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视域下当代主旋律电影的转型探讨

2014-09-15 19:56田华刘迅
电影文学 2014年16期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大众化转型

田华+刘迅

[摘要]无论从传达主流意识形态的诉求,还是在消费社会语境下生存发展的需要,主旋律电影如何成功转型,符合大众文化审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成为迫切需要。从当前影片创作来看,许多主旋律电影已经初步具备了娱乐化、平民化、模式化等大众文化的特征,并在这条道路上进行了持续的探索,这种转型已初见成效。但主旋律电影大众化转型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本文最后对主旋律电影转型策略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转型;大众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产业化背景下‘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09SA006)。

为了制约各类娱乐片的泛滥,国家电影局在1987年的全国故事片会议上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主旋律电影这一概念自此固定下来,并广泛应用于文艺创作与批评领域。传统意义上,所谓“主旋律电影”就是指以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宗旨的重大革命题材和重大现实题材电影。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主旋律电影试图摆脱一板一眼的说教,避免直接表达政治倾向,采用政治伦理化的泛情策略,但与商业电影的旺盛相比,这一时期的主旋律电影始终处于票房低迷的落寞之中。《焦裕禄》《大决战》《大转折》《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周恩来》《国歌》《横空出世》等主旋律电影是这类的代表。至2002年,更加开放的《电影管理条例》颁布,中国电影开始明确突出电影的产业性和商业性,极大地解放了电影生产力,使新世纪中国电影的产量、票房、影片类型样式、投融资结构、产业链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改观。特别是2009年以来,主旋律电影更加注重迎合大众文化的需求,逐渐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革新。这一时期的主旋律电影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类型化的特点,并逐渐与商业片、艺术片高度融合。在多样化的电影格局中,主旋律电影找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大众化之路:主旋律电影的必然选择

(一)主流意志——主旋律电影的立足与根本

从主旋律的产生与发展来看,“主旋律电影”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它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就是弘扬主流意识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领导权”(“culture hegemony”)理论便清醒地指出了意识形态与文化二者的关系,他在其代表性著作《狱中札记》中指出:“创建新的文化,并不只意味着独自去进行‘特创的发现。它也意味着——而且这一点特别重要——批判地传布已经发现的真理,即把它们所谓‘社会化,从而把它们变成实践活动的基础,变成人们协调一致和活动的要素,变成人们精神的和道德的结构的要素。”①最大化地实现主流价值形态的“文化领导权”的最佳途径,就是引导民众接受并主动接受这种文化,这才是当代主旋律电影努力的核心所在。葛兰西明确指出了一条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必然之路,“任何一种历史的行动只能由‘人的集体来完成。这一点预定要达成一种‘文化—社会的统一”②,由此可见,这条必然的道路就是让集体达成共识接受它,并让它成为常识,成为文化,最终达到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换句话说,大众化之路是主旋律电影完成历史使命的惟一选择。我国的文艺方针也明确提出了走大众化之路的必要性,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清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这段讲话也反映了国家一贯坚持的文艺路线与主旋律电影的大众化道路选择不谋而合。

(二) 大众消费理性——主旋律电影审美价值的应有之义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中深刻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结构,指出西方社会由以生产为中心变成了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社会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刺激生产的运行,商品的符号价值已超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成为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消费选择的关键。“我们处在‘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境地。”③这是对西方商业社会的一个经典概括。时至今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元素已成为社会主要元素,经济活动构成了社会活动的主体,消费现象也日益成为社会现象的主要表征,与此对应,国民选择的实质是消费选择与经济人的理性综合,因此,中国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消费社会的特点。随着文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导思想引领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多元格局正在形成。而迫于格局变化和消费市场的变迁,主旋律电影的市场生存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以前靠命令、文件、号召引领的被动消费时代一去不复返,曾经优越感十足的主旋律电影市场遇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和生产的双导向作用推动着影片的供应,而就主旋律电影而言,如何把握和迎合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获得较好的上座率,是决定影片宣扬主旋律的效果和评判影片本身优劣的重要标准,因此,主旋律电影的审美价值评判也需依赖消费的理性选择结果与市场的运作效果。因此,消费者的喜好与评判显得至关重要,作为电影制作者,已不能只考虑生产什么,更多的应延伸到怎样引导大众的理性选择,让大众去主动观影消费。既然主旋律电影是商品,要把商品销售出去,关键还在于是否契合消费者的需求,顺应大众文化的潮流。

通过主旋律电影达到主流意识形态塑造既是国家层面的群体性需求,也是具有经纪人特点的大众化理性选择,因此,归根结底,主旋律电影所传达的精神价值和政治目标必然要通过消费者的主动接受来实现,顺应大众化潮流成为主旋律电影的必然选择。

二、在路上: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大众化转型

大众文化这一术语起源于西方,至今尚无定论,本文所讲的大众文化则主要是一个文化术语,本文采用学者王一川对其的界定:“大众文化是指由大众媒介传播的都市文化产业与公众日常消费的文化形态。”④在工业社会、消费社会语境下,社会文化模式进入到以大众媒介为载体的大众文化阶段,并且从一开始,包括电影在内的大众媒介便与大众文化携手共进,一方面,大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离不开大众媒介的传播与推广,另一方面,大众媒介要在市场化产业化背景下发展壮大,也必然选择了大众化之路,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大众媒介重要组成部分的主旋律电影最初没有获得市场的肯定的根源就在于放弃了这条必然之路。因此,在处于大众文化阶段的今天,主旋律电影亟须完成大众化转型。

当代大众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消费性、复制性与集体狂欢性,将其延伸借鉴到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上,便可以推论:主旋律电影要符合大众文化的审美需求,必须走一条娱乐化、平民化与模式化的创作之路。

2009年以来的主旋律电影创作中,已经逐渐体现出了娱乐化、平民化与模式化的明显倾向,主旋律电影已经渐为大众消费所引导,更多迎合大众文化的要求,关注大众审美价值选择。其中,影片《建国大业》的出现具有标志性意义。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型献礼片,打破了主旋律电影向来被市场边缘化的僵局,获得了市场的热捧。据统计,《建国大业》票房过4亿,创造了国产电影单片票房的新纪录,同年,影片《风声》票房丰收。2011年,《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等主旋律电影的成功谢幕宣告了主旋律电影以崭新的面貌再次登上了文化舞台。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主旋律电影中的大众文化印记,主旋律电影已经在向着大众化之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娱乐化

娱乐是大众消费的需求之一,“消费与休闲就意味着种种狂欢与快感的体验。人们只是需要快乐,人们习惯并期待一种模糊的、无历史的、无深度的、无权威的、没有中心、不能提供甚至也不需要提供真实世界基本意义的生活。”⑤在这样一个全民娱乐的年代,这些成功的主旋律电影熟练地运用了娱乐化的手段,这些手段包括:第一,全明星阵容。消费社会中,明星所承载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符号与象征价值,以此来提升电影的品牌效应。《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中清一色的大牌明星集体露脸,或者是客串角色,这在其他的电影作品中是不多见的。据统计,《建国大业》中有172位明星参与演出。无疑,这对观众极富号召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大众的消费选择。第二 ,紧凑悬疑的叙事节奏 。冗长拖沓的叙述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在巨大压力的社会现实下消费者希冀通过观影完成心灵解脱,迫切期待在影像的世界里沉迷。所以,镜头与镜头之间转换频繁制造的快节奏、大场面与斑斓色彩呈现的视觉盛宴,成为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重要因素。这些影片通过紧凑悬疑的快节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令观众目不暇接。

(二)平民化

“高大全”的革命英雄形象和超人格化的人物与大众的审美需求渐行渐远,无法引起共鸣。大众希望看到的是情感丰富,性格多样化的人,他们具有真实的人性和人格特点,敢爱敢恨,他们有痛苦,有矛盾,也会犯错误,而不希望看到刻意拔高、美化和去平民化的甚至近乎神性化的人物形象。2009年以来的主旋律电影逐渐剥落英雄和伟人的神性标签,实现了一个去神性化的过程,将他们拉回平民中来,也拉近了影片与大众的距离。譬如《建党伟业》中毛泽东的形象,观众通过一个普通人的爱国热忱和面临选择时的纠结与困惑一起感受那个年代带来的焦灼与热血,而不是传统主旋律电影中一味塑造成高高在上充满神性的形象。影片中一贯被打上奸邪标签的蒋介石,也变得有理想、有目标,人物形象变得更复杂丰满,更符合生活真实了。为了让影片更加切合普通人的审美趣味,让人物形象更加可亲,影片中加入了一些爱情桥段,譬如青年毛泽东与杨开慧那一段青涩的恋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热恋中的食人间烟火的毛泽东,而不是远远站在主席台上的毛主席。

(三)模式化

机械复制也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模式化,这也是在产业化背景中主旋律电影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一种模式的成功,可以引导更多的影片朝此方向前进。从《建国大业》开始,主旋律电影完成了一次大众化的成功转型。红色献礼片一改过去人物、情节的设置规则,完成了一次更接近大众的华丽转身。这就为以为影片的发展开拓了一种模式,此后的《建党伟业》《辛亥革命》便是这种类型的扩展。同时,2009年上映的影片《风声》也为我们开拓了主旋律电影的另一种类型,现代谍战片中人性的抗争,情报争夺和信仰的力量都成为看点。主旋律电影将会沿着这种模式化道路不断地拓展与延伸下去,并将寻求新的突破与发展。

三、任重而道远:大众化转型的策略创新

毫无疑问,在大众文化背景下,主旋律电影创作只有继续沿着娱乐化、平民化、模式化的方向,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前进的道路上也不会一帆风顺,除了创作方面,主旋律电影将面临如何平衡政治与商业的关系,如何实现模式的创新与突破等问题依然需要解决,主旋律电影大众化转型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笔者认为,主旋律电影走出困境,除了创作上沿着娱乐化、平民化、模式化的方向前进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拓与努力。

(一)找准定位,平衡政治与商业的关系

主旋律电影寻求大众化转型的过程中,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其在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上的努力,恰恰相反,主旋律电影的意识形态追求能够超越其他类型电影特别是商业电影的过分娱乐倾向,体现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与精神空间,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商业影片排满各大院线的档期,一部分过度娱乐缺乏价值追求的影片开始受到观众的批评与讽刺,最终必将被消费者所抛弃,2013年的影片《天机·富春山居图》便是一部消费者几乎一致同意的“烂片”,该影片叙事混乱,服装造型、场景设计怪异,在毫无逻辑与秩序的打斗与追逐中耗费消费者的时间。令人费解的是很多观众来到影院的目的居然是看电影究竟是如何匪夷所思的“烂”。笔者认为,一部分商业片面临如此遭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娱乐过度”,而“娱乐过度”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真的“娱乐至死”。而此时主旋律电影恰恰能够中和商业影片过度娱乐的倾向,将主旋律电影中的精神追求与商业电影中的娱乐精神进行较好的结合,走一条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道路。近年来军旅题材电视剧的热播正是符合了受众这一心理期待。

特别提出的是,这里所讲的主旋律电影中的精神追求是对主旋律电影的意识形态追求的内涵扩大化的表述,必须改变以往狭义地将意识形态追求理解为政治觉悟的观点,主旋律电影不能拘囿于表现宏大的历史题材与明显的权力话语,它更需要表现宏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与生活;不能停留在表现脱离实际的简单善恶对立价值观的冲突,而更应展现真实生活中人物的梦想与追逐,价值与信仰与现实的冲突;不能局限于不接地气的严肃的叙事风格,也应将时代的娱乐精神与严肃的主题进行大胆的整合,在政治意识形态与商业票房的追求中,淡化传统的革命现实主义追求,开启别具一格的崭新的电影模式。

(二)增强电影营销理念,积极拓展营销手段与渠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影的产品属性早已被业界认同。“电影作为一种产品,消费者在消费之前是看不到产品本身的。不像其他产品,摆放在专门的购物场所,任由消费者观看、触摸甚至试用。电影在公映之前,观众是不得而知的。”⑥正是由于电影特殊的产品属性决定了拓展电影营销渠道的重要性。有部分影片呈现口碑与票房出现鲜明反差的现象:专业人士及观众对影片均不看好的情况下,还能创造票房的奇迹。如上文提到的《天机·富春山居图》创下了3天票房过亿的票房奇迹。当然这种短暂的票房收益显然不利于电影制作者的可持续发展,但也从现实层面证实了拓展电影营销渠道的重要性。

对一般影片特别是小成本电影而言,保证票房的成功必须首先保证影片的可观赏性。如2006年小成本影片《疯狂的石头》凭借巧妙的结构,精湛的表演开创了小成本电影的奇迹,两三百万的资金赚取了2 300万的票房,2012年电影《失恋33天》同样获得了了小成本电影的成功。这些电影的成功除了网络营销的强大感召力,更源于借助网络平台观众口口相传的口碑营销,观众的捧场究其根本原因是影片在艺术上取得的极大成功。因而,笔者认为拓展营销渠道最根本的方式是保证影片较高的艺术水准。

在此基础上,电影制片、发行、院线公司应加大营销投入,积极拓展其营销渠道。近年来能够获得较高票房的电影,无论是国产片还是进口片,都采用了比较成功的营销策略,付出了较高的营销成本。近些年,各种营销手段不断创新并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例如充分运用首映式扩大影响,通过置换广告达到互相捆绑宣传效应,吸引商家投资参与宣传,并充分整合多种资源达到高强度的立体宣传。

同时,在多种传播媒介不断融合以及网络媒介异军突起的形势下,电影方不仅可以运用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尽可能加强与强势媒体的合作,而且充分运用新兴网络传媒造势,利用微博、博客、豆瓣、天涯等论坛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宣传,再借助过硬的艺术水准带来的口碑实现观众间的传播。

(三)结合本土特色,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世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不可避免地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相比西方电影产业特别是好莱坞影业的辉煌发展,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电影的产业化之路显得艰辛而漫长,直到进入21世纪,文化体制改革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003年1月11日至12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北京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时任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分管电影的广电总局副局长在讲话和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推进产业的改革发展创新”的发展方向。至此,中国电影产业化开启了在世界电影产业化视野下寻求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现行中国流行的大片模式便是对好莱坞模式的直接借鉴,尽管《十面埋伏》《英雄》等大片获得了票房上的成功,却给观众与专业人士留下了较多的批判空间,画面的精美无法掩饰内容的空洞。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难以避免,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显得更为重要,它为电影的产业化发展之路留下一些启示:在追求电影品牌效应的过程中,除了精美的包装、明星效应、制作精良、技术精湛之外,电影内容的模式借鉴还亟待进步;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现实环境与西方的差异,中国人欣赏的故事模式与西方模式必将产生分歧,因此,电影剧情的本土化改造并逐渐形成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类型故事模式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注释:

①②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第33页。

③ [法]波德里亚(Baudrillard):《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④ 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⑤ 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

⑥ 李小丽:《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3-144页。

[作者简介] 田华(1982—),女,湖南常德人,文学硕士,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戏剧影视艺术。刘迅(1957—),男,重庆人,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猜你喜欢
主旋律电影大众化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转型
主旋律电影中的精神内涵及当代启示
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本·阿弗莱克主旋律电影的独特呈现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沣芝转型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