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语堂是文坛负有盛名的学者,同时也是近代著名的新闻人,中国第一部系统阐释舆论的著作就是林语堂的《中国新闻舆论史》,这也是第一部在国外出版的新闻舆论史专著,其中包含的新闻与舆论思想是新闻史研究不可忽视的内容,对当时的新闻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立足于民国时期新闻业的发展背景,采用文献分析法,以《中国新闻舆论史》及林语堂的办报实践和其他论述文章为研究对象,从林语堂的成长背景和教育经历、《中国新闻舆论史》中林语堂的新闻研究、本书的不足之处、林语堂对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贡献等五个方面,探究其新闻思想与舆论思想的形成过程,对现今的新闻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林语堂;新闻史;舆论研究;新聞自由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1-0133-03
《中国新闻舆论史》是民国时期研究新闻史与舆论史的重要著作,作者林语堂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学者,同时还有翻译家、新闻研究学者的身份。1935年,林语堂在多年新闻从业经验的基础上,用英文撰写了这本著作,并于次年在美国出版。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研究舆论学、新闻史的英文专著之一,其他类似著作还有赵敏恒所著的《外人在华报业》、白瑞华所著的《中国的报刊:1800—1912》等。据学者考证,白瑞华写作的时候,曾参考了一百多种中英文文献,因此《中国的报刊:1800—1912》是研究中国早期报业和外国人在华报业的重要资料。林语堂对此书也多有援引,此外,此书还大量借鉴了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学史》。
一、林语堂成长经历及《中国新闻舆论史》写作背景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父亲是一名牧师,他自小便跟在父亲身后,接触了很多西方文化,他的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都是在教会学校接受的教育。其后他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刻苦钻研英语,故乡平和、朴素的文化环境塑造了他的性格和思想,也对他今后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1]。深厚的英文功底为林语堂日后写作奠定了基础。他的行文风格妙趣横生,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美国作家赛珍珠便是其中一位。1933年,受赛珍珠的邀请,林语堂开始撰写书籍专门介绍中国文化,后来在美国出版,这就是林语堂的成名之作《吾国与吾民》,这开启了林语堂英文写作的人生道路。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残酷苛刻的文化管制政策,《中国新闻舆论史》因为有对当局的批判,无法通过审查,而且可能招致迫害,所以林语堂只能用英文写作并在国外出版。
二、《中国新闻舆论史》中林语堂的新闻研究
(一)新闻自由与民国政府的关系
林语堂认为,在1895年—1911年间,中国新闻事业处于黄金时期,新闻拥有表达的自由,以及反映民意的功能。但是在1912年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报业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却出现了倒退。辛亥革命以后,政府的干预能力变强,相应地开始挤压报刊的自由性,尤其是袁世凯上台后,对唱反调的报刊一律采取禁止发行或秘密暗杀报人的行动,在这种高压之下,报刊成了政府的傀儡,林语堂认为这是新闻事业的一大退步。对此,他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并用赛马场上马与骑师的比喻讽刺政府对新闻的强制干预。从古至今,两者构成了历史上不断延续的庞大舆论主体,以各种舆论形式进行斗争,复杂胶着,输赢无常,得势者则往往是当权者。破除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也许只能是作者一以贯之,末尾所提的“欧洲对整个人类的杰出贡献之一”,在笔者看来,一为民主性的、法治化的制度保护,二是赞扬公众媒体坚贞不屈的气节和勇于抗争的无畏精神。
(二)舆论的积极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1912年以后中国新闻事业笼罩着阴云,当时中国新闻界遭受恐吓、威胁、查禁、逮捕、罚款等不同形式的管制和迫害,直到“北京剩下了20多家服从的报纸,上海剩下5家,汉口剩下2家”。林语堂认为,舆论可以沉默一时,但无法被一直压抑。他分析原因有三:其一,统治阶级压制舆论的历史往往伴随着那个朝代或者时代统治的结束,一旦朝代更迭则无法做到永久压制;其二,舆论代表公理和正义,反映的是社会大众的民意;其三,在每次大规模的舆论运动中,知识分子总会挺身而出,与这种强权暴政作斗争。林语堂高度赞扬这种为国家打破沉默的人。近代以来,以“言论救国”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用报刊这一舆论工具参与政治批评,宣传社会变革。林语堂认为,“辛亥革命最终能够推翻腐朽无能的清政府,经常遭到政府查禁和迫害的报刊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巴黎和会期间,民意发挥了杰出的作用,直接召回了巴黎和会上的中国代表团。五卅运动中,民意得到了空前的组织和表达,各地纷纷涌现罢工和抵制日货运动,为国民革命的成功埋下了伏笔”[2]。
(三)新闻功能思想与新闻审查制度
在林语堂进入新闻界时,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的中国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的黑暗统治,不少文人学者纷纷在报刊上宣传先进思想,以“文以载政”的形式进行救国运动。林语堂认为新闻业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功能,成为民众的耳目喉舌,报刊应当允许讨论时事,报道和宣传真理,以促进民众觉醒,因此对“一刀切”的新闻审查予以抨击。他认为,专制政府之所以对新闻业的发行、出版自由进行高压审查,是因为当局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自信不需要新闻业或者人们的监督和帮助。这在一个国家处于安定环境下或者战争节节告胜时尚有可原,但是近代以来的中国,对内饱受阶级压迫,对外饱受敌国侵略,如果新闻界丧失了自由,人们沉默不能发声,国家民族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呢?除此以外,新闻检查要求各地也不一致,国民政府的新闻检查充满随意性,且前后标准不一,可能在某地被视为违禁刊登的文章,到了另一地却又可以刊登。什么样的内容是禁止的,什么样的内容是不禁止的,当局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标准和规章制度,充满随意性,这导致了出版的混乱,因为编辑和作者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内容是安全的、可以刊登的[2]。
(四)中国报刊编辑写作存在的问题
林语堂认为,当时的报纸写作水平较低,质量没有达到西方报纸的高度,素材也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创新之处,有的是从其他报刊上摘抄引用或者从外国报刊上直接抄袭,拼拼凑凑就在报刊上发表。林语堂认为,这样做他并不反对,但是杂志的风格不能脱离社会大众,要将抽象的东西转化成人人都能理解的东西。另外还涉及稿费的问题,外国的稿费比较高,“美国杂志按照1000字3~4美元的稿费支付,在中国,写作是报酬最低的工作之一”[2]。由于报刊经营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压力,更不提负担作者去选取素材。除此以外,林语堂认为报刊不能仅仅为了利益而生存,而应该承担应有的社会职能,要把对社会有正向影响的、积极宣传作用的内容放在报纸的重要版面。
戈公振曾经在《中国报学史》中提出,民国的报纸版面设置非常不合理,凑篇幅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叙事经常头尾不兼顾,重复叙述,不突出主旨。林语堂在本书中,也引用了戈公振的这个观点[3]。
三、《中国新闻舆论史》不足之处
(一)史料缺乏,部分史料有误
在《中国新闻舆论史》之前,也有一些零星的新闻史研究,其虽然从局部出发来研究中国新闻史,但史料准确,相较之下,林语堂的这本《中国新闻舆论史》存在部分史料未经考证的问题。甘惜分先生虽然肯定该书史料翔实,“观点鲜明,文笔流畅”,但也指出“个别史料有谬误”[4]。在地方新闻史方面,史料以参考前人资料为主,没有亲自进行史料的收集。
(二)对地方史的研究很少
该书基本不涉及地方史研究,林语堂着眼的是全国性的有名大报,如《申报》《新闻报》《苏报》等,所用的案例也从这些报纸里选取,而且林语堂说,他只是简单地列举了一些新闻史上的大事件,根据这些事件所反映的社会或新闻界的问题进行阐述,因此,该书虽说史料丰富,但是没有面面俱到,从地域上来说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从报纸类型来说,也没能把各类报纸涵盖其中。
(三)古代与近代篇幅安排不合理
《中国新闻舆论史》总体来说,是一本对舆论史而非新闻史的研究,林语堂为古代舆论研究安排了大量的篇幅,足足有九个章节,而民国以后的新闻舆论史研究则比较少,只有四个章节的内容。相较而言,对封建社会的舆论研究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而近代的舆论研究充斥太多史料的引用,而且有许多重复的内容。而且,林语堂认为在信息传递不发达的条件下,一些文人学士推动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在今天看来,这其实是一种将上流阶层的想法传递到君王面前的一种行为,与今天所说的报刊在舆情方面的信息传播是不同的概念。这是否是严格意义上的“舆论”还有待商榷。
四、《中国新闻舆论史》中林语堂的新闻品格与家国情怀
(一)爱国、责任、人世关怀
研究林语堂的新闻实践可以发现,他是一位充满爱国主义、对底层人民有无限同情的学者,他的新闻活动追求的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同时,他的作品也充满着艺术追求。这种爱国主义与艺术追求的交互作用,影响了他的报刊写作,也体现在他的报刊活动中。林语堂曾说自己写文章的目的是发表对社会时事的评论,表达自己的思想,传达他人的意见。他先后出版了《吾国与吾民》和《中国新闻舆论史》,为避开当局审查,都在国外出版,这两本代表作是他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经验的浓缩,表达了他对追求新闻自由的坚定态度。他痛恨动乱年代国民政府的不作为和对报刊言论自由的压制,以笔为戎,与这些黑暗势力作勇敢斗争。从书中可以看到他内心的纠结和矛盾,但更多的是他对民众的关怀,对光明的向往,最重要的,是他在新闻实践中对自我的不懈追求,这种新闻人的社会责任在今天仍然激励着我们时刻坚持新闻品格,注重家国情怀。
(二)公正、正義感、抗争性
著名学者萨义德曾说,知识分子只有保证自身与政治体制的隔离,不被政治权力收买,才能以旁观者的目光看清楚社会问题,敢于向权力挑战。林语堂保持中立态度和客观的政治立场,因此敢于抨击黑暗统治,揭露专制统治下暴露出的社会问题。1925—1926年发生了五卅运动、北伐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新闻界也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暗杀事件,在此期间,北洋军阀下令逮捕林语堂。在这种高压态势下,林语堂仍然公开声援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猛烈抨击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对报社的残酷打击。国民党右派对文化界实行压制政策,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林语堂仍然公开支持“不反革命”,坚持党派间的中立立场。他在《中国新闻舆论史》一书中,列举当局政府各种残杀和迫害新闻工作者的罪状,公开表示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抗议,也毫不避讳地表露对受迫害人民的同情[5]。
五、对林语堂及《中国新闻舆论史》的评价
《中国新闻舆论史》展现了林语堂对新闻活动和报人使命最真实、朴素的见解,他撰稿和办报实践丰富,直接或间接地见证了民国时期新闻业的发展,也目睹了社会动乱下报人的艰难处境,对推动新闻传播活动和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他也是位爱国主义者,认为报刊不能仅仅为利益而生存,更要发挥一定的社会功能,“贡献于社会国家”,时刻不忘借助报刊声援爱国行动,团结一切社会力量抵御外敌,因此他充满热情地在各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抗日,充分发挥了新闻舆论的巨大力量,表达出报人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他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有关办报、编辑的观点,如新闻报道要贴近普通大众生活,提倡记者实地调查,语言平易近人等,对今天的新闻工作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6]。
不可否认的是,林语堂开创了我国舆论学研究的先河,这本书是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系统研究中国新闻舆论史的著作,对后继学者研究中国新闻舆论史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新闻舆论史》在美国出版后,不仅在美国文坛获得了很高的声誉,而且在国内也获得了极大关注。1939年还被翻译成日文,译者对林语堂不畏强权、在黑暗中敢于做呐喊先驱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因此在书的开头写道:“本书是一本通过历史来批判政治的书,在这个意义上有很大的启迪,另一方面,即使作为纯粹的新闻发展史来看也占据特殊的地位……是对中国社会关心的人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六、结语
林语堂在职业生涯和学术生涯中,以记者、编辑、评论人和新闻研究者的多重身份进行新闻活动,并积极在各种自办刊物上发表评论,陈述事实,抨击黑暗,也出版了一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新闻史研究著作《中国新闻舆论史》。除此之外,不能忽略林语堂对军阀政府、国民党文化管制政策的批判,以及他在海外期间进行的抗日宣传,这些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他不仅是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更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爱国心、同理心和创新思想的新闻人。林语堂先生今时若开专栏,旁标注大概为“资深传媒人”。这位业内人士想必痛恶当时媒体的诸多作为,见利忘义或奴颜婢膝。他的新闻思想,是一种看似笨重但锋芒的力量,在新闻史上留下了浓重的印记,其散发的光芒也必将照耀每一位新闻人前进的道路,不断启迪后来人。
参考文献:
[1] 林太乙.林语堂名著全集(第二十九卷)林语堂传[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6.
[2] 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2,170,132.
[3]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1:176.
[4] 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86.
[5] 钱珺.林语堂的海外抗日宣传考证[J].新闻界,2016(17):14-19.
[6] 钱珺.著名作家的侧面:“新闻人”林语堂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杨善芝,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