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一五三”培养思路:中国(云南)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2022-05-07 13:35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者云南经营

刘 影

(昆明理工大学 对外合作交流处,云南 昆明 650500)

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2015年1月,习近平考察云南时明确指出:“希望云南发挥沿边开放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1]2020年1月,习近平再次考察云南时强调:“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加强同周边国家文化交流工作,促进民心相通。”[1]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公开发布《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 2019年8月30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3]。中国(云南)自贸区的设立既是深入贯彻执行习近平的指示——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云南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4]人才培养是提升人才能力和素质最有效的方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最关键、最核心的中坚力量,掌握着企业发展的命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兴衰,从而影响整个自贸区的发展。因此,加大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对自贸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云南这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才需求量大、但人才吸引力不足的省份尤为重要。

一、自贸区企业经营人才培养文献综述

(一)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内涵界定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5]《纲要》将人才分为六大类: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5]。目前,学术界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曹莉娜[6]认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具有较高素质、能为企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人。赵普[7]认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在企业中具备较高经营管理才能,能有效组织各类生产要素以满足社会各项需求的人。 综上,本文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定义为:具有企业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力和素质较高,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决策,为企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人。本文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国(云南)自贸区各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人才培养就是培育人才的过程。 纵观国内各自贸区的战略定位都是“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可见,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与一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最大的区别就是肩负制度创新的任务。由此,本研究提出培养高水平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

(二)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研究文献

通过中国知网查询,目前暂无“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专门研究,但有部分围绕自贸区人才培养和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例如,时任海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彭金辉[8]指出,自贸区要“聚焦人才优先发展”“精心制定人才培养项目”,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人才培养体系。郑秋锦等[9]将自贸区的人才培养方式归纳为参观考察、高校培养、社会培养和校企联合培养。陈爱志[10]提出要引导高校对自贸区所需人才进行定向培养。王瑞华等[11]建议辽宁自贸区在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实施将人才送出去“充电”、增强自贸区企业内部培训、加强校企联培、注重高校人才培养等策略,以契合企业需求。而李宁宁[12]研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是培训及对有学历提升需求的人员给予支持 。时任济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长玉[13]58-59认为,提升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人在资产管理、资本运营、国际贸易、财务审计、信息网络、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加速培养一批拥有国际通用职业资格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需与国内外名校、国际人才培训机构合作建立高水平人才培训基地来实现。王艳华等[14]认为打造具有大局观、市场理念、创新意识、职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经营管理者队伍需将管理能力、行业特色、岗位特色有机结合,培训的内容应涵盖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

上述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推荐了多种人才培养方式,很有启发性。但这些研究未区分自贸区人才类型,未针对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展开专门研究,也未理出清晰的人才培养思路。因此,为加强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研究,本文针对目前中国(云南)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对策,形成相对清晰的创新型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思路,更好地助力中国(云南)自贸区建设。

二、中国(云南)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中国(云南)自贸区概况

中国(云南)自贸区涵盖三个片区:昆明片区(76平方公里)、红河片区(14.12平方公里)、德宏片区(29.74平方公里)[2],其战略定位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目标,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沿边开放的要求,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推动形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和开放前沿。”[2]中国(云南)自贸区三个片区的主要发展目标:一是建设成为我国连接南亚东南亚区域运输大动脉和国际物流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二是大力开展跨境、沿边经济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促进食品、药品、原材料等优势产品的沿边跨境交易;三是依托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人民币作为跨境结算货币,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四是简化外事审核程序,实现境外人员往来便利化,为境外人员来自贸区开展公务、商贸、旅游、就医、康养等活动提供便利;五是开辟境外人才绿色通道,允许外籍技术技能人员按照规定在自贸区就业,允许毕业于中国高校的优秀留学生在自贸区就业和创业[2]。

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集聚了多种类型的企业,如大型央企、跨国公司、出口加工企业、跨境物流企业、创新创业企业等。根据2020年6月12日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15]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全区共有 14 558 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其中,第二产业占比20.2%、第三产业占比79.8%(1)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采矿业中的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内资企业占比99.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比0.3%、外商投资企业占比0.3%。在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比重最大,为88.7%,国有企业占比仅为0.1%。

由此可见,中国(云南)自贸区主要开展沿边跨境、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物流运输、商贸旅游、电子商务和人文交流等特色活动。自贸区内第二产业占比较低,产业支撑相对薄弱,发展稳定性不够;私营企业占比太大,全区企业合力服务自贸区建设的难度不小;外资企业占比太低,自贸区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还很低。

(二)中国(云南)自贸区人才发展成效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自贸试验区要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扶持力度,创新机制和政策措施,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在自贸试验区各展其才、各尽其用提供保障。”[16]2020年8月18日,自贸区昆明片区在《关于印发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加强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及措施的通知》中率先发布了“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支持人才发展措施”[17]。该措施重点围绕高端制造、数字经济、航空物流、总部经济等重点产业发展所需:一是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明确了人才补贴、引才奖励及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创办企业和产业园、科研工作站等给予资金补助;二是引进并扶持文化创意人才;三是鼓励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提升人才市场化服务;四是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下放职称评审权,推动境外人才职业资格和职称互认,鼓励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在区内工作;五是设立“人才绿卡”“一人一策”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提供住房、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创业扶持等服务保障。

截至2020年末,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人才总量共7.29万人。其中:经营管理人才1.73万、高技能人才1.52万、专业技术人才3.92万,人才密度达26.7%[18]。另外,投资1.62亿元建成了396套人才公寓并投入使用,这是目前云南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人才公寓;兑现各类人才生活补贴 1 000 余万元;组建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近 2 000 人次;聘请“博士服务团”作为自贸区昆明片区智库专家助力自贸区建设;举办各类论坛、交流学习等活动助力人才培养[18]。

2022年2月15日,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新发布了《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支持人才发展措施》[19],对原有的人才发展措施进行了修订:第一,强调了企业引才奖励;第二,新增了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教育人才、法律服务人才扶持政策;第三,允许在云南高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在区内兼职创业;第四,建立了人才分类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了人才生活补贴标准,完善了人才配套服务保障措施。

综上所述,中国(云南)云南自贸区人才发展已初见成效。自贸区昆明片区先后两次发布了人才发展措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人才总量中占比超过五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自贸区昆明片区新发布的人才发展措施强调了企业在自贸区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首次将企业管理人才纳入自贸区人才范畴,明确了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标准。

(三)中国(云南)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尚未制定人才培养措施,缺乏制度保障。中国(云南)自贸区三个片区目前只有昆明片区发布了相应的人才发展措施。但前后两个版本的人才发展措施都是围绕引进人才的待遇、保障和激励措施展开,均未提及人才培养措施。可见,中国(云南)自贸区人才培养缺乏顶层设计,未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措施;重“引进”轻“培养”,人才发展后继乏力,难以保障长期可持续发展,将影响企业的前进方向、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

2.人才培养工作薄弱,缺乏方向性。通过与中国(云南)自贸区内不同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发现自贸区企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大、缺乏方向性。区内一位建筑行业央企的项目部主管表示,省内省外长时间出差导致近几年都未参加过自贸区管委会或企业组织的培训;一位物流企业的运营部负责人说,企业内人员流动性很大,尚未举办过针对经营管理者的培训;一位银行信贷部负责人提到,银行会定期为组织管理层开展业内动态和金融相关知识的培训;一位信息科技公司的技术部负责人表示,大部分时间忙于日常工作,并不是很了解自贸区的相关政策法规。由此可见,中国(云南)自贸区人才培养工作还很薄弱,也未围绕自贸区建设发展展开定向培养,自贸区经营管理者未能充分运用自贸区优势政策、优势条件来助力企业发展。

3.人才培养渠道单一,信息渠道不畅。通过调研访谈发现,中国(云南)自贸区企业人才培养渠道比较单一。区内一位医药行业央企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企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采用课堂培训、参观考察等传统形式组织开展,有时也会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团建式培训。一位电力系统的办公室主任提到,系统内专设的培训机构并未针对自贸区内经营管理者展开培训,而是为各州市电力系统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一位烟草系统的营销部门负责人表示其有进一步提升学历的需求,但由于远离学校时间较长、信息渠道不畅,导致行动力受阻。综上,中国(云南)自贸区现有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主要还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尚停留在各个企业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小范围培养的初级阶段。

三、中国(云南)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策

针对中国(云南)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自贸区建设发展实践,本文提出“一五三”人才培养思路(见图1),助推中国(云南)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图1 “一五三”人才培养思路

(一)前提:立足一个人才培养关键点

全方位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前提和关键在于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具体措施如下:

1.划分人才梯队,实施精准培养。2011年9月27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根据该方案,中国(云南)自贸区管委会可以建立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例如,按企业所有制划分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按企业规模划分为中大型和小微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按管理者层次划分为企业高层和中层经营管理人才;按专业领域划分为金融领域、医药领域、物流领域、能源领域经营管理人才等,针对不同人才梯队分类开展人才培养。

2.制定培养计划,优化培养方案。一是坚持按需培养原则,完善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需求调研制度。中国(云南)自贸区管委会要贯彻落实一线工作法,到区内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精准把握不同梯队人才的实际培训需求,并将需求调研贯穿培养全过程。二是根据需求调研结果精准设计培养方案。结合国家及全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长期培养计划,并设定年度完成目标,争取覆盖全区所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依照培养方案,针对不同人才梯队,制定精准的专题培训,满足差异化需求,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充实人才培养师资库。中国(云南)自贸区管理委员会可对接省委组织部认定的省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把省级干部教育培训师资纳入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师资库,同时这些师资也可以作为中国(云南)自贸区刚性和柔性并举引进的人才。

3.配套培养经费,提高服务保障。一是加大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力度。中国(云南)自贸区管委会可按照保障需要、适度超前的原则合理评估核定区内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所需经费,按标准将计划内培训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保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二是放宽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经费使用范围。将培养经费使用范围拓宽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参观考察、学历提升、职业资格证奖励等多种用途。三是建立健全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制度。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健全由自贸区企业、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贸区管委会管理人员、教学人员等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升培养质量。

(二)内容:突出五项人才培养要求

全方位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关键在于突出五项人才培养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1.培养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基于自贸区的战略定位,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首先应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建设的大局展开。第一,相比其它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者站位和视野应更高、更宽,应放眼全球,站在服务国家改革开放整体布局的高度上来。中国(云南)自贸区内私营企业占比很大(88.7%),尤其要注意引导其经营管理者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注意调动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动性。第二,企业经营管理者根据自贸区战略定位、结合云南的区位优势,围绕发展八大产业和打造“三张牌”(2)2018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三张牌”概念,意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2019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八大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电子信息、现代物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等八大重点产业。[21],将本企业的发展重点放在立足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优势产业上顺势而为。第三,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者应熟悉掌握自贸区各项政策法规,用好用活自贸区便利优惠条件,积极学习产业行业前沿信息,主动了解南亚东南亚国家营商环境,在服务自贸区建设大局的同时,使本企业得到最佳支持和快速发展。

2.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由前文可知,中国(云南)自贸区内第二产业占比较低(20.2%),自贸区产业支撑相对薄弱,发展稳定性不足。为此,应加大力度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充分释放作为企业发展核心的经营管理人才的力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明确指出:提高管理者的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就是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领导力、系统思维、战略决策、组织协调和创新能力,培养战略型企业家。领导力是领导者本人的能力和人格魅力;系统思维是从整体出发、着眼全局、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战略决策的内容是关系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分析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经济形势,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发展的方向和机会;组织协调能力是领导者在工作中明确工作任务,合理分配资源,协调、激励、控制群体行为不断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自贸试验区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创新服务平台。”[22]企业面对竞争、不断开拓市场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时刻把制度创新这一重要任务铭记于心,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顺应自贸区发展趋势,努力在各企业竞争的浪潮中拔得头筹。

3.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强调:“要加快重点专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强化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培训。”[20]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者除在上述方面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结合自贸区的特殊性加强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国(云南)自贸区开展的是沿边跨境、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物流运输、商贸旅游、电子商务和人文交流等特色活动。因此,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更要加强国际商务、市场营销、能源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电力工程、土木工程、信息工程、物流工程、制药工程、生物科技、食品工程、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外国语言文化等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正如徐长玉[13]58-59所言,企业要加速培养一批拥有国际通用职业资格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其决策的专业性、正确性和可操作性,而专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才能建设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区域运输大动脉和国际物流大通道,才能开展好跨境沿边经贸活动、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文交流活动。

4.提高跨文化经营管理能力。自贸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是重中之重。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国际化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自贸区人才培养尤其应重视,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提升企业管理者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战略眼光。管理者应能站在更广阔的视角观察经济运行规律,准确定位本行业在全球市场的位置和前景,全面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市场的竞争力,然后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力争与国内外企业通过竞争实现优势互补。第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跨文化经营管理能力。“走出去”并不只是口号,而是要切切实实地与各国开展商贸、金融、科技及人文交流活动。第三,明晰沿边跨境、面向南亚东南亚是中国(云南)自贸区与国内其它自贸区最大的区别。中国(云南)自贸区应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对南亚东南亚国家语言、文化、政策、营商环境等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争取与他国企业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及优势互补,扎实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5.强化危机意识和应急管理能力。中国(云南)自贸区刚成立不久,就遇上了百年未有、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企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在后疫情时代,如何调整经营策略,实现转危为机、扭亏为盈是企业管理者应思考的问题。此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政策转向、金融风暴、自然灾害等,这就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任何时候,都应强化风险意识、增强抗压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未雨绸缪,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机制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

(三)路径:采用三个人才培养渠道

三个人才培养渠道是全方位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强有力支撑。具体措施如下:

1.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早在2014年,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就已牵头搭建了自贸区“人才大厦”[23]。大厦内设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大厅,为自贸区内企业提供人才公共服务。此外,大厦还集聚了各类人才服务机构,如人力资源中介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等,为自贸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培训等多元化市场服务。2021年4月8日,昆明市政府发布了《昆明市关于加快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4],支持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探索建立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及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依托职业人才培训机构,分批组织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者到国内外先进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研修充电,提高他们掌握先进管理知识、熟悉国际化运作惯例和接受最新技术的能力;同时,借助市场的灵活性,人才培养方式的选择可以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除传统的上课培训和参观考察外,还可以开展专题论坛、模拟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结构化研讨等多种创新型培养方式。

2.充分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加大与地方高校合作力度。自贸区与地方高校的战略定位是一致的,都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建设大局的。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双方应加大合作力度、拓宽合作范围,互为促进、共同发展。例如,自贸区可以将企业管理人才送到地方高校进行短期培训,或请高校学者入企授课;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者可以到地方高校攻读研究生;可以依托地方高校成立自贸区研究院,共建产学研平台,大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自贸区企业可以柔性引进地方高校专家学者到企业经营管理岗位挂职锻炼;高校可以调整培养方案,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中外合作办学指外国法人组织、个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同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对象的教育机构,实施教育、教学的活动。,加强外语、航运物流、跨国商贸、跨国金融、跨国法务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为自贸区输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工作能力的优秀毕业生。第二, “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强调,“加强与高水平教育培训机构的战略合作,如综合发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理论培训优势,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国家会计学院等专业培训优势,国内外知名大学前沿知识培训优势以及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先进管理实践培训优势。”而把人才送去高水平教育机构集中培训也是比较理想的方式。但在实践中,很难组织成批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同时去省外或国外参加培训。因此,可以结合“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自贸区管委会可依托地方高校和教育机构引进国际国内优质师资来云南授课,或送教入企;另一方面,中国(云南)自贸区管委会可支持外商独资设立经营性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并出台鼓励外商独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区内落户、对在区内设立分支机构或引进人才的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优秀海外华人组织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和奖励等相应措施[17],充分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优质培训资源。

3.搭建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如前文所述,自贸区应与国内外名校、国际人才培训机构合作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培训基地[13]58-59。以上海自贸区为例,上海陆家嘴集聚了多家国际资管机构,亟需大量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金融人才。2017年,为满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携手海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和行业组织,共同探索建立高端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通过金融人才国际开发、全球培养、跨国使用的循环机制,造就了一批高端国际金融人才[25]。2020年,上海自贸区在浦东新区5G技能湾设立了首个产教融合的5G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目的是培养新一代5G创新人才。基地围绕“5G+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等硬核产业发展需求,双向连接园区内企业及开设通讯专业的高校,将人才培养、就业创业见习、政策咨询服务、等级认定评价、竞赛展示交流五大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了技能培训和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26]。因此,中国(云南)自贸区可以尝试建立“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双向融合自贸区企业和开设经营管理类专业的高校等优势资源,实现自贸区“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四、结论

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自贸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对该问题的研究还非常欠缺。本研究发现:中国(云南)自贸区目前尚未制定人才培养措施,缺乏制度保障;人才培养工作薄弱,缺乏方向性;人才培养渠道单一,信息渠道不畅。此外,中国(云南)自贸区产业支撑相对薄弱,私营企业占比较大,企业国际化水平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五三”人才培养思路,即立足“一个人才培养关键点”,突出“五项人才培养要求”,采用“三条人才培养路径”,梳理归纳多项自贸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对策,全方位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从国内第一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贸区设立至今,8年的时间里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针对中国(云南)自贸区开展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今后将不断探索尝试、验证 “一五三”人才培养思路是否适用于各类人才培养,是否能成为具有可复制、可推广属性的模式,力争为中国(云南)自贸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自贸区管委会、自贸区企业、省属高校的决策者提供有益参考。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者云南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试论员工是企业的主人
探究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选任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