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量对“湘两优900”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2022-05-13 12:28汪暖邵庭黄洪明吴美娟周建霞陈晓阳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穗数结实率播种量

汪暖 邵庭 黄洪明 吴美娟 周建霞 陈晓阳

(1兰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兰溪 321100;2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 321000 )

“湘两优900”是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单位以不育系“广湘24S”与恢复系“R90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超级稻,于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70053)。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39.8 d、适应性广、植株生长整齐、株型紧凑、茎秆粗壮、长势旺盛、抗倒能力强、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产量表现好。例如,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15年—2018年在汤溪镇厚大村建立了“湘两优900”百亩示范方,4年平均产量为11.73 t/hm2[1];2015年“湘两优900”在兰溪市永昌街道试种0.07 hm2,平均产量为12.58 t/hm2;2020年“湘两优900”在兰溪市26个规模种粮主体进行示范种植100 hm2,其中在云山街道岩头村建立了面积为26.67 hm2的高产示范方。

研究表明,在机插秧种植模式下,播种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张桥等[2]研究发现,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水稻秧苗素质变差,水稻叶龄、株高、百苗干物质量、茎基宽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稻谷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孙雄彪等[3]研究发现,“湘两优900”在武义县机插种植的适宜播种量为每盘播干谷种子70 g左右。在此背景下,为探明“湘两优900”在兰溪市机插秧种植的适宜播种量,完善该品种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笔者于2020年进行了播种量对“湘两优900”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在兰溪市云山街道岩头村的兰溪市城北粮食专业合作社进行,试验田前茬作物为油菜,土壤肥力中等,土壤pH为5.2、有机质含量为25.8 g/kg、速效钾含量为154 mg/kg、有效磷含量为为4.03 mg/kg。

1.2 试验设计

试验依据播种量不同设5个处理,分别为每盘(规格为600 mm×300 mm×35 mm)播40、50、60、70、80 g种子(千粒重为23.27 g,发芽率为93.5%)。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设计,不设重复,每大区面积为 132.3 m2。

试验于5月8日浸种,催芽露白后于5月11日播种,叠盘出苗,5月14日摆盘,5月29日机插,种植密度为30 cm×21 cm。试验田基肥施水稻专用复合肥(N∶P2O5∶K2O=15∶6∶9)600 kg/hm2,分蘖肥结合化学除草施尿素225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穗肥(7月30日施)施尿素37.5 kg/hm2。采用飞防方式,重点做好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其他田间管理同常规生产。

1.3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和影响

在2020年“湘两优900”秧苗机插后,兰溪市即进入梅雨期,且梅雨期时间长(5月29日入梅,7月18日出梅,梅雨期为50 d,比常年偏多20 d)、雨量大,再加上稻飞虱及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早且严重,这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的分蘖发生,导致群体偏小;在“湘两优900”抽穗扬花期,兰溪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8月15日—25日出现晴热高温,日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在27 ℃和38 ℃以上),导致水稻结实率偏低,对最终产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1.4 调查记载项目

取样调查水稻秧苗素质。水稻秧苗机插成活后调查漏插率。试验期间定点调查苗情动态,并记录生育进程。水稻成熟期取样调查穗粒结构,分区收割测产,并按照稻谷13.5%含水量计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秧苗素质和机插秧质量

由表1可知,随着播种量的提高,“湘两优900”的秧苗素质逐渐变差,表现为每盘苗数增加,叶龄减少(播种量为80 g/盘处理除外),基茎宽、百株地上部鲜重和干重等均下降。漏插率是衡量水稻机械插秧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本试验中,播种量为40、50 g/盘两处理的漏插率高,均在10%以上,其他处理表现为随着播种量的提高,漏插率下降,以播种量为80 g/盘处理的漏插率最低,为4.73%。

表1 不同播种量处理的“湘两优900”秧苗素质及机插秧质量

2.2 生育进程

由表2可知,随着播种量的提高,“湘两优900”的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均略有推迟,播始历期和全生育期均有所延长。其中,播种量为40、50、60 g/盘处理间的始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各相差1 d;播种量为60、70、80 g/盘处理间的始穗期和齐穗期相同;播种量为80 g/盘处理的成熟期最迟,比其他4个处理迟1~3 d。

表2 不同播种量处理的“湘两优900”生育期

2.3 茎蘖动态

由表3可知,随着播种量的提高,“湘两优900”的基本苗数、最高苗数(播种量为60 g/盘处理除外)、有效穗数均增加,成穗率则没有明显变化规律,以播种量为70 g/盘处理的成穗率最高,为62.57%。

表3 不同播种量处理的“湘两优900”茎蘖动态

2.4 产量及产量结构

由表4可知,随着播种量的提高,“湘两优900”的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播种量为70 g/盘处理的产量最高,为9.54 t/hm2,略高于播种量为80 g/盘处理(9.49 t/hm2)和播种量为60 g/盘处理(9.28 t/hm2),播种量为40 g/盘处理的产量最低,为8.12 t/hm2。随着播种量的提高,“湘两优900”的有效穗数增加,每穗总粒数(播种量为40 g/盘处理除外)、每穗实粒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实率、千粒重没有明显变化规律。

表4 不同播种量处理的“湘两优900”产量结构及产量

3 小 结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提高,“湘两优900”的秧苗素质逐渐变差,表现为每盘苗数增加,叶龄减少,秧苗基茎宽、百株地上部鲜重、百株地上部干重、漏插率均下降;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均略有推迟,播始历期和全生育期均有所延长;基本苗数、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均增加,成穗率则没有明显变化规律;产量、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实率、千粒重均没有明显变化规律。

“湘两优900”的品种特点是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在本试验中,由于梅雨期长,播种量为60 g/盘处理的“湘两优900”前期分蘖受到影响,最终有效穗数少于播种量为70、80 g/盘两处理,但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都高于播种量为70、80 g/盘两处理,且秧苗素质较高,漏插率低;若天气理想,播种量为60 g/盘处理“湘两优900”的种植表现会优于其他播种量处理。因此,播种量为60 g/盘更有利于“湘两优900”获得高产。

综上所述,“湘两优900”在兰溪市采用机插秧种植的适宜播种量以每盘播种60~70 g为宜,在此播种量下,每盘苗数适中,秧苗素质较好,成穗率高,能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优势,有利于取得较好的产量和效益。

猜你喜欢
穗数结实率播种量
不同区域小麦播量优化试验研究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2019—2020年度固始县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总结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示范总结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