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生于象外”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董氏武陵集记》,它表达了由描绘物象到超越物象表面意义的转变,是中国古代艺术家含蓄的美学追求,有着深远的审美意义。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学院以“境生象外”作为2021年毕业设计主题,旨在引导同学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当代社会的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审视,透过现象厘清本质,挖掘其美好的内涵,并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设计理念,通过时尚设计作品作出诠释。
2021届服装设计学院毕业设计作品来自女装设计、男装设计、针织设计、礼服设计、服饰传承与创新设计5个专业方向。这些作品在概念构思、主题表现、流行元素运用和设计创新等方面均较以往有所突破,展现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当代设计美学意识、商业敏感以及时尚魅力。
无论是同学们天马行空的原创作品,还是“SGM ART-MOUSE JI”国际时尚中心的项目,抑或是来自企业的真实设计项目,都充分体现了服装设计学院近年来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动力、以技术为支撑、以产业服务为目标、以多元化设计项目为载体的服装人才培养理念。
作品名称:吴苑入境——花窗黛瓦
作者姓名:徐 琪 王媛瑾 管 宇 陈 婧
指导教师:徐雪漫 陈红娟 李俊蓉 庞鹏
专业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设计说明: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州园林。园林既有具象之美,又富抽象之意。园林是具体之物,可构置实有的园林空间;又是艺术符号的灵动抽象,以有形沟通无形,从有限跨越无限,创造出“境生于象外”的意境空间。园林的审美境界正与古代美学中虚实、有无的空间意识紧密联系,写意表情,意境深厚。以苏州园林为主题,可从布局精妙的园林中了解到人们对于象外之境的追求。
作品名称:残圭断璧
作者姓名:韩美萱 陈 旭
指导教师:徐加娟 张雨华
专业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设计说明:月圆之美沁人心脾,这种感受正来源于月的残缺。月若无缺,何来世人对圆的期盼,对月的构想?有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为何不保留这份残缺,成就另一种独特的美呢?在缝补之间成就艺术,将残缺的器物通过特有的方式赋予其新的美感。面对不完美的事物,用近乎完美的手段来对待。每个器物都有生命,从被制作出来,到被人使用,难免磕磕碰碰,就好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里总会遇到一些事,难免受到伤害或者折损。化残缺为美,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由此获得升华,反而超越了原有的层面,达到更高的境界。有了缺陷才更真实一些;有了缺陷才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悟;有了缺陷才能感觉到人类追求完美和进步最深层的呼唤和力量。所以,缺陷美的美学实质是:它能唤起人某种特殊的感受,能激发人其他的联想,在与完美的对比中,缺陷使人感觉到追求进步、追求美的需要,从而具有了积极的意义。
作品名称:Too Cool To Be True
作者姓名:夏 洁
指导教师:曾玉蓉 戴珊珊
专业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设计说明:以“ Too Cool To Be True ”作为研究主题有助于警醒青年人亚文化思想观念开始被主流文化所左右的状态——敢于做最真实的自己才酷。Too Cool=“土酷”,由“青年亚文化”联想到了近年流行的“土酷”风格。“土酷”带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将人们的日常从陈旧而虚荣的旧有框架和氛围中解放出来,重新审视自我,找回自我。选择“青年亚文化”这个方向的意义是想改变现在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开始被社会左右的状态,让他们不再失去自我,变得敢于创新,敢于跳出束缚,敢于做最真实的自己。通过解构、重组、扭转、破坏、拼接、保留原始的手法,打破并颠覆服装原有结构,解决大家在社会中迷失自我的问题。
作品名称:未来旅行者
作者姓名:刘冬慧
指导教师:曾玉蓉 戴珊珊
专业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设计说明:“古早未来风”其实是早期人们对未来的幻想,有时候会过于“乌托邦”,但是也对未来发展有很大启示。本次设计的主题警示意味浓厚,所谓的“未来旅行者”的形象,是借助了早期“日漫”中对未来仿生人形象的阐述:“身披盔甲,踏月而来。”颜色的选择是以科技灰为基调,加以炫彩PU面料和明黄等流行色调。呢子面料不会太过于未来风,带有复古情调。元素选取“甲壳虫”这一形象,不仅仅是因为虫类外形科技感强,花纹具有未来感,更是因为“虫族”适应力强大。对应设计的主题含义是:如果再不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未来地球可能只留有仿生人在寻找生命的足迹了。
作品姓名:异 面
作者姓名:李潇雨 赵蕴琦
指导教师:徐雪漫 陈红娟 李俊蓉 庞 鹏
专业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设计说明:本次的设计主题为“异面”,以不同色系、不同性格的脸谱为切入点,提取三块瓦脸谱的纹样符号、色彩搭配、整体廓形作为成衣设计的基础。纹样图案方面,通过夸张、变形、抽象的手法使图案在纱线组织、针织花型中得以呈现;色彩方面,紧扣主题,色彩鲜明且对比强烈,强调关键词“颜色的碰撞”;工艺方面,在针织手法的基础上,使用填充塑形,结合现代刺绣工艺“戳戳绣”和网管等新材料交织完成成衣,紧扣关键词“材料的交织”。作品将中国传统脸谱与新思想、新材料、新材质相互碰撞、对比,宣传、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通过新视角了解脸谱。
作品名称:念依与息
作者姓名:顾 睿
指导教师:孙 丽 凌小青
专业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设计说明:如何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时尚行业的绿色理念,使可持续发展必然成为未来的设计重点。生态面料的出现推动了这场时尚行业的变革。本次设计的主题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材料,选用红茶菌与空气凤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实验得出,无论是红茶菌还是植物种植面料都比传统生产链更加环保,排碳量更少,生产周期更短。实际的应用证明了红茶菌面料与植物种植面料都具备一定的可用性,但实用性仍然有待提高。所以生态面料在未来的研发和推广中,仍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生态面料能做到“来源于自然并回归自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时尚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浪费问题,这其中的价值远超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也为可持续材料的研究和运用提供了新的角度。在大型生态服装产品循环管理体系中,生态服装和面料的进步,一定能够为我国纺织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品名称:影·无踪
作者姓名:梁志盼 李金朋
指导教师:徐加娟 张雨华
专业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设计说明:设计灵感来源于电影《影》。影片将平常的事物意象化,赋予其艺术内涵。其中水墨元素的运用,为表达情绪、情节营造了一种特定的氛围,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以中国传统元素“水墨”为切入点寻找灵感源——抽象水墨,丰富的颜色与随机组合的形态让人心动。浓似青云淡似烟,朦胧的水墨彩视觉效果,层层叠叠,如雾中森林般氤氲,别有一种写意风味。泼墨毫厘之间,仅用颜色就能将事物的浓淡深浅、进退层次展现出来,婉转简约、行云流水、水墨隽永、出神入化,让人沉浸在这丹青水墨的细腻中。作品搭配现代时尚的设计手法,将传统元素与时尚相结合,设计出与之相符的高级成衣系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