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生
关键词:阿帕替尼;多线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0--01
临床资料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近年来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较快[1]。尽管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于乳腺癌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在手术后,仍有高达1/2的患者,在五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等。还有一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发生转移,因此预后效果不佳,死亡率较高。乳腺癌经过多线治疗后,仍会有由于耐药导致的复发或转移[2]。因此,采取相应措施,提升疾病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阿帕替尼近年来被应用于临床,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次就对阿帕替尼治疗多线治疗失败后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多线治疗失败后晚期乳腺癌患者3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名。观察组年龄分布为20~69岁,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对照组年龄分布为21~68岁,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组间患者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多线治疗失败后晚期乳腺癌患者;(2)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入组前签订同意书。(3)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2)妊娠期患者。
1.2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起始剂量每次500mg,每天1次。当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不能耐受时,减少剂量至每次250 mg[3]。每天1次。如无严重不良反应、疾病进展、死亡则持续应用。
1.2.2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静脉输液、营养支持、抗感染、止痛、对症治疗等。治疗期间,不应用其他抗肿瘤药物。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及疾病进展。
(2)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观察组(P<0.05)。
3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肿瘤,发病率较高,许多乳腺癌在发现时,已发生了远处转移,经过多线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耐药的情况,治疗效果不佳。临床资料表明,乳腺癌具有血管依赖性,因此治疗晚期乳腺癌时,尤其是在多线治疗失败后,应当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而在控制肿瘤血管生成时,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见得信号传导通路具有重要的意义。阿帕替尼属于一种新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选择性地抑制细胞内的相关结合位点,可以防止下游信号的传导,还可以阻断抑制相关物质的磷酸化,阻断下游细胞外信号激酶磷酸化[4]。治疗乳腺癌的相关研究表明,阿帕替尼还可抑制BCRP,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并且细胞内的药浓度较高。临床资料表明,多线治疗失败后,给予患者阿帕替尼,可以缩小病灶转移,去除心包积液,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而阿帕替尼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比如高血压,蛋白尿,,腹泻,白细胞降低等。有研究表明,阿帕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是高血压,原可能与内皮细胞分泌下降,血管密度异常,血管僵硬,内皮素功能紊乱有关,而对于血压升高的患者,通常服用硝苯地平片可以改善此不良反应。因此,總体而言,其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本次就对阿帕替尼治疗多线治疗失败后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满意。
综上所述,对于多线治疗失败后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但本次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研究样本较少,缺乏代表性,如想深入探究,应当扩大样本量,取得更为确切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 赵阳, 刘文楼,等. 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口服化疗药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8(12):6.
[2] 单宏杰, 肖迎利, 李红,等. 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在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中的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 2019, 48(16):34-38.
[3] 单宏杰, 肖迎利, 李红,等. 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在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中的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 2019, 48(16):4.
[4] 张桂芳, 黄普超, 周林静,等. 阿帕替尼治疗多线以上治疗失败9例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J]. 肿瘤学杂志, 2017, 23(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