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婷
[摘 要] 职业学校学生违纪行为反复出现,教师的教育效果不佳,面对这个“头疼”的问题,需要重新分析学生违纪的心理动机。从认知领域理论的角度,采用纵向和横向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学生的长期违纪行为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违纪行为存在三种不同的价值判断维度,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出发提出了学生违纪处理方法的改进意见。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学生;违纪行为;认知领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2)13-0016-03
一、职业学校学生违纪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和公民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在校学生违纪行为的类型和动机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关。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年龄介于16到21岁,处于青少年到成年初期的成长阶段。生理和心理逐步达到成熟,开始考虑如何选择未来的学业和生活道路,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重要准备时期。
在这个发展阶段,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发现,打架、破坏公物之类的违纪行为逐渐减少,染发、烫发、化妆、奇装异服、迟到之类的违纪行为却屡禁不止,让老师们头痛不已。反复教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部分违纪学生认为,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学习,也没有给其他人带来麻烦,化妆或者迟到也没有关系,是老师管得太宽了。教师教育时给出的理由大多是对学校形象和个人形象不利,会分散学习精力,造成不良的风气等,无法提供有力的说辞让学生信服。
除此以外,每一个职业学校都有类似于学生守则或者纪律管理规定的制度,作为违纪行为的判定标准和违纪学生的处理依据。不难发现,有些违纪行为,学生不会轻易去做,如打架、诈骗、参与不良团伙等。而有些违纪问题即便是有明确规定也还是会反复出现,如奇装异服、化妆、不穿校服等。这两种违纪行为出现的频率差异很大,因此我们需要从违纪行为的成因来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二、认知领域理论的分析
(一)价值判断的三个维度
传统的教学实践遵循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强化的方式获得的。(Skinner.1971)因此,不同的课程需要不同的教学策略。德育也很相似,采用一些手段让学生明辨是非,其行为符合社会期许的标准。这是我们对德育的传统看法,如同其他文化课程一样,德育也有相应的策略。而认知领域理论却认为,学生对“是非”的看法具有不同的层次,社会规范和道德并不是同一概念,仅仅将行为区分为道德和非道德是不够的。在“是”与“非”的层面下,应该有更加详细的区分。
认知领域理论对道德行为进行了领域区分,认为道德和习俗存在差异。道德是人类健康幸福、公正和权力的概念,道德判断是通过人对公正和人类福利的理解构建起来的。习俗则不同,习俗是对用于建立和维持秩序的一系列行为的期待。[2]因此违反道德的行为往往是伤害他人福祉,造成社会不公的行为,而违反习俗的行为则是对现有制度和规则的挑战和不认可,却不一定是导致他人受到伤害的非道德行为。除了道德和习俗两个维度,努奇创造性地挖掘出了第三个维度:个人领域。[3]个人领域是和个体自己选择有关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个人的偏好,而不是对错。它是在德育中常常会被忽略的一个因素,教师通常以道德或者习俗的标准要求学生“服从”,认为学生个人的“偏好、选择”不重要。学生却认为他们的“偏好、选择”很重要。因此从认知领域理论的角度来看,学生违纪行为需要从三个不同的价值判断维度来区分。
(二)某职业学校的实证分析
根据认知领域理论,学生对违纪行为的认知是否存在三个层面的不同看法,我们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实证分析。以某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高职某一个专业的两个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A班级是2016级五年制高职四年级学生,B班级是2019级五年制高职一年级新生,A班级39人,年龄18~19岁;B班级37人,年龄15~16岁。
1.纵向研究数据
对A班级学生进行了为期三年半的纵向观察和跟踪记录,具体违纪形式和比例情况如下表。
A班2016年至2019年6月各年的违纪数占总数量的比重如下图1:
从上表和图1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违纪行为出现明显的差异。三年半的时间,没有发生一起打架等较为严重的违纪事件,考试作弊和辱骂他人所占的比重不超过3%。化妆、奇装异服、不带胸卡等仪容仪表问题占47.4%,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违纪行为和仪容仪表有关。迟到(不旷课的情况下)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谈恋爱的情况极少,也可能比较隐蔽而使教师无法精确记录。上课违纪行为比例不高,取决于任课教师的纪律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违纪的次数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仪容仪表问题和迟到问题,是导致违纪事件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2.横向研究数据
为了了解学生在这些违纪行为的背后是否存在认知领域理论所说的三个维度的划分,对A班和B班学生同时进行了匿名的问卷调查和询问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不同违纪行为的看法和违纪的倾向。
首先,图2中关于考试作弊、打架骂人、“搭便车”(不劳而获)的行为。教师提问:“如果没有规定,不会受到惩罚,你会考试作弊、打架骂人或者“搭便车”吗?”我们列出两个班级学生的所有回答中比例最高的一项是骂人。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搭便车”、骂人、打架、考试作弊是不对的,理由是会造成不公平和对他人的伤害,是不道德的行为。这说明为什么违反道德的行为比较好处理,学生能够明确地认识到非道德行为的错误,只有学生认识到行为本身的错误,才更容易接受教育或者处罚。54293A7A-491A-470E-A889-AFC10F1B0AC2
其次,关于遲到、化妆、服装(奇装异服或不穿校服)、不佩戴胸卡、谈恋爱等行为的违纪,学生理由主要集中在:“学校有规定”“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不能破坏学生的形象”“怕老师和家长批评”是他们不违纪的主要原因,如果学校没有规定,或者没有成年人的监督“可能会迟到、化妆、穿奇装异服甚至谈恋爱”。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将迟到、化妆、穿奇装异服看成是习俗(规定或命令)层面的行为,只有违背了规定或者成年人的命令(学校规定不许化妆或者迟到)才是错的,因为他们认为迟到、化妆、穿奇装异服本身对他人没有害处,没有造成不公平,因此不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习俗层面的问题。
相比打架、骂人等非道德违纪行为,学生在化妆、服装、不佩戴胸卡和谈恋爱问题上,两个年级的违纪倾向同时提高了,高年级的比重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图3显示,2016级老生A班(浅色柱形图)在这些行为方面的违纪倾向比2019级新生B班(深色柱形图)的违纪倾向高。进一步询问原因,新老两届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既然不影响学习,也不影响他人,穿不穿校服、佩戴不佩戴胸卡、谈不谈恋爱都是自己的事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的学生逐渐意识到习俗(规定和命令)的“武断”特点,习俗(规定或命令)不是一成不变或者完全正确的,习俗(规定或命令)只不过是一种习惯性使用的社会标准,似乎存在可以讨价还价的空间。所以,只要习俗的维护者(教师、惩罚制度)暂时没有发现或者反应不明显(教师口头警告或视而不见),就可以违反。低年级的学生心理上认同老生的观点,但是他们认为自己年龄小,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影响更大,行为上倾向于遵守习俗(规定或命令)。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迟到、化妆的违纪行为会反复出现。而有些行为,如不佩戴胸卡和谈恋爱是个人的选择,属于个人层面的行为,只论“偏好、选择”,与“是非”无关,既然没有错为什么要遵守这些“不太合理”的规定,所以学生不佩戴胸卡和不穿校服的事情频频发生,屡禁不止,教师对学生谈恋爱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违纪行为的处理十分被动,因为学生认为私人层面的行为既不伤害他人也不受习俗(规定和命令)的约束,只要教师、家长管不到,“我就可以做”。
从以上两个截面的数据分析来看,职业学校学生对违纪行为存在三个维度的价值判断,学生对不同层次的违纪行为有着不同的认知,教师的应对也要根据这样的特点来“区别对待”,而不是用校规、校纪统一衡量或者都归为道德问题,要从每一个层面考虑学生的动机,准确把握学生违纪行为的性质,采取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引导措施。
三、违纪行为的应对
(一)有针对性地应对违纪行为
学生对违纪行为的认知存在三个不同的维度,教师应该从不同的维度分析学生的动机,并做出相应的反馈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涉及考试作弊、打架骂人、“搭便车”的违纪行为,应该从该行为导致的后果出发,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作弊、“搭便车”的后果会导致努力和不努力的人得到一样的结果,对于努力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打架、骂人会使他人受到伤害,如果自己被打或者被骂了会怎样?让学生在社会的公平性和他人福利的层面进行反思,更容易形成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意识。同时为了防止这种违纪行为的发生,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有关视频和开展讲座,强化建立社会公平和发展人类福利的重要意义。关于迟到、化妆、服装、不戴胸卡、谈恋爱等行为,不需要上升到道德层面去教育,而要区分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是涉及习俗(规定和命令)领域还是个人领域,通过解释习俗的重要社会协调功能,如学校形象、文化和传统,以及获取个人的归属感等方面去开导学生理解习俗的重要性,而不是片面地强调习俗的强制性和对命令的服从性。学校也需要适度调整习俗(规则和命令),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放宽学生个人选择的范围,减少对学生个人领域的侵犯,从而减少习俗(规定和命令)中不合理的内容对学生个人选择的过度限制,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二)实践教学中的相关指导
职业学校的教学要更多地结合职业行业或者用人单位的要求,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理解职业岗位对人的道德、习俗要求和个人领域的区别,理解学校的制度和要求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如企业要求员工穿制服体现统一的文化,佩戴相应的饰物作为企业形象的识别,保持统一的发型和装容等,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从而自觉地理解和适应学校的习俗(制度和命令)带来的好处,减少违纪行为频发的现象。通过各种校内外的实践活动、社团活动提供学生个性化的选择,转移学生对“个人选择”狭隘的理解和认识,在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个性,扩大校园内个人领域的选择范围,从选择“是否谈恋爱”转变为“参加哪些活动”,理解“个人选择”不一定要“挑战习俗(制度和命令)”。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违纪行为并不是“犯罪”,学生也不是“罪犯”,纠正学生违纪行为的目的是帮助调整自我认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建立一个让违纪的学生能够重新获得自我信任和他人尊重的环境,并拥有获得公平对待的权利。在充满理解、包容、公平和情感支持的文化环境下,才能实现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谷彦慧.重新认识学生违纪行为:基于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的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8(3):57-64.
[2]刘春琼.领域理论的道德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65,38,194.
[3][美]拉里·努奇.“好”远远不够: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M].冯婉桢,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2,51.
[4]刘春琼.领域、背景与文化: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5][美]基伦,斯梅塔娜.道德发展手册[M].杨韶刚,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688.
◎编辑 薛直艳54293A7A-491A-470E-A889-AFC10F1B0A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