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媒体报道和微博议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微博原创报道和微博热搜为例

2022-05-13 06:21陈昕瑶梁慧博
传媒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

陈昕瑶 梁慧博

一、事件梗概和研究动向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代表,融合了传统媒体的同时,发展了社会化的民媒和自媒体。由此,其议程和叙事框架更加体现民意。同时,传统媒体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达成了“媒体转型”的共识,更明确了“媒介融合”的方向。

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赛事,谷爱凌在赛场上的优异表现、赛后的言谈举止、个人的家庭背景、自身的优秀品质等方面不断刷新人们的认识,受到媒体和网友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将带有不同倾向性的《人民日报》微博和微博热搜为对象,通过比较对谷爱凌这一公众人物在冬奥会时期的报道,探究两者在议程设置和叙事框架两方面的异同。

二、文献综述

(一)理论回顾

文献对议程设置和框架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

议程设置理论的基本思想来自美国政治家李普曼《舆论学》,他认为“媒介”影响着受众头脑中的“图像”。相关学者证实了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存在一定联系,就媒介议程到公共议程这一范式的递进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①。此外,也有尝试对媒介议程最终形成的设置主体、驱动力和运作方式的研究。

框架理论方面,文献回顾了其内涵的历史演变及社会作用。例如,高夫曼认为框架是将社会真实转化成人们的主观认知、主观意识的重要依据。基特林、恩特曼等相关学者也认为框架属于一种筛选、排除、强调、重组的范畴。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分化出了具有不同偏好取向的网络社群。聚焦《人民日报》和微博热搜,我们发现由于议程和框架的设计,无论是内容选材、发布频率还是叙事角度,均形成了各自的规律。在以上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比较两者的议程和框架的异同,通过分析受众得出传播效果的过程,是对以上议题的尝试验证。

(二)议程与框架的关系

对于二者关系,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框架是议程的延伸和补充,一是认为两者属于两个独立的理论体系。议程与框架在理论层面上各自独立,在具体的方法论层面上互相借鉴。议程设置研究中已经出现了引用框架方法研究议程的架构以及这种架构对受众的影响,在这之中因果框架的运用居多。

(三)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

传统媒体作为信息集中发布的源头,人们的异声较少,公众议程不经过媒体的报道不能进入公众视野得到广泛传播。新媒体环境下,PGC和UGC生产方式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议程设置中。同时,由于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人们关注身边群体广泛讨论的某一事件。因此,新媒体使公众的参与越来越广,公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公众议程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传统媒体的影响力相对减弱。

三、研究方法

(一)选取范围及对象

本次研究中,我们将《人民日报》2月4日到2月20日的微博原创报道作为选择对象,共收集到24份报道。而对于微博,为了使选择对象更具代表性,我们以2月4日到2月20日的微博热搜作为选择对象,因为热搜是网民讨论热度比较高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网民的倾向性,共选择了18个热搜对象。

(二)利用随机抽样选择对象

由于微博上关于谷爱凌的热搜比较多,所以为了便于研究,我们采用随机抽样法在规定范围内抽取对象,如果某天内热搜数量大于10,则抽取2个对象,如果某天内热搜数量小于10,则抽取1个对象。由于这16天中,每天的热搜数量都不超过20,所以利用随机抽样法能够减少误差。

(三)归纳议程和框架

分别对微博热搜和《人民日报》微博的样本内容进行归纳,按照议程叙事框架具体内容报道数量占比的顺序归纳成表格如下:

表1 《人民日报》微博原创报道议程和叙事框架

表2 微博热搜议程和叙事框架

四、媒体角度:媒介议程相互联系

(一)《人民日报》微博和微博热搜的议程、框架分析

《人民日报》微博的议程包括竞技、自我、文化、国家形象。叙事框架主要从参赛情况、个人优秀品质角度展开。75%的内容为参赛情况,17%为人物通讯,还有少量内容与国家建设、国家形象相关。

微博热搜的议程包括竞技、个人、经济、时尚、明星、国家形象。叙事框架从参赛情况、个人优秀品质和家庭背景、带动经济发展、穿搭形象、明星互动、回怼美国媒体等角度展开。50%是对个人的关注,16%是对时尚的关注,11%是明星视角下谷爱凌的关注,11%是对赛事的关注,还有少量对国家形象、带动经济的关注。

(二)《人民日报》微博和微博热搜相同议程的对比分析

1.议程二者互有影响

统计发现,竞技和个人是二者的共同议程,且在所有的议程中占比较大,说明二者内容有相似性。微博是新媒体的代表,但传统主流媒体仍然对微博议程设置起着一定的导向和引领作用。《人民日报》注册微博,既可以发布原创报道,也可以转载其他内容,利用热搜话题参与互动。微博平台满足受众迫切了解各种信息的需求,但由于门槛低,存在内容良莠不齐,受众辨别分析能力较弱等问题。由此,在冬奥会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事项中,具有话语权和公信力的《人民日报》成为微博话语走向的标杆。相应地,在对《人民日报》的微博原创报道进行搜集时,笔者发现《人民日报》转载了微博热搜“谷爱凌爱韭菜盒子”,并对100道中国美食的英语表达进行整理发布。由此可见,微博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媒体有反向议程设置的作用。当微博话题引起广泛关注,传统媒体也会关注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议题进行报道。

2.相同议程下二者叙事框架差异较大

本文拟从低层新闻框架中的细节类目、关键词类目分析差异:

细节指新闻报道中刻画人物、推动事件发展中最有意义、最有特点的细微情节。《人民日报》微博在报道谷爱凌时,多为宏观叙事。如报道谷爱凌首日参赛的内容为:“期待!北京冬奥会今日看点:谷爱凌首秀。”而微博热搜话题则将谷爱凌的具体成绩以及赛场上的精彩动作“1440转体”作为话题,描写更细致。

关键词类目指报道或话题的主题。通过对《人民日报》微博和微博热搜有关个人方面的主题归纳,将其中关键词进行比较。《人民日报》微博的关键词有“参赛”“夺冠”“形象”等,而微博热搜的关键词有“金牌”“吃”“哭”“家庭”等。《人民日报》微博以弘扬主流价值观为导向,报道多以严肃新闻为主。因此,其对谷爱凌的报道以描述参赛事实为主,只有在谷爱凌拥抱外国友人、身披中国国旗等展现中国形象的情节中,《人民日报》才会着重凸显。微博作为社交媒体,其用户多为民媒和自媒体,有较强的社交、经济、商业属性倾向。为了满足受众进一步需要,获取更多的流量和效益,微博热搜上有关谷爱凌自身的话题层出不穷。她的爱吃、大心脏、家庭等为受众带来了竞技视角之外的奥运健儿形象,增加了趣味性,也为该类报道发布用户带来更多的阅读量和关注。

综上,媒介的叙事框架并不是任意选取的,媒介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叙事框架的走向,二者具有因果关系,是因果框架的一种运用。

(三)《人民日报》微博与微博热搜议程设置的不同点

通过比较二者的议程,微博热搜的议程更加多元。经济、时尚、明星是《人民日报》微博没有的议程。在微博这种新媒体中,用户讨论参与具有随意性,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可以针对谷爱凌这一人物,选择自己熟知的领域进行联系并发布相关内容,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进来,反馈迅速及时,当这一内容成为热门话题时,就会有更多的受众转发、推荐,使话题得到更多的关注,充分发挥议程设置的效果。因此,除了媒体在议程设置中发挥主动作用的同时,受众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他们能在更广阔的领域给我们带来更加多元化的体验和感受。

五、受众角度:公众议程逐渐成熟

笔者搜集了2月4日-2月20日期间《人民日报》对谷爱凌的每条微博原创报道的评论区热度前50条、微博热搜话题下点赞量最高的50条评论,统计聚焦的关键词,制作成词云图(如图1、图2):

图1 人民日报谷爱凌微博原创报道评论区关键词词云

图2 谷爱凌相关微博热搜评论区关键词

如图,二者评论区具有相同之处:网友表达赞美、鼓励、自豪、羡慕情感色彩占多数,包括“统治力”“YYDS”“到底关上了哪扇窗”“强项” 等词条在两者评论区中频繁出现,且点赞量、“楼中楼”回复量位于前列。这与上文分析两者议程中有关竞技实力、人格魅力的议程内容相呼应。

由于二者性质不同,受众反馈倾向也出现了差异。《人民日报》微博多次宣传谷爱凌与队友张可欣、吴梦、杨硕瑞冲击奖牌为中国争光,将几位女性运动员的拼搏形象进行细致的刻画,尤其是谷爱凌本人的自我认识和对种族问题的看法,引起受众持续关注,“中国姑娘”“中国梦”词条多次出现;对于《人民日报》微博而言,报道多引用中国传统文化、诗歌艺术,已形成了成熟的行文风格,也为评论区提供了“复制粘贴”优秀文案的可能,“会当凌绝顶”“踏雪寻龙”便是这一现象的典型。同时,评论区“一户三墩”“大心脏” 等表述较多,聚焦公众关注的宏观热点,语言体现格局气派,与《人民日报》性质相符。

相比之下,微博热搜评论区具有“接地气”的特点,再现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理。由于受众基数庞大,评论在涉及领域、事件性质、情感色彩均比《人民日报》微博更丰富,受众参与度更高。例如,“优质偶像”“磕到了(与苏翊鸣相关)”“韭菜盒子”“涮羊肉”“秀场” 出现频次较多,涉及追星、日常、时尚多个生活情境,拉近了网友与谷爱凌的距离,体现与《人民日报》微博关注点的差异。在“青蛙公主”“我们爱凌”等口语化称呼中也突出一种亲切感。此外,评论区中也出现“宣传过头”“资本”“营销”“流量”字眼,对谷爱凌频繁登上热搜发出质疑。微博热搜就同一事件的话题往往呈现连贯性的特点,受众参与议程讨论及反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下一议题的具体内容。例如谷爱凌赛后拿出的韭菜盒子登上热搜后,掀起各商家上新“爱凌同款韭菜盒子”的热潮。

公众议程对媒介议程的反作用体现微博作为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的传播平台的草根性、去中心等特性,具有一定的解放潜能。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与其说微博掌握了流量密码,不如说资本对微博的控制仍在维系,这种商品化模式仍在进行。微博的技术特性使社会媒体能够对既有控制进行消解,进而与公共生活产生互利影响。

六、结语

本文通过《人民日报》微博原创报道和微博热搜对谷爱凌议程的对比研究,发现二者的议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笔者通过对谷爱凌报道内容和次数进行时间上的纵向统计,以及同一话题下不同议程和叙事框架的横向比较,得出《人民日报》微博原创报道与微博热搜在传播过程中落脚点、结构、话语特点的异同;在传播效果方面,面对不同媒介背后反映的话语权差异,受众反馈也各有侧重。

注释:

①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22(10).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
中国奥运新闻报道的文化转向
《人民日报》、《读者》领跑2016报刊发行
《人民日报》否定“文革”释放积极信号
一名乡镇干部的评论稿为何屡上《人民日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