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标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的一种,随着我国肺癌人数的逐年递增,罹患非小细胞肺癌的人也越来越多。从临床治疗角度分析,人体支气管黏膜、肺泡上皮组织都有可能发生恶性肿瘤,而这种肿瘤在医学界被称为“非小细胞肺癌”,多发生于中老年吸烟或被动吸烟人群中,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以咳嗽、咳血、胸痛以及呼吸困难等为主[1]。在患病早期,患者群体并不会出现特异性症状,因此不少患者的病情都未能被及时发现,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多数患者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已经处于癌症中晚期,此时患者将出现转移部位相应症状,其全身系统、器官及组织都将受累,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做好早期诊断、疾病干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2]。鉴于此,本次研究将以我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成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8.23±5.1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7.62±5.1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1]中对NSCLC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医学影像学检查后确认;经化疗二线后有明显进展或病情再度复发者;入选患者生存期均长于6个月。②排除标准:已出现神经系统转移者;既往接受过EGFR、ALK针对性靶向药物治疗者;出现其他恶性肿瘤及正接受对应抗癌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需连续治疗12周,期间需定期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及CT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评估。①对照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吉西他滨(国药准字:H20113286;规格:1.0 g)进行静脉滴注,应用剂量为1000 mg/m2;顺铂(国药准字:H37021356;规格:30 mg)进行静脉滴注,应用剂量为75 mg/m2。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接受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国药准字:H20180003;规格:10 mg;7粒/板)进行口服治疗,每次服用剂量为12 mg,每天服用一次,一般情况下均在早餐前进行服用。治疗一个疗程后对剂量进行调整,改为每次10 mg,两个疗程后再将剂量调整为8 mg,连续服用2周后,停药1周左右,即3周为一个总疗程,两个总疗程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一次评估,根据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1.4 观察指标 ①经连续6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进行评估:完全缓解(CR):经临床检查后发现患者肿瘤病灶全部消失,且消失时间持续4周及以上;部分缓解(PR):经临床检查后发现,肿瘤体积缩小近30%或以上,且缩小时间持续4周及以上;稳定(SD):经临床检查后发现,肿瘤体积缩小体积不足30%,或增大范围未达到20%;进展(PD):经临床检查后发现肿瘤体积出现明显的增大且增大范围超20%。客观有效率(RR)=(CR+PR)例数/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DCR)=(CR+PR+SD)例数/总例数×100%。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转移灶最长径的变化情况,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对患者实行胸部CT检查,根据CT图像测量患者肺部转移灶的最长径。③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在清晨时收集患者空腹状态下的血液进行送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VEGF水平进行检测。④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治疗6周后的PFS、OS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连续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部转移灶最长径及血清VEGF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肺部转移灶最长径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部转移灶最长径及血清VEGF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肺部转移灶最长径及血清VEGF水平比较(±s)
组别 n肺部转移灶最长径(cm) VEGF(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401.71±0.451.24±0.39 259.36±50.62209.95±35.26观察组401.73±0.490.78±0.23 258.64±51.12149.25±26.59 t 0.190 6.426 0.063 8.693 P 0.849 0.001 0.949 0.001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PFS、O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s,月)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s,月)
组别 n PFS OS对照组 40 2.44±0.78 7.51±2.05观察组 40 4.56±1.23 9.28±2.44 t 9.206 3.513 P 0.001 0.001
非小细胞肺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此病有着较多的发病因素,香烟、环境污染、基因遗传等都与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3-4]。
非小细胞肺癌早期的扩散速度并不快,若是能够及时发现此病并对病情进行治疗干预,那么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控制病情的,甚至还有机会痊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而言更高,肿瘤也更易出现转移,故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是十分常见的治疗手段,且目前临床上已经有了很多足够成熟、规范的化疗治疗方案。虽然化疗确实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持续发展,但对于接受化疗的患者而言,化疗如同一把双刃剑,会导致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故而在临床治疗中化疗的应用范围一直都受到了限制。随着人类医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与进步,分子靶向治疗越发受重视。分析相应的研究结果,医学界发现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靶向药物治疗EGFR、ALK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改善患者群体的预后情况,同时医学界也证实安罗替尼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细胞生长的治疗功效,它被批准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常用药物[5-6]。
本次研究中,经连续6周的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率都为0,且对照组患者中的PD例数明显多于PR例数,此情况说明对照组的治疗方案疗效一般,可能无法更好地控制住患者肿瘤疾病的发展。而观察组患者RR、DCR均高于对照组,此结果提示安罗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方案确实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成效,这意味着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的恶化。分析原因,蛋白酪氨酸激酶可以催生出很多种不同的底物蛋白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它们在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分化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7]。安罗替尼可同时多靶点地去结合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从而抑制住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等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激酶,另外,医学研究还发现安罗替尼还可以切断机体对肿瘤组织的营养供给,可有效阻止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除此之外,本次研究结果还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肺部转移灶最长径确实小于对照组且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FS、O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
总之,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三线进行治疗,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还可以有效控制住病灶的转移,降低患者血清VEGF的水平含量,同时还可延长患者的PFS及OS,具有更好的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