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起源于日本,它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且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且贯穿着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而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全上的每件小事、每个细节都将对企业的成败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何抓好安全生产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到提前预防、提前管控,是每个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管理提升的一个重要选择,精细化管理把压实企业管理责任,管理好每件事、每个环节作为重点。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实施方法及实施难点对安全管理精细化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企业管理;安全;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
1 引言
在现代管理学中,科学化管理分为三个层次: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其内涵就是企业在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基础上,通过对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1]。其本质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提高企业整体执行力的重要途径。安全管理精细化就是要求将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分解、细化,通过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
2 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策略
2.1 构建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体系
模式体系的架构,应围绕安全精细化管理方法和对象展开,通过整合执行完善的措施,以实现对每个对象、每个阶段的具体管理,实现对安全生产全过程、各对象的立体全覆盖。就构成要素来看,至少应包括这几方面:一是基础信息源,该部分涉及安全精细化管理对象诸多数据,包括对象基础信息、相关法律法规等;二是台面管理区,该部分涉及具体量化的表格、报表等,包括规定表格、报表的详细分类、要求等;三是關键核心区,该部分要以管理对象和过程两大维度而确定的要素区,包括执行标准所要求诸要素对应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标准。简单而言,基础信息源是所有管理对象和过程的信息汇总,台面管理区是针对各种信息的量化表格、报表等,关键核心区是围绕标准而执行的诸多措施[3-4]。
第一,基础信息源。应安全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需要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涉及各对象信息做好统计汇总,以作为后期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依据。所涉及的基础信息,包括人员、设备、物料、环境等诸方面。①人员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岗位、身份证、从业证书、学历证书、工龄、从业时间、安全培训记录、职业健康体检等诸多方面。②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类别、厂家、使用寿命、技术参数、保养要求、校对要求等,还检查校对信息、维修保养信息等。③物料信息。包括危险品数量、各原料用途、年产量、年使用量、物料名称等。④环境信息。环境层数、层高、面积、位置、类别、门窗稳固、安全出口、封闭状态等,还包括其他信息。
第二,台面管理区。当前,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涉及表格、报表等,没有统一规范性的格式参考,更多是依据各企业的经验,结合相关文件的要求自行设置。如此,不可避免导致表格格式复杂化,缺乏统一的标准要求,尤其是推进信息化管理难度增大[5]。为提升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工作效率,便于企业安全生产实现信息化管理,有必要在全社会面针对不同安全精细化管理阶段形成统一、简化的表格、报表。比如:安全精细化管理计划阶段,要生成计划表,至少包括对象、内容、周期、责任部门、参与部门、完成目标、检查部门、检查时间等;安全精细化管理实施阶段,要生成落实台账、检查台账。落实台账,至少包括对象、内容、对应计划项、参与部门、完成目标、完成情况、完成时间、完成人等;检查台账至少包括对象、内容、对应检查项、检查部门、检查人、检查结果情况等;安全精细化管理总结阶段,要生成统计报表,至少包括对象、内容、统计项目、统计周期、统计结果等[6]。
第三,关键核心区。该部分最终围绕着管理过程和对象而展开,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执行区。①管理过程以年度为管理周期,每周期严格计划、实施、总结三部分执行。新一年度、新周期着重于前一周期的改进,并以总结性问题有选择性地突出工作侧重点。在计划阶段,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结合有关文件法律法规,针对不同的经营对象,制定周期性和跨周期性计划。其中,跨周期计划应以上一周为参考,做好调整修正。制定的计划,应包括对象、内容、要求、完成时间、责任部门、责任人、监督部门等。在实施阶段,应包括两部分,即:计划的组织实施、实施的监督检查。组织实施,包括落实情况、完成情况、完成时间等。实施监督,包括记录检查情况、检查人、检查时间等[7]。同时,对未执行的预计划内容,提出督促修正意见。在总结阶段,要对照阶段性计划情况,做好计划实施的落实和检查工作,并体现定期性汇总的结论,包括对象总结和全面总结。②管理对象这应该囊括覆盖安全精细化管理的所有内容,但是注意,要避开不同对象之间的交叉重叠部分,以免导致有重复降低工作效率。之前,对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标准的划定,主要从目标、机构职责、安全投入、安全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安全培训、设施设备安全、作业安全、职工安全、应急救险、事故报告处理、绩效评价及改进等方面执行,这样的划分明细能覆盖安全精细化管理的方方面面。但是,在实际应用管理期间,常用交叉重叠不便管理。今后为便于管理,建议在人员、设备、物料、环境、管理等几方面细化分组,针对不同分类划定管理侧重点,以提高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人员分类执行标准,包括安全精细化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外来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设备分类执行标准,包括生产设施建设、设施运行安全精细化管理、新旧设备报废、拆除、维修等。物料分类执行标准,包括生产过程控制、危险源识别等。环境分类执行标准,包括安全警示标志、职业健康管理、职业危害申报等。管理分类执行标准,包括安全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作业变更、隐患排查、隐患预测预警、事故报告处理、绩效评价、标准改进等。
2.2 岗位职责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的显著特点就是按流程运作,而安全文化的根本还是离不开人,合适的人员岗位分配能根本解决很多安全隐患。通过“矩阵式模型”的绩效流程系统排列部门间人力资源的需求,形成人员补充体系。这就要求明确各岗位的安全/技术责任,按职能/技术的工作特点设岗,实现人与岗位的合理配置,从企业市场需求分解到压力传导的双重角度,协调各部门战略发展的需求,不断勾画适合企业自身的“矩阵式分层分类”的考核体系,同时考核评价体系应让员工参与其中。此举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能提升了个人对企业业务范围的全面认识和熟悉程度,摒弃了部门间的文化/技术壁垒,也提升了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和工作效率[8]。
2.3 作业现场标准化和可视化管理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程度高、综合性强的管理科目,而标准化和可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标准化即编制标准化的检查表格,标准化的检查表格和可视化管理就是充分利用了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和视觉感觉形象来引导、规范和组织现场生产活动,以保障安全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可视化是将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在生产现场通过图表、IT系统等一目了然的方式进行呈现,使得现场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都能判明是否存在异常,且判断结果不会因人而异,谁都能使用,谁都能遵守。推进生产现场的可视化,可以提高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和自主化管理。通过安全检查单和可视化图册管理,可以实现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程序等复杂信息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并能实现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程序等与现场生产活动相结合,从而规范现场岗位人员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效率,充分发挥专兼职安全员的作用,确保了安全措施的落实到位,也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了检查标准和依据。同时,通过安全检查单和可视化图册实施,对新员工培训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建立其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习惯,更有利于促进人人都是安全屏障的安全理念和作业班组自主化安全管理的落实。
2.4 违章治理精细化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告诉我们,一件重大事故,背后通常有29件轻度事故,并有300件的隐患或违章行为。因此也可以说隐患和违章行为是事故诱发的根源,不能消除隐患和违章行为,就不能消除事故。违章行为具有普遍性、反复性和顽固性等特点,这导致了治理违章是一项艰巨而又艰辛的任务。
通过将违章治理工作精细化,并且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通过各种手段,才能将违章现象降低至最低水平。要做到违章治理精细化,就要求一切从工作实际出发,通过分析每个工作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违章,特别是在可视化工作流程中,对每道工序中可能存在的违章,应作出相应的提醒,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并对各类违章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通过分析生产现场可能存在的违章现象,形成风险清单并张贴在生产现场,或通过影音视屏的方式对现场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对于生产现场的工作班组,班组长应了解班组成员的业务水平、工作习惯和个人性格,分析出班组成员可能会出现的违章行为,并进行反馈和学习,采取提醒或相互监督的形式降低违章风险。在违章治理过程中,对检查出来的违章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当场纠正,对于难以当场纠正的违章行为,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另外要建立违章台账,对于存在多次违章的个人或班组,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从严从重处罚,停止相应的工作权限,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能再次上岗,并进行通报批评,对于违章治理有力的班组或个人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和企业内表扬。最后,对于因违章造成事故的情况,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追根溯源,查出违章的根本原因,从根源上找出管理或技术上漏洞,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5 风险分析控制精细化
安全源自于好的预防,危险受制于控制,事故往往发生在失控之中,一般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根据人、机、料、法、环进行风险分析和防范,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只有将工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做到分析准确、全面,防范措施有效,才能保证工作的安全、高效的完成。风险分析的重点就是找出整个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并设置防范措施。在精细化管理中,一是应从可能造成危害的工作環境、设备设施,作业用到的物料、作业方法、参与作业人员行为规范等方面,根据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类别,辨识各类危险点并制定防范措施。这样既能正确地引导工作人员在风险点识别过程中充分认识危险源,又能增加工作人员对防范措施的理解;二是对每项工作进行细化,认真分析每道工序之间直接存在的联系,分别制定对各类危险源进行辨识、控制的具体步骤,并在可视化管理流程中标注。风险辨识的主要内容是准确、全面查找和分析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并提前做好各项控制措施。由于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且其具有不确定性和隐藏性,这就导致工作人员在对风险的识别中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风险识别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要采取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对风险进行识别。对于人、机、料、法、环中可以轻易识别的风险源,可以通过现场考察或认真分析或相应的经验判断等方式进行查找。而对于那些情况复杂,凭现有的经验或分析难以作出判断的隐藏的危险源,就必须采用相应的方法、采取相应的手段加以分析和查找。对于此类风险识别方法:一是调研或调查企业和行业内部或其他行业类似的相关作业过程发生的事件/事故为案列,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以总结经验反馈的方式进行查找;二是从危险源存在的普遍机理,通过沙盘推演,认真分析总结实施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风险;三是通过走访调查,在掌握大量相关数据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去伪求真,由外及内认真分析研究总结,查找出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等。通过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的辨识、评估后,可按照风险高低划分区域,针对不同的区域制定不同风险控制措施;同时确定每个风险点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并由其负责该风险点各项控制措施的落实;由责任部门或责任人采取密切跟踪的手段针对等级高的风险进行重点监控,以尽量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
2.6 培训教育精细化
安全教育培训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有必要制定一个严密的计划,有序开展,同时应结合企业的总体规范,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岗位要求、薄弱环节等制定相适应的培训计划。因此可以将企业的安全培训分为通用培训和专用培训,通用培训主要注重于国家法律法规、地方规定和企业管理程序的宣贯等,专用安全培训主要注重于岗位安全培训,结合可视化管理教材,对该岗位员工实现全方位的安全培训。比如说对于新入厂员工应从安全基本知识、安全规程和国家法律法规、地方规定和企业管理程序开始,逐步过渡到部门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最后结合可视化管理教材对其进行岗位安全教育。针对不同的岗位实行不同的安全教育,这样让每位员工都能达到真正懂技术、通安全、会管理的目的。开展相关岗位经验反馈学习,对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并通过经验反馈学习的形式反馈到相关部门。经验反馈是防范事件重演,提高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有效手段,经验反馈体系的建立,能够持续优化安全管理,从而提升安全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是一个人人参与、流程控制、全面管理的系统工程。安全工作,要做好,就必须做到又“严”又“细”,“严”是指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严格执行、严厉惩罚。“细”是指细致工作、细致分析、细致控制、细节考虑。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对本职工作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关注每个环节,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管理真正达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的安全管理最优化,实现安全管理提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周之豪. 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思考[J]. 中外企业家, 2020.
[2] 赵跃中, 鲍小龙. 企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措施分析[J]. 新丝路:中旬, 2020.
[3] 周秀丽. 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文化探索与实践[J]. 现代职业安全, 2021.
[4] 李淵. 实施精细化管理 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J]. 中国煤炭工业, 2019(6):2.
[5] 赵晓鹏. 构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探讨[J]. 技术与市场, 2020, 27(10):2.
[6] 张建国. 精细化管理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J].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0, 33(5):1.
[7] 孙宇娟. 浅谈精益化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 农电管理, 2020(9):2.
[8] 吴孜菘. 以安全精益化管理提升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J]. 市场周刊·理论版, 2021(23):2.
作者简介:张保成(1972.2-),男,保定市定兴县,汉,硕士,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