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种中药单体对艰难梭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2022-05-07 06:13陈向东强俊磊田宇航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悬液梭菌槲皮素

杨 景,陈向东,汪 辉,强俊磊,田宇航

中国药科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南京 211198

艰难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革兰阳性、梭状芽孢杆菌[1]。该菌主要通过毒素介导,导致分泌性腹泻,致使肠壁出现炎症、黏膜出血坏死,甚至形成假膜性炎症[2]。目前,临床上治疗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应用最广泛地是抗生素,普遍使用的是万古霉素(VAN)、非达霉素[3]以及替换药甲硝唑[4]。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艰难梭菌耐药性逐渐增强,人体肠道菌群失调,导致CDI 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不断增高,成为院内感染腹泻的主要原因[5]。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本研究对国内近20 年有关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单体的文献报道进行调研,选取资源丰富、无副作用、溶解性较好、具有抑菌活性的9 种中药单体,探究其对艰难梭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旨在为中药单体治疗CDI 提供依据。

1 材 料

1.1 菌株

50 株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标准菌株: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ATCC 43593),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 ATCC 25285)由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1.2 药品和试剂

黄芩素、槲皮素、姜黄素、大黄素、原花青素、黄芪多糖、二氢杨梅素(瑞迪生物公司);没食子酸(科密欧化学试剂公司);鞣花酸(圣青生物公司);万古霉素、替硝唑(上海源叶生物公司);CCFA 琼脂基础、脑心浸液肉汤、脑心浸液琼脂、布氏肉汤、布氏琼脂(青岛海博公司);DMSO(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

1.3 仪器设备

厌氧培养箱(Thermo);多点接种仪(日本佐久间SAKUMA);洁净工作台(吴江净化设备总厂);GHX-9080B 恒温培养箱(上海福玛实验设备公司)。

2 方 法

2.1 对艰难梭菌有抑菌活性的中药单体的初筛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9 种中药单体对艰难梭菌的抑菌活性。称取适量黄芩素、槲皮素、姜黄素、大黄素、鞣花酸溶解于含5% DMSO 的BHI 培养基中。将没食子酸、原花青素、二氢杨梅素、黄芪多糖溶解在BHI 中,配制成浓度为10 mg·mL-1的溶液。同时设置VAN 和溶剂对照组。将6 mm 无菌滤纸片浸入溶液中6~8 h,备用。

选取活化的艰难梭菌单菌落,接种于BHI 培养基,37℃厌氧培养24~48h,调整菌浓度为1×106CFU·mL-1。将含药滤纸片贴在涂布有艰难梭菌菌悬液的BHI 平板表面,37℃厌氧培养24~48h,测量抑菌圈。

2.2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参照CLSI 推荐的《厌氧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M11-A7)》,以琼脂稀释法测定“2.1”中抑菌圈较大的中药单体,对50 株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MIC,以VAN、替硝唑为标准品。倍比稀释配制0.02~20mg·mL-1的中药单体溶液,取不同浓度的药液1.5 mL 与含有5%无菌脱纤维羊血的强化布氏琼脂培养基,立即混匀,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制备含药平板,同时制备不含药液的空白平板。选取活化的艰难梭菌单菌落,配制成0.5 麦氏浊度的菌悬液,用多点接种仪将50 株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和质控菌的菌悬液接种到含药平板上,37 ℃厌氧培养24~48 h,设置需氧对照,药敏结果的判读参照CLSI 的M11-A7。

2.3 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抑菌活性较好的中药单体对艰难梭菌的MBC。在96 孔板中进行微量稀释测定,先加入不同浓度的中药单体或VAN,然后加入菌悬液,使得中药单体的最终浓度为0.002~2 mg·mL-1,VAN 的终浓度为0.03125~32 μg·mL-1,菌悬液和含5% DMSO 的BHI 培养基作对照。37 ℃厌氧培养24~48 h,以肉眼可见澄清的药物的最低浓度为MIC。从未变浑浊的孔中吸取培养物加入培养皿内,再倒入已融化并冷却至45 ℃~50 ℃的BHI琼脂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冷凝后将培养皿翻转,于37 ℃厌氧培养24~48 h,以菌落数不超过5 个的平板所对应的孔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MBC。

2.4 pH 稳定性测定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pH 对抑菌活性较好的中药单体抑菌活性的影响。将DMSO 与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相混合,配成缓冲溶液,分别配制不同pH 值(3、4、5、6、7、8)、浓度为10 mg·mL-1的中药单体溶液,设置VAN 和溶剂对照组,将6 mm 无菌滤纸片浸入溶液中6~8 h,备用。将含药滤纸片贴在涂布有艰难梭菌菌悬液的BHI 平板表面,37 ℃厌氧培养24~48 h,测量抑菌圈。

2.5 中药单体与万古霉素联合抑菌实验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抑菌活性较好的中药单体与VAN 的联合抑菌作用。选取8×8 棋盘法混合制备抗菌药物混合液,VAN 的终浓度为0.0078~1μg·mL-1,中药单体的终浓度为0.01~2.5mg·mL-1,随后加入艰难梭菌菌悬液,37 ℃厌氧培养24~48 h。同时设置菌悬液和溶剂对照,每个浓度设置3组平行,联合用药结果用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 index)判定。

3 结果

3.1 对艰难梭菌有抑菌活性的中药单体的初筛

滤纸片法结果显示,浓度为10mg·mL-1的9 种中药单体对艰难梭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芩素、槲皮素的抑菌圈较大,效果较好,见图1。它们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12±0.50)mm、(12.47±0.89)mm。

图1 黄芩素、槲皮素对艰难梭菌的抑菌效果(滤纸片法)

3.2 MIC 和MBC 测定

黄芩素、槲皮素对艰难梭菌的MIC 和MBC 测定结果见表1。两者的抑菌活性较好。

表1 黄芩素、槲皮素对艰难梭菌的MIC、MBC(mg·mL-1)

3.3 pH 稳定性测定

由图2 所示,pH 在3~8 变化对黄芩素、槲皮素的抑菌活性无明显影响,表明有良好的pH 稳定性。

图2 不同pH 对黄芩素、槲皮素抑菌活性的影响

3.4 两个中药单体与万古霉素联合抑菌实验

黄芩素、槲皮素与VAN 的联合抑菌结果见表2。FIC index≤0.5,即黄芩素、槲皮素与VAN 之间都有协同作用,在联合用药中,黄芩素、槲皮素的MIC 值分别为单独用药的1/8、1/64 倍。

表2 黄芩素、槲皮素与VAN 的联合抑菌结果(MIC 值,mg·mL-1)

4 讨论

许多中药都有抑菌杀菌的作用,其有效成分多为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多糖类、蒽醌和生物碱等,上述化合物已经被证实对耐药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中药对肠道疾病也有良好的治疗潜力,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和胃肠代谢水平,恢复肠道正常功能,起到益生元的作用,这与其中发挥作用的一些中药单体成分密切相关,对这些中药单体进行研究,对CDI 的治疗具有很大的意义。研究表明,黄芩素、槲皮素等抗菌谱较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7]、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8]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还可以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治疗胃肠道炎症[9]。黄芩素对金黄色葡萄球、大肠埃希菌的MIC 值分别为12.8~25.6、12.8~64.0 mg·mL-1。2~6 mg·L-1的黄芩素与庆大霉素体外可以协同抗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槲皮素对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MIC值分别为0.6 mg·mL-1、0.0061、0.0242 μmol·mL-1,对肠球菌体外增殖均表现为强烈的抑制作用。

本实验研究黄芩素等9 种中药单体对50 株艰难梭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对筛选出的抑菌活性较好的黄芩素、槲皮素的MIC、MBC 进行测定,黄芩素、槲皮素的MIC 分别为1.25、2.5 mg·mL-1,MBC 分别为1.25、5 mg·mL-1;在pH 3~8 下,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具有pH 稳定性;两者与VAN 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因此,黄芩素、槲皮素对艰难梭菌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可以与VAN 联合应用提高抑菌效果。

黄芩、柴胡具有悠久的历史、安全性高,黄芩素、槲皮素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今后对黄芩素、槲皮素体内抑菌活性及相关机制开展进一步研究,为治疗CDI 提供更真切的选择。

猜你喜欢
悬液梭菌槲皮素
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方面的应用
苦荞中芦丁和槲皮素对淀粉消化酶的抑制能力
饲用益生菌丁酸梭菌抑菌性能的研究
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
槲皮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NASH肝纤维化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抽气负压发酵法对丁酸梭菌生长及芽孢形成的影响
槲皮素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点预测与验证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