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益朵,朱嘉媛,赵秀秀
(仙居县中医院妇产科·浙江 台州 317300)
产后缺乳是产后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与剖宫产、大龄产妇、产后虚弱、产后情志变化等关系密切[1]。母乳喂养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产妇的身体恢复、预防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等[2],另一方面可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婴儿的抵抗力,还可加强母子间的情感联系及交流[3]。产后缺乳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婴儿的生长发育,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西医尚无特殊有效的方法,激素调节及改善产妇营养等对症治疗[4],疗效不甚理想,且患者接受度不高。中医药治疗经验丰富,优势明显,深受患者欢迎。笔者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应用自拟益气补血生乳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产后缺乳,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诊治的92 例产后缺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6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35 岁、平均(26.8±2.5) 岁;病程5~34 d、平均(21.5±3.6) d;顺产27 例、剖宫产 35 例;产1 次者43例、2 次者19 例。观察组患者中年龄20~34 岁、平均年龄(25.5±3.1)岁;病程6~35 d、平均(22.8±3.9)d;顺产者25 例、剖宫产者37 例;产1 次者41 例、2 次者21 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显著(P>0.05)。
1.2 纳入标准 1)参考《妇科疾病诊断标准》诊断为产后缺乳者[6];2)参考《中医妇科学》“产后缺乳”辨证属于气血虚弱证者[7];3)20 岁≤年龄≤35 岁;4)37 周≤孕周≤42 周;5)患者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其他原因导致缺乳者;2)伴有乳房发育异常,先天性乳房、乳腺等组织疾患者;3)伴有乳腺及周围组织感染、乳腺组织严重破坏等疾病者;4)既往有乳房手术史者。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产后母婴同室,尽早进行母婴接触、协助婴儿吸吮母乳;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哺乳姿势;积极护理乳房、乳头,避免发生乳头皲裂、乳头四陷;按需哺乳;嘱产妇加强营养饮食,常规食用催乳食品,注意休息,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保持心情舒畅。对照组患者给予生乳灵口服液(四川豪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9993343,规格:100 mL/瓶)口服,100 mL/次,2 次/日。观察组给予自拟益气补血生乳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具体方剂为:白术 15 g、党参 15 g,炙黄芪 20 g,当归 12 g,阿胶 6 g(烊化水冲服),太子参 15 g,通草 9 g,漏芦 12 g,王不留行12 g,柴胡 9 g,炙甘草 9 g,上药水煎服,每日1 剂,取汁300 mL早晚温服,共治疗2 周。耳穴贴压:取穴神门、肝、内分泌、乳腺、交感、皮质下、三焦;将患者外耳廓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固定患者耳廓,将王不留行籽黏于医用胶布上,正对穴位贴好后按压5 min,隔日更换1 次,左右耳交替贴敷,共治疗2 周。
2.2 疗效标准 治愈:母乳分泌量能满足新生儿日常喂养需求;显效:母乳分泌量增加显著,可供给新生儿日常喂养需求的2/3;有效:母乳分泌量增加,可供给新生儿日常喂养需求的1/3;无效:母乳分泌量增加不明显,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3 观察指标
2.3.1 泌乳量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母乳分泌量。
2.3.2 乳房充盈程度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评估乳房充盈程度,采用3级评分法评估。乳房充盈尚佳为轻度,计2分;乳房轻微充盈为中度,计4分;乳房空虚为重度,计6分。
2.3.3 中医气血虚弱证候积分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主要中医症状变化,包括产后乳汁自出、量少质稀、面色少华、神疲气短、动则心悸、食少懒言,上述症状从无到重分为0~III 级,相应计0~6 分。
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t检验处理。P<0.05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泌乳量、乳房充盈程度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泌乳量、乳房充盈程度比较
3.3 2组患者治疗前后气血虚弱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的改变、二胎政策的出台、孕产妇年龄增高、剖宫产率上升等,产后缺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产后母乳喂养情况不容乐观,而产后缺乳的发病率约占产后疾病的22%~30 %[8],对产妇及婴儿的健康影响大,积极治疗该病对产妇的产后康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产后缺乳中医归属于“产后缺乳”“产后乳汁不足”等范畴,由于产妇产程中失血过多,耗伤气血津液,气随血脱,则机体正气不足;又产后体虚汗出较多,津液进一步损耗,津血同源;所以产妇产后多虚,尤以气血虚弱为著,气血虚弱则无以化生乳汁,则缺乳。正如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妇人产后病诸候·产后乳无汁候》中道“即产则血水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故无乳汁也”。清·傅青主在《傅青主女科》论有“新产之妇,血已大亏……乳全赖气之力,以行血而化之也。今产后数日,而乳不下点滴之汁,其血少气衰可知。气旺则乳汁旺,气衰则乳汁衰,气涸则乳汁亦涸,必然之势也。”说明该病病机关键为气血虚弱,治宜补气养血生乳。自拟益气补血生乳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该病,白术健脾、益气、止汗;党参、炙黄芪益气补中;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可补血滋阴;太子参补气益阴生津;通草、漏芦通气下乳,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痈;柴胡疏肝理气;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药性;诸药共奏补气养血、通经下乳之用。耳穴取内分泌、乳腺、交感、皮质下、三焦,通过对穴位皮肤的刺激,将王不留行药性透过上述耳穴透达脏腑,可整体调节脏腑和内分泌功能,促进乳汁分泌。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乳汁自出、量少质稀、面色少华、神疲气短、动则心悸、食少懒言气血虚弱证候评分及乳房充盈程度评分均降低,泌乳量增加(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可见自拟益气补血生乳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产后缺乳,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乳汁的生成和排出,达到增加泌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