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翠
摘 要:文章援引五邑侨乡文化资源,以陈垣故居研学为例,通过小学思政课程、党史学习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挖掘侨乡家风文化、革命文化以及院士文化,彰显侨乡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怀。
关键词:侨乡文化资源;陈垣故居;家国情怀
江门五邑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蕴含着璀璨夺目的侨乡文化。五邑侨乡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本土特色资源,侨乡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涌现出被后世尊为“圣代真儒”的陈白沙,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民主革命先驱陈少白,教育家、历史学家陈垣,“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等著名历史人物。他们的故居虽饱经历史沧桑,但依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位于蓬江区棠下镇石头村的陈垣故居分别被授予“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门市党员教育基地”“江门市蓬江区中小学德育基地”的称号。文章以陈垣故居研学为例,以教育基地、德育基地为依托,在实践中深入挖掘侨乡文化资源,彰显侨乡文化魅力,从而缩短学生与侨乡历史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挖掘侨乡家风文化,爱家情感浸润一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作为思政课教师,笔者在执教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弘扬优秀家风”这一课时,提前布置学生通过访问亲朋好友、上网查阅等方式搜集江门五邑籍史学大师陈垣先生的家风故事,四人小组整合信息后在班里进行汇报。并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头村陈垣故居,深入了解被后世传为佳话的“励耘书屋”和“励耘家书”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努力挖掘五邑侨乡家风文化。
(一)勤学苦读,家风濡养
陈垣先生出生于药商家庭,自幼好学,自学成才。他的父亲陈维启虽是一名商人,但从不吝惜金钱培养孩子读书,陈垣5岁时就随父到广州入私塾学习,在读书生涯中得到了父亲全力的支持和鼓励,也逐渐养成了刻苦读书的好习惯,这为他日后取得重大成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其父别号励耘,陈垣后来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励耘书屋”,一方面是勉励自己在学术研究上耕耘不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极力赞助自己读书的父亲。可见,父亲的开明、厚爱,对陈垣一生的事业发展影响很大。
显然,陈垣一生成就显赫,除了家风的濡染,跟他深深植根于青少年时代的勤学苦读也是密不可分的。可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笔者一直把家长视为教育路上并肩前行的好友,在家庭教育指导时,鼓励家长营造良好的家风,这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成才。
(二)立身行事,家风传承
陈垣先生最令人钦佩的是,他不仅学富五车,心怀天下,更治家有方,言传身教,悉心栽培子孙。近四十年来,他与长子陈乐素、幼子陈约的往来信函最多,总共多达近400通,这些家书更多的是从读书、治学、修身、做人等方面进行教导,陈垣常在家书中指点为人、为师、为学的道理,这对他的长子陈乐素、孙子陈智超日后成为历史学家、幼子陈约成为书法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成才离不开陈垣家书的指导。从中可以切实领会到前辈学人立身行事的品格节操,还可见到所谓“家风”的真实内涵。
这些珍贵的书信如今成为极好的家庭教育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与研究价值。闲暇之余,笔者经常与家长分享、交流《励耘家书》的心得体会,让优秀的家风文化代代相传,使学生传承良好的家风,以陈垣家风更好地培植学生的爱家情感,让这种情感浸润学生的一生。
二、挖掘侨乡革命文化,爱国精神鼓舞人心
202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国史教育受到高度重视。近日,笔者从新闻中获悉,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龚昌荣故居、陈垣故居等众所周知的红色景点已升级改造,列入江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研学基地,独具五邑特色又有所创新,为侨乡革命文化增添动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学生到陈垣故居进行“追寻红色印迹,弘扬爱国精神”研学之旅,讲述陈垣先生的爱国故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机渗透侨乡革命文化,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研学中成长,把“小我”融入“大我”,将爱国情怀厚植于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爱国”,提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陈垣先生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与教育工作中,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青年时期,一腔热血的他秉着救国救民之志,积极参加爱国运动,致力宣传爱国思想。尤其是在风雨如晦的抗日战争时期,陈垣尽管身在处于沦陷区的北平,仍以讲坛为阵地,表彰忠臣义士,以此自励,亦以此勉励学生爱国。不管敌人如何威逼利诱,他一直不屈不挠,坚守民族气节,不悬日伪旗,不读奴化书,并把史学作为斗争武器,以书斋作战场,用纸笔作刀枪,写下一篇篇不朽的抗战著作,教育广大青年学生要热爱中华民族,以中国不会亡激励士气,鼓舞人心,可谓“傲骨撑天地,奇文泣鬼神”。这充分凸显了陈垣先生的爱国精神,体现了史学大师的爱国思想,反映了他矢志不移的爱国信念。
陈垣先生的爱国之心始终如一,学生了解他的爱国事迹后,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深思: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如何做到爱国?爱国并不只靠实际行动,还可以用心去爱国,而且要靠大家团结起来的力量。勉励学生努力学习,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用知识和智慧回报社会,为祖国争光。
三、挖掘侨乡院士文化,家国情怀培育新人
到目前为止,江门市出生或祖籍在江门五邑的两院院士已有31位,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陈垣、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院士。院士的事迹和精神,对五邑学子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陈垣作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员及院士,也是五邑籍最早的院士之一,笔者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挖掘侨乡院士文化资源,让学生真切感受院士精神之光。地点选在陈垣故居,在活动中,学生无不被陈垣院士的治学理念、家国情怀深深折服,也对侨乡院士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更爱侨乡,更爱党和祖国。以家国情怀培育新人,是时代的需要,任重而道远。
以我班为例,学生认为此次综合实践研学活动意义非凡,既能培养他们作为侨乡一分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立志为侨乡的美好明天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又能在参观和聆听的过程中让家国情怀入脑入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国情怀的种子一定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为教育工作者,以立德树人作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广大学生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陈垣故居研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侨乡文化资源,融入侨乡文化元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而且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本土特色资源焕发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荣芳.陈垣[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2]陈智超.励耘家书——陈垣与子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聯书店,2014.
[3]钟筱村.中国侨都院士之光[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
[4]肖康才.五邑侨乡文化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