可观,且这一体育运动正在逐渐热门。

作者简介:周思瑶,(2000.10-),女,汉族,重庆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本科生。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体育教师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0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体育师友(2011年1期)2011-03-20 15: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