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语文课堂融合路径的探索

2022-05-10 08:16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校本传统教材

鲍 赫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要“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融入各学科课程教材,不单独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语文课堂作为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应更积极地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课题教学融合的多元模式、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等突出问题。

一、当前中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学习的现状

对吉林省50 多所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发放调查问卷,抽取一些典型问题,按NPS 量表整理数据,如下:

表1

从以上调查可看出,中小学语文教师绝大多数认为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责任。但是,能够有意识地设计传统文化课程甚至是专门开发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或是校本教材的教师数量很少。这其实不完全是教师自身的原因,更在于教育行政、指导部门或是校长的引导与影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受限于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往往单枪匹马,不能形成队伍与合力。同时,语文教师开发传统文化课程的视野并不开阔,需要在创造性的思维和融合的观念下,树立传统文化教学的整体教学观。

上表中“是否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审美体验教学”这一问题的答案值得关注。实际上,语文学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较之其他学科会更为具象,往往将传统文化的教学等同于古诗词教学。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受其教育背景影响,追求诗词的意境美感、语言美感,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广博。钱穆先生在《文化与教育》一书中说:“盖论文化首当重二义:一、文化当为大群众所有。二、文化必具绵历性。文化之通则,必在其大群众有以混其内部小我个己之自封限,自营谋。一切自私自利心,而能相互掬其真情以为群,夫而后其群乃可大,乃可以绵历而臻于久”。中小学传统文化的教育应使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性,增强文化认同。

表2

由上表见,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上的功利性和被动性还是很大的,多数教师更重视课标要求和考试的导向,教学方式也比较依赖于教材文本。在西方价值不断冲击的当下,社会宣传和校园宣传是青少年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学习传统文化要尽量避免单一地使用教材和碎片化的文本,要使学生建立起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主动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

梳理笔者在中小学校园进行的调查数据结果,结合教师访谈与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当前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学问题如下:

对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过于单一,片面地将传统文化教学和古诗词教学、传统节日教学混淆。

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的功利性过强,过于依赖课标和考试导向。

对传统教学的文本选择空间狭窄,比较依赖教材。对校本教材和主题式教学的开发较为欠缺。

学校的宣传力度不足,不能形成学生有效学习、立体了解传统文化结构的校园文化建设。

教师对传统文化审美价值的美育教育理解有失偏颇,除古诗文教育之外,美育教育的引导较少。

缺乏传统教育的学科融合体系建设。除语文学科之外,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或尚未开展,或各自为政,不能形成有效合力。

教学方式选择不够灵活,教学资源获取途径比较单一。

二、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学生的成长需要传统文化滋养。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对文化的自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少年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进而树立传承中华文化的思考与信念是十分必要的。在中小学课堂引入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帮助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我们自己的民族精神;有助于加深和了解当前的国情;有助于开拓视野,建立民族自信;有助于科学地认识传统文化、积极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既记录着五千余年社会文明发展的光辉历程,又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品德、文明行为、美好生活、艺术修养等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品质以及勇于探索创新、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魅力所在”。从语文学科的本体出发,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门问题。“文化教学立足点应是‘人文积淀’。关注点应是‘人文情怀’,发展点应是‘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并以此来推展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核心素养’”。部编版教材选编以来,尤其重视古诗文教育,更有学者提出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文的味道即传统文化的味道。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基因是由来已久的,不仅会帮助青少年学生从历史和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更会影响学生的品格和人生追求。

(二)传统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去传承。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其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而生,必将在历史的车轮中传承下去。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血脉和生力军。“这种传承和发扬根植于教育,融入每个人成长的历程中,才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传统文化的学习能为文化的传承增添力量,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同时青少年会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也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产生新的发展和生长。

三、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拓展

以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为例,选取古诗文124篇,涉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170篇,大致占整体教材的三分之一。题材上来看,古诗最多,逐年增加。从文本的选择形态上来看,部编版教材涵盖内容很广,重视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文化风貌的教学。从文本的数量上来看,古诗文占比最大,旨在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和文字的审美追求和感悟。从表现形式上来看,配图重视传统文化的其他细节,比如服饰、建筑、民俗等。部编版教材在强调传统文化的知识性外,更重视展现人文精神,为青少年的人格铸魂。

但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的文本选取是有一定局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此浩瀚广博,仅凭教材的学习很难深入把握。“由于教材所能承载的知识量和课文数量的限制,教材中所给的文章只是一篇篇独立的选文,很难反映相关知识的全貌。这时,就需要教师依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选文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如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人生经历加以补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整合教材使之校本化、课堂化,拓展资源使之主题化,系统化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建立与生活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

比如部编版教材传统文化学习的篇目中,集部的文本选择最多,但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需要立体的古代知识解构。比如“古代的地理”“历史的发展”“文字和语言”“古代的学术思想”“宗教发展 ”“ 教育沿 革”“艺术 ”“ 建筑”“科 技”“ 民俗 ”“ 文 化的交流与融合”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涵盖部分。多元选择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好教材知识的关键。

四、传统文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是前提,课程建设是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青少年时期,正是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文化学习的质与量都会深刻影响青少年的品格发展。

(一)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传统文化学习的趣味性。传统文化教学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虽然越来越多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气都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但对于青少年学生尤其是低年段的学生来说,通过距离生活较为遥远的古诗和古文学习传统文化还是有些晦涩和困难。教师逐字逐句地肢解性教学古文,还会破坏古文的美感,引导学生理解古文的美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探索找到学生学习古文兴趣的关键钥匙,对小学的高年段学生,或者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要专门引导他们认识学习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要将传统文化放在当下的环境中,赋予国际视野审视其内涵,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加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字、词,甚至是文字的源流演变,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感;要不断挖掘立体建构的历史文化故事,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打破教材编排的碎片化;要重视传统文化常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作用,如:礼仪服饰、典籍制度、医药农业、科技器具、山川礼貌等。

(二)系统建设校本课程,针对性开发校本教材。传统文化的教学,教师应就具体的学情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对教材整体的把握、统整,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拓展,可以更加有效地找到传统文化之间的纵深联系,打破孤立的古文篇章,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故事性、整体性。教学过程中,面对教材的课文,教师既可以按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整合拓展资源,也可以根据相同文体、相同时代、相似风格、相似主题等拓展资源。教师应视学情而定,将这些拓展的教学资源按主题划分,统整为校本教材。其中包括课堂拓展教材和课前、课外、选学教材等。选学教材可以为不同兴趣点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传统文化的学习除开发合适的校本教材之外,还应视校情而定,系统建设校本课程。深度开发其中一个主题,引领学生专注地进行研究学习,以点带面,获得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三)重视古文学习的文化渗透,加强学生的文化感悟。褚老师在谈及古文学习时说:“文字的理解、文章的欣赏和文化的渗透,三者地位同等,不可偏废;三者宜循序渐进,渐次提高;三者进入课文的角度不同,目标一致;三者应有机融合,不可割裂……他们都不约而同采用了‘先分散后集中’的呈现方式。‘先分散’,就是在‘拓展’环节之前,涉及‘文化’要素的内容都散点布置下去了。‘后集中’,就是在解决文字理解、文章鉴赏后,集中地对‘文化渗透’做个拓展和加深”。文化的渗透是学习的目标,是设计课程时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以文化人。

传统文化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古诗文学习,需要教师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课程属性。加强古文学习的文化渗透,是避免文言文教学有言无文的错误教学观念。

(四)开展学生传统文化教学文本的适用性评估,灵活调整课程方向。在开发校本教材、建设校本课程的背景下,我们仍需对选择的传统文化文本进行适用性评估。实际上,这是对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直接来源,校本教材拓展的文本结构是否合理、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发展都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可以适当开展学生的知识问答、调查问卷、第三方的课堂观察等,对校本教材文本进行适用性评估,作为教学效果的量尺和调整方向的依据。

(五)加大课外阅读体量,重视传统文化的熏染。传统文化的学习,课外学习和课外阅读是关键。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传统文化的习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哲学。如果说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从发散到整合,从多维走向聚焦,那么课外阅读则应该从聚焦走向辐射。

即使是我们整合的校本教材资源,其内容的选择也是主题式的并非整体性的。近年来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注重整本书阅读,其核心就在于课外摘取的片段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求。即便是学生在面临升学考试,也要求课外阅读的体量不断加大。实际上,教师应该关注到传统文化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效能尤其明显,将课外阅读的体量加大,会形成对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的熏染。整本文学名著的阅读包含传统文化的多种方面,立体建构和还原古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山川地貌,有助于学生更强烈地获得知识的建构和联系。

(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传统文化学习与校园文化的作用是相互的。

首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宝库。尊师德、守孝道、爱国情怀、仁人志士,浩瀚的传统文化宝库赋予了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繁多的教育资源。

其次,在校园文化环境中,突出传统文化精神,是一所学校育人目标的具体体现。校园的环境是学生学习的文化氛围。从学校的人文地理、校风校训、文化设施、道路名称、图书设备、宣传海报、广播新闻等诸多方面,对热点和时令的传统文化宣教学习,都是正在埋下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的种子。

另外,乡土文化、地方曲艺、绘画、地域特色等教学,都应该从校园文化建设开始进行辐射影响。

(七)加强教师传统文化知识底蕴学习,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影响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因素。通常来讲,语文教师个人的传统文化阅读体量决定了学生的阅读视野。青少年对网络文学或者流行文学可能关注更多,但是传统文化阅读的素材和文本把握还是更多依赖教师的引导。所以加强教师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尤为关键。

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打造学习型的教师团队。因为传统文化阅读的素材体量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统整,教师团队的建设将更有效地发挥效能。还应注重增加对在职教师的主题式专项培训,这里说的传统文化专项培训并不仅指语文学科本身,而是需要全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

猜你喜欢
校本传统教材
教材精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