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兴趣的生成课程实践与思考
——以幼儿园种植课程《麦子旅行记》为例

2022-05-11 02:55赵春香
好家长 2022年5期
关键词:麦秸面粉麦子

文 赵春香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要在做中学、玩中学;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益经验。”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越来越重视生成课程对幼儿发展的意义。生成课程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幼儿的探究和学习提供了载体。生成课程不同于预设课程,是师幼共同构建对世界、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生成课程能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与幼儿一起构建生成课程,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学习、成长。

一、善于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幼儿只有对事情感兴趣,才会专注地探索、学习。如果探索、学习的内容是教师指定的,不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幼儿只是听从教师的安排,活动就不会持续太久,也不会出现深度的学习和探究。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倾听幼儿的对话,了解幼儿的想法。这样才能发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及偶发事件中隐藏的教育价值,生成适宜的课程,促进幼儿发展各方面能力。

例如,种植课程《麦子旅行记》源于幼儿在吃副餐时的谈话。吃副餐时,乐乐一边吃着面包,一边说:“面包真好吃,我最喜欢吃面包了。”凯凯说:“我也喜欢吃面包,面包是用什么做的?”一旁的欢欢说:“我知道,是面粉做的,我妈妈会做面包。”凯凯又问:“那面粉是用什么做的?”他们的谈话吸引了许多幼儿,有的说:“面粉是面做的。”有的说:“面粉是麦子做的。”西西问:“麦子是从哪里来的?”有的说:“麦子在超市里。”有的说:“麦子长在土里。”幼儿对麦子充满了兴趣,可对麦子又不太了解。麦子到底是怎么来的?于是,教师决定开展关于麦子的探索。

二、价值判断,分析课程开展的教育意义

幼儿有很多兴趣和需要,有的是个别幼儿的兴趣,有的是部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师要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活动。教师要分析部分幼儿感兴趣的点是否符合所有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是否可以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是否有进一步探究的空间;能否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幼儿通过探索,能否获得有益的经验等。

种植过程是幼儿亲近自然的过程,也是幼儿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展现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幼儿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体会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幼儿通过种麦子,观察麦子的生长变化,了解麦子的生长过程。在收获麦子的过程中,幼儿又可以感受收获的喜悦。

三、了解幼儿,调查幼儿的前期经验

只有建立在幼儿的经验基础上开展的活动,才能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先要了解幼儿的前期经验,如对麦子了解多少,具有哪些经验。然后,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支持,激发幼儿主动探索。通过调查,教师发现,幼儿关于麦子的经验并不多,只知道麦子是小小的,黄黄的,长在土里的。幼儿将自己关于麦子的想法和问题,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幼儿的作品,教师了解到幼儿想知道麦子是怎么长出来的,麦苗是什么颜色的,麦子长大后是什么样的,麦子能否长到麦田的标志牌那么高,等等。幼儿通过交流,决定种麦子。

四、支持幼儿,引导幼儿深度学习探究

教师是幼儿学习、探究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原则,认真观察幼儿活动。幼儿遇到困难,经过反复尝试不能解决时,教师要及时介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幼儿的活动得以深入开展。

(一)如何种麦子

种麦子需要什么?首先,幼儿通过讨论,觉得种麦子需要一些工具:铲子、耙子、水壶、麦种、土地等,还需要书,用来查找种麦子的知识。教师在班级阅读区投放了一些与种麦子有关的图书,幼儿有需要时可以去查找相关资料;接着,幼儿讨论如何种麦子。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幼儿认为要先翻土,再播种,还要浇水、晒太阳,这样种子才会发芽,才会长出麦子。

乐乐提议,做一个种麦子的计划表。于是,计划表在幼儿的共同商议下产生了。第一步,通过手机、图书、网络,了解种麦子的知识;第二步,找来麦种;第三步,寻找种麦子的工具。第四步,翻土。第五步,撒种、浇水。

幼儿根据制定的计划,开始种麦子。浩浩的老家在乡下,他的爷爷也在乡下种麦子,浩浩便带来了麦种。首先,幼儿在幼儿园寻找工具,找来了铲子、耙子、水壶等工具;接着,幼儿开始翻土,发现土里有很多东西:月月发现了植物的根;欢欢在土里翻出了蚯蚓。原来土里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土地被整理好了,幼儿把麦种撒在麦地里,用耙子把土上面的麦子盖起来;最后,幼儿给麦地浇水,让小种子在土里“喝足水”,尽快发芽。

(二)麦子长大

麦子种好后,幼儿天天去麦地看麦子有没有发芽。5 天后,幼儿惊喜地发现麦子发芽了。幼儿找来尺子,测量麦苗的高度,有1 厘米,有2 厘米,还有3厘米。幼儿开心地观察着,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在麦子成长过程中,幼儿给麦子除草、浇水、施肥,精心照料着麦子,积累了种麦子的相关经验。

随着麦子的不断长高,幼儿发现,以前测量的小塑料尺子无法满足测量需求。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有的幼儿说:“可以用妈妈量腰围的软尺来量。”有的幼儿说:“可以用长的PVC 管子来量。”有的幼儿说:“可以用高的木头尺子量。”他们找来了软尺、长的木头尺子、PVC 管子,并两个人合作进行测量;接着,幼儿惊喜地发现,麦苗长出了嫩嫩的麦穗。他们好奇地看、摸麦穗,麦穗上麦须还有点刺手。

(三)麦子丰收

经过秋天、冬天和春天,麦子终于成熟了。幼儿怀着喜悦的心情,开始收麦子了。幼儿找来剪刀、防雨布,把麦子逐根剪下来,放在防雨布上。怎样把麦粒弄下来?有的幼儿说:“看到奶奶在老家用棍子敲菜籽,菜籽就打下来了。”有的幼儿说:“用轮胎压。”有的幼儿说:“在麦子上蹦蹦跳跳。”有的幼儿说:“用手捋。”有的幼儿说:“用球在麦子上拍。”幼儿想出各种方法;接着,幼儿找来工具,开始打麦子。

麦子里面有许多麦秸、麦壳,怎么办?幼儿将长长的麦秸拣出来,可是麦壳太多了,怎么办?“可以用筛子。”“可以用盛玩具的篓子。”……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找来工具。这时,乐乐抓起一把麦子,高高向上扬起,麦粒落了下来,麦秸随着风飘向一边。教师及时引导幼儿观察这一现象,幼儿突然发现,麦粒跟麦秸分开了,风可以把麦粒分离出来。在收麦子的过程中,通过分离麦粒和麦秸,幼儿获得了借助风力分离麦粒和麦秸的经验,学会了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四)麦子有哪些用途

麦子有哪些用途?幼儿与爸爸妈妈一起通过网络、书籍,了解麦子的用途,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原来,麦子有很多用途,可以做酒,做成麦子茶,加工成面粉等。麦秸可以做肥料,做燃料,制作手工品等。

麦子有那么多用途,幼儿决定用麦子制作面粉。第一次磨面粉,幼儿把麦子洗干净,用石磨磨,可是没有磨出面粉。怎样才能磨出面粉?幼儿在家长帮助下,通过网络寻找答案;第二次磨面粉前,幼儿把麦子泡了一夜。由于麦子太湿,第二次磨面粉又失败了。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发现,要把麦子晾干了再磨;幼儿终于在第三次尝试中,成功磨出了面粉。但是,磨出的面粉里有许多麦皮。幼儿有了分离麦粒的经验,很快找来了筛子,将面粉分离出来。

看着磨出来的面粉,有的幼儿提议做包子。如何用面粉做成点心?幼儿去食堂请教做点心的阿姨后,当起“小小面点师”。他们自己和面,自己做小点心,做好后请食堂里的阿姨帮忙蒸一下。幼儿觉得,自己做的点心吃起来特别香。幼儿还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制作饼干和面包,各种造型的饼干和香喷喷的面包新鲜出炉。幼儿还一起收集麦秸,制作麦秸手工品。

五、记录过程,呈现幼儿的学习轨迹

幼儿活动后会留下许多痕迹,如计划表、观察记录表、表征图、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等。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时,也会留下许多照片、视频、记录等。教师要将这些可视化的资料进行梳理,有序地呈现在幼儿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让他们与环境进行互动,跟同伴讲述自己在活动中的做法和发现,从而产生创意。

六、勤于反思,梳理经验与获得

勤于反思有利于教师从感性认识递升到理性认识,由“一般型”教师成长为“骨干型”教师。一是反思幼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什么?各方面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二是反思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是否快乐?活动是否基于幼儿的兴趣开展?活动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是否激发幼儿的深度学习?三是自我反思。反思自己对幼儿是否了解?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的指导和帮助是否恰当?活动是否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由于麦子的生长周期较长,种植课程开展时间较长,幼儿很容易对活动失去兴趣。这需要教师及时抓住麦子生长过程中可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的生长点,持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让幼儿在观察、操作、探究、体验中,逐步感受植物的变化,获得有益的经验。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要相信幼儿的能力,顺应幼儿的天性,积极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和创设丰富的材料和有趣的环境,让他们在与自然和材料的探索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麦秸面粉麦子
一把面粉揉出的“民俗图腾”
趴在麦子上的鳄鱼一家
踩麦秸
一株麦子的抒情诗
麦秸
玩转0面粉烘焙
温暖的麦秸垛
如何分辨面粉优劣?
麦子熟了
麦子杀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