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艳,涂建龙, 李子木,廖承建
(惠州市中医医院肿瘤内科·广东 惠州 516001)
胃癌在我国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阶段,此阶段患者多营养状况欠佳、免疫功能低下、生活质量不高;因此,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为主[1-2]。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化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因药物较强的毒副作用、患者的自身状况等致使治疗后期患者往往出现食欲不佳、饮食减少、身体消瘦、贫血、精神衰颓、全身无力,最终发展成恶病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3]。众多研究表明,中医中药对中晚期胃癌伴恶病质患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4],为此,本研究采用健脾养胃膏联合甲地孕酮治疗脾肾亏虚型中晚期胃癌伴恶病质患者,探讨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惠州市中医医院肿瘤内科诊治的57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将57例研究对象依次编为1,2,……,57号,由作者选取随机数字表中任意一个数字作为行数,同样方法选取另一数字作为列数,行与列交叉点的数字作为开始数字,向右连续记录57个两位数字,分别对应57例研究对象,规定随机数字中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对照组27 例,观察组30 例。对照组男15 例,女12 例;年龄35~68 岁,平均(57.3±5.4)岁;类型:乳头状腺癌17 例,未分化腺癌4 例,印戒细胞癌4 例,管状腺癌2 例;分期:ⅢA期7例,ⅢB期11 例,Ⅳ期9 例;肿瘤部位:胃窦胃体19 例;贲门8 例;转移部位:肝转移16 例,腹腔淋巴结转移5 例,胰腺转移4 例,肺转移2 例。观察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39~70 岁,平均(59.2±6.1)岁;类型:乳头状腺癌21 例,未分化腺癌5 例,印戒细胞癌2 例,管状腺癌2 例;分期:ⅢA期6 例,ⅢB期15 例,Ⅳ期9 例;肿瘤部位:胃窦胃体20 例;贲门10 例;转移部位:肝转移18 例,腹腔淋巴结转移7 例,胰腺转移3 例,肺转移1 例,腹膜转移1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胃癌类型、部位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同意后实施。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5],所有纳入患者均行影像学、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诊为胃恶性肿瘤。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医证候分型为脾肾亏虚型。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近3个月渐进性消瘦,体质量下降≥7.5%,或BMI<20 kg·m2,伴有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者;2)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3)总蛋白<55 g·L-1,或白蛋白<35 g·L-1;4)年龄35~70岁。
1.4 排除标准
1)对药物过敏或有禁忌的患者;2)凝血功能异常者;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糖尿病、血液病等不能耐受此项治疗者;4)存在精神障碍者。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甲地孕酮分散片(青岛国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074,规格:0.16 g/片)口服,160 mg·d-1,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健脾养胃膏口服,具体药物组成:党参15 g、白术10 g、茯苓15 g、炙甘草10 g、黄芪15 g、陈皮5 g、山药20 g、白扁豆20 g、焦山楂10 g、鸡内金5 g、神曲20 g、砂仁5 g,芡实15 g、益智仁10 g、补骨脂15 g、玉竹10 g、盐菟丝子15 g、莲子20 g、醋鳖甲20 g、白芍15 g、浮小麦10 g、布渣叶10 g、阿胶5 g、木糖醇25 g。以上方15倍的剂量制成膏方、早晚各一汤勺、汤勺为药房统一配备,每汤勺20 g,连续治疗4周。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水平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变化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显效2 例,有效7 例,稳定19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 例,有效4 例,稳定16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PS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分)
3.4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居多,且多为轻度、中度为主;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药物治疗导致死亡的事件,威胁生命的不良事件对照组患者因肝功能损害出现1例,观察组因肾功能损害出现1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中医认为胃癌属于“癥瘕积聚”“胃脘痛”等范畴,国内学者认为中晚期肿瘤患者已正气大伤、本元衰惫,往往出现恶病质状态,对于其治疗,重点在“培本”为主,因此,以“脾胃为本”是治疗的最根本方法之一[9-10]。膏方在我国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金匮要略》篇中有“大乌头煎”和“猪膏发煎”,《幼幼新书》中“辰砂膏”均详实记载了膏方用药全过程[11]。近年研究证实,膏方治疗胃癌等恶性肿瘤恶病质的临床效果确切[12-13];因此,本研究将本院自制的健脾养胃膏与甲地孕酮联合使用,观察治疗脾肾亏虚型中晚期胃癌伴恶病质患者的临床效果。
健脾养胃膏中以党参、茯苓为君药,补中健脾、益气生津,二药配伍,增强健脾益气之功,同时茯苓利湿之功可防党参壅滞之弊,彰显补而不滞、补中寓利之意;白术、黄芪、山药、砂仁、陈皮、阿胶为臣药,其中白术配伍黄芪在内增强补气健脾之功,在外又可益气固表,两者配伍是扶正祛邪的根本;砂仁、陈皮芳香醒脾开胃行气,以防补益厚味阻碍气机;阿胶补益气血;鸡内金、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消食化积,顾护胃气防滋补之黏腻;芡实、益智仁、补骨脂、盐菟丝子补肾固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意在“先天温养后天,后天滋养先天”;炙甘草既可补脾和胃,又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补气固表、行气渗湿之功。可见,该方对胃癌的辨证治疗能准确地切中病机,因而疗效较佳。
综上可知,健脾养胃膏联合甲地孕酮治疗脾肾亏虚型中晚期胃癌伴恶病质患者能够稳定病情,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肿瘤炎性指标,改善生存质量,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纳入的病例数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可能对结果有一定影响;此外,该膏方的剂型、剂量及与其他药物如何联合使用能发挥最大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