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阅读伴成长

2022-05-05 14:16张晶燚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摘 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翻转课堂”“微课”“多媒体教学”等一些新的教学手段逐渐走进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开始步入数字化阅读时代,教师也在利用海量的阅读资源和网络平台,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在此时代背景下,就如何利用“有声朗读”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声阅读;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2-0209-03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幼儿时期的诵读儿歌、听读故事,到小学阶段的朗读课文,可以说,学生最初的阅读能力是在有声阅读中逐渐形成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量的限制、阅读能力和方法的欠缺,都可能成为未来独立阅读的障碍。因此,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对阅读能力的提升都显得格外重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学生的阅读教学有明确目标:“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1]。”特级教师窦桂梅认为“读懂一篇好文章”是重要的基本学习能力,并强调:“小学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做出解释及进行评价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可以通过阅读来学习[2]。”当代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一定是大量阅读的人。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当一个人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时,那他就有了一种精神饥饿感。有精神饥饿感的孩子,每天都会主动地、自觉自愿地阅读[3]。”

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让各地的正常教学受到了影响,在这个超长假期里,笔者带领班级学生进行“分享阅读,分享爱”的有声阅读活动尝试,学生在此过程中获益颇多。本文将活动中总结的阅读指导策略加以阐述。

一、分享,打开阅读之门

阅读本身是一件能够让学生身心愉悦的事情。有效的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更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分享是一种美德,幼儿园起,教师就会带领学生感受分享的喜悦。分享阅读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分享,其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同时也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儿童本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对于分享阅读有着强烈兴趣。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分享阅读还缺乏经验和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尝试阶段性指导。

第一阶段教师示范是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此阶段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读物作示范,教给学生分享阅读的方法。在此阶段,笔者结合4月23日“世界阅读日”主题,选择了台湾儿童文学家方素珍的绘本《你送玫瑰,我送什么呢?》来进行阅读分享示范。这部作品从一个小小的礼物展开,将“世界阅读日”的由来讲给学生:“玫瑰代表美丽与智慧”“书代表知识与力量”,加泰罗尼亚公主和圣乔治骑士是正义与责任的化身,他们利用自己的行动拯救了国家。将这个故事讲给学生,促使他们了解“世界阅读日”的由来,让他们明白正义与责任的伟大,让他们体会阅读的快乐。教师先录制读故事视频,然后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录好的视频配乐、配图发到班级群里,让学生倾听。教师分享给学生的故事作为打开其阅读之门的钥匙,充满了幻想与乐趣,同时还带给学生获得知识的体验,是一次良好的开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学习起来就会更积极、主动。

这里值得注意的有几点。首先,对于小学生来说,分享的故事不宜过长或过于复杂,分享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语文素养不断提升,教师所选取的故事内容可以逐渐复杂,人物可以逐渐增多,故事情节可以更加曲折。其次,良好的示范对于学生的分享是十分有意义的,可以为第二阶段的学生分享打下良好的基础。

读书就要选择好书,以便用有限的时间读更有价值的书,从而获得最大的读书效益。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使其乐读、善读。学生根据教师的分享,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读给其他学生听。

二、有声,获得阅读之法

有声阅读不仅考验学生的朗读水平,更考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习得朗读的基本方法。通过感受人物的内心与情感,学生可以实现与主人公的共情,从而更好地表述文章的情感与内涵,这些恰恰也是有声阅读能够实现的。因此在第二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尝试”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有声阅读的指导。

(一)图文并茂法

六至九岁的学生对于直观表达所获取的图像往往更加深刻。因此,要将绘本故事选为分享的首选读物。在第二阶段绘本故事分享时,笔者选择了英国作家卡丽·韦斯顿的作品《超人波波熊》,其图文结合,可以边看图片边阅读,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另外,有些绘本故事中,文字多插图少,学生在阅读时,也可以根据文字内容配插图,做到手脑结合。

(二)声情融入法

在朗读故事时配以优美、适当的轻音乐,会使读者获得更加美好的体验。因此,笔者选择了轻音乐辅助阅读教学,做到入情入境,情随乐动。另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朗读时代入角色,模仿不同人物的语音、语调,做到声情并茂。在情节起伏跌宕时,配以或快或慢的朗读,用声音向听者展示情节的起伏,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多种感官,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故事情节之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

(三)亲子合作角色扮演法

亲子阅读一直是社会、学校所共同倡导的阅读方式。父母的加入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和乐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上也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可见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在绘本当中,往往有多个人物,如果家长能参与角色扮演,进行朗读,会大大增加儿童阅读的兴趣和自信。

冰波先生写的童话故事《大象的耳朵》讲述了大象因为小动物们的质疑而改变自己的耳朵的故事,这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不应该盲目听信别人的话,要有自己的主见。故事中,大象和小兔、小山羊、小老鼠等小动物之间进行了几组对话,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入角色扮演,对体会人物的心情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时就需要全家总动员了:学生扮演大象,学生妈妈扮演小兔,学生爸爸扮演小山羊,如果有其他家庭成员也可以参与其中。这样的阅读一定比学生自己读的效果更好。

亲子阅读中的角色划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人物,将人物的神态、对话、动作、心理等方面表现出来。这既是对文本的解读,也是学生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一个重要方式。学生在亲子合作阅读中,会将原本静态的文字变得更加鲜活可感,从而更好地进行阅读、感悟。

三、提问,探索阅读之重

在讲完绘本《超人波波熊》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聪明的你,听完了故事,想要对主人公波波熊说些什么呢?”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很多学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学生A说:“做事要不害羞,要勇敢地去面对。”学生B说:“不是每个人都做地特别好,希望波波熊声音再小点,大家听得就更开心。”学生C说:“坚持就是胜利,不要气馁。勇敢面对自己的短处。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都会成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想法多元化、多角度,全班超过75%的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次尝试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第三阶段分享故事之前,笔者针对绘本《达芬奇想飞》设计了三个小问题:

(1)达芬奇的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2)从达芬奇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3)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想怎样去实现它?

带着问题听故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更能促进学生思考。这样坚持下来不仅可以促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更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其提问的能力有待提升,语言的组织未必恰当,所提出的问题也不一定有研究价值和意义。然而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勤思好问的积极性与探索热情,即使问得不得当、问得离题、问得离谱,也要尊重学生成长的基点。在这一阶段,不要操之过急,学生能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即可,不要求问题的数量、问题的形式、问题的角度、问题的表达,要关注的是质疑的兴趣以及胆量,尊重学生的发问才能让阅读更有趣、更有效。

四、交流,创作阅读之趣

人與人之间的沟通桥梁就是语言交流。如若交流建立在充满期待、充满欢乐的氛围之中,那么其效果将会大大提升。阅读交流是阅读习惯培养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在阅读中通过师生之间对话、生生之间对话,以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可见在第三阶段的阅读分享活动中加入交流环节极为重要。分享者分享故事的同时提出问题,倾听者带着疑问倾听,借助问题进行阅读思考。学生听完故事后会在班级群里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者也会根据其他的回答进行交流。每天一人分享,每天一起交流,日积月累,阅读量会得到提升,学生分享阅读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对自主阅读的兴趣也增强了。这种有来有往的分享交流,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同时,语言组织能力也得到提升。学生或通过语音在班级群里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或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这种留痕阅读的体验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倾听其他同学的心声,从而打开阅读的另一扇门,使自己的阅读经验更加丰富。

阅读分享活动历经三个阶段,即教师示范、学生分享、提问交流。三个阶段有梯度,衔接过渡自然,学生在阅读分享活动中积极参与,收获颇丰。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悉心指导,家长的配合支持、鼓励帮扶,能够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

笔者在2020年疫情居家学习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组织开展“分享阅读,分享爱”班级读书活动,期间班里90%以上的学生参与其中,分享次数多达120余次,学生交流讨论发言多达近千次。另外,笔者利用“美篇”App,将学生分享故事的视频、提出的问题、群内的交流内容截取出来,并制作成美篇,发布到互联网上。这样既能保存有声阅读记录,还能分享给更多学生、家长、教师。

有声阅读的倡导使学生更爱读书、更爱分享,因此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阅读分享成为每位学生乐于享受的精神盛宴。这种阅读交流方式可以用于寒暑假期间,也同样适用于班级的日常阅读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张必锟.我教语文——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张晶燚(1987~),女,回族,辽宁丹东人,硕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KBLX-2020176)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