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BL成长型项目式教学的学习共同体构建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

2022-05-13 06:21
传媒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视听语言影视实训

俞 洁

为了全面振兴新时代本科教育,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于2018年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新建设”(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的理念。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部委联合主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将新文科强调为具有“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1]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面对人工智能与5G时代等时代语境,“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戏剧影视学科是最具有呼应国家战略、契合时代需求、感应技术脉搏的传统优势与创新能力的艺术学科,可以紧扣社会新变化、行业新需求、教育新趋势、技术新发展等时代新生态,可以更积极探寻学科重组、跨界交叉、技术融合的共生发展。”[2]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也为《视听语言》课程建设与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浙江传媒学院的《视听语言》课程作为影视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已有20余年历史。本文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围绕人才培养和课程体制的改革目标,从教学创新背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视听语言》课程建设展开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课程教学创新背景与教学痛点分析

《视听语言》课程是培养影视专业人才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影视视听语言的基本要素、语法以及演变规律,掌握视听语言价值观传达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视听语言课程的学习,提升视听思维能力、审美鉴赏力和专业解读分析影视作品视听要素的能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用视听语言来“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为后续影视系列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然而,当下《视听语言》教学在绝大多数的高校影视类专业中都遭遇了“教学之痛”,存在着知识链、技术链、价值链断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教学资源不足,专业需求对接缺失,课程知识链断裂

从整体知识结构来看,《视听语言》要求综合使用景别、角度、灯光、色彩、运动、焦距、人声、音响、音乐、剪辑等多种元素的知识,需要学生用视听思维取代以文字为载体的传统语言思维,体验真实创作场景,在不同知识体系中快速切换。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课堂中仅限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阐述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不同专业培养人才的毕业要求不同,而教师仅用同一套教学内容无法适用不同影视专业教学需要。

(二)课程结构单一,实践内容缺乏,课程技术链欠缺

既有的《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化、静态化,往往“以课堂为中心”,主要依赖老师上课讲授,影片片段观摩与拉片分析,以及课后布置同学对指定作品进行视听语言元素的分析这样的方式展开。课堂互动效率低,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忽视了课堂外的教育功能,不能满足学生动手实践的愿望。

(三)课内课外应用场景缺失,价值链接脱节

传统的《视听语言》课程乃至诸多影视理论类课程的教学往往重“道”而不重“术”,只讲静态文本,不讲全产业链的应用场景。这就很难使学生从课堂教学中得到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由此造成专业课堂教学和职业道德培育、价值观养成脱节,文科核心素养缺位。

二、课程教学创新改革思路与实践

(一)教学创新改革思路

基于传统《视听语言》的教学痛点,我们的课程团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提出了基于GPBL成长型项目式教学创新方案。GPBL(Grow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即成长型项目式教学模式,注重高阶认知能力的发展。GPBL的核心在于难度渐增的真实问题,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3]GPBL继承了PBL“做中学”的成分,关注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并对其进行适应性改进,不仅考虑创造复杂真实的学习环境,也注重学生高阶能力的渐进式成长变化。

以此,《视听语言》GPBL成长型项目式教学创新方案具体应该包括:

1.从“单一”走向“多元”,优化共建课程体系,打通知识链路,助力个性成长;

2.从“知识”走向“素养”,基于GPBL成长型项目化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3.从“封闭”走向“开放”,课堂、学界、业界三元互动,师生共建课外创新。

在此方案下,《视听语言》课程改革就必须制定循序渐进的实训计划,坚持“做中学”,通过项目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将“线上+线下+实践”课程进行优势互补,实施启发式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培养,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出发构建学习共同体,强化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逐步增强视听思维能力。

(二)教学创新改革举措

针对前述问题,以《视听语言》课程的改革举措为例,来谈谈《视听语言》的教学改革。

1.从“单一”走向“多元”,重塑课程体系,打通知识链路,助力个性成长

教学团队形成了统一的“以学生为中心”的GPBL项目驱动教学理念,通过优化课程教学结构,建立立体化课程内容资源,聚焦专业差异,因材施教。

(1)重构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教育部“两性一度”的要求,基于新文科建设提出的跨界多维、交叉融合等精髓要义,课程组重新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实训大纲,不仅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心理学等知识融入课程教学,还打破艺术与技术的壁垒,将3D技术、数字特效等知识引入章节教学,并在每个章节融入了相应的思政元素。

将本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教学模块:影像、声音和剪辑,指导学生从这三个层面探究视听语言诸多元素的艺术特征及其组合规律,在“观念—技术—表达”教、学、做三合一的总体教学思路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视听思维能力。课程教学内容“强调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重组与化合‘小融通’,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宽口径、人文素养厚积薄发、具有文化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需求”[4]。

《视听语言》课程在线上MOOC资源、教学资源库、教材资源、实践教学基地、课程公众号资源等几方面都做了充分地建设。课程组对已有的课程知识进行重新梳理,结合学科特点在线上平台通过微课构建起基础知识点体系链。

(2)“小专题”教学法:重构课堂教学内容

图1 GPBL成长型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结构图

面对有限课时与延展课程容量之间的矛盾,课程组采用“小专题”教学法,依据教材内容体系,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打破原有教材章节与框架体系的限制,通过有选择地调整相关教学内容,将之精心设计成“视听幻觉性产生的心理学基础”“镜头与数字影像”“动态构图”“景别与节奏”“运动摄影与3D电影美学”“角度与视角”“色彩与意象”“轴线原则与经典叙事”“非连续时空中的匹配” 等各种专题。“小专题”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抓住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焦点和热点问题,增加前沿新兴理论和优化案例库,作为专题补充内容传授给学生,同时配套相应的课外实训项目。学生也能够在专题研究中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达到了教、学、研相统一的良性循环过程。

(3)因材施教:根据专业特点设计重难点和实训项目

因为是面向本校影视类各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会更注重因材施教。课程组针对授课对象专业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情况,根据专业特点调整、设计相应的教学重难点和实训项目,期末考试也是因专业而异。例如我们对图片摄影班加强动态构图、运动摄影、影像诗学和剪辑部分的教学和实训,期末作品为实验影像短片;广告创意班侧重广告案例教学和广告剪辑教学,期末作品为公益广告短片或非叙事性广告短片;戏剧影视文学班则侧重影像叙事和剪辑思维训练,期末作品为剧情类短片。

图2 不同专业授课同一知识点教学的差异性(部分章节)

2.从“知识”走向“素养”,基于GPBL项目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构建学习共同体

(1)课前-课中-课后(PRP)有机融合

根据课程四维目标,我们对视听语言课程内容和体系进行了重新架构,应用布鲁姆认知教育模型,建设分层教学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充分利用团队自建的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建设“MOOC+SPOC+慕课堂” 的PRP (“Pre-class task—Research study—Practice”)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而构建一个开放的、螺旋式上升的环路,以丰富的资源满足不同学习程度、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需要。

图3 PRP混合式教学开放环路模式

P(课前任务Pre-class task):通过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将影视视听语言基础知识点的学习、测试前移到课前,以学定教;R(课中研讨Research study):把知识的内化、讨论交流和解决问题放在课内,激活课堂;P(课后实践Practice):同时通过视听元素训练+摹拍+短片创作逐步递进的GPBL实训手段提高学生对视听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强化技能。

(2)“做中学”的GPBL成长型项目式教学模式

课程团队“基于GPBL模式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以影视视听思维训练为着力点创造性设计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真实情境中的影视创作问题探究深入理解视听元素表意的功能的特点,体验影视视听表达的乐趣,感受光影的艺术美。

课程团队根据“理论和实践相渗透、循序渐进”的课改目标,通过视听元素拉片实训+模拍+知识单元片段训练+期末短片创作逐步递进的手段提高学生对视听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效果。

图4 GPBL成长型项目实训流程图

课程团队以项目为牵引,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实训主题项目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问题难度逐渐增大,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真实问题解决能力及成长变化,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创造力、合作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个教学实训项目列表的呈现,期望为视听语言教学设计提供一种参考。

每一次的实训作品教师都在课堂组织小组分享成果,进行随堂自评、互评和师评多元评价,激励、引领学生。课后教师通过“光影之眼”微信公众号发布优秀作业,分享学生的优秀成果,确立荣誉感和归属感。

课程团队已连续五届举办视听语言期末作品展示评比活动,并将获奖学生的作品、拍摄总结发布在“光影之眼”公众号上,这已经成为视听语言课程的一个特色教学活动。

3.从“封闭”走向“开放”,开辟多元学习应用场景,师生共建课外创新

(1)产教融合,学界业界互动

课程把育人的触角延伸到第二课堂,进行第二课堂讲评教学改革。教师带领学生组织学术放映和专业讲座以及“光影之眼”主旋律系列观影讲座活动百余场,邀请了国内外五十余位影视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和影视传媒行业的一线专家有计划地给在校学生进行主题讲座,并通过“光影之眼”课程微信公众号及时报道,使学生在良好的影视文化氛围中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对影视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2)师生共建课外创新

课程团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美丽浙江”“走近茅盾传承经典”“风雅桐乡、运河抒怀”等相关省级比赛和地方文化宣传项目,以本土化的内容呈现、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和现代新媒体的拍摄手法,全方位展示地方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和发展之美,并打造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实践作品。团队教师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6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4项。团队教师还共同参与指导学生撰写影评,参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和浙江省影评协会举办的影评比赛,在校外各大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3)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课内课外有机联动是视听语言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我们立足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案例中深度挖掘课程内容生动有效的育人元素,强调案例的民族性、本土性,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以项目为牵引,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组织策划学术放映和专业讲座以及“光影之眼”主旋律系列观影讲座活动百余场,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效统一。教师陪伴学生共同观片、讨论并指导实践,“行走的课程思政”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4.基于“有效学习”的动态实时教学评价改革

过去的课程评价以终结性评价占主导地位,强调突出对单纯的语言知识的考查,常常发生在期中、期末阶段,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无法匹配高阶能力培养。

本课程评价机制改革采用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课内,基于“有效学习”理念重构学习评价机制,从线上自学讨论、线下参与式学习过程和实训成果等方面构建多维考核量表,加大实训成果汇报、课堂研讨等自主、非标准化考试在教学评价中占比;课外,通过引导、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提升学生获得感。学习行为数据、状态数据、结果数据等产生的海量信息,为教学评价创新和教学管理提供指引。

总评成绩的比例分配是平时成绩占4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40%。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布置梯度式的作业,有课前预习自测、随堂测验、拉片作业、循序渐进的小组实训项目等;此外还包含线上讨论活跃度、课堂讨论参与度等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时评价反馈,分享成果,激励、引领学生。具体分值比例如下:

三、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成效与推广

图5 课程考核成绩分值比例

《视听语言》课程是适应融媒体背景下影视专业人才发展需要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和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各大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打造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实践作品。

(一)教学改革成果

1.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以课程和课程公众号为依托,近五年课程团队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基金6项,省新苗人才计划4项和“阿里-极客”项目1项。

近五年,教师团队指导学生累计完成千余个短片作品,其中课程微信公众号中展示优秀作业300余个。富有特色的高质量短片作品通过参加国际、国内影像大赛,既为宣传本土文化助力,也使学生尽早与社会接触。历届学生参加各类大赛的占比越来越高,在课程组指导下,学生团队获得国家级短片比赛奖项8项,校外短片奖近10项,省部级影评比赛各级各类奖项20余项。

课程团队老师还积极推进校地合作项目,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团队教师带领戏文专业和图摄专业学生参与浙江老摄影家口述史项目,作品2019年被浙江档案馆收藏。课程负责人作为编导和编剧带领学生参与中组部、省委组织部与浙江传媒学院联合策划制作《难忘初心》5集系列纪录片创作,该片2019年获第十五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优秀纪录片奖。

2.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依托本课程,课程主讲教师获浙江省 “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浙江省”翻转课堂“优秀案例一等奖、浙江省微课比赛二等奖。《视听语言》获省线上一流课程和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立项,获省课改和省新形态教材结项,被浙江省推荐申报第二批国家一流课程;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教师评选等方面获校级以上奖项10余项,视听语言课程组被评为校一流基层教学组织。

(二)课程评价

1.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改善

通过上述的教学改革,我们课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对比过去班级成绩数据,无论是平时成绩、考试成绩还是总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图6 传统教学和混合式教学合格率和优秀率成绩对比图

2.获学生和督导、专家好评

本课程历年学评教和督导评价均为优秀,获得学生普遍好评。学生期末反馈,表述自己在混合式教学和实践项目中收获很大,对未来职业有了较为明确的方向。学生在关于课程收获的调查问卷中写道:“线上线下的学习对我个人帮助挺大,以前我不太喜欢在公共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现在可以慢慢地从线上讨论开始,敢于去学会发言了。老师对我们的发言也总是鼓励式的,让我觉得很亲切。课堂氛围也很好,同学们围成一桌会有一种归属感,可以在这里学到很多关于视听语言的知识感到快乐。”

(三)教学成果应用与推广

本课程改革直接辐射校内影视类专业课堂教学,推广创新的价值在于:

从新文科建设来看,本课程提出了“新文科”课程价值引领与思维训练有效结合,影视经典理论与讲述中国故事有机融合的文科课程建设模式。

从课程教学来看,本课程提出的GPBL项目式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影视类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面对实训项目畏难等问题,为活化课堂理论教学,深化金课“两性一度”建设提供了参考。

从高校课堂教学来看,本课程践行“以学生为中心”,多维度的资源整合、多维度教学方式的运用为 “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四、结语

多年的视听语言课程改革实践证明,基于GPBL教学法构建的学习共同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对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其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改革示范意义,值得在相关专业或学科课程中进行大力推广。如何在未来教育理念的引领、多维资源的支撑下做出更好的教育,是今后《视听语言》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视听语言影视实训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影视风起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寻找失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