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李兴科 周 飚
经过一轮复习后,学生已经建立知识框架,并把握了主干知识。一部分学生会感觉复习效果不错,做题的正确率也比较高。因此,这部分学生为进一步提升地理成绩,依赖于试题的训练,对二轮专题复习有所忽略。
二轮专题复习是在一轮复习基础上进行专题知识的建构,进一步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心里地图”,为解答试题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对知识的浓缩。解题骨架的搭建,可助力解题正确率的提升。部分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由于对知识的细化与拓展不足,做题时会有一定的失分,所以在二轮复习中还应当关注地理知识与能力的细化与拓展。
知识与能力的细化主要是强调对地理学科知识进行细化,特别是对地理概念与原理的细化,并对一轮复习的知识要点进行补充与完善,构建比较小的复习专题。另外还需从小处着手,注重对地理解题能力的提升。
知识与能力的拓展主要是在一轮复习基础上对地理概念的拓展,因此,需要认识一些材料中易出现的新概念;理解地理原理新的结论和变化;注重在地理情境中对地理试题信息的提取、分析、调用、判断与解答。
下面以人口问题为例,说明二轮复习中地理知识与能力的细化与拓展。
1.作用
(1)明确概念,理解原理,找出本质
师生要明确地理概念含义,抓住地理概念核心内容,理解地理概念涉及的地理现象或原理,梳理地理概念与原理之间的关系,找出地理本质的东西。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地理原理,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例如,在人口问题专题中,涉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与人口自然增长的规律,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人口自然增长率简单来说就是人口出生率减人口死亡率,值得注意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是针对全球、一个国家或地区,一般不针对某个家庭或家族,因此通常由官方统计和发布。要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公式,明确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只能是正值,不能出现负值,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出现正负值或零。另外其大小要符合科学规律,一般最大值出现在4%左右。这也就对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的比例有一定的要求,原则上14~60岁的劳动力人口占主导地位,而不是出现青少年比重过高的现象。另外需要推算老年人口的比例,是不是可能一直增长,能不能达到主体地位,从而分析带来的一系列人口问题。
(2)完善结构,补充知识,强化能力
师生通过一轮复习能够对核心知识进行梳理,在二轮复习时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明确核心知识和要点。一般思维导图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复习过程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最终让学生可以形成“心里地图”。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于一些新的知识或原理要进行补充,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增删,不能为追求新的知识而忽略主干核心知识。同时,要运用高考试题或省、市联考试题进行训练,提升学生解答试题的能力,着力于高考考查的四个能力要求,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例如,对于人口迁移的内容,应当注重从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的特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梳理。特别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源、资源、自然灾害等;人文因素,包括经济、政治、交通、教育以及社会等。需要强调收入和就业是人口迁移的直接诱因,所以,在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是主导因素。近几年出现了新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如迁出地性别比、社会网络、产业分布等要素。例如,我国迁移人口的性别比约为12∶9,这表明参与人口迁移的男性多于女性,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受家庭、老人、儿童等因素影响,女性在迁移过程中更容易受到距离的约束;另一方面是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务工经商,性别比较高的地区一般有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就是男性人口更多一些。
又如,社会网络对人口迁移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中西部农村,一般情况下一个村的青壮年往往是成群结队到同一个地方,主要是因为村里面一部分先外出务工的人,回到村里面,通过社会网络(地缘、血缘、朋友关系等)为其他外迁的人群提供相应的生活和就业信息,可以帮助后迁移人口解决信息和生活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减轻人口迁移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有效解决信息缺失问题,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口迁入。
另外,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可以进行适当的知识补充。伴随我国人口迁移,会不断产生新的影响。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2.方法
对于地理知识与能力的细化,主要方法是抓住关键、即时总结、实战演练。知识与能力的细化应抓住地理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二轮知识的建构,不断总结提升,此外,练习和测试也是检测知识与能力的助力剂。
对专题的例题选择可以以正向思维为主,兼顾逆向思维;练习时以逆向思维为主,兼顾特殊思维;测试时以综合思维为主。
下面以例1来说明。
【例1】(2020年全国卷Ⅲ,4~6题)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图1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4~6题。
图1
4.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 )
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5.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
( )
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
6.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 )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参考答案】4.D 5.C 6.B
【解读】
第4题,根据不同年龄段育龄妇女人数推测出生率,其实质就是人口出生率的延伸。一般情况下育龄妇女人数越多,说明当年的出生率一般较高,虽然我国性别比偏高,但差异也不是特别大。所以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从2010年开始倒推到出生年份就可以判断了。例如,2001—200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5~9岁,根据四个备选的年份,可以推出1971—197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35~39岁,在这四个备选年龄段育龄妇女人数最多,说明当时出生率最高。
第5题,通过年龄段来推测其出生年份,再来判断在该年龄段的育龄妇女数量,同时要关注我国不同时期的生育政策,以及生育观念的改变,就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从试题给出的条件来看,该市20~24岁年龄组出生时间大致是1986—1990年。一般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1986—1990年的育龄妇女在2010年其年龄就在41~49岁之间,据图可知在2010年该年龄段的育龄妇女较多。1986—1990年左右生育政策稳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生育观念变化较小。
第6题,根据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可知,20年后进入生育年龄的人在2010年是0~4岁、5~9岁,来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出生率状况,就可以判断出增长较为缓慢。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多,生育政策相对较宽松,加之图中信息不足,无法判断其人口总量减少。
【提点】妇女生育年龄与妇女生育峰值、当地出生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作用
现在高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新的概念,需要学生在考场上学习,并用其解决地理问题。所以在二轮复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新概念的技能,了解与本单元概念之间的联系,将之运用到试题解答过程中。例如,最近几年人口问题中出现过抚养比、性别比、生态移民等概念。
另外一些地理原理也有拓展现象,例如,考查抚养比对我国人口迁移、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如何缓解性别比实施的基本措施等。再如,我国目前实行“三孩”政策,考查对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是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实行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子女的政策,到2015年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再到2021年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这些政策的调整都指向了“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这也就说明“控制”有多层次意思,可以限制出生人数,也可以提高出生人数。它是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调整政策,以适应我国不同时期社会的发展。理解为只是限制人口快速增长是片面的。
对于知识与能力的拓展运用,目前来看主要是试题创设的新情境,需要学生在考场上通过学习和运用来解答试题,从而为高校选拔人才。
2.方法
对于地理知识与能力的拓展,应当侧重于理解新概念、回归地理原理和运用地理情境。
对于试题中出现的新概念,应当在做题的过程中认真阅读,理解其含义,需要掌握与本单元核心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无需花太多时间对这些新概念进行理解、记忆、辨析等。目前有不少教师或学生在备考中花了不少时间去熟悉这些新概念,反而忽略了核心概念的学习。
对于地理原理的拓展考查,一般情况下是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或教材的基本原理的延伸,这些新的原理,也会与基本原理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回归地理原理是核心办法,反复熟悉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是重中之重。
对于拓展试题考查,一般情况下是基于某种地理情境设置地理试题。所以,二轮复习过程中,应更多注重对具有地理情境的综合性试题进行训练,尤其要训练由2至3个设问构成的综合性试题。
下面以生态移民为例来说明如何把握知识与能力的拓展。
生态移民是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出现的一种脱贫方式。有学者就生态移民给出了定义,即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亦称环境移民。由此可以判断,我国生态移民主要是集中在中西部贫困地区。
生态移民的原因是生态环境因素,即迁出区(当地)的人口规模远远超过区域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所需,人们达不到温饱生活水平。由此可以联系到人口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生态移民的目的是通过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居民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一是可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二是可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三是让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实际上可以看出生态移民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让人过得更好的同时又让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判断出生态移民是人口迁移的一种,并与环境承载力相联系。
下面以例2来说明。
【例2】(2021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12,13题)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完成12,13题。
12.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
A.人口密度 B.交通运输
C.环境承载力 D.移民意愿
13.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 )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
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
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12.C 13.D
【解读】第12题,本题是人口迁移的拓展知识——生态移民。虽然要求考生了解生态移民的背景知识,但如果考生不具备,也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并且备选答案中提到了环境承载力,因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区域人口数量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危机,生态移民能够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环境承载力。当然实施生态移民也需考虑人口密度、交通运输、移民意愿等。
第1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生态移民能够增加迁入区劳动力数量,有利于促进迁入区的资源开发;生态移民是人们原来生活在恶劣环境中,后来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有利于脱贫致富;对于缓解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影响较小,可以实现迁出区可持续发展;可能增加迁入区的就业压力。总体来说,可以从人口迁移的影响角度进行解答。
【提点】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移民,都应从对人口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影响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