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020年国内运河旅游研究述评

2022-05-07 13:35范怡然时少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遗产

范怡然,时少华

(北京联合大学 旅游学院,北京 100101)

我国大运河绵延千里,流经18座城市,是世界上开挖时间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自2014年大运河成功申遗后,与法国米迪运河、比利时中央运河、加拿大里多运河、英国庞特基西斯特运河、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共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11月,习近平到扬州考察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1]。大运河承载着极高的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大运河旅游对游客具有极大吸引力,国内运河旅游研究也因此进入了学者的视野。进入后申遗时代的大运河, 其保护与旅游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如何旅游保护与开发运河遗产, 这成为运河旅游研究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尝试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方法探讨国内运河旅游研究发展的现状、趋势和特点,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于2021年1月以“运河旅游”“运河文化”“运河景观”“运河城市”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展开索引。在文献搜索时通过去重及对运河旅游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筛选,最终保留307篇有效文献。这些文献中最早的文献发表时间为1992年,时间范围为1992—2020年,主要借助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pace5.1对保留的307篇文献展开分析,先将307篇文献进行发文时间分布、发文机构概况等简单分析,再借助Citespace5.1展开文献作者合作关系网络、关键词演化路径、关键词聚类与突现词、热点议题等分析,呈现出307篇中文文献的详细分布特征。

一、文献分析

(一)文献发文量时间分布规律

根据1992—2020年的文献发文量趋势(见图1),可将运河遗产旅游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1.1992—2005年:萌芽阶段。1992年,李振富[2]发表了中国首篇运河旅游研究论文,初步谈及了运河的旅游开发问题,但缺乏深入研究。这时期发文总量仅为14篇,不论是文章体量还是研究方法均无法与2006年之后的论文相比。因此,将该时期列为中国运河旅游的低速增长阶段。

图1 运河旅游中文文献发文量趋势图

2.2006—2014年:申遗阶段。2006年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58位政协委员联合提交了有关京杭运河保护工作与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的提案,标志着京杭运河申遗工作的启动,历经多年努力于2014年申遗成功。在申遗热背景下,京杭运河遗产旅游研究热度上升,共计发文124篇,较萌芽阶段发文量涨幅88.7%,年均发文量达13.8篇,产出的124篇文献意味着40.4%的论文是申遗阶段完成的,且文章在篇幅、质量上均大幅提高。

3.2015—2020年:后申遗阶段。此阶段发文量较上两阶段又有了显著提升,于2020年达到高峰,论文数量高达26篇,主要得益于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国家对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在这一阶段,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运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大运河规划纲要要求,相关部门编制了《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上述这些政策规划进一步促进了运河遗产保护的研究,使众多学者加入到该领域研究中,在研究内容、方法技术等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体现出了研究方向与国家政策的紧密关联性。

(二)文献产出机构分布

文献产出方面,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浙江省和河北省(见表1),这五个省市发文共计234篇,占比高达85.4%。一方面,以上五省市地处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学术资源富集,坐落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在内的众多运河遗产旅游领域一流研究机构;另一方面,以上五省市均为京杭运河的流经区域,便于学者进行本地化研究,机构中学者多关注运河旅游地域性问题,但大运河流经区域广阔,单就局部河段展开研究难以涵盖全域,仍缺乏整体性研究视野。因此,相关机构还应拓宽研究地域,注意地域之间的创新研究方法,从运河整体多角度考量运河旅游研究选题和研究设计。

表1 国内运河旅游研究文献产出机构分布图

(三)文献作者的合作关系网络

考察文献作者合作关系网络是学术领域团队建设的重要方面,运用Citespaces5.1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将时间分割设置为5年,将发文频次为2篇以上的学者(共20位)间合作关系进行节点间连线,得到7条合作关系(见图2)。图2中,字体大小与节点大小代表该学者发文量多少,节点颜色代表作者文章的发表时间,学者之间的合作情况以年轮间的连线表示。字体、年轮越大,表示该学者发文量越高,学者年轮间的连线越粗,表示学者间合作越频繁。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张永虎、俞孔坚、奚雪松,各发文3篇,为申遗后我国运河遗产旅游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总体来看,24位学者的研究领域各有侧重,一些学者对运河遗产旅游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还形成了若干小团队进行紧密合作[3-4]。但整体上学者间的合作关系网络较为松散,网络紧密度较低,仅为0.0232(小于0.1)。个别学者虽然发文量较多,但没有形成团队合作,这将对我国运河旅游研究成果产出与学术团队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图2 国内运河旅游作者合作关系可视化图

(四)文献的关键词分析

借助citespace分析软件,获取了关键词时区演化图谱(见图3)。图谱呈现出89个关键词节点,246条节点连线,图中黑色字体即为频次为2次及以上的关键词,圆形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频次高低,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共词关系。共词是词汇共同出现的情况,如果一个词语与多个词语构成共词关系,一般认为该词汇为研究的热点内容。结合citespace运算出的关键词时区演化图谱,将89个关键词进行词义删减与合并,通过浏览文献,发现citespace与人工统计结果基本吻合,最终归纳出频次为5及以上的高频关键词37个,并将其划分为萌芽阶段、申遗阶段及后申遗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各有侧重(见表1)。关键词中心性反映了该关键词在整个关键词共现网络中的重要性。一般而言,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与多个关键词构成共词关系,中心性越大,共词程度越高,有较大的影响力,因而对该关键词展开研究意义重大。高频关键词演化路径如下:

图3 运河旅游中文文献关键词演化路径分析图

表2 国内运河旅游中文文献高频关键词演化路径分析表

1.萌芽阶段(1992—2005年),通过文献梳理,此阶段保留了3个高频关键词,分别为旅游开发、京杭运河、旅游资源以及遗产旅游,高频词的数量较少,但中心性较高。其中,旅游开发和旅游资源的中心性最高,分别为0.52与0.14,说明两个关键词共词程度较高,萌芽阶段运河遗产旅游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较比单一,运河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学者们未能将运河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结合讨论。

2.申遗阶段(2006—2014年):该阶段关键词数量明显增加,已达10个,该阶段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大运河,其次是运河遗产、运河文化、遗产廊道、运河旅游、运河城市等关键词出现频率也较高,大运河、遗产廊道与运河文化成为共词程度最高的关键词。这一阶段进入了京杭运河的申遗期,对于大运河遗产保护的研究建立在了对运河遗产性质、价值和特点进行充分研究和评估的基础上,一些研究从遗产廊道这一整体视角编制保护规划,努力延续运河遗产的原真性。

3.后申遗阶段(2015—2020年):该阶段保留了7个关键词,后申遗时代、文旅融合、大运河文化带、旅游体验和整体性保护等全新关键词的出现,可看出在后申遗时代及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学者对于运河遗产旅游的研究无不体现着对于文化的关注。这一阶段依然延续着对以往热点的研究,同时运用整体性保护观点、历史脉络思想、空间结构理论、景观叙事学方法等致力于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路径、运河文化呈现与传承方式和运河文化带构建途径等研究。

4.萌芽阶段到后申遗阶段:运河旅游研究逐步成熟,研究关键词不断扩展与完善,其演变与发展涉及文化保护、规划布局、品牌营销、文旅融合等诸多方面, 使得研究具有了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研究关键词运河文化带、文旅融合、遗产保护、后申遗时代,遗产旅游已成为研究热点,彰显出学者对于运河文化和旅游之间内涵和外延关系的关注,也与这一时期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对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

图4 国内运河旅游关键词聚类分析

进一步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以观察出联系密切的高频关键词。图4中将出现的高频关键词聚成了不同区域,呈现出#0至#9共10个主要聚类(包括文化带、旅游营销、体育旅游、运河城市、运河遗产、文化旅游、保护对策、大运河、旅游纪念品、旅游文化产业聚类),聚类编号越小,其所含关键词越多。圆圈表示每一聚类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连线表示关键词相互之间的连带关系。从图4可知,首先,关键词文化遗产、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整体性保护、保护对策等关键词之间高度关联,形成了最大的关键词聚类群,表明运河旅游研究总体上是以运河文化遗产和遗产旅游为研究核心和重点,也是运河旅游研究的主流。其次,运河旅游营销、旅游纪念品、旅游体验、城市旅游、文化产业、文旅融合等构成了运河旅游研究的关键词聚类群,表明运河旅游研究在运河旅游体验与旅游营销议题上的持续关注。再次,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生态体育旅游、申遗、运河遗产等关键词构成了一个聚类群,虽然该聚类群划分的运河旅游种类并不多,仅包括文化旅游和体育旅游,但也表明学者对运河旅游类型与运河遗产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关注。

运用Citespace对文献展开突现词分析(1)所谓突现词,是指出现频次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加或者使用频次明显增长的关键性术语,是关键词中研究热度最高最前沿的研究领域。突现度代表突现词出现的强度,突现度越高,该突现词越能成为当时的研究前沿,但突现度是一个在本组内的比较值,没有精确的强弱之分。,国内运河旅游关键词贡献网络突现词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见图5)。1992—2009仅出现了“旅游资源”“运河保护”2个突现词,且突现度较高,突现度均在1.8以上,可见这一时期研究内容较为集中,主要以运河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对策研究为主。到了2010—2017年,突现词明显增加至6个,但突现度较为平均,集中于1.4-1.6之间,这表明此阶段的研究领域与视角在不断扩充,由2010年以前的运河保护、旅游资源主题延伸至线性文化遗产、遗产保护等主题。同时,申遗、遗产保护、世界遗产、线性文化遗产4个突现词的出现,表现出学者对于运河遗产的重视。2018年以后,突现词包括旅游体验,大运河文化两个关键词,关注游客体验和构建运河文化旅游带成为热议话题。

注:图中每一行各38个方格,每个方格代表一年,蓝色方格代表当年未出现突现词,红色方格描绘的是Begin和End两列,代表该突现词的起止年份。图5 国内运河旅游突现词分析

二、研究议题

(一)运河旅游体验感知与营销议题

旅游体验感知是旅游营销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运河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该研究主要包括具体三个方面:一是遗产旅游体验与感知方面[5-8];二是运河旅游文创与纪念品的营销设计研究[9-10];三是运河旅游营销方式、理念与模式方面[11-13]。但上述研究鲜有对运河旅游者动机与旅游体验类型展开探讨,而关于运河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运河旅游营销策略的研究也流于表面,旅游营销工作未能实现差异化。这些问题说明该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挖掘旅游营销过程中游客感知与体验细分,寻找运河游客体验中的价值认知差异点与感知差异,提出多样化文创产品与营销方案,有针对性打造运河旅游符号,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感。

(二)运河旅游资源开发议题

运河沿岸的建筑、历史和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创意产业及其生活和生产方式等遗产属性与特征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运河旅游资源。运河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主要包括具体两个议题:一是运河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类型,方式与模式等研究[14-16];二是运河旅游资源的评估评价与保护性开发性研究[17-21]。这些研究为弥补运河旅游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与运河遗产保护间的矛盾关系。但该方面的研究仍显不足,在旅游资源开发所带来的运河遗产自身及周边环境损害等问题,评估与评价数据获取的全面性与及时性,以及如何寻得旅游资源开发与运河遗产保护间的动态平衡等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三)运河遗产旅游保护与管理议题

随着国内将源自于美国的遗产廊道理念引入中国,国内学者就将该理念运用到了运河旅游资源保护中。该理念是美国针对运河在内的大规模线性文化景观提出的一种区域化遗产保护与规划方法,是集遗产保护、生态保护、休闲游憩与经济发展于一体的遗产廊道理论体系[22]。虽然借鉴美国遗产廊道成熟的保护与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需要深入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运河遗产旅游保护与利用路径,才能构建出适用于国情的运河遗产旅游发展模式与管理框架。为此,一些学者立足于大运河实际,进一步提出我国整体性保护理念[23-28]。对于上述研究,有学者指出包括遗产廊道理论在内的西方主导保护框架与价值观未能体现出运河的独特价值,且授权遗产话语框架中的意识形态与制度常常使运河当地居民的利益被忽视[29]。而我国运河遗产旅游保护研究成果则关注到了当地人参与问题,并将公共参与和整体保护思想引入运河遗产旅游保护领域中,这对于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运河遗产旅游保护与开发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四)运河城市旅游空间布局议题

运河两岸城市依托运河而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运河的运输功能逐渐向旅游功能转变,这对运河两岸城市的空间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一些学者提出运用点轴理论,构建以运河为发展轴线,沿线城市为节点,形成跨区域、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的京杭运河旅游圈[20-28]。以上学者虽然提出了运河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构想,但运河与城市空间布局如果规划不当,则不利于运河遗产社会功能、旅游功能的充分发挥。在其后的运河城市旅游空间布局研究成果中,运河城市风景带与文化旅游带建设研究是一个重要切入点,该方面的研究早期侧重于运河城市风景或景观带研究。近些年来随着以多点联动形成合力的运河文化带战略空间理念的提出,运河城市旅游空间布局研究升级为以文旅融合为先导,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统领,构建全域统筹、区域协同的文化和旅游发展格局[28-30]。但是,运河文化带作为近年来的新兴热点,目前仍侧重于政策解读与沿线运河遗产保护方式研究。如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传承保护运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发挥出旅游功能是运河文化带未来建设的关键。

三、研究特点与未来展望

(一)研究特点

1.研究成果呈现沿运河省份空间集中,时间线性递增的分布特征。从空间角度看,研究成果产出机构与案例主要涉及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浙江省和河北省五省市,是京杭运河流经的区域。而运河文献研究机构也主要集中于这些地区,呈现出运河沿线主要省份成果集中产出的特点,这五省发文量占综述总成果的近九成。从时间角度看,国内运河旅游研究从1992年至2020年,经过了萌芽阶段,申遗阶段、后申遗阶段三个发展阶段,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提出,在申遗阶段研究成果快速增长,共计发文125篇,为2014年京杭运河的申遗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后申遗阶段,随着党中央对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加之文旅融合和大运河文化公园等理念的提出,及《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等文件的出台实施,和运河沿线各省市的重视,进一步促进了该阶段研究成果的大幅攀升,到2020年发文量达到顶峰,全年发文高达26篇。上述分析表明,国内运河研究成果在时空分布方面,呈现空间沿运河省份集中,时间呈线性递增的特征。

2.研究领域涉及内容广泛,文旅融合特征明显。运河旅游体验感知与旅游营销研究、运河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运河遗产旅游保护与管理研究、运河城市旅游空间布局研究四大议题成为主要的研究领域。通过研究内容关键词分析可知,“大运河”“旅游开发”“运河遗产”等都是运河旅游研究中出现的高频词。在关键词的演化方面,按时间维度可将运河旅游领域研究热点演进概括为运河旅游资源开发、运河文化与遗产、运河文化带三个阶段,三个阶段运河旅游研究关键词的中心性变化,凸显出对运河旅游研究议题的延展与深入。在关键词聚类方面,“文化带”“旅游营销”“运河城市”为涵盖关键词最多的聚类,呈现出运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特征。另外,在关键词突现方面,旅游体验、大运河文化成为近几年出现的突显词,也即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彰显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学者对于运河文化内涵、运河文化旅游体验、运河文化遗产旅游保护与开发利用、和运河文化带构建等研究的高度关注。

3.研究视角侧重于应用研究。首先,通过对收集的文献分析看,2005年以前运河旅游研究以旅游资源开发等地理类研究为主,2005年以后的文章涉及多个学科,最为突出的即是运河文化及遗产保护等文章,占39%。其次,运河城市旅游规划布局、景观设计等地理建筑类文章,占27%左右;旅游目的地管理与营销学方面的研究,占21%;而运河旅游学科建设及理论类的文章也大幅上升,占约10%,其他类约占3%。从研究学科分布可知,运河旅游研究视角较2005年前发生了很大改变,这种改变涉及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应用类研究占据主流位置,是目前运河旅游研究的重点,涉及的学科包括地理学、管理学、文化学、经济学、规划学、建筑学等;二是运河旅游理论正逐步形成,各个学科的理论方法不断融入到运河旅游研究中来,并具有学科融合的特征。

(二)未来展望

近30年的国内运河旅游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的初步探索,申遗阶段的快速成长、后申遗阶段的高速发展三个阶段,形成了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在研究领域中呈现出文旅融合和运河文化保护特色,多学科融合的运河旅游研究视角正逐步形成。未来,在研究团队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学术团队合作交流。重视运河旅游议题中的学理研究,拓展与深化研究主题。丰富研究视角与范式,注重从交叉学科理论视角研究运河旅游,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运河旅游研究话语体系与学术共同体。

1.加强区域之间学术团队合作交流,形成运河旅游研究学术共同体。由于运河旅游研究涉猎问题众多,使得目前的研究成果比较零散。从长远来看,此种状态对于形成运河旅游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会产生一定影响。运河旅游研究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浙江省和河北省,这五个省市发文占比近九成。同时,这些研究成果的产出还形成了若干小团队,但整体上看学者间的团队合作较弱,无法在这一领域形成集聚优势。此外,由于没有专业的运河研究期刊,相关的发文期刊也较为分散。未来还需加强不同领域、不同学术机构学者间的合作交流,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合作力量,扩展运河旅游研究机构与地域力量,培育运河旅游研究重大议题的学术共同体。

2.重视运河旅游议题中的学理研究,拓展与深化研究主题。目前,运河旅游研究的四个重要议题,虽相关研究涉及较多,但文献具体研究内容分布并不均衡,对运河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权益、运河旅游城乡规划等方面的主题关注较少。另外,国内研究也存在运河旅游体验分类不足,营销未能实现差异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的二元关系错位,运河遗产空间整体性保护理念待完善等问题。未来研究还需要深化研究运河旅游体验的类型,并利用多种营销手段实现旅游感知与体验的差异化,强化当地居民对运河遗产价值内涵的认知,及时和全面评估与评价运河旅游数据,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运河遗产保护的动态平衡,并将西方遗产廊道整体性保护理念与我国运河城市旅游空间相融合,完善我国运河城市旅游空间布局理论。

3.丰富研究范式,注重交叉学科视角的深度探索。从研究范式看,国内运河遗产旅游研究主要运用文本分析以及宏观经验分析等定量方法,研究范式侧重于文化学、经济学、规划学、地理学、管理学等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运河与区域文化演化规律、运河文化带构建方式、文化旅游品牌创设等方面成为热门研究主题,但缺少从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视角的交叉研究。因此,未来国内运河旅游研究要注重从交叉学科视角深度探索运河旅游研究相关主题,借助旅游推动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在研究中体现出对于运河特定区域或领域的理论关注及特定群体的人文关怀,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运河旅游研究话语体系,促进运河文化振兴。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遗产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大运河,行走山东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遗产怎么分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千万遗产
考古者眼中的隋唐大运河 湮没的辉煌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