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双减”政策下,内涵臻善与品质提升已成为当务之急。与师生息息相关的教学常规的改良与优化是实现“双减双增”的第一硬核。首先是端正认识,常规是基本规范,但不是一成不变;常规既要体现适应性,又要有挑战性;常规要面向所有人,更要面向每个人。“双减”落在课业、课后,核心永远在课堂,课堂始终是教学常规变革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常规又是个系统,需要在关键联结处发力,课例研究、备课转型、作业深化、评价导向等需要围绕课堂的变革高效联动,在规范与解放中实现学校育人水平的切实提升。
关 键 词 “双减”教学常规 境脉课堂
引用格式 潘照团.“双减”政策下教学常规亟需适应性改良[J].教学与管理,2022(11):9-12.
“‘双减’减掉的是教育负担而不是教育质量。”乍看,大家都明白,减是为了增,可真正行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减了课业负担,对长期习惯作业强化的师生而言有如断了手脚;减了校外培训,对长期依赖外力援助的师生而言无异于绝了后路。这种情形下还要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近乎一场革命性的挑战。减!增!实现的最佳取向就是追求效率与品质,实现的最佳着力点就是每位教师的常态工作。诚然,改良教学常规管理与机制是实现“双减双增”的第一硬核。
一、思想重塑,适切常规的生长性
常规不是刻板的教条,也不是钳制的枷锁,它是规律的精华浓缩,也是制度的思想赋形,更是自由的生长。我们要树立以下三种认识。
1.常规是基本规范,但不是一成不变
如果我们承认常规的生命在于促进生长,那么我们必然承认常规本身就是生长的。常规的新锐——教学反思早先并非教学常规的一部分,20世纪末慢慢被重视,21世纪初开始走进了教学常规。这是时势的需要,教学常规要为之匹配。教学常规当然也不是一味地用叠加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与时俱进”,“加”与“减”之外,更多的是教学常规的优化。从教走向学,本身的规范要求就不一样。不论是教师专业成长层面,还是政策层面,或者是教学发展的本身,都需要我们正视改变,学会改变,绝不能把旧有的教学常规奉为金科玉律。
2.常规既要体现适应性,又要有挑战性
常规是一种日常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是每个老师的标配,适应性不可或缺,这样自然会促成一种“惯性管理”——支持教师长期采用耳熟能详、驾轻就熟的惯有做法履行教学常规。而以创为生的教师不应满足于适应性,而是要居安思危,敢于去挑战。所谓挑战,绝不是加码挑战,而是减耗挑战。教学常规的组织管理过程提倡简约精准、突出重点,反对无端抬高门槛,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教学常规的项目内容也要精简,但不能为了适应性而迁就老师,放低要求。就如“双减”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肯定是课堂,我们的课堂必须基于情趣、高效、真学而重构,甚至革命性变革,这就是我们教师必须要面对的挑战。与之配套的备课、作业、评价、研究等项目都会随之发生改变,这就是挑战,也是最真实、最必要的挑战。好的教师不是被宠惯的,而是被习惯的。适当的挑战会倒逼教师去学习、去操练,形成适应新问题、新现象的“惯常做法”,实现常规新的生长。
3.常规要面向所有人,但更要面向每个人
广泛性是常规的基本特征之一。常规要面向所有人,是集体共同的行为准则。但它不能空泛,离开了个体谈集体,其价值是非常苍白的。教师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认识、价值判断、行为习惯……只有激活个体,教学常规才不会干瘪空泛。好的教学常规管理不是“削足适履”,也不是“拔苗助长”,而是“量体裁衣”。由于学校工作头绪繁多,什么“中心说”“为首说”“阵地说”“并举说”等并存,每件事都很重要,每件事都要做好,所以我们很难真正做到“私人订制”,但可以努力实现“层次分明”。我们的学校不论大小、远近、先后、优劣、强弱,都有着不同层次的教师,这是人类社群的文化境脉,需要我们好好地加以利用,不存在强学校就能做、弱学校就做不起的说法。只要学校的教师之间有层次差异,就存在差异关照的资源,就存在差异管理的机会,就存在差异发展的可能。关注个体的教学常规是生长的。
二、课堂变革,搏动常规的生命线
努力打通“最后一公里”,积极深化教学改革,课堂始终是教学常规变革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双减”当前,课堂这根生命线必须搏动有力。
1.课堂变革要有自己的立场与勇气
课堂是师生最为熟悉的地方,也是有着高期待值的地方。人们希望课堂改变,又看不上课堂的微变化,或者压根儿不放在心上,甚至有的专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在课堂微变化的成果前品头论足,话里话外透露着“微变化”等于“没变化”。其实任何伟大的创举都来自微变化,我们要保护这种微变化,自己更要有坚定的教育立场和教学勇气。就如从“尝试课堂”到“试错课堂”,看起来一字之差,实质上却是一种深化,同是“试”,但教学的焦点不一样,“试错”更集中于一点——充分利用“错资源”,不论是课前对学习任务、学习对象可能的“错误资源”进行的收集和剖析,还是从“试错”角度出发,重视深度体验与合作解决问题,都值得借鉴与鼓励。自己坚信这一点,就会坚持做下去。我们学校从2015年办学伊始就开启了“境脉课堂”研究与实践,由于“境脉”在国内是比较鲜见的词语,很多场合介绍学校课改成果的时候都得费口舌解说。我不擔心专家觉得我把简单的做复杂了,也不奢望几分钟就能让专家澄明境脉的DNA,因为我坚信“学习就是境脉性变化”的学习科学观点不仅正确而且充满力量。实质上,学校确已受惠。
2.课堂变革要有自己的大地与星辰
课堂变革不是无根之木。作为变革的主力军——教师所拥有的共同文化、经验基础和个性特点就是变革的基础,课堂变革要尊重教师实际。教师是课堂变革的资源,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与教育联盟——家长也是,本地居民、外来人员、高等院校、城乡结合部、革命老区、民族之乡、侨乡……不同的地域人群文化是不同的,即使两三个不同地域人群因为区域规划或某种需要组合在一块学习,其人物境脉、社会境脉、文化境脉也是不同的。我们的课堂变革必须建立在人的基础上,教师、学生、家长是我们课堂变革不可忽略的核心要素。除了人,学校的场馆,当地的风土人情,学校周边的机构、设施与自然也都是资源。我们把这些都归并为“校地资源”,抓住这一点,课堂变革就有了立足之地。就如我校“境脉课堂”的生与长,其土壤就是“校地资源”。大学城、大罗山、大茶山组合是我们学校在整个温州独有的“境”,周边自然、高端的学习环境为我们校内学习脉络的延展提供了可能。同时作为特级教师的校长有着十几年拓展课教学的丰富经验,教师们对拓展课不陌生,这就为“境脉课堂”的生长提供了思想储备和实践探索的条件。有了课堂变革的根基,还要有课堂变革的天穹——前沿理论的指引与支持。教学一线不缺实践,缺的是理论方向。对于科学严谨的课堂变革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境脉课堂”的变革不仅从华东师大学习科学中心主任裴新宁教授的理论中吸取到了精华——学习就是境脉性变化,而且还从2018年6月第13届学习科学国际大会上专家梳理出的核心观点中找到一句话:始终关注真实境脉特别是教育创新进程中的学习,是当前国际学习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和趋势之一。这句话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也锚定了我们的方向。
3.课堂变革要有自己的构架与路径
结构是理念的联结;路径是理念的足迹。构架与路径是实际操作层面,是课堂变革的有形凭借。我们不仅要给出课堂变革的名称与概念,更要建构出一种可见的逻辑框架。为了打破“重教轻学”的残局,突破“重学轻人”的格局,击破“重经验轻科学”的僵局,学校建构的“境脉课堂”定义为:创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任务,以关键问题驱动学习,促使学习个体的内部世界、外部世界与关系世界的意义建构,整体把握学习的全部情境,形成真实性学力。可概念的抽象性,不论如何解说仍旧存在。从抽象走向具象,从顶层设计到一线实践,构架与路径起着强大的摆渡功能。经研究,我们学校围绕“境”与“脉”建构了“三界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三界”指内部世界、外部世界和关系世界,“四步”指先验新知接境、创设任务启境、学习脉动入境、建立脉络出境(如图1)。模式把架构和路径联结在一块,让理念可见,学校“境脉课堂”研究的氛围浓烈许多,教师研究的劲头也分外高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教师不积极主动,这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尤其对新的变革内容解不开、理不清,学校科研团队要给出一个展开的“索骥图示”。路径问题永远是教师在课堂变革中不断探寻的对象,让研究动起来,路径的确立非常重要。一定的构架与路径搭构成模式,模式会锁住思想,这是一种可能,模式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变化又是一种可能。课堂变革的起始阶段,寻找“道”(思想)下的“一”(模式),实现从模式到变式、理念、思想的进阶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系统供给,联结常规的生态圈
常规变革锁定课堂核心,搭准了“双减”的质量命脉。这条命脉的活力值取决于实践研究的深化程度。课堂不是单维的存在,而是多元的联结。研究既要立足课堂,又要优化关键的辅助系统,比如备课、作业、评价、教研,笔者统称其为“常规生态圈”。只有通盘考虑,多元联动,课堂变革的思想才会因彼此关联而脉动起来,真正受惠于课堂,润泽于学生。
1.合修与拓建,促课堂生长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命运共同体,它的发展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研修,需要学科之间、项目之间、领域之间的跨联构建。课堂生长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课例研讨,二是课型拓建。同伴互助式的课例研讨可以把“死”的模式变成“活”的案例,专家引领式的课例研讨可以把“活”的案例变成“真”的价值。就如“境脉课堂”的研发,为了避免出现萝卜炒萝卜的教研窘境,我们还请国内境脉学习的核心专家——华东师范大学裴新宁教授来给我们的课堂变革注入最大的“生长力量”。研究中我们发现,境脉学习的核心价值在于广阔真实的空间内发生真正的学习,单学科、唯教室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境脉学习的需要。我们除了开拓校外学习领地,不断拓建大学城学习资源外,更是拓建了课型——多学科整合课。这既符合新一轮义务教育课标修订精神——10%的时间来开发跨学科主题,又在课堂领域巧妙地拉伸境脉学习理念。这种理念的拉伸是基于多学科整合教学任务驱动的,授课团队的教师要共同创设学习情境,共同贯穿学习脉络,努力地通过团队合作实现对事物全部情境的整理把握。这恰好与单学科的“境脉学习”相得益彰,彼此互推互进。
2.解构与重构,促备课转型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深化常规的落脚点是课堂,起点肯定是备课。新的课堂变革需要新的备课格式来支撑,以格式来倒逼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下实现从解构到重构的过程。打破备课惯性,催生境脉新局,这是我们学校备课结构化重建的基本策略,它可以用“表格式”“按语式”“点睛式”三式具体呈现(如图2)。
这些调整后的课式促使教师在重构中关注“境脉”。在版块设计的统一要求下,“表格式”用创“境”形式、搭“脉”框架、境脉学习活动分列备课,优点是强化了境脉思维,弱势是束缚了思想,适用于主题研讨活动;“按语式”解放了“表格式”,恢复横排书写,其境、脉、动仍然被关注,较之“表格式”多了一些自由;“點睛式”更为开放,无须特别注明境与脉,只是关注境脉学习活动设计,要求用红色注明。备课三式不做硬性要求,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格式的调整发挥了导向功能,更有利于改革的深入。
3.联动与分层,促作业深化
“双减”政策旗帜鲜明地直指作业变革,那么作业变革如何做好“双减”政策下的常规撑立?随课堂而动,顺变革而生,是直指变革核心的回复。基本策略是课内联动、课外分层,让作业在课内外适合每一类学生的思维旅程。针对学校课堂变革,需要抓住核心。就如“境脉课堂”,其关键要素是联结,只有联结,境脉才有生命。基于此,我们的课内联动指向内容关联,课后习题导学,推出课前、课中、课后三步配套作业本进课堂策略,规定课内10分钟动笔要求;课外分层则指向对象关联,关注学生个体,由分层作业和自主作业组成。除了把整体作业分为基础题和提高题,还在提高题中分层,“层中层”让学生选择作业,更为精准。自主作业则是提前一周让班级前10%的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经班级公示、教师审核,同学评价并在监督下完成。此时的境脉作业就不是教师给予式的喂养,而是学生自我发现的意义建构。
4.规范与解放,促评价向好
“双减”政策下的教学常规管理不应苛求教师变本加厉地追加作业强度。它要有规范,更要实现解放,实现的依托就是评价。好的评价导向可以为课堂定调、为常规护航。我们把课堂评价分“情境”“脉络”“互动”“联结”四个维度,这是为“境脉课堂”定调;我们把作业分为“作业量”“学科数”“完成时间”“分层情况”四个维度来评价,并借用鹦果平台实现“作业协调板”管理,这是为“境脉作业”定调;我们规定教学常规检查“后20%的教师”不做评优评先考虑,这是为常规地位本身定调。如上体现更多的是规范性,解放个性有难度,但更有温度和准度,好的评价当为此而努力。常规不是紧箍咒,而是道德经。道德经的要义是顺势、微著、自然,如此作为的教学常规管理会让机制更灵活,更有可持续力。比如,我们学校为了让常规走进每个层次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推行“六品教师进阶制度”,我们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为“成器型”“成长型”“成格型”“成熟型”“成业型”“成功型”六个品级的教师分层设置“品级标准”“备课形态”“进阶方式”“考评办法”。同时为了“给思考者打开一扇思想的天窗”,我们推行了“常规达人”,让“成业型”及其以上品级的教师能根据每学期的“专业提升与工作业绩规划”跳出学校常规性的常规检查。在此,既有规范,教师又得以解放。
“双减”政策下,明显的变化是机械重复的东西少了,“课内不够课外凑”的局面不复重来。内涵臻善与品质提升之路已摆在我们面前,与师生息息相关的教学常规自然成为我们新一轮变革的第一要务。首善课堂,以项目撬动变革;链锁关键,以研发脉动思想;解放个性,以机制推动发展。如此,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系统优化,精准改良,方能更好地撑立“双减”政策,实现学校育人水平的切实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