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疫苗接种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2-05-10 05:07郑名凤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0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儿童

郑名凤

摘要:目的  观察在儿童疫苗接种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从本院接收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预防性接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接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对比儿童预防接种配合度,观察组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P<0.05);对比家长满意度,对照组为82.0%,低于观察组98.0%(P<0.05)。结论 对行预防接种儿童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儿童的配合度,从而确保预防接种质量,让家长更满意。

关键词:疫苗接种;儿童;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0--01

预防接种是指将人工培育、处理过的相关病毒、病菌等疫苗接种至健康人体内,在确保人不发病的前提下形成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1]。儿童是预防接种的主要群体,接种过程中容易出现哭闹、不配合等现象,影响接种效果。鉴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做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为此,本次研究选取100例行预防接种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旨在观察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3月~2020年6月在本院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中抽取100例进行研究,均满足预防接种的相关条件,且均在规定时间内正常接种。其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3.5±1.2)岁。接种疫苗类型主要包括乙脑、乙肝、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等疫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比一般资料发现在年龄、性别、疫苗接种类型方面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接种护理,包括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要求,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营造符合儿童心理的接种门诊环境:儿童面对陌生的候诊环境容易感到恐惧、焦虑。为此,要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营造温馨的预防接种门诊环境。候诊室墙上可张贴卡通画,并在窗台上摆放一些鲜花绿植,在室内摆放一些安全、低矮的玩具,如木马、皮球、洋娃娃等。同时,可在候诊室内播放动画片,轻松的儿童音乐。儿童进入候诊室后就会感到亲切,好奇,注意力也被吸引过去,从而有效缓解了他们对预防接种的恐惧感。

(2)善于利用沟通技巧: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的言行与仪表,为家长与儿童留下好的印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娴熟的技术能力取得家长的信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采取差异化的心理干预。比如,未满3岁的儿童可通过玩具、引逗等方法转移其注意力,同时,要确保接种操作快速、稳定、准确,从而有效缓解儿童的恐惧情绪。针对年龄稍大的儿童,可通过安慰、鼓励、讲道理的方法来引导儿童积极配合[2]。工作人员可有意与儿童聊一些关于学习生活的话题,使其在回答问题时分散对打针的注意力。对于配合良好的儿童要及时鼓励与表扬,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他们的问题,使其了解接种疫苗的作用及价值。当儿童受到表扬后内心是快乐的,会更主动地配合。另外,可采用榜样激励法。先让较为勇敢的儿童接种,并请他为其他过于害怕的小朋友现身说法,当好榜样。其他儿童可在一旁观看,接种后及时表扬并奖励糖果,以增加自信心。

1.3評价指标

对比儿童预防接种配合度、家长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用率表示。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儿童预防接种配合度结果:观察组为92.0%(46/50),对照组为74.0%(37/50)。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为98.0%(49/50),对照组为82.0%(41/50)。无论是儿童预防接种配合度,还是家长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预防接种属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计划、有目的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对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3]。儿童年龄小,缺乏行为自制能力与管理能力,大多对打针感到恐惧、害怕,容易在预防接种过程中表现出哭闹、抗拒、不配合等行为。这极大影响了接种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会降低接种质量。为此,有必要对儿童预防接种期间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纠正。心理护理是由护理工作者采取恰当的措施,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加以疏导与干预,帮助他们消除负面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治疗态度[4]。就儿童预防接种而言,护理工作者必先具备良好的责任感与扎实的专业技能,并且还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善于观察,围绕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同时,配合规范、准确、快速、稳定的注射操作,最大限度减轻接种时的疼痛刺激,消除儿童对接种的恐惧感。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儿童预防接种配合度与家长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效果明显,可减轻儿童的负面情绪,使其更主动配合接种工作,同时,也能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 晓.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护理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5):226-227.

[2]于 宏.心理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94-95.

[3]黄 燕.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心理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2):229-230.

[4]陈润莲,林 祯,汤峥嵘.儿童预防接种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6):147-148.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儿童
用儿童能理解的方式讲给儿童听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