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张功本
案例教学是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案例教学。《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多处用不同的表述提到了案例教学。如:选择性必修1的“任务驱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结合实例”其本质都是案例教学法,选择性必修2则明确表示“要通过典型的或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区域及其发展的多样性以及人地协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笔者观察发现,案例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对案例挖掘深度不够导致案例的应用蜻蜓点水,而且又受章节知识的限制,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多个教学案例,导致学生在过多案例中应接不暇,课堂教学最终变成“有案没理”。再如案例与教学目标契合度差,生搬硬套,案例与知识、原理、规律若即若离,出现“案理分离”的情况。以上,既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初衷,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倘若,课堂教学精选一个典型案例,对案例进行深挖,实现案例与教学目标的深度融合,用一个案例来整合章节知识,用一个案例来统领课堂,课堂教学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也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倡导的案例教学。用一个案例统领课堂的案例教学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基于真实情境,情境源自于时代主题、生产、生活、前沿学术研究,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应用性、基础性和综合性。情境是地理学科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载体。基于情境的课堂教学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单纯知识的传授和灌输的模式,情境教学关注地理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加关注地理学习的过程。通过基于情境创设问题的探究,可以塑造学生的品德、修养,培育学生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提升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和内容。
案例教学是用一系列的问题(问题链)把案例与知识连在一起,问题是案例与知识的桥梁。通过问题的探究得出相关的地理知识,还原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问题指向的地理课堂,学生学习有明确的任务,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问题链中不断地追问知识的来龙去脉,抽丝剥茧还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真相。学生在问题链的探寻中,构建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完善思维方式,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的路径。问题指向的地理课堂指引学生深度学习和思考,符合高考试题综合题命制的特点,围绕一个主题,层层设问,不断地探究。
一个案例统领课堂教学,通过对案例的深度挖掘并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达到案例的减量化,学生不会在一节课中徜徉过多案例而应接不暇,体现了案例应用的高效。一个案例统领的课堂,可以释放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老师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反应,倾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学生有更多时间对案例和问题进行解读和深度的思考;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将更加充分;师生将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互动。案例成为课堂教学的线索,知识不再按课本设置散乱分布,而是以案例为主线厘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课堂教学真正诠释了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提出的教育“双减”政策。
基于“一案到底”教学的认识,笔者选取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海水性质》的第一课时海水温度开展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解读:本节知识的重点是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明确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说明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前提和基础。由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运用图表等资料,理解海水温度分布规律,说明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找到一个能统领相关知识的案例,可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案例“北参南养”阐述:南方海水养殖户在冬季把北方的半成品海参苗(已养三年半)转场至南方,原本在北方处于冬眠的海参到了南方由于水温适宜加上充足的食物,生长活跃。案例既能体现海水温度时空分布规律,也能说明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案例与教学要求高度契合,完全可以用一个案例“北参南养”来统领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海参及其生活习性介绍。
【情境1】
海参是海中“人参”,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鲍鱼齐名。海参营养价值高,数量少,价格高昂。海参对海水温度特别敏感:生存水温为0~28 ℃,适宜水温为5~15 ℃,水温低于5 ℃海参冬眠,水温度高于20 ℃海参夏眠,当水温高于32 ℃海参会自动溶解。
【学生问题探究1】
1.从水温角度,说出我国南、北方哪个海域更适宜海参生长,并解释原因。[展示:厦门、葫芦岛海水表层月平均温度分布图(略)]
2.从水温角度,试分析海参数量稀少原因。
3.试分析海参价格高昂原因。
【教师指导归纳】
1.北方海域;北方海域水温度较低,适宜海参生长时间较长,南方海域海水温度较高(尤其是夏季),适宜海参生长时间短。
2.海参适宜生长水温较低且海参在一年中的生长时间较短,海参的生长周期长;海参对海水温度敏感,适宜海参的生长海域范围小;海参产量较少。
3.海参产量较少,营养价值高。
【设计意图1】
让学生通过对图像和文字信息的分析,得出海水温度对海洋生物类型和数量的影响及其对海水养殖的影响。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表达能力。
【情境2】
福建霞浦是我国的“海带、紫菜”之乡,海水养殖历史悠久。“北参南养”的南方海参养殖户,每年11月从辽宁、山东、河北等地购进已在北方养殖三年左右的半成品海参苗,转场至南方海域进行吊笼养殖4到5个月,于第二年4月收获,其中以福建霞浦规模最大。
【学生问题探究2】
1.简析南方海参养殖户“北参南养”的原因。
2.“北参南养”反映了我国南、北方海水温度有何差异?(从时、空角度)
3.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特点(以170°W为例)(从时、空角度)(展示:新人教版必修1 P51图3.9)。
【教师指导归纳】
1.海域面积广阔;冬季海参养殖水温适宜;海参食物供应充足;海参价格高,经济效益高。
2.相同海域,夏季海水表层温度高于冬季(时间);相同季节,南方海水表层温度高于北方(空间)。
3.相同海域,冬季海水温度低于夏季;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设计意图2】
通过案例“北参南养”及课本图像呈现,学生分析、归纳海洋表层水温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情境3】
海参以海底小生物为食,但是海底生物对水温敏感,当表层海水温暖时,海底小生物就浮出水面。夏天到来后,大量微生物浮到水面,海参对水温敏感,不会随微生物浮到水面,深海底缺少足够食物,海参无法猎食,为了减少消耗,进入夏眠状态。
【学生问题探究3】
1.海参夏眠反映了海水温度垂直方向分布有何特点?
2.海水温度自表层到深层垂直方向上的水温变化有何差异?(展示:新人教版必修1 P50图3.8)。
【教师指导归纳】
1.海水垂直方向温度分布表层水温高于底层。
2.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水深1 000 m以上的海水表层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水深1 000 m以下的海水深层温度变化幅度较小(保持低温状态)。
【设计意图3】
通过情境海参夏眠及课本图像,学生分析、归纳海洋水温垂直分布特点。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及地理语言的表达能力,地理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承转过渡:
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类型和数量及生长周期,21世纪被称作海洋的世纪,人类在海洋资源开发时要注意海水温度的影响。
【情境4】展示罗非鱼、鳕鱼图片
【学生问题探究4】
1.海水温度除影响海洋生物类型和数量及生长周期外还有哪些其他影响。
2.海水温度影响人类哪些渔业活动。
【教师指导归纳】
1.海洋生物的季节性游动等。
2.人类远洋捕捞或近海海水养殖。
【设计意图4】
通过图片、课本材料,学生分析得出海水温度对渔业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及地理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境5】播放海参转场视频
【学生问题探究5】
1.“北参南养”南方养殖户转场海参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
2.海水温度对海上运输方式有何影响。
【教师指导归纳】
1.海洋运输。
2.高纬海区的冬季海水结冰海面封冻影响海洋运输的时间,海面漂浮的浮冰影响海洋运输速度、效益和安全。(展示:海面封冻及浮冰景观图片)
【设计意图5】
通过视频、情境、图片,学生读图、分析得出海水温度对海上运输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及地理语言表达能力。
【情境6】
某学校12月拟组织学生到沿海海参养殖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出发前一学生用手机APP收集了当地和目的地天气实时状况(如下表所示)。
12:0013:0014:0015:0016:00最低温最高温出发地(内陆)温度(℃)1619201918920目的地(沿海)温度(℃)18202120191321
【学生问题探究6】
1.说出两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
2.简析海洋对沿海地区气温的影响。
3.简析海洋对全球气温的影响。
【教师指导归纳】
1.此时为冬季,沿海地区实时气温比内陆高,气温日较差比内陆小。沿海地区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气温高,气温日较差小。
2.沿海地区的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3.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使全球温差变小。
【设计意图6】
通过视频、情境、图片,学生用地理逻辑思维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和空间尺度的思想。
【教学反思】
本课用案例“北参南养”统领课堂,以问题链覆盖本节的主要知识。学生通过依托于案例问题链的探究,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海水温度分布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过程中体会、感受了地理学习的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落实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总之,用一个案例统领课堂既有案例教学的优点也有“一案到底”教学的优点。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益。这种课堂教学一定深受学生喜欢也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和国家提出的“双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