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梅
[摘 要] 新时期要求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要求中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因此,要帮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广泛地引入体育教学中,这不仅能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让武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能,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 键 词] 武术课;综合素质:全方位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3-0040-03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正确的引
导会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身为中职教师,要明确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不仅要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传统武术进入中职校园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下面笔者就武术课对中职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开探讨,提出在中职体育教学中通过武术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几点策略。
一、中职体育教学中引入武术课的作用
之所以要将武术课引入中职体育教学中,是希望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让武术教育来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随着体育全球化趋势的增强,西方体育文化有力地冲击着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对体育项目的认识,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武术已经不能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推动作用,所以放弃了武术。这种错误的观点使学生无法真正认清武术文化和武术课的含义,缺乏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没有形成国民意识。国民意识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所以,要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就要将武术课融入中职教学中,在体育课中增加武术内容,不仅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武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应引入中职教学课堂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此外,学生通过学习武术,可以强化学科意识。很多学校只强调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将武术课与西方的体育课进行有机的融合,让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要建立科学的武术体系,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建立学科意识,让学生重视体育锻炼、重视身体素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制订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从而让武术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能[1]。
二、武术课对中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首先,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通过学习武术可以建立国家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师在开展武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与武术有关的影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武术的概念和含义。很多学生虽然熟悉武术这个词语,但是并不明白武术的真正含义,并且武术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对其有一定的陌生感,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视频,通过兴趣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比如教师可以播放《霍元甲》《李小龙传奇》这类充满爱国情怀的影片,让学生认识到早期的时候,武术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学形式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可以教学生一些基本的武术动作,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逐步学会基本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武术的魅力,从而树立民族自豪感。
其次,要让学生从文化层面上进一步了解武术的属性[2]。不少学生认为武术不是考试科目,所以不需要认真学习,这种错误的学习观点,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要将武术教学上升到文化层面和综合素质上面,让学生明白学习武术的目的不仅仅是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化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国家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以及民族自豪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爱国影片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武术并不是套路,也不是花拳绣腿,是可以保家卫国的[3]。
(二)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推进武术课顺利实施,先让学生明白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因为年龄和环境以及地域性的差异,很少有机会接触武术,所以教师要向学生普及与武术有关的理论知识。要先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很多学生在小的时候有武侠梦,认为武术就是可以像影视剧当中的人物一样飞檐走壁,教师就可以以这个为切入点展开趣味化的武术理论课堂。可以让学生成为小老师,去查找与武术有关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合和归纳,将其查找的资料讲给其他同学听,这种角色转换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武术的起源和攻防理论,通过适当的理论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理論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书籍或者报刊直观地了解我国的武术史。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时候要注意适度的原则,如果只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就会使课堂变得枯燥,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反而起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之所以要将理论知识融入中职武术课堂教学中,是希望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了解武术的概念,并对武术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明确这一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理论知识讲解课堂。教师授课时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可以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还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或者游戏教学法等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让理论知识讲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可以真正地爱上武术,并主动学习与武术有关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养成终身运动的体育习惯。
(三)结合动作讲解渗透武术的攻防含义
要将武术课堂教学落到实处,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还要向学生普及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因为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国武术主要是攻防技击性,教师要抓住教学的关键点,要以踢、打、摔、拿等动作为教学素材来展开讲解。对于刚接触武术的中职学生来说,复杂的武术套路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选取武术套路的时候要注意难易程度,不仅要强调动作要求,还要强调动作的记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攻防意识。例如,教师在讲与拳相关的动作时,就可以引入军体拳。但是要注意安全,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很多教师会重复性地带领学生练习基本动作,这种重复性的练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初步的动作,但是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学生在枯燥乏味的练习过程中容易失去对武术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合理分配组员,将动作能力强的学生与动作能力弱的学生分为一组,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帮助接受能力弱的学生纠正其错误的动作,学生之间通过互帮互助,可以进一步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也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武术入手,让学生每天练习一小段武术动作,从而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强健体魄[5]。
(四)動作示范上采取分解和完整相结合
大部分学生小时候没有练过武术,因此教师在进行武术内容讲解时,要注意动作示范,分步骤实施教学,让学生看清每一个动作,进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展示动作的时候,要将动作的概貌和精气神呈现出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练习武术动作,从而起带头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武术有很多动作是组合而成的,所以教师要设立清晰的教学计划,对每一个步骤进行分步讲解,有的学生手脚配合不灵敏,肢体不协调,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一步一步地进行指导,让学生熟悉每一个动作,然后带领学生将每一个动作串联起来,通过练习可以形成一套武术套路。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个复杂的动作时,可以将该动作分为上下和左右两部分。弓步架推掌这个动作就是很好的例子,教师要先教学生脚下的动作,再让学生学会手部动作,将上下两部分结合展开练习,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建立自信心。教师对细节内容进行着重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再增加动作难度。循序渐进地学习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之所以要强调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因为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其身心健康发展会影响身体素质以及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速讲解很容易让学生内心受挫,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终身运动意识的建立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动态,迎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和运动条件,通过细心的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武术的基本要领,感受武术文化的魅力[6]。
(五)动作纠正上采取互教互学的方式
一部分学生虽然掌握了动作的基本要领,但是对细节内容并没有真正地领悟,所以教师可以在动作教学上采取互教互学的方法,教学内容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始部分,第二部分是准备部分,第三部分是基本部分,第四部分是结束部分,这种教学形式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聆听状态,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理解时间。新时期要求学生形成终身运动意识,身为中职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将被动的教学转化为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武术的热爱程度,教师根据学生对武术的热爱程度以及接受能力制订教学计划。对于曾经学习过武术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成为老师的小帮手,帮助老师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动作。而对于没有学习过武术动作的学生,教师则要让学生形成虚心请教的意识。很多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得很好,但是一到实践操作时就会出现问题。面对这类学生,教师不能用打击教育法让学生提高自己动作的精准度,而是要采取适当的鼓励,可以在学生中选取榜样,让动作做得标准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一起练习武术。这种教学形式的好处在于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刻板的束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团队意识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少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没有形成团队意识,不懂得为他人着想,而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符合终身运动意识理念树立的教学目标。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运动太累,不愿意进行运动,都是在教师的督促下才进行的武术学习。教师就可以成立互帮互助组,让热爱运动的学生带领这部分学生展开武术练习,这种互帮互助组就抓住了学生之间的特点,迎合了学生的个性喜好,使他们享受中国武术的乐趣,可以真正爱上这项运动。
三、结语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将武术课引入中职体育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荣誉感,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观念,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困难,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还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在身心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可用型人才,进而更好地推广全民运动。
参考文献:
[1]张厚豪.中职传统武术课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7(23):102-103.
[2]程茜.地域性传统武术在祁县各中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的基础研究:以戴氏心意拳为例[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5.
[3]孙一.平顶山市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1.
[4]周德超.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应用[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4.
[5]王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以兰州市文科职业学校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6]杨静.北京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武术教学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