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科普丛书”的图书策划与实践

2022-05-09 13:22陈海娇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实践

摘要:文章以“建筑科普丛书”为研究科普图书的典型案例,考虑其代表性、发展性与客观评价的三个选择标准,试图以社会研究法中的参与观察法,对建筑科普图书的出版意义、方法、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针对现有科普图书出版方式进行反思,并试图探寻有效率地出版高品质且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科普丛书的路径。

关键词:建筑科普丛书;科普图书策划;实践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1-0187-0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普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1]这为新时代的科普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更让各方深刻认识到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作为建筑科学图书出版的领军者,自然了解建筑科普图书的重要性,由中国建筑学会和出版社共同发起并策划出版的“建筑科普丛书”,在出版之初即从宏观体系角度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出版计划,又从微观角度进行概念分析。同时,该丛书也荣获我国“2019全国优秀科普作品(100册)”优秀图书。因此,文章选择这套丛书作为研究科普图书的典型案例,考虑其具备的代表性、发展性与客观评价的三个选择标准,试图以社会研究法中的参与观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对建筑科普图书的出版意义、方法、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针对现有科普图书出版方式进行反思,并试图有效率地探寻出版高品质且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科普丛书的路径。

一、建筑的意义

建筑虽然林立于生活之中,但却鲜有人对于周遭的建筑投入足够的关注。可以说,建筑学是一门容易被人误解的学科,同时又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艺术,人们在接收到直观的视觉意象之后,反而忽略了建筑的非物质部分。人们往往无法理解建筑如何构成了生活空间以及其蕴含的人文与历史文化,也缺乏空间生活美学意识,将自我对于空间的真正需求交由资本与媒体决定。因此,“知名”的建筑往往由怪异的形式、网络热度、影视戏剧与广告宣传决定,缺乏个人对于生活空间的認知与反思。

实际上,建筑应该是服务于全社会的,其从来就不是一种孤独的创作,应是建筑师与民众沟通交流的产物。这种参与式的设计理念,正是建筑学服务于社会的最好表达。与此同时,建筑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如何以民族的形式语言回应全球化的挑战,更是建筑界无法回避的问题。那么作为参与者的民众与社会,都有必要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审美能力,以及对本土建筑的正确认知,才能有效沟通。因此,如何有效地推动民众正确认识建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

二、科普图书的发展与机遇

(一)时代的机遇

科普,即科学普及,英文为"popular science",意以通俗的描述方式,针对普通大众进行科学知识的传递与普及,让更多大众理解基础的科学知识、科学理念与科学精神,以达到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

与大学的通识教育相比,科普的载体、场所、年龄层及时间显得更加不受约束,不仅保持了通识教育的跨学科整合的理念,且其涉及的层面与知识的深度都具备更深的发展性及延续性,更有利于形成创新文化氛围。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真正含义[2]。

国家在各个层面同步号召和激励我国的科技创新主体——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等,在重视科技创新的同时,重视科普工作,承担科普的社会责任。因此,在新时代对于科普事业大力推进的背景下,更多优秀科普图书的出版也有了时代的机遇。例如,科技部于2011—2020年连续十年举办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介活动,共推出547部优秀科普图书作品,以推动提升全社会科学文化素养。

(二)大众自我需求

建筑是生活的艺术,亦是生活的容器,是恰如其分展现生活精彩的容器[3]。一直以来,建筑领域的人文拓展也都受到大众关注,如近些年举办的“基石——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展览、“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等建筑专业人物与史料展览活动,吸引着大批民众前去参观,反映出民众对自身日常生活的兴趣与关注。

现阶段,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提供正确的知识与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便显得极为重要。尤其在当下自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各种资讯大量且快速地传播,许多似是而非的建筑美学不断影响着社会。长此以往,人们接收到的只能是廉价的观念,奇形异状与资本炒作的建筑将快速地吸引人们的目光而又迅速地被取代,并且人们会以此对待自我的生活空间,生活终将变得碎片化。因此,高品质的建筑科普图书不仅是可以满足国民需求的精神食粮,还可以培养国民具备建筑空间的审美素养,同时其也肩负引导民众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责任,更是增强民族自信心与促进我国建筑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据。

三、建筑科普类图书的特点

建筑科普类图书有别于一般图书,与专业性图书也有所差异,良好的建筑类科普图书一般具备四大特点。

第一,行业特色显著。从内容方面看,建筑知识的传播,不仅包括建筑基本定义、设计理念、审美原则等理论知识,也包括众多经典建筑案例的呈现。从类型上,现代建筑从功能上大致可分为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古代建筑从功能上分为宫殿建筑、民居建筑、园林建筑等多种。每种建筑类型的形制、布局、结构等各具特点。因此,需要按照选题侧重点,分类别推出适合大众阅读且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建筑科普图书。

第二,贴近日常生活。建筑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且具有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特点。因此,建筑图书选题一方面可以是人们熟知的建筑案例、讲述建筑故事等,另一方面可以是美学相关选题、普及审美知识。

第三,主题不断创新。随着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加快,建筑技术、材料等不断革新,图书也需要适应新时代转变,将最新的建筑理念、技术等介绍给大众。如当前建筑业BIM技术的发展迅猛,在提高建筑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缩短工期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因而图书主题需要与时俱进。

第四,全面及可持续性。优秀的建筑科普图书,并不是单纯地迎合当前话题,相反地,应该从基础概念着手,建立一套完整的建筑知识框架,并随着时代的变化,添加新的观念与理论,保证书籍的广度、深度及可持续性。以“建筑科普丛书”为例,《建筑的文化理解》三册在于帮助民众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试图形成认知建筑的基本架构;《建筑之美》一书以培养建筑鉴赏的基本素养为目的;《乡土建筑》一书让民众能从风土建筑理解在地的文化,同时紧扣建筑技术的发展前沿;《漫话BIM》一书为民众及时介绍建筑技术发展前沿。

四、“建筑科普图书”的策划和执行

综上思考,“建筑科普丛书”在策划之初,即针对当前建筑科普书籍现况、目标群体、出版理念及未来出版方向制定了基本的执行纲要,并组织多次组稿会对丛书的架构及分册工作进行讨论,以下就三项要点分别阐述。

(一)选定主题,国内自主创作

目前市面上许多建筑科普书籍多为面向儿童的、从国外引进的图书,以及少量针对成年读者的、科普与基础知识掺杂的引进类建筑读本。此类图书优势是出版周期短,有畅销记录作为市场保证,但其劣势也较为明显,除版税高昂等成本问题外,对于翻译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也比较高。更重要的是,引进类建筑书籍,因为其并非针对中国读者市场撰写,案例自然是以外国建筑为主,对于中国建筑历史与建筑案例,往往以简短的篇幅带过,无法让国内读者真正感受中国建筑之美,了解中国建筑的真实状况。

鉴于此,这套建筑科普丛书坚持由国内学者创作,也就是从头打造一套专属于中国读者、面向成年读者的建筑科普丛书。在内容的编排上力求以专业建筑知识为基础,以介绍中国建筑为主题的同时,不忘介绍世界建筑,规避了翻译类书籍缺乏本土文化的弊端。丛书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建筑为内容,旨在向社会大众普及建筑历史、文化、技术、艺术的相关知识,介绍学科发展动向及其在时代发展中的角色与定位,增进社会各界对于建筑的理解和认知,也积极为建筑学学生、青年建筑师以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士等提供专业的基础知识[4]。

(二)专业的作者团队

科普图书最注重的就是正确性和严谨度。策划之初,编委会即指出,本套丛书要帮助读者回答和思考的问题是建筑和建筑学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各种建筑现象?怎样的建筑才是好的建筑?

因建筑学科面向广泛,建筑科普丛书最初策划分辑推出,第一辑共分6册,由四位作者撰写。在邀请作者时,丛书编委会兼顾分册作者的专业知识及文字写作流畅两方面的要求,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句表達专业的建筑知识与常识。著名建筑教育家秦佑国教授,在建筑教育事业贡献卓著,以其在清华大学广受欢迎的文化素质核心课程“建筑的文化理解”为基础,用平时语言展开,写成《建筑的文化理解》三册;建筑数字技术专家李建成教授常年深耕于建筑数字技术,以轻松明快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建筑信息管理这个新生的现象,完成了《漫话BIM》;资深建筑师、学者祁斌教授曾获多项建筑设计大奖,他以品鉴的角度为读者打开了建筑赏析的多维视野,完成科普版本的《建筑之美》;乡土专家王召东教授则为社会大众普及我国丰富多元的乡土聚落建筑以及传统文化与营造智慧,完成了《乡土建筑》[4]。

(三)建筑背景的专业编辑团队

编辑在科普图书写作与出版上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除把控整体出版方向及内容的呈现,具备建筑专业背景的编辑团队可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

首先,确立丛书选题框架并制定丛书体例要求等。编辑在丛书策划之初,即需要组织编委会团队,开展组稿选题会讨论丛书的主要构架,确立图书的主题、写作方向、语言风格、写作篇幅、图文配置等要求。

科普图书需要尽量用最自然的语言,也就是通俗的话表达科学知识,而尽可能少使用数学符号、公式等。一般科普类图书有六个特性——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可读性)、独创性、思想性、文学性,这是其与学术著作的最大区别。

因此,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图书各层级标题需要“接地气”;语言要求轻松,普通读者宜接受;内容要有故事性,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可以让读者印象更深刻;图书插图很重要,优美的建筑摄影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缓解阅读疲劳感,也是提升大众建筑审美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丛书体例要求方面,便携的32开本成为首选,过小则不利于阅读图片信息;图书篇幅不宜过大,不“贪心”,目标是说好一件事,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选择某些与日常相关的“焦点”问题展开即可。建筑知识庞杂而涉及面广,如果想在短短的篇幅中解释过多知识点,就很容易让图书内容失去焦点,也让读者无所适从,达不到好的科普效果。同时,编辑团队为作者统一确定了交稿形式,如各结构部件,以及提交的文件类型及时间、细节,保证图书的顺利出版。

其次,在分册作者创作环节中,自主创作对作者来说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特别是作者并非常年专攻图书写作,而是建筑专业设计院的总建筑师或建筑院校的教授、管理者等,自身工作亦非常繁忙。因此,在这一具体执行环节中,特别需要编辑团队与作者保持持续的沟通,了解作者在图书框架结构搭建、写作素材收集、写作初稿风格确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时解决;同时也可为作者提供更多创作素材。因此,编辑自身要对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敏感度,了解建筑行业痛点、行业现状,同时理解作者写作的困难点,有共情能力。

最后,进入出版环节后,编辑需要运用专业素养梳理书稿内容,并制订具体的书籍设计方案,力图从书籍形式上进一步增强内容的科普性。例如,在读取书稿的基础上,将本套丛书的基本定位浓缩为一句话,并展示于透明七彩腰封上——“认识过去,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面向未来,了解建筑学最新的发展方向与前景”。寄望这句看似“口号”的话语,能够回答策划之初提出的问题,并吸引读者愿意翻开图书,在图书中找寻答案。

五、结语

未来的科普丛书面对的读者范围将更加广泛,在科普理念下,有必要策划更多适合不同群体的科普图书,特别是针对儿童的、以我国建筑为主体、融合世界建筑知识的建筑科普图书。同时,针对数字出版及现代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科普媒介也将更加多元化。建筑科普的空间概念,也特别适合在纸媒之外提供声、影、动感等内容的增值服务,除了现有的电子书籍之外,更应该注意“元宇宙”的概念,即运用“3R”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MR(混合现实)技术,提供更加立体化的视觉效果及体验,同时展现建筑的自由特性及空间特性。目前,此技术已初步运用于建筑遗产复原与导览体验之中,因此,通过新科技为读者提供一场关于建筑的“沉浸式盛宴”,其影响力会更加广泛,新时代科普事业也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詹媛.以“科普之翼”托举创新智慧: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启智惠民成就述评[N].光明日报,2017-09-20(05).

[2] 郑念.创新发展需要更加重视科普工作[N].学习时报,2019-04-03(A6).

[3] 祁斌.建筑之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5.

[4] 秦佑国.建筑的文化理解:学与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4.

作者简介 陈海娇,硕士,编辑,研究方向:历史建筑保护。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