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凤枚 唐小花 许良洪
休闲体育课程融入福建滨海旅游的产业可行性分析*
熊凤枚1唐小花2许良洪1
(1.闽南理工学院,福建 石狮 362700;2.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福建省是我国的海洋大省份之一,有着丰富的海洋发展史。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等,对福建省高等学校充分利用临近滨海环境条件,开展休闲运动项目深入研究与分析,探究滨海休闲运动项目在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功能,把滨海休闲运动教学当作一种课题探究并和运动教学相互交叉融合。从理论出发,践行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旨在探讨休闲运动教学融合于福建省滨海旅游产业发展的可能性。
福建;滨海旅游;休闲体育课程;旅游产业
选定福建不同城市的5所高校(宁德的宁德师范学院、莆田的莆田学院、泉州的闽南理工学院、厦门的厦门理工大学、漳州的闽南师范大学)为代表,抽取800名学生和5所高校体育教授副教授共10位进行调查。
1.2.1 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这5所高校的学生网络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716份,回收率71.60%,其中有效问卷692份,有效率为96.64%。
1.2.2 数理统计法:使用EXCEL软件和PSS11.0软件处理数据。
1.2.3 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检索关键词查阅文献,同时查阅“福建地理”“大学体育”“滨海休闲运动发展”等方面的书籍5部。
1.2.4 实地调研法:实地考察了最靠近这5所高校的海滩和旅游景点,以及这些高校学生对休闲体育项目的接受情况。
1.2.5 访谈法:分别与5所高校的10位体育领域的副教授、教授进行访谈。
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课,滨海休闲体育运动课具有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是娱乐运动和学校体育在自然中融合的产物,学生在滨海大自然中身心完全融入体育运动中。特殊的教育环境,可以有效减压,让学生放松心情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问题,养成参与运动的习惯,从而提高身心健康[1]。位于福建各地的大多数高校都离海较近,如宁德师范学院、闽南理工学院、莆田学院、闽南师范大学等前往海边沙滩都在40分钟以内。这些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这一地域资源特色,积极建立发展以娱乐为导向的海滨运动项目组合,让滨海休闲运动课程进入学校,丰富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目标的达成。
2.1.1 开设滨海休闲体育运动课程符合国家指导思想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五好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弱化了大学体育的挑战比较的竞技性功能;强化了体育的健体养生和身心健康娱乐功能。如果能充分运用福建省内自然的海边条件,在海滩和水中开展的休闲运动课程,将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和社会生活适应都有积极影响。滨海休闲体育课堂走出校门,沐浴在日光下、脚踩在细细、柔软的海沙上、拥抱徐徐而来的海风,学生能完全地融入大自然带来的心的释放感,同时能全身心地投入运动中,提升身体素质。而这种强健的体魄、优良的心理品质将会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健康的基石。
2.1.2 有利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和竞技运动比较,休闲体育运动更注重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体质,并从娱乐中得到精神健康。近年来,福建省大学体育运动教改初显水准,同学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参与人数增多,教学内容也开始重视学生身心综合方面的提高,还特别重视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提高,新兴项目不断出现,体育运动呈现出勃勃生机[2]。但从总体上来看,改革中仅仅加强了学校的锻炼项目,在体育课程方面仍然未能冲破传统模式,且教学手段与中小学相比差别较小。除此之外,全国各院校体育课仍基本采取传统体育加选项课模式,而所开展的项目则主要为部分传统体育项目如篮、排、足三大球;乒乓、羽毛球两小球;套路类的武术、健美操、啦啦操;竞技类的散打、跆拳道;新增的瑜伽、普拉提、户外运动、健身气功、舞龙舞狮、体育舞蹈、花样跳绳、网球、轮滑等。从义务教育低年级就开始学习的传统项目,对多年不变的练习方式产生了厌倦感,整体锻炼积极性相对低下。怎样运用本土资源,依据自身地理环境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新颖的体育项目,已变成当前大学体育运动改革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福建省高校如果能根据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举办以娱乐为目的的沙滩水上运动,能够丰富体育运动的课程设置,滨海户外自然环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本能的运动兴趣和热情。
2.1.3 促进终身体育教育
终身运动意识是当前中国校园体育运动改革中的重大趋势,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加上学习项目的陈旧以及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的滞后,使得大学生很难真正热爱体育锻炼,在课后开展运动的人数也相对较少。
表1 学生对体育项目兴趣度调查表(n=692)
表2 学生运动动机调查表(n=692)
由表1知,福建省大学生中对所学的运动项目不感兴趣或者非常不感兴趣的学生比重约占42.1%;表2中显示参加项目或练习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塑形与康复者占24.7%;为考试修学分占23.0%;主动参与该项目的比例不大,占19.2%。滨海休闲体育运动课程让运动教学回归自然向生活拓展,对于调动大学生对运动的热爱、培养大学生终身运动意识以及推动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也就满足了现阶段大学生对运动的教学需求。
2.1.4 促进福建滨海旅游产业的建设发展
福建体育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时间不长,存在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缺少综合型的体育旅游服务人员等问题。体育旅游专业人才要求有体育各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旅游从业人员的各方面素质,特别是对服务性素质要求较高。当前,体育旅游这样复合型素质从业人员严重不足,从而制约福建省滨海体育旅游健康成长[3]。如果能将体育休闲课程融入到福建滨海旅游产业的发展中,不仅能集中表现滨海休闲旅游体育独特魅力,同时能将高校与福建滨海旅游景区紧密相连,让学生在运动同时加深对海洋的认识,能加快推动国家海洋体育运动的发展。也可以为福建滨海旅游产业的发展培养专业对口的综合型体育管理人才,助推福建休闲体育项目、福建滨海旅游产业的发展,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成为福建经济之亮点。
2.2.1 福建的地理、交通条件
福建省的海岸线总长度有375.1KM,海洋面积占13.6万KM2,是我国的海洋大省之一,这样的长的海岸线具备了丰富的海洋经济资源,并能为滨海休闲服务业提供全面而独特的生态自然条件。福建拥有不同区域特有的近海环境条件,滨海旅游已经成为福建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4]。
在交通方面,福建大多数高校距海边较近,如闽南理工学院周边有黄金海岸、围头港、宁德师范学院周边的三都澳、闽南师范大学周边的东山岛沙滩、厦门理工大学周边的白城海滩、莆田学院就近的后海海滩等。调查这5所高校分别乘车到周边海域所需要的时间都在40分钟以内,宁德师范学院距离三都澳车程28-33分钟;闽南师范大学距离东山岛沙滩30-38分钟;厦门理工学院距离白城沙滩15-20分钟;莆田学院距离后海只要22-26分钟,闽南理工学院距离黄金海岸时间最短仅需10分钟。而且这些高校周边的海滨沙滩面积大、水质好,沙滩细腻干净,是开展海滩体育运动的绝佳场所。
2.2.2 政府政策的支持
新《纲要》要求学校提高学生参与校外和户外运动的比重,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提供必要的比如海洋、沙滩、山、公园等能够充分暴露在阳光下的场所,培养学生野外生存技巧,并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方面的培训课程[5]。作为中国沿海大省,福建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在各地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滨海休闲体育娱乐项目,包括摩托快艇、帆船、沙滩排球等等。多样化的项目为学校开展滨海体育休闲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保证。
2.2.3 滨海休闲运动课程得到专家的肯定
已有的研究中滨海休闲体育课程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实际操作的例子几乎为零,要在实际中得以运用,会出现各种问题和困难,因此征求一线体育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的意见,获得支持尤其重要。参与调查的10位专家有80%专家支持开设滨海休闲体育课程,仅有10%的专家持否定态度。
2.2.4 开展滨海休闲体育运动课程获得多数学生的支持
滨海休闲体育运动教学场所是在沙滩和大海,相比操场、场馆,具有旅游特点的海滩环境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同时,沙滩运动中沙的摩擦力、水上运动中水的阻力,在滨海运动各项目需要消耗的体力比在陆地运动时要大得多,这样能很好地提高运动量和强度,极大地增强学生的体能。快艇、潜水等运动项目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胆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勇敢拼搏精神,满足学生追求自我的挑战意识。因此,学生对课程开展的态度直接影响其能否成功开设。
学生问卷统计显示:在692名学生里有227名非常希望开设,占32.8%;有312名希望开设,占45%;持无所谓心态的有13.7%,不希望开办的有8.3%。大部分的学生对学校开设滨海休闲体育运动持希望的心理。
2.3.1 课程设置建议
任何一门课的开设都需要进行严谨、科学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滨海休闲体育运动课程应该严格落实并执行《纲要》中提出的“健康发展第一位”指导思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当充分发挥各地的海岛资源,紧密联系本地的经济、社会、人文发展需要,以培育海洋紧缺休闲运动人才为重点,根据福建滨海的地域特色,可围绕海洋体育运动、海滩球类运动、环海山地项目等三个专业方向。在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还要兼顾海洋知识系统的综合性培养[6]。课程设置建议如下:
表3 福建滨海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2.3.2 滨海休闲体育课程的上课形式
现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为必修课程,上课形式一般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滨海休闲体育课程由于其难度、危险性等因素,而且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以“休闲运动”为载体,学生融入滨海沙滩海洋的大自然中,解放校园的束缚,放松心情,激发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对运动技巧的要求上不会要求太高,建议将其设为选修课。
2.3.3 滨海休闲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指老师和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教与学的共同努力后达成的教学效果,它具有对教学起指引的作用。问卷调查显示,10位专家在强健体魄、增强自信、释放压力、勇敢挑战四个方面分别占总数的100%、90%、90%和80%。说明专家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是一致的,都以本着“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强健的体质和自发主动锻炼的能力,能够通过学习调节情绪、正确处理压力,养成良好的习惯[7]。
2.3.4 滨海休闲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设想
因为滨海休闲体育运动课属于休闲运动学科,带有娱乐运动的特征,在教学上应当与传统体育技术类区分开,根据该学科的特色及其教育目标,可以采用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该模式能使学生全身心融入到体育运动中,完全感受体育运动给自身内在培养出愉悦的感受,领略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价值,并投入到深爱的体育运动中,从而促使教学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快速前进。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上,可以采用课内俱乐部教学方式,按选修课的安排形式上课,即有固定时间、场所,学生有期末考核,并记成绩与学分。该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自由发挥的余地,采用开放的、探索的教学模式为主,还能对不同的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进行。
2.4.1 课程场地及安全问题
目前福建的高校都没有专门的海域教学场地和设备,开展滨海休闲体育课程,将涉及到上课时间、场地使用与游客冲突的问题,给滨海休闲体育的教学产生难题,建议学院与景区管理部门通过协议合作形式解决,例如租用、联合培养人才等策略。在安全方面,隐患主要来自旅游人群的干扰和自身的运动伤害。旅游旺季的时候,海边人口密度高,学生在上课时候很容易发生与游客的摩擦。另外,由于滨海体育休闲课上课地点的特殊性,容易造成扭伤、割伤、溺水等伤害[8]。建议学校提前与景点管理部门合作教学的模式,取得全方面的资源为学生创造更优质和安全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保证教学安全的重要条件,在正式开课前要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才能上课。对任课教师也要取得相关培训合格证书方可任教。同时在教学时要配有基础的急救医疗用具。
2.4.2 相关费用的解决办法
表4 福建部分滨海休闲体育项目费用调查
通过表4进行计算:以一堂课90分钟,上课学生为20人计算,练习快艇为例,费用为50元×20人×(90/15)次=6000元,还不包含景区门票等的场地费用。资金是制约滨海休闲体育课程开设最大的瓶颈,为解决经费问题,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向景区管理部门寻求合作,通过人才联合培养、内部价格租赁等方式获得场地的使用权和利用景区的运动器材来进行教学。
3.1.1 由于福建省地临海洋的优势,海岸线长,沙滩多,是开设滨海休闲体育课程的优势条件。
3.1.2 福建省高校开展滨海休闲体育运动的课程内容,符合新《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适应高等学校运动教学改革的新发展,增进高校学生身心强健发展。
3.1.3现有体育课程和将要推进的滨海休闲体育运动课程,在教学的模式上相差很大。海洋、沙滩、冲浪等项目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在优美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热爱上体育运动,形成长期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达成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3.2.1 福建省高校应重视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关注自身资源优势,对开展滨海休闲运动课程给予政策鼓励,协调旅游景点等相关部门合作,解决经费、场地等资源利用问题。
3.2.2 滨海休闲体育运动教学的形式应当区别于一般的体育教学,根据其“休闲运动”的特点可以采取俱乐部教学的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不局限于运动技巧的掌握,使课程更灵活多样。
3.2.3 滨海休闲体育项目存在着风险,可以利用现有的海上旅游从业人员与体育教师辅助上课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海上救护基本常识和充分投入体育运动中。或者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综合能力考核,保证教师具备海上安全知识和急救方法,并配备一名老师进行协助教学,全面保证上课安全。
3.2.4 因为教育场地的开放性以及部分运动娱乐设备需要相应的费用,但学生消费水平有限,可以向地方商户、协会争取资助,也可以和旅游景点合作协商的方式,充分利用场地资源。
[1]阳红林,郑然宅.我国“体育+旅游”竞争力影响因子实证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2): 30-34.
[2]谢婷,路娜.国外体育旅游研究态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旅游学刊,2022,37(1):8-10.
[3]喻坚.中国休闲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A].2018年全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C]. 2018:948-951.
[4]李帅帅,董芹芹.新时代我国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现实、要素变革与推进路径[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0,35(4):29-34.
[5]栗霞,梁立启.滨海体育休闲的文化特性与社会功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3,12(2):112-115.
[6]马荣超,罗金华.三明市体育旅游特征与SWOT分析:以体育特色小镇构建为背景[J].武夷学院学报,2019,38(5):36-41.
[7]王子航,陈家鸣.辽宁省滨海城市体育旅游一体化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9,41(5):10-14.
[8]刘忠钦.冰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探讨[J].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8):46-47.
An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Feasibility of Leisure P. E. Courses into Fujian Coastal Tourism
XIONG Fengmei, etal.
(Min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shi 362700, Fujian, China)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休闲体育课程融入福建滨海旅游产业的可行性分析”,项目编号:FJJKBK21-157。
熊凤枚(1982—),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