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英译能力调查研究

2022-05-06 09:14吴思敏唐珍莲周丽丹
智库时代 2022年20期
关键词:英译英语专业词汇

吴思敏 唐珍莲 周丽丹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文化特色词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承载着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等,在其他语言中没有直接对等的独有词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王佐良(1989)指出,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与一般词汇的翻译方法不相同,原因是对于翻译文化特色词语,翻译员只要对个别的词进行加工处理,他们必须要和两种不同的文化打交道,一旦处理得当,有失偏颇,就会产生“文化错位”和“文化误导”。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和软实力的逐渐增强,国内外对中国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献屡见不鲜,中国文化特色词汇大量且快速地走进人们视线,基于这一现状,了解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英译能力,进而探索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英译能力培养策略显得尤为关键。

“中国文化失语”的概念最早由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2000)提出。随着全球化一词的提出,文化全球化一词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并且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文化呈现出融合加深的趋势,文化全球化开始被世人所熟知,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受着“文化共融”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世界上的各种文化相互交替,异常繁荣,但在我国与他国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为我国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将“跨文化交际”简单地理解为“了解西方文化以便与西方交流”,太过于注重目的语国家文化的输入,忽略了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国人在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文化时,只停留在中国本土文化的表面,无法真正地向他们传递中国特色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基于以上现状,本文学习兰军(2003)的方法对我校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译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培养具有较强的中国文化特色词英译能力的英语专业大学生,有利于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国家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强烈需求,增强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减少其语言学习中由社会文化带来的障碍,增强其语言学习的自信心,实现其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其感知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有利于促进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且平等的跨文化交际。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本研究按照有效统计得出来的数据,建立了以数字为基础的模型,并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出不同类型中国文化特色词汇和中文段落的各项指标,如平均分和平均得分率。本研究对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9级参加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且邀请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38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测试,他们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平均分为520分。

(2)研究工具。“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英译能力的测试试卷”是在尹立颖(2008)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中国文化表达能力测试试卷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测试试卷选取的测试词汇主要为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或者生活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的词汇。共有50个中国文化特色词汇,每题1分。中国文化特色词汇共分为五类,分别是节日类、美食类、建筑类、地理类和时事类。此外,测试试卷还有一个中文段落翻译,分值为10分,段落翻译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难度系数接近大学英语六级翻译题型。

(3)数据分析。本研究利用了Excel数据分析软件,对不同类型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得分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主要内容有平均分和平均得分率。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精彩。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深刻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也有效传达了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翻译好中国传统节日类词汇可以充分地向外传达中华传统节日的内涵,也有利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如今,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节日文化占了很大的比重,并且节日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了跨文化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表1中可以看出,平均得分率为66%的节日类词汇翻译得分最高。从我们的调查数据来看,春节和中秋节的翻译得分是很高的,因为这两个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重大,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春节的到来意味着阖家团圆,是中国人最具幸福感的一个节日。中秋节的重要意义是中国人团圆庆贺,发扬敬老孝亲和感恩父母的美德。我们的调查对象为英语专业大学生,他们也早已在中学期间学习过春节、中秋节的英文表达,所以这两个节日的翻译得分情况比较乐观。而且,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是国家进步的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早已进入当代学生的校园和课堂,如今,高考语文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广博而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是高考语文分值流向的最大可能,所以中国学生很有可能早已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接触过此类节日词汇的英文表达。节日类词汇英文表达一般以英文单词“Festival”结尾,比如说“春节”译为“the Spring Festival”,“端午节”译为“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元宵节”译为“the 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译为“Qing Ming Festival”,“七夕节”译为“the Double Seventh Day;Qixi Festival”等。中国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国人品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中华文化的历史结晶,中国节日词汇的翻译方法不是杂乱无章的,是依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

表1 不同类型词汇和中文段落翻译得分情况

针对中国节日词汇翻译,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翻译策略。首先,字面翻译既可以体现节日内容,又可以保持原文形式。现在文化翻译主要是运用这种方法。直接翻译不仅能保持原创作品的特点,而且能使读者慢慢接受原创作品的文学风格。中国的代表节日有:端午节the lantern Festival、七夕节 Qixi Day。从这些节日中读者可以明显看出,翻译时直接以英文“lantern代替“端午”,名词代替名词;“国庆”译为national,动词代替形容词,如上所述,这样的翻译方法既灵活,又坚持了我们的翻译准则。其次,我们可以根据庆祝节日的活动方式和节日活动内容来进行相应的英文表达,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以端午节和中秋节为例,众所周知,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入汨罗江,以身殉国,因此后人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在屈原投入汨罗江之后,当地的居民为了防止他的尸体被鱼虾吃掉,于是划着龙舟将粽子撒入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赛龙舟和吃粽子已经成为了端午节两项重要的活动,因此人们将端午节译为“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起源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李商隐在《嫦娥》中吟诵:“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习俗,俗话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现在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因此,人们习惯于将中秋节译为“The Moon Festival”。根据节日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进行节日名称翻译,可以加深外国人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激发他们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中国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处于中国文化的中心地位,体现在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省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这些跟气候、地域等息息相关,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饮食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好中国传统美食文化词汇无疑有助于帮助中国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和对外传播中国传统美食。在此次调查研究中,从表1来看,美食类翻译平均得分率为61%,仅次于节日类。韩霞和苏雪梅(2019)在关于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翻译机制的探析中提到“音译法”是语言词汇翻译中常见的用法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词汇可以通过音译法运用拼音进行直接翻译,音译法既可以将中国文化特色词汇全面保留,也能够丰富英语词汇以及保留中国传统文化词汇的音律之美。这里的美食词汇主要选自大家所常见的一些食物,比如说包子、饺子和汤圆,当大家没有学过相应的表达时,会不由自主地选择汉语拼音进行翻译,而这恰恰是正确译法,所以美食类的得分情况总体来说是不错的。

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而古建筑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类词汇英译平均得分率为35%,是五类词汇中得分最低的。测试试卷中提到了五个建筑,分别为蒙古包、四合院、吊脚楼、土楼和竹楼,其中吊脚楼的翻译得分最少,据大家反映,吊脚楼是他们了解最少的一个建筑物;在蒙古包的翻译中,大家出现了很多低级错误,虽然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大学的时候已经接触过“Mongolian”这个单词,在翻译“蒙古包”的时候,却翻译成了“Mongolia yurt ”。四合院又称为四合房,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是北京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由于无法找到相对应的和与之相似的词汇来表达出四合院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因此“四合院”主要采用了音译的翻译策略。刘玥(2019)在目的论指导下的北京传统建筑名称英译研究中指出,北京传统建筑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外国游客。其中四合院的英译得分是最高的,其实这也有迹可循,对外国游客来说,建筑名称是他们了解北京传统建筑文化的直接途径,以“四合院”为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网络媒体上不难看到有关四合院的英文表达,当然,这也得益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增强。

地理类词汇的翻译平均得分率为45%,仅高于建筑类词汇和时事类词汇。中国地名的英语表达非常混乱。在中国省级名称的英译中,如云南省,就有Yunnan Province、YunNan Province、Yunnan等英文表达。山脉的英译表达也是多种多样,如“泰山”,就有the Tai Mountain、Tai Mountain、the Taishan Mountain、Mount Tai、Mount Taishan等,测试试卷中出现的“衡山”也被同学们翻译成了各个版本,但是最常见的是“Mount Tai”。其中得分最高的地理词汇是“长城”,因为在中学期间,大家早已学习过。尹邵东(2018)在中国地名英译的辩证法中提到将河流翻译成“river”,将湖泊翻译成“lake”的翻译方法是为假设每座山,每条河流,每个湖泊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只有这样翻译,外国友人门才比较明白 Mount Hua、Dadu River和Qinghai Lake是什么。

时事类词汇英译平均得分率为37%,仅高于传统建筑类词汇。具有特定含义的中国特色政治术语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这类活动主要为内政外交活动,中国特色政治术语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政治特征。国家根据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出的时事政治新词汇具有其特定的时空特点,它在时间上来看,比较“新”,且具有特定的历史阶段性。英语专业大学生一般在大学期间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这些时政类词汇,因为此类词汇经常出现在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中,比如说Cattie二笔和Cattie三笔考试等。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专业大学生不同类型的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英译得分总体情况不是很理想,这说明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英译水平较差,且建筑类、时事类和地理类的平均得分率都低于百分之五十,平均得分都没有超过三分,这说明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英译能力会受到词汇类型的限制,同时,通过对各类型词汇中得分最高的词汇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一般得分较高的为那些我们已经在学校学习过或者在生活中已经频繁接触过的,所以针对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不同类型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英译水平,应该从多种渠道切入。另外,从表1也可以看出,英语专业大学生对于翻译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中文段落,其总体水平偏低,总分为10分,平均得分为3.6分,平均得分率只有36%。大家在翻译该段落时,有将近10个同学是猜的,这反映了其不良的学习态度,还有一部分同学出现了一些语法错误,以及错译、漏译的情况。

四、结语

中国文化特色词作为表达中国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特有词语和作为中国文化的结晶,在西方文化中根本不存在中国文化特色词,中国文化特色词是中国文化的衍生物,我们对中国文化特色词的正确英译在传播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进行英语翻译活动时,应尽可能保留、展现和传递好中国文化特色。如何提高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特色词英译能力,培养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通过中国文化特色词英译将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独一无二性展现给世界,帮助外国的友人更好地理解与欣赏我国文化,体会到我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认识到我国文化的鲜明特征,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在我国文化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鲜明特征表现在我国文化的主体性、持续性、多元性和变通性等。本文通过对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英译能力的调查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特色词英译能力较弱。客观来说,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从多方位做出努力。当然,此次的调查研究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我们难以对“文化特色”一词进行确切而简要的说明;调查样本量不够大,说服力有待加强;不同类型词汇英译难度系数不一;调查对象单一,应该选取多个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这样更有代表性。

猜你喜欢
英译英语专业词汇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英译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专业四级听力考试的笔记策略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