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战狼》《红海行动》等主旋律电影在中国票房市场上多得佳绩,成为弘扬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2021 年国庆档,主旋律题材电影《长津湖》一经上映就备受好评,并接连打破“中国国庆档影片单日票房纪录”等 10 项影史纪录,成为主旋律电影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又一标杆。文章以该部电影为例,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维度探析新媒体时代主旋律电影收获高票房的潜在因素。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电影高票房;成因探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1-0233-03
电影票房是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电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况[1]。它具有很强的经济效应,可以带动影视业迅速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如影院、院线、电影技术、影视作品原著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对电影票房影响因素的研究由来已久,以往研究多从传播学与经济学视角出发,从观众的个人决策行为,如个人的电影观看习惯、消费动机的建构,以及电影行业总体供应情况,如电影的制作预算、发行模式等两方面来阐释。厘清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就能够反过来摸清制作一部高票房电影的线索,从而将电影制作的风险压到最低,这对于电影创作与发行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旋律电影指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大题材以及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类型,它正式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担负着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时代重任[2]。随着时代进步与中国观众审美意向变化,主旋律电影也从单一强调合理性与正当性向趣味性与观赏性的方向发展,逐步向中国电影市场主流轴心靠拢,电影票房也逐步扭转早期受众面窄、不接地气等问题带来的颓势,越来越多的主旋律电影成为票房市场的黑马。作为中国电影市场一个重要分支,主旋律电影兼具经济效应、文化效应与社会效应,尤其在近两年显露出极强票房竞争力的趋势下,对主旋律电影高票房成因的探究势在必行。
一、宏观:政策及社会环境对主旋律电影的支撑
(一)官方政策扶持
自诞生之时,主旋律电影便依托国家政策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发展,甚至直接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制作生产,即便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主旋律电影的主导权逐步让位给市场,中国主旋律电影在寻求市场化、商业化突破的同时,依旧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
就整个电影产业而言,国家在政策方面频繁提供帮扶,整顿税收、扶持产业、加强教育,长期为推动中国早日成为电影强国的目标提供助力。而对于主旋律电影,官方则在影片制作与放映等环节提供了进一步支持。在影片制作上,主旋律电影中常常出现官方的身影,无论是《湄公河行动》《战狼Ⅱ》,还是《长津湖》,这些相对敏感的电影题材,很难在缺少官方许可与扶植的前提下独自前行。此外,在电影放映方面,早在2019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下发通知,拟在现有城市院线5万余个影厅中,签约5000个影厅,组建一条“人民院线”,用来播放主旋律电影。对特定优秀主旋律影片和重要时间节点的重要影片实行“专厅专用”,采取组织观看、优惠票价、给予政策、资金扶持或奖励等方式,保证放映阵地。人民院线的组建、国家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的资助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的实施,为主旋律作品的投资与回报提供了更多抓手。
(二)社会环境——文化自信
近年来被广泛提起的“文化自信”亦对主旋律电影的票房作出了贡献。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与发展的希望[3]。一方面,作为内容创作者,文化自信的建立有助于他们更有使命感地把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人优良精神风貌放在创作第一位,从而促进越来越多人民喜闻乐见的高质量主旋律影片的产出,并通过内载丰沛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促进观众产生心理震撼与情感共鸣,加深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期待与正面印象,产生主旋律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正循环;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产品受众,文化自信的建立有助于观众提升对宣扬文化主流价值观的文艺作品的认可度,成为主旋律电影的忠实观众,甚至会自发进行宣传。当国人对于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主旋律大片就会越来越得到认可,越来越受到观众欢迎,而这背后起到助推作用的正是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
二、中观: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是主旋律电影在近些年收获高票房的另一重要因素。波特钻石模型是用于解释某个产业如何形成自己的優势,并在世界上产生持久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创新是其核心观念,强调产业间的竞争欲望与创新冲动对建立竞争优势的作用[4]。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主旋律电影产业竞争力优势与其作为文化产业的高度创新性相契合。波特钻石模型认为某一产业要获取竞争优势,必须善用的一大要素是相关产业的支持,即该产业是否得到了上下游关联产业的支持,以及这些上下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出品公司与发行公司是电影制作的关联方,如果它们能够给予电影片方足够的支持,那么将会有效提升电影的竞争力。出品方的预算成本是电影质量的有力保障,而发行方策划的档期、营销策略等有助于以提升影片知名度的方式提高电影票房。由于主旋律影片往往有宏大的叙事背景甚至涉及敏感题材的拍摄许可,小作坊水准的出品方与发行方显然不符合这样的需求。因此不难发现,即便是抗疫医疗题材、体育题材、乡村题材等叙事背景相对轻量的主旋律电影,其出品方与发行方也多由知名公司或团队担任。就《长津湖》而言,无论是出品的“中影”、八一电影制片厂等还是发行的“博纳”,都是国内电影市场担纲口碑与票房的大拿,有丰富的电影出品发行经验与资金、技术、渠道等支撑,这些为电影的内容品质与宣发力度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了包括电影出品方与发行方在内的关联产业对主旋律电影的支撑,主旋律电影产业本身的产业化变革之路亦是注入票房活力的关键。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一方面有赖政策的扶持,但另一方面,近些年主旋律电影创作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主旋律电影在投资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产业化变革,因此相较于之前由国家明确标注发展边界,文艺作品大写“命题作文”的阶段,目前的主旋律电影创作已经有了相当的创作空间,且逐步向符合商业逻辑的方向靠拢,不断增强观众导向的意识,因此其作为文化商品的价值日渐得到电影市场的认可。而从整个主旋律电影产业的发展周期来看,经过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30多年的发展,主旋律电影产业发生了结构性嬗变,并演进到新一轮新变周期[5]。在前几个产业发展周期,主旋律电影保持着对历史相对官方、正统的表述,缺少对电影艺术性的认知与加工,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产业来说相对不成熟。而当前阶段,从叙事结构、人物形象、情节冲突到节奏设定、视觉特效等诸多层面,以主旋律电影为代表的主流话语找到了相对成熟的运作方式,已经明显具备大片的基本特征,主旋律电影产业亦完成了商业类型的本土化“嫁接”,积累了丰富的电影技术与审美判断经验,以强大的竞争力在电影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三、微观:电影的叙事策略与具体制作
(一)叙事策略
早期,大部分国产主旋律电影往往建构宏大叙事背景,特别是多试图以中国民族的苦难史激起观众的共情心理,但一方面,此类叙事套路的过度使用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让原本题材优良的电影在千篇一律的外壳包裹下成为流水线式产品,另一方面这样的叙事毕竟建构于国家苦难之上,不仅有消费国人爱国热情的嫌疑,更可能由于人对悲剧的天然规避而对此类影片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导致影片票房与口碑的双双低迷。总体而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主旋律电影都带有“顶天有余,立地不足”的弊病,缺乏对人性光辉的解读与理解,因此观众很难代入真实情感,对影片塑造的典型人物与主流价值产生疏离感。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的叙事策略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宏大叙事作为主旋律电影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要义自然必不可少,但随着时代发展,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新媒体时代到来,主旋律电影开始将宏大叙事的线索埋藏于个人叙事之中,将高大上的题材用平民化的视角呈现[6]。相较于以往以观众熟知的英雄人物作为影片主角,如今更多主旋律电影将视角对准了时代中的普通人,以他们的故事以小见大地反映时代主题,弘扬影片展现的主流价值情怀。
同时,由于集体主义精神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因此相较于国外大片常塑造的有理想化色彩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我国主旋律电影创作者更倾向于塑造“群体英雄”,并结合时代特征,在集体精神中尊重个人表达[7]。在《长津湖》中,影片的叙事视角没有对准知名战斗英雄与模范人物,而是以长津湖战役为影片的大背景,选取了东线作战部队中的七连,讲述了这群普通的志愿军战士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体奉献的价值,关注普通人的命运,是主旋律电影视角真实化与平民化的集中体现,也契合了新媒体时代受众被逐步培养出的自我表达的诉求,更易以一种接近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内容熟悉度
在以往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内容熟悉度高的电影一是由有一定粉丝数量基础的文学作品创作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即IP改编电影,二是前作有良好票房响应的电影续作,这两类电影多因为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与话题讨论度,且观众对影片内容的认知成本较低而在上映前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票房潜力。一部分主旋律电影也享受到这两种因素带来的红利,如改编自经典京剧作品的电影《智取威虎山》以及前作有良好市场表现的《战狼Ⅱ》。但更多的,由于主旋律电影多从经典故事、社会热点事件、模范人物等观众耳熟能详或是有亲身生活体会的素材中汲取灵感,因此无论是电影内容本身还是情感体验,都不是观众陌生甚至难以接受的,这不仅极大降低了观众的认知与接受成本,且相较于其他主题电影,主旋律电影更易激发观众的共情。
(三)电影班底
这里的电影班底指的是包括电影导演与主要演员在内的影片主创团队,以及摄制、布景、特效等在内的制作团队。
导演和演员是电影创作的核心人物,对电影票房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导演与演员会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明星效应,而明星效应会对电影票房产生正面影响。
具体而言,一方面,在拥有海量信息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快速、准确吸引潜在观众的注意力是片方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制造影片明星效应为卖点,可以迅速突出产品的差异化并获得关注。
另一方面,“粉丝效应”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这部分粉丝群体会出于对某一明星的喜爱,建立起对该明星参演的影视作品的良好预期。在《长津湖》中,无论是名导演陈凯歌、徐克和林超贤组成的导演团体,还是近年来多次主演主旋律片而备受赞誉的吴京,青年人气演员易烊千玺,实力派演员胡军、朱亚文等组成的实力演员阵容,不仅让观众在观影前便对影片质量有一定认可,还成为“自来水”,自发在社交平台上花式助推,将更多观众拉进电影院。
而一部电影的成功也不仅是名导演与明星演员就能够完全撑起的,一个紧密合作的高水平团队同样是影片叫好又叫座的关键。在制作团队方面,《长津湖》仅是特效制作团队就达 50 个之多,还配备了国内一流的道具枪械制造专家、爆破特效师等,这样的制作班底是片方用心、精心的表现,更是在影片内容质量上给观众最大的保障。
四、结语
文章以影片《长津湖》为例证,尝试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维度探析近几年主旋律电影在中国票房市场反响火爆的影响因素。从宏观因素看,近些年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既离不开政策的扶植,也离不开社会文化消费审美的转变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建立起来的对主流价值观的文化自信;从中观因素看,主旋律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上下游产业的兴盛及成熟产业链形成对其发展有莫大助益,且主旋律影片作为电影产业一特殊体裁,有着不可替代的产业竞争力;从微观上看,无论是近年来主旋律电影顺应观众审美意趣与商业化潮流等做出的叙事策略变革、主旋律电影在内容上得天独厚的优势还是优秀的电影班底组成人员,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主旋律电影获得观众认可与市场的热烈反响。
主旋律电影在主流价值观呈现上的突出作用及其对电影观众的吸引力是其他电影类型难以替代的,因此它一定要承担起多重属性带来的责任。未来主旋律电影要进一步传承家国民族情怀,讲好中国故事,在经济效益、艺术价值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好平衡,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样,相信在政策、市场、文化环境等多维度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市场能涌现出越来越多高质量的主旋律电影。
参考文献:
[1] 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35.
[2] 彭涛.中国电影史链条上的主旋律电影及其未来走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2):100-106.
[3]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4-8.
[4]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12-15.
[5] 孫佳山.三十年“主旋律”的历史临界及其未来[J].电影艺术,2017(6):74-79.
[6] 白蔚,张晓茜.主旋律电影的意识形态传播策略:基于青年受众的研究视角[J].电影文学,2020(16):8-12.
[7] 梁天宇,陈岩.主旋律电影的叙事策略演进:以《红海行动》为例[J].传媒观察,2019(9):76-80.
作者简介 邵静怡,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健康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