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以兰考三农职业学院为例

2022-05-10 08:47:02□魏慧,张
山西农经 2022年7期
关键词:兰考县兰考产学研

□魏 慧,张 涛

(兰考三农职业学院,河南 开封 475300)

1 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背景

1.1 乡村振兴重要任务是农业产业振兴

农业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多个方面。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根基,是最重要、最基础、最关键的振兴任务。大量研究实践证明,只有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振兴发展,才能吸引更多农民留在乡村、吸引更多资源来到乡村,农民才能通过产业兴旺拓宽收入来源,实现乡村经济自我“造血”,最终实现富裕农民、繁荣乡村的目的。因此,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实现产业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农业振兴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依靠“政用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1.2 农业振兴归根结底是农业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是农业振兴的重要组成。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懂农业、懂农村的技术人员相对缺失,大部分人才不愿到乡村工作,不愿从事农业,因此抓好人才振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各类科研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还需要大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人才。新型农业人才不仅要懂得农作物生长种植、畜产品养殖加工等多个领域的业务知识,而且要掌握国内外市场发展变化。

1.3 人才振兴主要目的是培养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是培养乡村振兴战略所需人才的重要场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一批有技术、有能力、有水平的专业人才。长期以来,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农业发展不匹配、培养出来的人才流失严重。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不愿留在农村,不愿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因此,政府和高职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的人才需要。“政用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正契合农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导大量技术人员扎根农村、服务农业,推动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融合发展,对于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延长农业产业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兰考高职院校“政用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介绍

兰考县人民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发展目标,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成立“五大振兴”领导小组,对兰考县未来的发展目标作出规划。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才振兴。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兰考县人民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于2016 年开始筹建兰考三农职业学院,2020 年3 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第68 次常务会议同意设立,2020 年5 月经教育部备案,2020 年9 月开始招收首届学生。

两年来,兰考三农职业学院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育的载体,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地方政府全力支持下,发挥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领域的独特效应,回应乡村振兴需求,彰显自身教学优势,坚持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立足兰考,面向全省,辐射周边,打造一批服务于地方的特色专业,不断探索“政用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专业体系,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有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

兰考三农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职院校,依靠企业、科研单位等各方力量,逐渐形成了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已由最初的“产学研”协同模式发展到后来的“政产学研”,再到现在的“政用产学研”协同合作模式。“政用产学研”其实是一种政府“搭台”,企业、学校、科研单位联合“唱戏”,服务乡村的新型合作模式,是对以往“产学研”合作的一次重新升级。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单位、乡村5 个主体密不可分,相互联系,见图1。“政”:从政府设计者的角度出发,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搭建平台,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良好政策环境。“用”: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将学生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应用到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彰显科学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产”:从乡村的角度出发,以社会需求和市场环境为导向,将高校、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转换为农业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转换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学”: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根据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探索乡村振兴战略所需人才的培育模式,是对人才素质的一次新提升。“研”:从科研单位的角度出发,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攻克农业发展的瓶颈。

图1 兰考三农职业学院“政用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结构

“政用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以“政府引导”作为顶层设计,构建起支撑体系;以“产学研”作为核心,构建起培养体系;以“用”作为落脚点,构建起应用体系。

在支撑体系方面,政府通过政策的引导,进一步完善“政用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导院校将学校资源向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倾斜,从而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

在培养体系方面,“产”“学”“研”主体共同担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直接主体,目标是培养出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打造出具有兰考特色的乡村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单位提供创新的载体平台,为技术攻关提供前沿学科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联合攻关,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培养出更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

在应用体系方面,让人才把所学技术知识应用到乡村建设之中、应用到农业发展之中,解决乡村发展中的各类困难问题。

3 兰考高职院校“政用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成效

3.1 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至关重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催化剂。总体来说,“政用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由政府牵头,企业、学校、科研院所与农业实践运用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可以解决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是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向农村应用的过程。

一是规划引导。兰考县人民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回应乡村人才需求,为“政用产学研”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2019 年10 月24 日,兰考县自然资源局制订《兰考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1 年4 月11 日,兰考县召开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研讨《兰考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讨论稿)》。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出台,明确提出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兰考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兰考三农职业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理念引导。兰考县加强“三农”思想政治引导,将乡村振兴战略理念融入乡村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用丰富、完善的理论知识,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改变人才对农村的固有认知,鼓励人才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回到家乡创业、就业,增强人才积极主动为乡村发展作出贡献的意识。

三是政策引导。兰考县以政策为激励,采取减免税费、金融扶持、给予补贴、表彰奖励、基地服务等激励政策,吸引有能力的本地和外地人才到乡村工作,充分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和血缘、地缘、业缘的社会网络功能,着力吸引兰考县在外各类优秀人才回乡就业、创新创业。以兰考籍、在本地学习工作或生活过、与兰考县有密切联系、有意愿来兰考县创新创业的优秀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党政人才等为重点,采取引智引才政策,吸引人才投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事业。

3.2 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第一资源,高素质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第一动力。只有建立一支前瞻性、引领性的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并让他们扎根乡村建设和引领农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实践证明,高职院校承担着为乡村输送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其核心就在于培养人才的素质能力。

一是搭建当地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依靠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努力和“政用产学研”共同合作。经过两年多教学实践,在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科研单位的支持下,兰考三农职业学院打造独具特色的“政用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乡村需求不断输入人才,形成了政府引导、学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乡村具体应用的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才培养新路子,为兰考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益探索。

二是搭建人才培养对外合作模式。兰考县人民政府积极牵线搭桥,努力寻求外力,搭建起深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合作平台。在政府引导下,兰考三农职业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合作,成立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兰考乡村振兴研究院;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现代农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兰考县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培养适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促进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3.3 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应用体系

科技创新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为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也体现在为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优势。

一是围绕农业定位应用人才。综合利用兰考三农职业学院、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各单位农民技术和技能培训业务,结合兰考县先进制造、智慧家居、民族乐器、绿色食品、会展服务、研学旅行、现代农业等产业特色优势,结合兰考县“中国民族乐器之乡”“农业生产大县”“绿色发展农业强县”等实际情况以及当前发展需要,开展农村带头人、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农村电商人才等特色主题培训,大力培养懂管理的业务人才和懂技术的专业人才,将人才应用到乡村产业发展之中,为兰考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人才基础。

二是围绕农村发展应用人才。兰考县人民政府十分注重应用人才,不断加强政企合作、校企合作,针对乡村振兴所需的农业管理人才、农业技术人才、农村电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等,从大田种植业、园艺业、畜产养殖加工等方面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兰考三农职业学院与建业集团、中兴通讯、中州乐器、泰国正大、富士康、盛世航空、现代科技、梓萌航空等企业合作,强化岗位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匹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应用人才。

4 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为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契机。高职院校“政用产学研”人才培养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是高职院校所应该承担的使命担当。兰考三农职业学院基于“政用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课程,形成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专业体系,探索出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兰考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兰考县兰考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又访兰考
兰考县
“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 05:40:58
“互联网+履职”:兰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动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2
兰考县政协主席异地宣讲脱贫经验
协商论坛(2018年9期)2018-02-21 12:07:43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中国公路(2017年18期)2018-01-23 03:00:32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兰考县
兰考交卷
时代报告(2017年2期)2017-02-27 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