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设计类专业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愈加突出,几乎各大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参与,可见培育更多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已经十分重要。中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发展输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更加需要重视艺术设计类专业,并积极的实施和落实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促进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开辟新的人才培育新路径,以便为社会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的艺术设计技术技能人才。本文从协同育人的含义及必要性入手,分析中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协同育人的现状,并提出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实施的新路径。
【关键词】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4-066-03
【本文著录格式】高飞.基于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04):66-68.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中中职院校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场所,其主要的责任就是为社会发展培育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发展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从业门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更加注重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艺术设计类专业是一门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学科,但不难发现中职院校在协同育人期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协同育人培养的效果,所以如何有效的在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贯彻和落实有效的协同育人模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協同育人的含义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协同育人已经成为中职教育创新发展中的重要趋势。协同育人指的是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人才培育的质量。具体来说协同育人的形式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积极加强人才培养,并重视人才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协同育人的本质为科技研发以及知识发展增值的一大表现,只有将人才培养与知识发展进行紧密结合,并不断的实现双方的互动,发挥出二者的协同效应,才能真正的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如果中职院校的育人理念,一直局限在课堂活动中,必然会影响到社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质量[1]。
二、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用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实施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中职院校可以与相关行业、企业进行联合,实现多方力量的结合,并对各类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将其融入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但是当前很多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还有明显的问题存在,导致培育出的人才也无法满足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而积极的实施和落实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能够加强中职院校与该领域内相关企业间的合作和交流,从而促使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还能推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高度结合,打造一体化的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企业发展培养其真正所需的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
(二)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中职院校在实施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对专业教师也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师除了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对艺术设计类行业的相关动态有所掌握,并及时的汲取和掌握新的技术和工艺等。而实施协同育人模式,可以加强中职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一方面不仅可以让艺术专业类教师及时了解企业发展中所应用到的新设备、新工艺等内容,而且还能让专业教师参与到企业产品研发以及技术成果的转化过程中,从而可以促使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中职院校通过聘请企业的高级技师,使其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来加强对学生实践课程的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三)优化教学体系,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设计人才和设计服务
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在落实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来对专业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打造更加完善的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还能够结合企业的具体需求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方法,从而根据企业的对艺术设计人才的相关标准,为企业培育更多高素质的艺术设计类人才,保证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以及就业市场发展的需要,不断的推进校企双赢目标的实现。此外,企业积极参与到协同育人的过程之中,可以借助中职院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员工加强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保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效的技术支撑[2]。
(四)建设校园文化
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实施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对于中职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协同育人是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的融合、渗透,为各大领域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支持,同时联系校外资源和力量,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能够以就业为导向,挖掘和激发学校的教学潜能以及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加强人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便为学生的个体发展创设有利的学习和发展氛围。
三、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
艺术设计类专业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应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过程中大多需要进行岗前培训,这种情况无疑证明了学生与合格企业员工间仍旧有较大的差距存在,也说明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明显的产教脱节的问题。中职院校在实施协同育人模式的过程中也有不少问题存在,导致育人的效果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一)合作层次和深度不足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宗旨就是推进产业发展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实现校企共同育人,打造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但是目前来看,中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往往存在合作层次不高、精密度不深等问题,四位一体融合深度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很难加强对复合型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也无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艺术人才支持。校企在合作期间存在周期短、规范性不足、资源浪费等问题,无法实现真正的校企深度合作,大多停留在浅显的表面,给协同育人的效果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3]。
(二)缺乏双师型师资
中职院校在实施协同育人期间,师资综合素质是影响协同育人效果的关键因素。但从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协同育人现状来看,在师资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学校缺乏对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而且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并未充分了解市场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也没有积极参与到现代企业技术研发、设计难题攻克等环节中,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注重实际问题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由于师资在专业性、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上存在不足,自然也难以有效的落实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甚至还会造成学生就业难、企业人才匮乏的局面。
(三)教育改革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目前来看,不难发现很多中职院校在艺术类专业设置上存在相似度高以及人才培养同质化的问题,难以满足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部分的中职院校在艺术类设计专业的课程设计、教育改革等方面既没有突出特色,而且与区域产业发展也存在明显的脱节情况,专业群设置与产业群结构出现了错位,这样情况下培养出的艺术设计人才自然是无法满足区域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
(四)缺乏系统的制度保障
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地区都在积极的实施和落实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但是从具体的实施情况来看,依旧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校企合作体系,也并未形成可行的校企合作模式、运行体制,再加上政府也没有提出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导致学校以及企业的各自利益也难以得到保证。而且在校企合作期间,大多数情况下企业都位于被动的状态,缺乏主动力和积极性,甚至有的企业不愿进行资源以及设备的共享,无法建立起完善的保障机制,也就导致二者的合作效果不佳。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和安排不合理
艺术设计类专业设置的目的就是培育实践性、创新性的艺术人才,实操性是该专业的基本特点,可见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实践课程在设置以及安排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的问题,而且也没有结合当地企业以及行业的发展情况和需求来开设,导致实践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部分教师在实践性教学中,大多以讲授教学为主,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4]。
四、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结合区域经济以及产业发展战略,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
第一,要不断的强化顶层设计,抓住国内外设计行业的动态发展及相关政策,并联系区域经济以及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合理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育方案,打造完善的协同育人体系;第二,学校和企业要注重增加企业艺术设计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不断的构建双师双能型的混编教学团队,发挥出产教融合平台的积极作用,注重培养更多的双师双能型专业教师,来不断的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师实践能力;第三,根据区域经济以及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艺术设计类专业进行科学的调整和优化,来更好的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学校需要建立专门的小组来负责对市场发展形势进行判断,并结合市场动势进行专业的调整,保证更好的满足市场的发展特色,从而培育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艺术设计人才。
(二)打造多层次的教学平台
针对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中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就可以在协同育人模式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来解决这一困境。现代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实际上就是二者融合发展的最新产物,也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教学手段。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可以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去体验较为真实的产品设计、制作以及演示等。
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结合市场发展以及就业的趋势,结合具体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应用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此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传统枯燥的理论式教学也会变得更加的生动和形象。使用为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促进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改革,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断的实现资源共享以及即时互动,来培育更多市场所需的创新型艺术人才[5]。
(三)校企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保证协同育人的效果,校企之间还需要保持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要积极的鼓励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中,让学生去真实的感悟和体验企业的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要结合学徒制采取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帶训模式,设置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及考核计划,保证产教融合理念的全面落实,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实操能力。同时在校企合作中,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育人计划。另一方面,校企要委派专业的人员来研究具体的育人内容和形式,不断的实现资源的共享,开发特色性的专业课程,保证教学的专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操能力。
(四)不断的完善保障机制
完善保障机制,为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协同育人模式的应用提供重要保证,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投入资金保障。发挥出中央下拨资金的作用,不断的对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基础设施进行改进和完善,并根据协同育人的相关要求,落实完善的执行监督以及验收制度,保证资金的效益;第二,健全制度保障。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根据艺术设备类专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考核机制,对协同育人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对于有贡献的个人或者企业进行适当的奖励,借此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为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证[6]。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针对以往实践教学不足的情况,就需要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注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保证教学内容设计与企业的相关标准相符,并建立以市场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规划,保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重要性也不断的突出,中职院校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通过全面的落实协同育人模式,做好产教融合,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为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芦妍,米光鑫.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J].新一代:理论版,2020(7):18-18.
[2]王杭甜.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探索[J].美术文献,2020(1):81-82.
[3]张俊竹.协同教学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实践——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文教资料,2019,812(2):183-185.
[4]余太游.依托区域文化特色,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建设探索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9(11):104-105.
[5]薛洁.中职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青春岁月,2019(13):133+134.
[6]张丹清.中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2019(2):114-115.
作者简介:高飞(1986-),汉族,山东济南人,中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