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本燕 秦爱梅 张东卿 刘春丽 李敏
摘要 中学阶段教学中,化学教学作其为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文献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到,部分中学在化学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其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出现中学化学教学问题的原因在于忽略教学方式的创新,当前微课具有简洁、短小、精细化等优点,有利于提升中学化学教学水平,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改善其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微课对传统中学化学教学带来的挑战、机遇,以及探究微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特点,最后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此为中学化学教学开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微课;中学化学教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2.04.046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XU Benyan1,QIN Aimel2,ZHANG Dongqing2,LIU Chunll1,LI Min1
(1. College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Zaozhuang University,Zaozhuang,Shandong 277160;
2. Kekou Middle School,Zaozhuang,Shandong 277160)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iddle school teaching,chemistry teaching can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we know that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in chemistry teaching in some middle schools,and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satisfactory. The reason for the problems 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lies in the ignorance of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current micro-lec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short and refinement,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level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making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mproving its teaching effect.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micro-lecture to traditional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lesson 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o provide guarantee f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Keywords micro-lecture;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teaching application
微课在发展中经历萌芽与探索阶段,又经历理论改进和实践阶段,最后通过第二阶段的尝试和实践,达到有效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目的,并在国内出现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等新的教学手段。在微课与教育行业结合发展中,化学教学需要结合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教学,或者通过学生自学、互动等形式,提升中学化学教学效果。
1 微课对传统中学化学教学的挑战
微课模式以教学视频为主,时间短、针对性强,结合奇妙的化学知识,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还可以对以往的教学不足进行弥补,使其微课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微课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丰富性,在一定意义上也改善了传统中学化学教学模式,在改善的过程中,传统中学化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以及现代化中学化学教学要求。[1]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思想观念单一,重心始终局限于课本知识,在化学实验内容讲解方面也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且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被動学习,所学的知识过于表面化,缺乏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无法得到真实学习效果反馈,因此也给中学化学教学水平的提升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微课教学模式与中学化学教学的结合,可以发挥微课教学短、小、精等优势。微课教学时间大约为5至8分钟。通过简短的课堂时间,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在简短时间内进行学习、交流、沟通等。教师在微课教学模式中可以使用静态分析和动态记录的形式多角度解析化学课程重点、难点、实验内容,还会根据信息技术模拟抽象知识,以及学生不容易懂的晦涩内容,增加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效率。[2]中学化学教学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学生改变传统被动单向学习的现状,可以根据个人实际寻找适合自己和满足自身需求的微课资源以及知识内容,拓宽学生知识学习的覆盖面和视野,推动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微课对传统中学化学教学的挑战,还体现在对传统教育固有地位的冲击方面。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而全新教学手段改变学生过去被动的学习认知,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改变,学生需要在微课教学任务的驱动下完成学习内容,而教师需要结合微课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从而才能更快地适应迅速发展的教育体制,给教师教学的转型和发展带来很大挑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困境。微课在中学化学中的挑战还有很多,比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而学生也需要尽快强化信息化的学习能力,从而为提升中学化学教学或者学习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2 微课为传统中学化学教学带来机遇
中学化学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存在很大教学机遇,而且还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传统中学化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性和信息化特点,通常以板书、教师讲解为主。在微课教学方式应用中,教师可以科学设计与制作微课教学视频,而且还能为学生选择和提取符合微课教学特点、相适宜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学化学教学知识。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中,录制时间较为严格,所使用的制作工具也要恰当合适,微课教学资源要完整、语言表达要精准。在此过程中有利于针对性的提升中学化学教学效果。运用中学化学精细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取得较好成绩。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中,最主要的是明确微课主题,确定知识类型,通过丰富的主题内容和知识类型,满足学生的多样学习需求。当然,微课教学资源和内容可以辅助教学,主要包含课前教案设计、课堂课件设计、课后配套练习设计等。[3]学生可以在一系列的微课教学模式下,提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的优化和改善传统中学化学教学现状。微课视频在拍摄和录制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融合。而且教师可以运用摄像设备录制、录屏软件录制等方式,不断呈现出良好的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使学生提高学习质量,让学生更容易查找和搜索学习资料。微课教学在课前导入环节中,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课前引入、导入等不足问题。教师可以依据微课教学模式的特点和要求,为学生制作相应的视频内容,然后通过视频导入、课件导入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主要学习内容,并且做好课前预习和分析等工作。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内容,重点讲解中学化学教学难点、重点,也可以对其内容进行细致划分、明确标注,令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学化学内容。微课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互动性较强,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视频或课件,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同时,通过交流也能了解学生对于微课教学模式和中学化学学习的态度,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和态度,充分参与到微课的学习当中。中学化学教学中微课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后评价与考核。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实际情况,并且在课后通过评价、考核等形式,掌握学生化学学习情况。[4]微课教学模式在使用中,可以合理为学生布置作业,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软件或视频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可以在课后的学习中巩固、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学习质量。
3 微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3.1 课前教学方面的问题
微课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对于强化教学质量有着强大的优势和作用,还能真正让学生走进日常学习中。然而就目前的微课教学模式使用而言,依然存在课前教学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其中非常显著的一点就是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有效的硬件设施条件的不足。部分学校在中学化学教学阶段忽略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也没有在课前教学中及时优化和更新教学技术、软件等,不能有效制作微课化学教学视频供学生学习和教学。在教学视频和教学资源投入方面存在比例失衡的现象,未能根据微课教学资源和化学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视频。而且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下,中学化学忽略对微课教学资源、内容的挖掘,未能结合新技术让微课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得到有效推广。部分学校在课前教学环节中,缺乏规范性的微课资源库,影响中学化学信息化教学发展和建设。教师需要在制作完教学视频后,将教学资源、视频导入到学生课前学习环节中,由于教学资源、视频不完善,所以在课前教学导入环节中存在不足,极大的影响微课的使用效果,还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不利于使学生在课前教学环节中,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3.2 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
微课教学模式在应用和制作中不仅受到课前教学方面问题的影响,也取决于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在化学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的微课设计理念单调沉闷,形式单一,存在从众心理,而且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存在实际教学应用频率低下等问题,从而给提升化学微课教学质量带来不利影响。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资源或视频的使用方面存在能力匮乏、教学理念过于传统等问题,未能充分将微课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从而给微课教学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微课课堂教学环节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为了彻底打破师生之间互动的局限性,需要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还要通过网络交流等形式,增强中学化学教学效果。部分教师缺乏使用微课教学视频、技术的能力,在运用丰富网络资源开展微课化学教学活动等方面存在不足,也未能运用师生互动、交流等形式,定期向学生传递知识。课堂教学环节中还存在忽略学生学习主体性等情况,未能将学生在微课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出来,使学生依然被动学习和了解知识,影响学习效果。甚至还会制约和阻碍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3.3 课后教学方面的问题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中学化学依然保持分数至上、升学率至上的传统观念,在了解学生学习成绩时,通常运用期末考试、期中测试等形式进行,通过学生的期末或者期中考试成绩判定学生的优劣。由于学校和教师对中学化学微课教学理念相对保守,所以在运用微课教学模式考核和评价学生等方面存在不足,新型教育技术的发展受到阻碍。[5]微课教学主要包含线上测试、网上答疑等内容,而且还会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学生互评等。由于学生评价和考核观念相对落后,所以教师在中学生化学学习能力评价方面,忽略微课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应用,使教学停留在应试教育理念上,不利于从多方面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此外,在评价和考核学生中,教師未能运用微课教学方法,制作课后复习、巩固视频,要求学生课后答疑、分享交流等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在线上测试等方面存在问题。
4 微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 加强课前教学资源导入
近几年,随着微课教学模式的不断推广,在中学阶段教学取得显著成效,为了发挥新型教学方式对中学教学的进一步作用,应该重视化学微课教学模式的运用。首先,在微课的课前阶段,教师需要依据不同学生现有知识掌握情况和基础能力,做好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之间的衔接工作,并且加强课前教学资源导入,使学生可以在课前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运用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而且课前教学资源导入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化学就在身边,通过视频和学习内容感受、体会化学知识。教师可以按照中学化学教学资料、微课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化课前教学视频、课件的制作,然后将其在课前分享出去,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感受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6]其次,在课前教学资源导入中,教师可以让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现象之间结合。比如,通过化学反应生活、通过生活反映化学现象等,使学生在视频观看、分析中,了解正确的化学知识和生活中的化学内容。最后,为了增强学生在课前学习的互动性,可以增加和设计一些课前答疑和交流的问题,要求学生采用自主解答、小组合作解答等方式,提升课前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意识,为持续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提供保障。
4.2 优化课中教学开展方式
在教学工作开展中,针对中学生化学能力培养的微课教学,需要加强课中教学环节的方法创新。教师可以在微课课前教学视频讲解中,运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所涉及的问题,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和注意力,为讲解新课程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同时,在上课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由于学生在预习中已经掌握所学知识,此环节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内容,做到理解和巩固知识的目的。课堂教学环节中需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将视频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完美搭配的方式,令学生直观了解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内容。[7]同时,教师需要运用微课教学模式,点拨重点、难点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完成典型化学教学例题,提升学习效果。课堂教学环节中需要包含练习巩固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短小而精悍的习题,通过习题巩固本节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溶液的配置和稀释相关知识时,可以设计和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溶液视频,增强学生对溶液配制过程的了解,要求学生总结和归纳配置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教师可以根据溶液配制的相关知识设计微课教学习题,增强学生问题回答效果和能力。课堂教学中应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学习特点,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4.3 做好课后评价考核工作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课后学习阶段进行相应的复习,而且微课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化学学习中的易错问题和难点知识,还能使学生在课后学习中完成课后作业,提升学习效果。一方面,在做好课后评价与考核工作中,需要改善运用期中测试和期末考核评价学生的方法,防止学生能力评价工作过于表面化,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同时,可以为学生制作课后评价、测试的线上习题,或者要求学生结合微课教学视频完成书本上的例题或作业,提高学生作业完成效果和质量。另一方面,在评价与考核中,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反馈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在微课学习中的不足。学生可以运用自主评价、小组互评等方法,掌握实际学习能力,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5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互联网+教育”时代。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许多新型信息技术,达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发展的目的。在微课与中学化学教学结合发展中,需要在课前、课堂、课后等教学环节中,加大教学改进力度,从课堂教学的多个环节,提升中学化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林,肖信,罗秀玲.微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基于硕士学位论文的文献分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01):78-81.
[2]肖彬,马志超,刘江燕.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学化学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1):183-186.
[3]郭国哲,郭国信,张艳敏,等.基于翻转课堂与微课的甘肃中学化学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9(15):213-214.
[4]吴文胜,刘雅芬,刘家仪,等.微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J].广东化工,2019,46(08):219-220,218.
[5]姚成立,何本绪,李红英,等.基于微课探究性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化工,20工,45(03):133-134.
[6]韦新平.TED-Ed微课的教学价值及其对中學化学教学的启示[J].化学教学,2017(03):17-20.
[7]陈房新.浅谈微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