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渗透工匠精神,培育时代匠人

2022-05-05 22:18:49房翠红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3期
关键词:匠人机电工匠

房翠红

[摘           要]  工匠精神是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重要特色,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比如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将工匠精神渗透于日常教学中,为国家发展培育时代匠人,使我国的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为例,浅谈渗透工匠精神培育时代匠人的教学内容与方案。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中职机电专业;时代匠人;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3-0133-0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呼吁全民培养工匠精神,以顺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学校要高度重视工匠精神的渗透,为我国未来的飞速发展培养人才。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各大院校对人才培养非常关注,尤其是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长,中职院校对此需全面关注,根据教学情况加强改革,注重教育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提高人才的综合质量[1]。中职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高质量劳动人才,教育教学要注重人才的质量和专业素养,这对新时代我国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却有不足之处,虽然近年来更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却未能真正考虑学生的情感教育,对其工匠精神的培养并不重视,也未能很好地开发教学方案,致使情感教育水平较低[2]。工匠精神是匠人创造和制作产品过程中展现的精益求精的态度,这种精神品质对人的工作态度和素养改善有着积极作用,中职教育要更好地传承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强化其以工匠精神对待工作的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中职人才。

一、中职学生情感教育的问题要点

(一)中职学校管理者理解欠佳,不注重情感教育

中职学校教育者未能真正理解情感教育,教学活动仅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度较低。传统应试教育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有一定的影響,其注重职业教育发展,教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和就业,对学生的就业比较看重,致使许多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欠佳,不具备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不注重集体荣誉感,甚至工作态度不端正,影响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3]。虽然有部分中职学校进行了情感教育,但未能深刻理解情感教育的内涵,中职学生对情感教育的意义不能真正体会,多数中职学生处于听老师安排上课学习的状态,情感关系方面非常缺乏。

(二)中职学生缺乏正确的“三观”,情感教育流于形式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在既往的学习中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具备正确的“三观”,绝大多数中职学生并无人生目标,或者其人生目标有较大的偏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较多,不能从长远的角度了解自己和社会发展,正确的目标规划能力低,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漠不关心。中职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基础文化水平,其学习兴趣和成绩欠佳,知识理解能力较低,尽管学校实施相应的情感教育,其对相关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较低,甚至迟到、早退或旷课等事件习以为常,不能真正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大多有自卑心理,尤其是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日常生活中其不具备良好的自信心,自我认知程度较低,容易在挫折面前放弃,不能真正坚持和脚踏实地地学习知识和技术。中职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相较于大专及本科以上学生严重,加上其不具备较好的自控能力,其中有部分中职生娇生惯养,利己主义较为明显,在日常生活中对自我利益较为看重,不能有效顾及他人,甚至有自大和说话不负责任的问题,不具有对他人的情感关怀,学习态度不端正。

(三)中职学校情感教育工作不到位,教育内容不符合实际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但不同行业的人才要求与评判方法存在差异,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中职教育的情感教育方法较为笼统,教学内容倾向于理论知识,主要是灌输式理论教学,对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并不注重,或对其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效果较低。中职学校情感教育工作并未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情感教育内容未能进行有效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不能有效结合,实施的情感教育不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收效甚微[4]。中职学校对情感教育工作并不注重管理,相应的课程内容老旧,且大都是纯理论知识,加上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倾向于说教式,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被有效调动。

二、渗透工匠精神对中职学校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深化德育理念,促使学生个性健康全面发展

情感教育注重的是尊重和关爱学生,欣赏每位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参与更多的情感体验,有效消除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境,使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能有效调控和宣泄情感,这对学生情感免疫力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作用,亦可充分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工匠精神强调精工细作,这种内在意识促使工匠不断精心打磨,注重生产细节,确保产品精益求精,在中职学校情感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能充分深化德育理念,使情感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道德品质培养,为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其个性健康全面发展。基于工匠精神的德育,能强化情感教育质量与水平,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真诚的爱与关怀,给学生足够的社会关心和学习肯定,让学生有心理上的满足感,这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其自尊心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拥有良好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中职生,才能更积极地学习,感受到人生意义,有效维持其快乐情绪[5]。工匠精神的渗透能使中职生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这对其自身的情感有着陶冶作用,使其逐渐学会关心别人,说话做事能尊重别人,并能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友善地对待同学,养成乐于助人、团结友善的品质,为中职生进入社会更好地工作奠定基础,使其成为真正的时代匠人。

(二)专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促使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态度

中职学校的专业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中职机电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技术技能,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养成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其未来就业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中职专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给学生实施良好的情感教育,促使其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时代匠人,符合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由于中职教育的重点在于认知教育,致使部分中职学生成为“问题少年”,比如人生观形成偏差,专业知识学习成绩好,不代表其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多数学生做人做事秉持个人态度,这不足以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学习和未来发展等,所以专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能有效丰富情感教育的内涵,不断激发中职生的内心,使其养成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其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基于工匠精神展开实践教育,培养时代匠人

实践教育是中职学生的重要教育活动,因为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实践操作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要基于工匠精神展开实践教育,不能让工匠精神仅限于理论知识,在实践教育环节深度融合,提高中职学生实践操作的匠人精神,这对其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有着积极作用,能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时代匠人。基于工匠精神的实践教育能深化匠人精神的内涵,使中职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真正懂得精益求精的含义,不断修正自己的“三观”,逐渐养成正确的观念,传承我国传统美德,形成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做事追求极致,使我国的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6]。

三、渗透工匠精神,培育时代匠人——以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为例

中职教育需要传承工匠精神,中职机电专业的学生要有良好的情感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認识新型教育理念,协助学生真正理解工匠精神,使其懂得工匠精神的内涵。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情感教育问题,探索新型教学方案,在机电专业实际教学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使学生更深层地理解工匠精神,对机电专业的工作态度有效改善,本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实现自己的理想。本文以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为例,浅谈渗透工匠精神培育时代匠人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如下:

(一)渗透工匠精神的德育方案

中职学校的德育是基础内容,重点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想道德教育,因为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机电专业从业者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这也是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德育的特点和重要性,不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忽略德育,避免教育教学发生较大程度的偏差。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教学中深度融入德育,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开展符合中职学生实况的德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比如,在教学“电工基础”这一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将好的企业文化和质量意识融入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管理课程,教学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高度关注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教学活动完成后,请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课堂指导,注意邀请具备工匠精神的机电专业工人,使其耳提面命地引导中职学生,使学生切身感受机电工匠的精益求精精神,真正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安排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去企业文化良好的机电企业参观和实习,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岗位实践环境和机会,使学生在现场实践中理解职业素养,并有效加强其实践技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促使其积极学习,对每项操作都认真对待,能自主地规范学习和标准实践。

(二)渗透工匠精神的专业教育方案

中职学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要在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时,注重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和感受工匠精神,真正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中职机电专业的学生未来的从业目标是制造业、机械设计、产品维护等,这是现代化社会发展无法改变的趋势,提醒中职教育工作者,机电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要学习其他的职业知识[7]。比如帮助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用知识充实自己,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这能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自信心,改善其内心自卑的情况,逐渐缓和其个性缺陷,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走向正途,使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亮。

(三)渗透工匠精神的实践教育方案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不能将工匠精神以理论知识讲授的方式展开,因为脚踏实地的实践才能知道真正的结果,并能培养学生注重实践过程的意识,使学生的应用价值得以有效体现。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应用技能培养,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注重专业化实践教育的同时,深度融合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的理念和实践技能培养充分结合起来,有效深化中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这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工匠精神”的融入能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主动规范自己的各种操作,根据规范要求纠正和改进操作,充分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学生也能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带给自己的内心改变,使其对自己的工作和职业有正确的理解。比如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在机电实训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每个操作细节都有严格的要求,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细节把控的意识,有效培养学生的规范实践操作习惯,以工匠精神引导学生严谨对待机电产品制作,促使其在工作中追求极致。机电实训课中,教师对学生的实训操作进行严格指导,要求学生仔细清理线和绳间的毛刺,使连接的导线维持捋直状态,每个螺丝都要拧紧,提醒学生对仪器与工具要定期清洁和养护,一定要将自己使用的工具加强管理,使用的过程中注意保护仪器、工具,不能随便刮碰,影响仪器和工具的正常使用。要求学生在实训操作完成后,将操作台按规定整理和清洁,确保设备和导线等物品放回原来的位置。实训操作的每项教学活动都根据企业和专业工厂的标准流程、规范进行,要求学生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实训操作,不断强化学生对机电专业工作的严谨性,纠正学生马马虎虎的习惯,使其在未来工作中能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细节问题,使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工匠精神,使其在未来工作中秉持工匠精神展开各项工作。

四、结语

工匠精神的渗透不能是理论知识的简单讲授,更不能是流于形式的口号,要高度关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工匠精神的渗透,深度加深情感教育的内涵,为我国新时代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时代匠人,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注入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永昌.工程意识和工匠精神在“监控系统安装与维护”教学中的应用[J].轻工科技,2021,37(12):192-193.

[2]姜少涛.“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5):58-59.

[3]牛飞宇.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学生教学管理中的渗透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49):204-205.

[4]闵婕,熊杰.“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山西青年,2021(22):122-123.

[5]钟慧莹,田镇基.践行技校生“工匠精神”培育,让每堂思政课入脑入心[J].现代职业教育,2021(48):160-161.

[6]李玉玲,李娟.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路径[J].新西部,2020(Z7):102-104.

[7]陈维佳.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现代交际,2020(24):1-3.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匠人机电工匠
90后大工匠
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 01:38:45
工匠风采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工匠神形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4
青年匠人
旗袍匠人:坚守与传承
金色年华(2017年11期)2017-07-18 11:08:43
汽车匠人
工匠赞
大江南北(2016年6期)2016-11-21 21: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