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生心理安全危机的干预流程与举措

2022-05-07 12:23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
成才 2022年8期
关键词:小婷危机班主任

■ 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 程 琪

一、案例背景

一个星期四中午快两点时,高一年级张老师到办公室找我,希望我能立即辅导一名女生。他在午休值班时,发现班内一名女生小婷脸上有泪痕,一手拿着小刀,且刀尖上有血印,校服上也有一些血迹。张老师当即制止学生的行为,并从小婷手中夺下小刀。因为是午休时间,大部分学生已经趴下休息,但是小婷周围还是有七八位同学注意到了这些异动。于是张老师把小婷请到教室后方,并由心理委员陪同。张老师本人则立即联系了该班班主任王老师和心理老师。

二、心理安全危机干预流程

(一)确认安全,班主任通知家长

班主任王老师在接到消息并确认学生安全后,立即联系了家长。由于此时距离新生入学不久,还没有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不多,遂通知家长到学校详细面谈。此时已初步确定,学生需要被带回,有必要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诊断,经过诊断和治疗,再进行会谈商讨后续处理。

与此同时,心理老师赶到班上后,观察到学生衣服上有少量已干血迹,将小婷带到走廊并询问她是否需要到医务处包扎止血,学生表示不需要,只说自己有些头痛。心理老师继续问小婷,是否愿意到楼上心理健康中心和老师聊一下,小婷同意了。

(二)稳定情绪,心理老师陪伴疏导

这是小婷第一次来到心理辅导室。坐下后,小婷已经双眼通红,脸上有泪痕,嘴唇干裂,长袖遮住了手臂和大部分手掌,看不清出血状况。她一直低着头,不肯说话。心理老师一边介绍自己是心理健康课的老师、之前上课时见过,和学生拉近关系;一边解释心理辅导的保密原则、保密例外和自愿原则,心理老师运用共情、理解、支持等心理技术建立连结,帮助学生缓解心理抗拒。尽管小婷在一开始表示自己不需要心理辅导,但随着谈话的进行,她主动说了很多内心想法。

(三)询问过往,评估自杀意向

由于小婷目前有自伤行为,对她进行自杀意向的评估非常紧急且重要。结合小婷的心理辅导发现,她曾有自伤的经历,自述被确诊过中度焦虑和轻度抑郁,服药两个月后被家长要求停药。目前情绪波动较大,有继续自杀自伤的计划。心理老师判断学生自杀风险非常高。

(四)排查高危因素,定位化解要点

在辅导中,心理老师发现了与此次危机事件相关的多个高危因素,也尝试提供了一些心理支持,阻止了小婷继续实施极端行为。她的高危因素有:

1.不稳定的情绪

小婷知道自己情绪状态不是很稳定。初三时,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有用头撞墙、拍打自己、骂自己等行为,也曾尝试过自残。大约半年后,也就是初三下学期,向父母求助能否就医检查。当时被妈妈带去了一个很偏远的医院进行了问卷测试、脑电检查等,医生给出的诊断是“中度焦虑和轻度抑郁”,并开了药。服药两个月后,家长觉得她的情况好转,在没有复诊的情况下就让她停药了。由此看来,家长草率的停药行为对小婷的情绪控制产生了不利影响。

2.有暴力倾向的父亲

小婷说自己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奶奶对妈妈和自己都很不好,爸爸会家暴自己,自己几乎是被从小打到大的。妈妈在爸爸打自己的时候会护着自己,但却不能提供更多保护。有一次自己感觉快被爸爸打死了,就报了警。警察来了之后把爸爸带走了一晚。那一晚上她感觉很安全、快乐。但是妈妈却怪她,认为是她让爸爸的工厂声誉受到了影响,还被罚了款。妈妈说不应该这么做,而爸爸也仅仅是被关了一个晚上就回了家,这都让她感到很委屈和心寒。爸爸的粗暴和妈妈的无力保护,让小婷在家里缺乏安全感。

3.较低的自我评价

小婷提到了自己可能在其他人眼里还不错,比较乐观、懂礼貌,好像很开朗的样子,但那不是真正的自己。她担心“做自己”会变得让人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自己了。当问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我认识,她谈到是因为自己以前的男朋友都不喜欢那个“真实的自己”。较低的自我评价,使小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时常感到不够安全。

4.情感经历不如意

小婷表示以前在初中谈过几个朋友,但都不是认真的。目前正在交往的男朋友也不喜欢她“做自己”。心理老师问她什么是“做自己”,小婷表示她希望男朋友能无条件地包容自己,无论何时去找他都能得到回应。当发现男朋友不理睬自己,甚至是他跟别人聊天而不和自己说话时就会生气、发脾气,而这样会把对方推得更远。

和小婷一起寻找到的心理支持系统有两个:一个是自己从小到大的一个好朋友,她知道自己大部分的情况,包括家里的事情,但是目前和小婷不在一个学校,不能随时联系。还有就是自己的偶像,阻止自己实施自杀的一个原因是想见偶像一面。一起追星的网友也会说很多鼓励她的话,让她的心情稍微好点。

(五)与家长会谈,推动及时就诊

在与小婷的辅导结束后,她的家长也赶到了学校。将小婷安全地交给家长时,针对小婷身上存在的高危因素,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向家长说明了以下几点:(1)学校对小婷自伤事件高度重视、及时干预,但目前自杀自伤风险尚未排除,需要关注小婷居家、外出的人身安全,有必要做到24小时监护。尤其不要对小婷的行为进行斥责和埋怨;(2)减少对心理疾病的偏见,目前有必要到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及时就医,涉及到用药的情况要谨遵医嘱,不能擅自减药停药;(3)医院诊断结果和治疗意见要反馈给班主任,以便学校及时掌握情况,做好教育管理、心理疏导工作。此时小婷的父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接受了心理老师的转介意见,立即到专业医院就诊。

(六)留存记录,及时上报危机事件

学校心理安全防范管理小组整理了她的相关心理资料,包括心理辅导记录、班主任面谈记录、家长面谈记录,以及此次危机事件的信息等,形成文字资料,上报学校政教处领导和分管校长。

三、心理安全危机的防范举措

(一)普及心理安全危机与应对知识

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家长以及学生对心理安全危机信号的识别,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学生注重日常观察,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积极化解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安全隐患或风险,降低学生心理安全危机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

(二)落实心理安全危机的干预流程

建立学校心理安全防范管理小组,由学校分管校长和德育领导全面组织协调工作,年级组、心理健康中心、总务安保及医务处分工合作,制定心理安全危机应对方案,明确职责,开展演练,及时捕捉学生心理安全风险征兆或求助信息,根据心理危机的紧急程度制定了不同的干预流程,见图一、图二。

图一 对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危机干预流程

图二 对有极端意念、行为学生的危机干预流程

(三)家—校—医联合开展心理安全危机防范

1.重视家校沟通的技巧

家长面对孩子心理危机后的反应阶段一般有:(1)高度焦虑;(2)震动和否认;(3)后悔、痛苦;(4)怨恨、内疚;(5)压抑、消沉;(6)接受;(7)和缓平稳。

班主任可以联系学校领导、心理健康中心等多部门一起与家长沟通,在家校面谈时注意:(1)亲切而正式的环境开展谈话;(2)表达同理心;(3)帮助家长看到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异;(4)避免争吵;(5)承认家长和学生到目前为止做出的积极尝试;(6)接受阻力而不是因为阻力去迎合家长;(7)讨论问题解决的计划,而不是停留在问题本身;(8)调整期待,带着问题生存。

2.强化学校的支持系统

学生复学后,班主任应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帮助该生建立支持系统,引导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安排班级心理委员对其密切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随访跟踪,并及时上报学校心理健康中心。

3.开展有效的医校结合防范

搭建有效的医校结合渠道,了解转介后的学生状况,配合医院的治疗方案,将医学干预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危机,促进学生自我恢复。

点评人:武汉外国语学校 凌霄(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我伤害事件频发。自伤是一种复杂的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难以表达自我感受的青少年可能会在遭遇情绪紧张、身体不适、疼痛、自卑等状况时用抓挠、撕扯、咬、撞头,甚至擦伤、灼伤或划伤等方式伤害自己。正如案例中的小婷,在被值班老师发现时就已经用小刀实施了自我伤害行为。根据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心理安全四级水平的界定,小婷正处于心理安全危机水平,即个体或群体不仅在认知上觉察到长期威胁,在情绪上感到痛苦,而且有可见的言语表达和情绪表达,同时在行为上有摆脱威胁的非正常行动计划、行为尝试(如伤害自己或他人、自杀),应立即启动四级防范,采取干预措施消除处于心理安全风险中的个体与群体可能发生的出走、伤害、自杀行为,预防学生自我伤害事件的发生。

案例中,值班张老师作为发现者准确识别了小婷的心理危机信号,及时捕捉了该生自伤求助的信息,并做出了有效处置,一是将她带到教室后方,避免引起班级学生的恐慌,也避免人为制造特殊环境给小婷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二是交由心理委员陪同,确保该生安全;三是迅速联系了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启动学校心理安全危机干预流程,规范有效的做到了危机的早发现、早预警和早报告。

案例中的危机应对流程科学规范,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操作性,完全可以作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范本和范式。首先是对该生实施安全监护,由班主任联系家长到校会商,心理老师和校医协同工作,对学生实施心理援助。对于心理危机学生的疏导要遵循的原则和使用的技术和日常的心理辅导是有区别的。案例中的心理老师很好把握了其中的差异,干预过程中,她运用共情技术,理解接纳学生,建立信任;通过解释保密设置,打消学生的疑虑,鼓励其表达;并对小婷进行了十分关键的自杀意向评估。如果案例中再多介绍一些有关评估的维度和问题,则对实际工作更有指导性。但仍能看出,心理老师从该生有没有自伤史,是否存在精神障碍,有没有自伤计划以及该生应对困难的能力和资源等角度进行了评估。

心理老师有效地从会谈中提取了该生的自伤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如:情绪状态、精神障碍、个性特征等;社会因素,如:家庭环境、父女关系、情感受挫等。如果能有跨学段的学生心理档案,或在危机发现时能够及时调取学生心理安全危机筛查备案表,则能更快掌握学生背景信息,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便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除了排查高危因素外,一定要迅速掌握或挖掘帮助学生度过心理难关的积极心理资源,比如:案例中的心理老师就非常具体地帮助小婷找到了至少三个支持者,好朋友、榜样和追星的网友。遗憾的是,这三类支持者在此时都不容易获得,暂时无法立即为小婷提供心理支持。因此,家校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父母反馈来看,本次家校会商的结果是圆满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得益于心理老师及时完备的资料收集,以及与班主任、校医的工作协同,这些都为有效的家校沟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在家校沟通中,学校一是说明了危机干预的过程和对学生自伤风险的判断;二是重点强调了对该生实施24小时安全监护;三是说明了居家期间亲子陪伴的注意事项,即不斥责、不埋怨;四是积极推动及时就医,并重点说明遵医嘱;五是强调治疗反馈和家校沟通。此外,工作中可能还要考虑在家校沟通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如何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家庭教育的法律法规对当事人实施有效援助。

案例最后总结的心理安全危机防范举措,以及绘制的干预流程图都十分实用全面,值得学习和借鉴。正如案例中强调的,学校心理安全防范工作一定要强化全员危机风险意识,建立心理安全危机应对方案,规范并演练干预流程,畅通危机信息报告通道,最终形成家校医联防的心理安全防范工作格局。

猜你喜欢
小婷危机班主任
安全感是人生温暖的底色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留守儿童的迷局
班主任
“危机”中的自信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纪念日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