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应用于重症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22-05-05 07:56储燕雷爱春
人人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阿替普溶栓重症

储燕 雷爱春

(1.淮安市肿瘤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 淮安 223200;2.淮安市肿瘤医院CT 室 江苏 淮安 223200)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血供突然中断,导致脑组织坏死。本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若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可增加致死率[1-2]。临床上,患者往往具有语言不清、口角歪斜、肢体偏瘫、眩晕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现象。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主要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使得梗死血管再通,减轻神经缺损程度[3-4]。然而,对于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何尚未见相关研究,本次研究通过为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探究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等部门批准,选取2017 年3 月~2021年3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 例)、观察组(40 例)。观察组中男性20 例,女性20 例,年龄45~77 岁,平均60.57±3.36 岁;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 例,年龄47~79 岁,平均61.38±3.43 岁。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临床相关诊断符合重症急性脑梗死的患者;(2)静脉溶栓适应者;(3)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且知晓相关研究流程。

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者;(2)存在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3)患有精神疾病或者配合度低的患者;(4)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5)患者资料不全。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1 次/d,200mg/次;而对于不耐受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75mg/次,1 次/d。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次,每晚睡前口服。给予患者丹红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进行静脉注射,每日1 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0.9mg/kg+生理盐水100ml 进行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应观察其有无出现不良反应,1d 后进行血常规检查、头颅CT 检查。若患者无颅内出血现象,可进行常规治疗。溶栓2 周后对患者进行NIHSS 评分,若分数加至4 分以上,应立即再次进行头颅CT 检查,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1.3 效果判定

(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①生活能够自理、临床症状消失、有生活和工作能力、恢复肢体活动能力、肌力Ⅴ级为治愈。②偏瘫恢复、肌力升高3 级或者达到Ⅲ、Ⅱ级、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可以独立行走为显效。③偏瘫好转、肌力升高1 级或者达到Ⅱ级、生活自理能力差为有效。④较治疗前无变化为无效。

(2)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h、1 周、2 周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评分范围0-42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3)记录两组患者出血、皮疹、过敏、呕吐的发生情况。

(4)使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范围1-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软件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的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及率表示,频数≥5 计数资料的两两比较采用X2检验,频数<5 但≥1 计数资料的两两比较采用连续校正的X2检验,频数<1 计数资料的两两比较以及多组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Fisher’s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无效和有效患者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和治愈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NIHSS 评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NIHSS 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h、1 周、2 周观察组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NIHSS 评分对比(分,)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NIHSS 评分对比(分,)

组别(例) 治疗前 治疗后12h 治疗观察组(n=40) 28.13±2.28 18.49±1.86 14.2对照组(n=40) 28.52±2.33 20.26±2.07 4.022 16.9后1 周 治疗后2 周4±1.50 8.75±1.12 2±1.79 12.03±1.38 t 0.756 7.257 11.671 P 0.451 0.000 0.000 0.000

2.3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P<0.05)。

2.4 观察组和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生理机能评分为(68.29±3.92)分,对照组为(53.17±3.69)分,t=17.762,P=0.000;观察组生理职能评分为(67.49±4.06)分,对照组为(56.33±3.72)分,t=12.817,P=0.000;观察组躯体疼痛评分为(68.92±4.19)分,对照组为(59.31±3.80)分,t=10.745,P=0.000;观察组一般健康状况评分为(65.22±3.98)分,对照组为(60.14±3.85)分,t=5.104,P=0.000;观察组精力评分为(70.12±4.27)分,对照组为(64.59±3.89)分,t=6.054,P=0.000;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为(71.46±4.37) 分,对照组为(66.23±4.95)分,t=5.615,P=0.000;观察组情感职能评分为(75.69±4.49)分,对照组为(68.42±4.05)分,t=7.604,P=0.000;观察组精神健康评分为(70.95±4.30)分,对照组为(63.82±4.02)分,t=7.660,P=0.000;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健康的重大疾病。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血栓形成和脑组织缺血所致,因而在治疗上应将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流灌注作为治疗原则[5-6]。早期溶栓治疗能够限制神经细胞的损害,减轻缺血程度[7]。本研究以常规治疗为对比,通过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方式,旨在评估其对重症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阿替普酶是一种血栓溶解药,主要成分是糖蛋白,含526 个氨基酸。本药可通过其赖氨酸残基与纤维蛋白结合,并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清除血栓,抑制血小板活性,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从而减轻神经元的损伤[8-10],这一作用比本药激活循环中的纤溶酶原显著增强。同时,在治疗后12h、1 周、2 周后,观察组患者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NIHSS 是目前被普遍采纳、省时方便、可信有效、内容较全面的综合性脑卒中量表,包含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肢体共济运动、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10 项内容。本研究中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这表明观察者经治疗后卒中相关临床症状均好于对照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采取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重症脑卒中的有效性优于常规治疗手段。

另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包括出血、皮疹、过敏、呕吐等,这与阿替普酶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由于阿替普酶选择性地激活纤溶酶原,因而不产生应用链激酶时常见的并发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为患者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大大提高对患者的疗效,且减轻神经损伤,提高神经功能,减少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安全,进而有利于促进患者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死率。

综上所述,为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有显著提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阿替普溶栓重症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