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民日报》涉日报道研究

2022-05-13 01:51孙延凤何雪聪付砾乐
传媒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议题框架

孙延凤 何雪聪 付砾乐

中国是世界上周边邻国最多的国家,共有20个邻国,地缘环境非常复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充分认识到周边对我国发展的重要作用,外交政策由“大国外交”转向“大国”和“周边”并重,并将周边外交上升到中国发展战略层面。在中国20个邻国中,由于历史和现实政治原因,中日关系并非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而是时冷时热或者“政冷经热”。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日本民间,都以实际行动体现着对中国的关怀和友善。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中国诗词为标语更让中国人备受鼓舞,[1]对日本的好感顿时提升。在2020年4月14日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上,各方在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高公共卫生治理水平、推动东亚尽快恢复经济发展三方面达成一致,中日韩三国也先后举行多次会议协同抗疫。对此,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评价:“中日韩三国联合抗疫,为全球抗疫树立了样板,也为国际社会增添了信心。”[2]

国内主流媒体对日本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国对日本的国家态度,并可能影响中国受众对日本形象的认知。因此,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探讨国内主流媒体涉日报道的主题与倾向。《人民日报》是党、政府和人民最权威的主流媒介话语平台,更是我国主流媒体话语和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因此,本文选择《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报涉日报道的主题、倾向、与我国的相关性等类目的分析,归纳涉日报道的总体面相。

一、文献回顾

主流媒体作为官方平台对世界大事件、政治格局高度敏感,其报道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主流的国民声音。特别是涉外报道,既展现了一个国家在世界体系内对他国的认知,又是普通国民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中日关系是我国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议题,我国主流媒体的涉日报道就深刻反映了这一课题的媒介面相。由于历史原因,中日关系是历时性话题,阶段性研究就成为主流媒体涉日报道研究的主要方法。

1931-1945年是动荡的历史年代,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事件的发生深刻影响了中日关系,媒体涉日报道的内容、倾向和风格也有所转变。姜蔓、康珍珍、张宇佳等学者分别对《时事月报》《新中华报》和《申报》在这一时间段的涉日报道进行研究,发现媒体均发挥了积极作用,揭露了战争的罪恶,增强动员了群众积极抗战的信心。

2012年9月的钓鱼岛事件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利益,也让中日关系再度成为严肃的话题,媒体报道数量陡增。范颖、宋荞宇、孟珊分别对2008-2012年、2010-2014年《环球时报》和《人民日报》的涉日报道进行研究。其中,范颖、宋荞宇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在日本“购岛”前后,《人民日报》对日本的正面报道显著减少,一定程度反映了主流媒体对此事的态度。[3]具有启示意义的是,王艺桦在《〈环球时报〉涉日报道研究》一文中,通过2006年-2015年《环球时报》涉日报道议题领域分析发现,“斗争框架”“威胁框架”下呈现的日本形象多为负面,与之相对,“发展框架”“友好框架”下呈现的主要是正面的日本形象。[4]

在文献梳理中笔者发现,主流媒体涉外报道的研究大部分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依托框架理论,从报道主题、价值倾向和报道体裁几个方面出发进行政治、经贸、外交、科学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路径和方法指导。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东亚区域内合作加深,中日两国在人道主义救援方面互帮互助,也迎来了关系提升的契机。鉴于此,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新的社会阶段继续研究中国主流媒体涉日报道,并提出本文研究问题如下:

RQ1: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民日报》对日本的报道主题、报道倾向、议题倾向、与我国的相关性各自呈现怎么的特点?

RQ2:为什么会呈现这些特点?

RQ3:这些报道对日本媒介形象构建呈现怎样的趋势?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说明

本研究以《人民日报》为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涉日报道进行分类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归纳该报对日本媒介形象的建构情况。在以“日本”为关键词检索《人民日报》网络版后发现,该报与疫情相关的首篇涉日报道始于2020年1月3日,截至2021年12月20日,共获取118篇新闻报道。通过人工逐篇细读的方式,本文对检索结果进行编码,具体编码方法为:将编码分为标题、日期、报道类型、主题、议题倾向、报道倾向、与我国关系7个方面。主题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外交、抗疫、社会民生、体育、战争、医疗卫生11个方面。报道类型分为报道、转载、评论。议题倾向和报道倾向都分为正向、负向、客观3个方面。与我国关系分为无关、积极、消极和客观4个方面。在编码的过程中,研究员随机抽取20个样本,并邀请两名编码员共同编码,经检验,编码员间信度为0.92,通过检验。对于不一致的类目,进行积极探讨,最终得出统一的编码方式,保证了编码的信度和效度。

三、研究结果与结论

(一)《人民日报》涉日报道的主题分析

图1 报道主题分布图

从《人民日报》对日本报道的主题分布图可以看出,疫情暴发以来《人民日报》涉日报道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共26篇。日本是中国周边国家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人民日报》的报道也很敏锐地捕捉到日本的突出优势,既呈现了日本的经济现状,也展示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疫情暴发以来,各国对放缓的经济局势均采取了各种尝试,《人民日报》也相应地对日本恢复经济的举措进行报道。

涉及疫情的报道共21篇,主要集中在日本对疫情防控的措施以及日本疫情的现状。涉及生态和外交主题的报道各15篇,前者主要集中各国针对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海的事件对日本的谴责,后者则集中在中日两国领导的通话与会谈。政治和社会民生各14篇,分别聚焦在日本国内政治事件以及日本推动解决少子化与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尝试。此外,涉及文化、体育、科技、历史和医疗主题的报道共20篇。在文化主题上,主要是从日本的学者角度解读中国文学作品,内容呈现都为正向,体现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认可。体育主题主要聚焦冬奥会,科技主题主要报道TI、无线电、自动驾驶几个方面,对历史主题的报道是关于战争期间日本罪行的批判,医疗主题报道了日本医学新发现。

(二)《人民日报》涉日报道的框架分析

“框架”最初被视为一种由传者向接受者提供的理解符号的解释规则,属于“元传播”层面的信息;[5]Goffman认为框架隐含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人们用来分辨、感知、定位和标记现实世界中各种具体事件的“诠释基膜”(schemata of interpretation),[6]人们选择了特定框架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框架,即从持续不断的现实活动中截取片段(strip)来组成故事,所选框架不同则导致建构现实的差异。在媒体研究领域,框架反映的是传播过程中人们形成特定理解所遵循的认知或话语组织原则,强调“媒体和公众以不同方式解释各种类型的议题”[7]。新闻框架反映了媒体以何种方式选择或建构社会现实,[8]即“媒体机构或社会个体用以传达、解释和评价信息的概念工具”。框架嵌入在新闻文本形成的过程中,主要涵盖新闻文本的符号再现、框架建构以及框架效果的考察等内容。以框架理论介入新闻文本研究,可透视媒体对新闻文本要素的组织策略及其深层符号意涵,进而提炼出媒体对某类议题的报道态度。本文从报道倾向和议题倾向两个方面来分析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人民日报》的涉日报道。报道倾向是指显现或隐藏在新闻报道中的新闻工作者本人或新闻机构本身的观点和态度。议题倾向则是指该议题本身的倾向性,与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本身没有关系。

通过表1可知,自疫情暴发以来,《人民日报》对日本的报道以客观立场为主,且正面报道多于负面报道。外交主题占正面报道比重最高,多集中于中国高层领导与日本高层领导的通话和会谈,以中日双方对双方的友好关系的回顾与对未来关系的展望与期许为主体。这也与疫情以来日本对中国的积极援助情形有极大关系。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国在外交上是非常希望能同日本建立友好的关系。在历史中,中日关系数次交恶,混杂了历史战争因素与现实因素。作为中国周边国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日本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小觑。与日本保持友好关系,也能够改善中国的周边环境,为中国发展营造积极和良好的环境。

表1 报道主题与报道倾向相关性表

相比之下,生态主题是疫情暴发以来,《人民日报》涉日报道中较为负面的一类,主要集中在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海的议题上。针对日本污染生态环境的行径,《人民日报》立场坚定,以批评话语彰显了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维护立场与大国责任担当。报道也涉及别国关于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海的态度——皆为谴责与敦促。这表明中国与国际立场一致,共同发起对日本不端行径的声讨,以舆论压力促使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生态污染,以维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客观报道最多的是经济主题,其次是抗疫主题。《人民日报》对日本的经济报道上基本采取中立的态度,报道日本在促进经济发展上所采取的措施,多以数据客观呈现经济现状及政策制定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自疫情暴发至今,《人民日报》对日本的议题倾向中,客观的议题倾向超过一半,占比最高,正面倾向和负面倾向数量相当,但与客观倾向较为悬殊。正向议题最多的是抗疫主题。中国疫情暴发以后,日本政府和民间都对中国伸出援手,进行医疗物资援助和精神鼓舞,并愿意同中国一道抗击疫情,表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共同体意识。当日本本国发生疫情后,政府也积极作为,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疫情防控,《人民日报》在对日本疫情主题的议题皆是正向和客观倾向,表现该报对日本防疫举措的认可,也表达了对日本疫情的感同身受。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在面对人类共同敌人和世界共同命运时所呈现出的共同体意识和作为。

表2 报道主题与议题倾向相关性表

负面议题最多的是生态主题的报道,时间集中在2021年4月13日至11月15日,即自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以来7个月的时间,共计报道14条新闻。议题以访谈、答记者问、国际视点和深度观察的方式展开,访谈类议题主要访谈了日本政府官员、组织代表、他国核能专家,答记者问的主体是外交部发言人和有关专家,国际视点类则批评日本核废水排海的不负责任行为,深度观察类则从国际社会持续反对日本推进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入手,深度批评这一举动,认为这是“极其自私的算计”。

客观议题倾向最多的是经济和外交主题,如“日本11月工矿业生产指数环比持平”“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日本上调经济增长预期”“习近平致电祝贺岸田文雄当选日本首相,李克强向岸田文雄致贺电”“王毅同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通电话”等。报道以客观陈述,鲜有主观倾向介入。

从表3可以得知,自疫情暴发至今,《人民日报》涉日报道中与中国无直接相关性的报道占比最高,涉及经济、抗疫和社会民生主题为主;其次为中国为正相关的报道,占25.4%,多集中在抗疫主题;再次为负相关报道,以生态主题为主;客观呈现最少,多为外交和政治主题。

表3 报道主题与我国关系相关性表

(三)《人民日报》涉日报道关键词词云分析

为了对《人民日报》自疫情暴发以来,对日本报道形成更精确的把握,在内容分析与编码的基础上,使用语义分析法对报道文本实行抓取识别。语义分析是跨学科视域下,社会科学领域利用计算机语言对文本信息中所包含的语义进行识别,[9]通过确定词语意义、衡量词与词之间的语义相似度等方式来处理非结构化或异构的社会信息。[10]在研究中利用WordArt,对所选的118条研究样本进行语义分析,形成《人民日报》涉日报道关键词词云图(图2)。

图2 《人民日报》涉日报道关键词词云图

由于频数或概率信息反映了语言系统和语言使用的重要内在属性,[11]频数研究下,高频词出现的形式、意义和功能往往揭示了语言使用的核心和典型要素[12]。因此,结合报道梳理,对词云关键词进行审视有助于了解报道文本中的主题和议题倾向。在排除如“此前、截至、目前”等不具实在意义的虚词之后,可以观之《人民日报》涉日报道中,“万亿日元”“史记”“日元”“万人”词汇频次较高。“万亿日元”与“日元”对应的是经济主题的报道,反映出在经济主题的报道中多以经济数据为支撑,以数据为支撑多为客观报道,这与上文分析过的《人民日报》关于经济主题议题倾向和报道倾向的客观性相互印证。“万亿”的词汇多出现在经济主题、抗疫主题和社会民生主题中,“史记”词汇主要出现在文化主题的报道中。与此同时,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性也有所体现。其一,“日本——枫滨”、“九一八——日本政府”、“刷脸——未来感觉”、“王毅表示——日表示”等等存在内在逻辑性的高频词组,使受众对日本的国家形象有更加感性的认知,也在背后呈现出中日关系的现状,这些高频词中既有中日友好邦交的呈现,比如对旅日大熊猫枫滨的报道,中日抗击疫情中的相互援助,也有中国对日本污染生态环境的指责与敦促,还有中国对日本曾经战争罪行的谴责。高频词及其彼此关系之中浓厚的社会指涉意图,将语言的文本分析与社会实践分析结合,描绘出日本丰富的形象全貌以及中日关系图谱。

四、总结与思考

通过样本获取和分析可知,自疫情暴发以来,《人民日报》涉日报道以经济主题为主,其次是疫情主题,然后是生态和外交主题。经济主题的报道多为对日本本土经济形势和政策制度的介绍,与我国相关性较弱,内容以经济数据为支撑,强化了议题本身的客观性,也显示出媒体报道的客观立场。在疫情主题的报道中,议题多为客观事实,报道则较为客观,与我国的相关性较弱,有相关的报道也是以呈现正向积极关联。在生态议题上,由于日本福岛核污染排海事件的倒行逆施,《人民日报》对其议题倾向和报道倾向均为消极和负面,对日本自私行径进行谴责,并通过呈现国际社会谴责日本做法的事实,显示出我国毫不动摇地坚持争议立场。在外交主题上,议题本身为客观事件,但报道倾向却很积极,与我国的关系呈现也是正向的。之所以会呈现这样的特点,是因为在疫情暴发后,中日双方对疫情给社会经济与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感同身受,并积极互助,呈现出友好的中日关系。由此可以判断出,《人民日报》涉日报道对日本的态度以正向、客观为主,但也会因日本的某些不当行径而有所调整,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中日两国关系的动态变化。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议题框架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K-框架和紧K-框架的算子扰动的稳定性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