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思维在传染性疾病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07 23:24徐晓海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

徐晓海

【摘要】目的:探索理论思维在传染性疾病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01~2020.12期间收治的60例未接受理论思维的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01~2021.12期间收治的60例接受理论思维的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传染性疾病控制中接受理论思维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理论思维;传染性疾病控制;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2--0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学科学的发展,预防、医疗、保健体制的不断完善,传染病近三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经典传染病已得到基本控制,发病率大幅降低,新的病原体及其所致疾病又不断出现,老传染病死灰复燃。在这里思维方法对传染性疾病病理工作的认识和实践至关重要[1]。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理论思维在传染性疾病控制中的应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01~2020.12期间收治的60例未接受理论思维的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01~2021.12期间收治的60例接受理论思维的传染性疾病患者。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11~69岁,平均年龄(40.52±0.21)岁;观察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8~72岁,平均年龄(40.51±0.19)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接受理论思维,研究组患者接受理论思维进行控制。具体内容如下:

(1)对传染者:

对于传染病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传染病患者一经确定,应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行分级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是讲究个人衛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虫、老鼠,并且进行必要的环境消毒。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

(3)对疑似传染者:

疑似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甲类传染病的疑似患者必须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隔离、治疗和送检病原学标本,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应在两日内明确其诊断,乙类传染病的疑似患者在医疗保健机构指导下治疗或隔离治疗,并且在两周内明确诊断;

(3)对病原携带者:

对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并进行管理,指导督促其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道德风尚,定期随访,经2-3次病原检查阴性时可予解除隔离。在食品行业、服务行业及托幼机构工作的病原携带者需暂时调离工作岗位,久治不愈的伤寒或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携带者不得再从事威胁性职业,艾滋病、乙型肝炎和疟疾的病原携带者严禁献血;

(4)对接触者:

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而且有可能受感染者都应接受检疫,检疫期限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5)动物传染源:

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病畜或野生动物应予捕杀,然后焚烧或深埋,如患狂犬病的狗、患炭疽病的家畜,危害性大且无经济价值的动物应予彻底消灭,如灭鼠,危害不大而且有经济价值的病畜,可予隔离治疗,此外要做好家畜的预防接种和检疫工作。

1.3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信效度为0.87)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满分100分,依次分为不满意(60分以下)、一般(61~80分)、满意(81~100分)三级,其中以90分为界值将满意细分为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由专门人员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如下:对照组分别有非常满意10例(33.33%),比较满意9例(30.30%),一般7例(21.21%),不满意4例(15.15%);观察组分别有非常满意17例(53.39%),比较满意8例(27.27%),一般5例(16.66%),不满意0例(0.00%);(X2=7.632,p=0.03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传染性疾病有很多种,它分为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以及丙类传染病。常见的有水痘,手足口病,伤寒艾滋病以及梅毒,淋病或者是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以及狂犬病或者是风疹病毒等都属于传染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主要措施是对传染病人隔离,尤其是对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应该按规定日期给于隔离[2]。

在临床病理工作中,有时同一张切片由不同专家阅片常得出不同的诊断,甚至同一个专家先后阅同一张切片,也可能得出不同的诊断,究其原因,除阅片者的专业水平和经验不同因素外,思维方法不同可能是重要因素。思维模式的特征是出现不适症状、甚至是严重的不适症状时方被认为是有病啦,需要诊疗。医生则拫据病症进行有关的必要检查,查明症状的来源,然后予以相应的处理。如果没有症状会被默认为健康。这种认知已经成为为当今社会人们的习惯和共同认识。在这种认知的惯性下,疾病只有到了出现症状、甚至是严重的症状时才会被患者和医生重视,因此一些只有发展到晚期才会有症状的疾病就非常容易被拖延,很难在疾病发展到不可控制的时候及时发现并预防[3]。这也是它们成为世界上最常见致死和致残疾病的根本原因。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传染性疾病控制中接受理论思维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芳.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探析[J].2022,97(9):143-144.

[2]张龙宝,谢安慰,王春娟,等.思维导图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21, 21(10):14-33.

[3]陈珍.预见性思维管理模式在神经重症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2021,24(16):83-84.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在电信领域的应用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的应用与研究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