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额、头顶、后枕、两侧都是头痛的偏好区域。缓解头痛最根本的是找到病因,而发作部位则能看出头痛类型。医生介绍了8种头痛分别对应的发作部位。
偏头痛:头部一侧
偏头痛的终生患病率为18%,为最常见头痛之一。好发部位为头部一侧,具有偏侧性,且常呈跳动性头痛,发作时常伴畏光、恶心、呕吐等不适。
紧张性头痛:眉弓上方
相比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发病率更高,终生患病率约为52%,35~40岁年龄最高发。疼痛部位为双侧眉弓上方、颈项部及双侧枕部(后脑勺),常表现为钝痛,有压迫感、胀满感、紧箍感、束带感等,也可感觉头肩部沉重。
丛集性头痛:单侧眼眶
它属于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的一种,较少见。疼痛位置多为单侧眼眶、眶上、眼球后及太阳穴处,呈尖锐、爆炸样、非搏动性的重度或极重度疼痛。
三叉神经痛:眼部区域
常见于三叉神经的眼部分支区域,疼痛最剧烈的部位集中在眼眶、眶后、颞区(太阳穴处)和额区。有时会累及枕区(后脑勺)、上颌部、颈部、耳和牙齿,偶尔还会放射到同侧肩部和手臂。这种头痛的痛感极重,会出现针刺感、烧灼感,以及跳痛、锐痛、电击痛、钻痛等。
窦性头痛:鼻窦周围
多源于鼻窦感染,疼痛通常发生在鼻窦周边,包括颧骨、前额或鼻梁,可伴随流鼻涕、耳朵胀满、脸肿胀、发热等症状。
中耳炎引起的头痛:患耳同侧
耳部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如果中耳炎症直接刺激到耳神经末梢,就会引起患耳同侧的偏头痛,痛感有时比较强烈,严重的中耳炎可能引发颅内并发症。
青光眼引起的头痛:前额
青光眼急性发作可致眼内压急剧升高,出现较剧烈的头痛,位置多为前额、颞区(太阳穴处),以及眼眶周围,可伴随反射性恶心、呕吐等症状。
高血压性头痛:枕部
当脑血管内压力急剧增高时,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疼痛部位大多集中在枕部(后脑勺)和颞区(太阳穴处),有时会感觉头部沉重,有压迫感。在血压平稳后,头痛症状通常会慢慢消失。
无论哪种头痛,最忌諱乱服止痛药,一旦出现长期反复疼痛,应到医院疼痛科或神经科诊治,以防贻误病情。
(据《生命时报》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