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本协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要素、问题、策略及路径
——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2022-05-12 07:39管文娟罗国旗何雨露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商务英语专科

管文娟,罗国旗,何雨露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坚持“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构建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2]。高本协同育人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3]。对高本协同育人的研究,学界已有一定积累,聚焦以下几方面:一是高本协同育人必要性探析;二是高本协同育人体系研究;三是高本协同育人问题探究;四是高本协同育人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一体化课程体系是高本协同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载体和关键环节,关系着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深入研究理应成为未来高本协同育人研究的重中之重[4]。鉴于此,本文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方面探究高本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高本协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策略及路径,以期为推动高本协同育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高本协同课程体系构成要素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设置具有导向作用,人才培养目标对接是高本课程衔接出发点[5]。高职专科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以实用职业技能为主,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应用型本科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依托专业特色,服务产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强调知识技术技能的迁移性、应用性与创造性。高职专科和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立足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高本协同培养模式。

(二)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课程类型及各门课程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6]。课程一般由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组成,前者又可分为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层次不同,培养规格不同,二者在课程结构的设置倾向上也不同。因此,必须基于两个阶段不同的学情和教学要求,优化课程组织架构,合理设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

(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核心,受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目前我国高职专科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往往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主要依据专业工作岗位(群)和工作流程对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编制课程内容;应用型本科重视知识广度和内容深度,同时要有明显的职业定向。在分段培养模式下,编排课程内容时,既要对接人才培养目标,考虑不同阶段学生认知水平和特点,又要调和课程价值取向,使高职专科阶段和应用型本科阶段的课程内容有效衔接。

二、高本协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对接程度低

如表1所示,在高职专科阶段,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行业职业倾向和实践能力导向,主要培养具有英语语言基本功、商务知识,熟悉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相关理论知识与实务,具备较强跨文化能力、商务沟通能力,能从事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工作,适应外贸单证员、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与推广等岗位(群)要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在应用型本科阶段,培养目标折射出较强的学术性,主要培养具备丰富的英语文学文化知识、较高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能服务地方基础教育需要的中学英语教师、教育工作者,或能从事经贸、管理、旅游、翻译等领域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由此可看出,商务英语专业高职专科阶段与应用型本科阶段在学生知识培养与能力塑造方面存在不一致。要培养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必须提高高职专科阶段和应用型本科阶段在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上的对接程度。

表1 商务英语高本协同培养目标对比

(二)课程结构差异较大

如表2所示,高职专科阶段和应用型本科阶段的课程类别与学时不同。《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规定,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含毕业论文)[7],其中专业核心课程约占38%,实践教学环节(含毕业论文)约占15%。由此可见,目前高职专科阶段与应用型本科阶段的课程类别分类标准、名称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与《指南》要求不符。高职专科阶段总课时远多于应用型本科阶段总课时,前者约为后者的1.7倍,容易导致学生前后阶段能力培养的衔接性差,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表2 商务英语高本协同课程结构对比

(三)课程内容连贯性弱

高职专科和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主线不突出,没有体现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递进关系,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如表3所示,在高职专科阶段,课程内容设置,如英语语言类课程以“英语词汇与语法”“商务综合英语”“商务英语翻译”为基础;商务知识与技能类课程以“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子商务”为主体,跨文化交际类课程以“商务英语视听说”“国际人才英语能力考证”为辅助,基本对接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然而,在应用型本科阶段,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属于语言类课程,如“高级英语1”“高级英语2”“英语学术写作”“英汉笔译”“英汉口译”“英语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等,显然没有对接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一般的英语专业学生并无较大差异,而且对商务知识和英语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贯通,这样的人才规格并不符合社会需求和期待。

表3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对比

三、高本协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对接好培养目标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在确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遵循阶段性、协同性、可持续性原则,依照素质、知识、能力水平递进的关系,明确两个阶段的学生应达到的素质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指南》对商务英语专业提出了培养“六种商务素质”“三类商务知识”“三类核心能力”[8]。“六种商务素质”指“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学科基本素养、商业伦理意识、职业精神”;“三类商务知识”指“学科知识、商务知识、实务知识”;“三类核心能力”指“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商务能力”[8]。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是商务英语专业协同培养的两个阶段,应根据《指南》精神、企业行业需求、学校特色、人才成长规律制定培养目标。先明确本专业终极培养目标,再将终极目标分层和具体化,逐步确立商务英语专业高职专科阶段和应用型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在高职专科阶段,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既要使学生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又要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型本科阶段突出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只有使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对接,才能为商务英语专业高本协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提供正确的导向。

(二)完善好课程结构

一方面,严格遵循《指南》精神,建立分类标准统一、称谓一致、数量一致的课程结构体系。商务英语专业高职专科阶段与应用型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含毕业论文)五个部分构成[8]。在此课程结构体系的指导下,根据不同阶段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人才培养规律设置不同广度和深度的课程,有利于实现课程内容的横向融通、纵向衔接,确保课程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另一方面,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关系。高职专科阶段的课程应兼顾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合理设置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教学学时的50%。应用型本科阶段注重理论水平与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拓展理论学习广度,加深技能培训深度,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强调能力培养与未来发展并重,全面提升学生的商务素质、知识水平和商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整合好课程内容

首先,明确商务英语专业高职专科阶段和应用型本科阶段课程内容的设计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根本、以认知发展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指的是高职专科及应用型本科紧密贴合市场对不同层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具有合理梯度、前后衔接、较强弹性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根本,指的是根据商务英语专业职业领域与岗位(群),参照国家外贸从业人员标准,明确典型工作任务要求(企业岗位核心能力),对两个阶段的课程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融合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促进职业技能发展有序衔接。以认知发展为基础,指的是遵循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对两个阶段的课程内容进行螺旋式设计,确保两个阶段课程内容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避免课程内容的断层和重复。

其次,深度整合课程内容。如图1所示,在统一的课程结构框架下,坚持“主线突出、横向融通、纵向衔接”的原则,对高职专科阶段和应用型本科阶段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度整合。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程,旨在拓宽学生视野,拓展思维,提升思想品质,健全身心素质,厚植人文素养、家国情怀,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语言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组成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夯实学生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商务工作内容与机制、国际商务规则与惯例、组织管理知识,商务英语运用能力、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思辨能力、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专业知识基础和核心职业能力[9]。专业方向课程包括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旨在培养学生从事某一专门领域或某一具体职业或具体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综合实践课程涉及专业实践、顶岗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国际交流、毕业论文(设计) 等,旨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图1 商务英语高本协同一体化课程内容设计

四、高本协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一)构建高本协同育人共同体,激发主体内驱力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位于中心位置。构建高本协同育人共同体,激发主体内驱力。高本院校牵头成立一体化课程体系工作组,主要由高本院校领导、教务处领导、专业负责人、校内专家、专业骨干教师、企业行业专家组成,建立常规工作制度,统筹谋划商务英语高本协同一体化课程体系。一是明确高本阶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使培养的人才在商务素质、商务知识、商务能力方面精准对接。二是完善商务英语高本阶段课程结构,确保两个阶段课程的完整性、连续性和衔接性。三是设计商务英语高本协同一体化的课程内容,确保课程主线突出、有序衔接。四是搭建高本阶段教师交流互动平台,保证教师对前后段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生发展水平等都能充分了解。五是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与评审活动,确保高本阶段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建立政校企行社互动机制,突出多元参与

建立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社区家庭互动机制,突出多元参与,助力商务英语高本协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政府是人才培养的主导,位于三角互动的顶端。企业行业、社区家庭是人才培养的辅助,位于三角互动的左右两端,各方既分工又协作,共同促进商务英语高本协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政府负责对区域经济发展、行业企业需求开展深入调研,并将调研分析结果反馈给学校,使高本学校把握人才培养方向,推进培养目标对接产业需求、行业标准和岗位职责,助推产教深入融合。企业行业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如实反映人才需求,为高本协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高本阶段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持,积极承担高本阶段的实践教学任务,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训一体。社区、家庭积极履行职责,密切配合高本学校的基础调查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为课程设置和实施提供支撑作用。

五、结语

高本协同育人既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又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一体化课程体系是高本协同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载体和关键环节,要求基于各自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既保持两个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又要兼顾两个阶段课程体系的连贯性。高职专科阶段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阶段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应用型本科阶段课程是高职专科阶段课程的延续和提升。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方面探究高本协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接好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好课程结构、整合好课程内容的策略,并通过构建高本协同育人共同体、建立政校企行社互动机制的路径构建高本协同一体化课程体系,从而促进高本协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推动高本协同育人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商务英语专科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