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渗透到人类的各个领域,对各个行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数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数学知识讲解中,教师借助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相关知识内容,能够促进其在课堂中掌握一定的经验。通过“互联网+”模式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融合,教师发挥各项教学活动的价值和优势,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完成相关知识地探索与学习,将先进思想、教学改革模式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结合,能推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作为最基础的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学习重点。我国的教育模式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大多都是带着知识向学生灌输,而不是让学生去深刻理解学习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真正让学生掌握知识。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善于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将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1]。
一、“互联网+”教育模式对于初中数学的意义
(一)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无论是課堂上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内容,还是逻辑性较强的知识点,教师都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内容的讲解,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突破固有教学模式的限制[2]。
(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的数学,是以基础的运算规律为主,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对数字产生反感,进而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专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良好的铺垫。
二、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提升数学教学效能的策略
(一)借助互联网技术,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大幅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此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率的提升。
教师在带着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这节课时,主要是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在生活中的有效应用。因此,教师在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时,先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划分,如将课程内容分为方程的概念、方程的演变、方程的应用三大块,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对知识点进行浓缩,针对课堂上所教学的每一个重点,教师都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构造一个简单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如方程运算过程中的计算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学习时,不再对知识有抵触心理,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除了在课堂上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当学生在课下进行复习时,还能够回过头对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进行复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借助“互联网+”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互联网+”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贯彻和落实,会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点。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微课融入课堂,借助其短小、精干的特点,帮助学生随时查看相关知识。学生能够结合数学课堂中的不同内容,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会得到快速提升,彰显本学科教学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加强领悟,增强感知。
例如,在有关“三角形”知识的教学中,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将本堂课的重点知识推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自主探索的方式了解相关知识。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够找到基本方向,借助微课中推送和自主预习了解到的相关知识,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学习。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以及自己预习中疑惑的知识点进一步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加深理解,也能够鞭策学生明确基本方向,提升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欲和探索欲,加深学生的感知。教师要切合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实际需求,融入“互联网+”模式中的微课方法,让学生会听课、擅听课,逐步增强其学习效果。
(三)创新课堂活动,促进智慧生长
在智慧课堂建设中,课前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主体部分,这部分的教学成效影响着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的获得,也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在课堂活动的安排中,教师应该把促进学生智慧生长作为重要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带领学生进行数学探索研究,其间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只是对勾股定理的公式进行机械化记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不能够用勾股定理的方法解决,这不仅会扼杀学生的信心,还无法引导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意识,影响课堂智慧的生成。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电子白板,通过直观展示的方法为学生解决贴近生活的复杂问题打下基础。教师先给学生出示问题: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高度是3厘米,底面是一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蚂蚁从A点沿着立体图形表面到达C点,请问最短路程是多少?思路是什么?很多学生因为缺少空间思维,不能够把这部分知识和勾股定理的内容联系起来,教师就可以借助电子白板给学生展现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然后根据应用题的表达方式进行图形演示,借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质量。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借助“互联网+”的模式,降低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难度,体现了课堂教学与先进模式的融合,体现社会进步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化,让学生能够在丰富、高效的课堂中理解相关知识。学生能够改变状态,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形成要学习、要实践的思想意识,增进课堂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费建法.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转变[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8):100.
[2]杨晓娟.互联网+教育模式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智力,2020(2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