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爱会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危重评分设置护理资源在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作用。方法:挑选到我院PICU患儿100例为此次的分析目标,特定收入时间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按照“抽签法”达到分组规划,其中的对照组(n=50例)执行常规的责任制护理,分析组(n=50例)执行儿危重评分设置护理资源。结果:(1)临床指标。分析组的满意度分数、住PICU时间、功能衰竭器官数均优于对照组(P值<0.05);(2)相关并发症产生情况。分析组的并发症产生率比对照组低(P值<0.05),分析组的MSOF产生率比对照组低(P值<0.05);结论:小儿危重评分设置护理资源运用在PICU患儿护理工作中,能够参考患儿的具体病情变化给出最为有效的指导,从而实现预后结局的改善,增高其满意度。因此,这种护理模式的开展更应得到推荐。
关键词:小儿危重评分;护理资源;PICU患儿;临床指标;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3--01
儿科,尤其是重症监护室的儿科患者很多都属于危重病情,存在过快的疾病进展速度,相对来讲具备的病情状况也极为复杂多变,所以,要求护理工作足够专业,再者,国内护理资源的短缺,使得儿科护理工作任务比较大与重,比较考验该科室的医务人员。为此,科学的量化指标以及精准评估患儿病情等显得尤为关键,这对于护理工作质量以及预后结局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1]。详细的护理作用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挑选到我院PICU患儿100例为此次的分析目标,特定收入时间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按照“抽签法”达到分组规划,其中的对照组(n=50例):男性统计有29例、女性统计有21例,年龄最高13岁、最低4.2个月,年龄均值(2.3±0.7)岁;分析组(n=50例):男性统计有28例、女性统计有22例,年龄最高13岁、最低4.1个月,年龄均值(2.3±0.6)岁。通过统计学处理后,结果“P值>0.05”。
1.2方法
对照组(n=50例)执行常规的责任制护理,在患儿入院以后,由护理人员进行责任小组工作内容的分配,然后其小组内的工作人员将护理内容完成,例如:按照医生交代的医嘱进行给药干预,对患儿的基本体征(a.血压、b.心率、c.体温)进行监测[2],针对饮食方面给出指导,最好是选择喂养。对于患者情绪的变化进行稳定式疏导,由小组的组长进行最终责任护士的分配。分析组(n=50例)执行儿危重评分设置护理资源,即按照评分的具体结果评估出患者在护理方面的需求以及病情危重等级,再针对性给出护理干预对策[3]。涉及的评分系统如:a.胃肠道系统的临床表现,b.血红蛋白,c.尿素氮,d.PH等。当评分等于或者低于70分的时候,记录为病危;当评分大于70分且小于80分的时候,记录为病重;当评分大于80分的时候,记录为一级。参考病情等级实施分级护理,包含:a.特技护理、b.重点护理、c.一级护理。尤其是针对评分等于或者小于80分的患儿,应选择对应设备强化监护工作[4]。对护理资源进行如下的设置:第一,极危重类的患儿,护患设置比例应是1.5:1。第二,危重类的患者,护患设置比例应是1:1。第三,非危重类的患儿,护患设置比例应是0.5:1,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将护理工作重心放在开展预见性护理方面上。
1.3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的临床指标(a.满意度、b.住PICU时间、c.功能衰竭器官数)与相关并发症产生情况(a.并发症、b.MSOF)以及各个时段小儿危重评分(a.入院时、b.入院1天、c.入院3天、d.入院7天)。
1.4统计学处理
100例PICU患儿的护理数据输入“SPSS22.0”内,其临床指标、各个时段小儿危重评分选择均数与标准差形式给予呈现,并且开展t检验计算;相关并发症产生情况选择n/%形式给予呈现,并且开展X2检验计算。统计结果显示:P值<0.05,差异大。相反,差异小。
2.结果
2.1临床指标
分析组的满意度分数高于对照组(P值<0.05);分析组住P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值<0.05);分析组功能衰竭器官数少于对照组(P值<0.05);见表1。
2.3小儿危重评分
入院时、入院1天,分析组小儿危重评分虽然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纵向对比差异小(P值>0.05);入院3天、入院7天,分析组的小儿危重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值<0.05),见表3。
3.讨论
在临床ICU中很多患者都是拥有严重的病情变化,尤其在PICU也不例外。患儿在病情改变上更加的快、更加的复杂,由于患儿沟通欠缺,使得护理工作的开展以及治疗方案的落实都面临极大困难[5],所以,针对护理工作也提高了要求、标准,需对病情进行高效的评估,进而开展针对性干预策略,实现护理工作质量的最大提升,有利于改变患儿疾病的预后结果。另外,对于护理人力资源的充分安排设置有重要意义,能够增高护理工作的实际效率,更规范的落实干预方案。但是,现有临床上对于ICU护理资源的设置方面缺少考量的实质工具。曾由学者在21年前提出了关于ICNSS的评分系统,可以说能够对护理需求展开量化性的评估,把全部护理资源最优化设置[6],这对于改善护理工作效率以及临床水准均有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运用在一些成年人群体中,当前,儿童群体运用的还很少,医疗实践在评价病情以及判断预后方面的作用非常大。临床患儿的危重评分处于80分或是以下,相对存在很高的死亡概率,这也意味着:临床就该类患儿应增强关注度与监护力度。与国外经常运用的PRISM评分展开对比,发现小儿危重评分能够更为全面且客观的评估出病情与预后结局。尽管小儿危重评分有十个生理学指标,但是评分系统相对少,其中的指标均为临床医学经常运用到的,存在一定的客观性特征[7],而监测标准十分统一量化,适合广泛的基础运用,和国内的国情比较契合。
PICU涉及的护理工作也多数是床位责任制,以及平均分配制,使得护理资源得不到充分的设置与安排,让护理效率大打折扣。参考小儿危重评分完成护理资源、护理工作的设置,更具优越性。
综上所述,将小儿危重评分设置护理资源应用在PICU患儿护理工作中,临床作用比较积极。
参考文献:
[1]张丽丹, 黄慧敏, 程玉才,等. 4种小儿危重死亡评分对危重患儿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J]. 中華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 30(1):51-56.
[2]郭颖媛, 李静涛. 小儿消化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效果分析[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A02):205-206.
[3]陈昭宏, 杨富芝, 马勤.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预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预后的临床价值[J]. 海南医学, 2018, 029(011):1517-1519.
[4]应佳云, 张铮铮, 陆国平. 儿童危重病例评分和第三代儿童死亡危险评分在危重患儿的应用情况[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8, v.13(03):30-34.
[5]李晶晶, 杨晓敏. 品管圈联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儿科低年资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提升的进展[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17):2099-2100.
[6]刘瑞娇. 小儿危重评分设置护理资源应用于PICU患儿护理中的安全性分析[J]. 健康必读, 2018, 000(01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