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英语文学圈阅读 微探小组长支持模式

2022-05-05 15:03:41葛雨亭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

葛雨亭

摘    要:英语阅读课作为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入的重要课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之一。小组长支持模式下的文学阅读圈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著手:在课前引导阶段,小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文学圈阅读小组,明确文学圈阅读角色,并引导组员开展自主阅读;在课堂讨论阶段,小组长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角色,组织学案分享,纠正组员的语言错误,帮助组员厘清分析思路;在课堂展示与评价阶段,小组长组织组员展示学案成果,再进行自评与互评。

关键词:文学圈阅读;小组长支持模式;合作学习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点,应当在课程中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进行综合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英语阅读课作为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入的重要课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当前的中学英语阅读课由于课时限制、阅读材料不足、教学理念陈旧等原因,往往停留在语言、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教学层面。

文学圈阅读是由Daniel提出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一般由4~6名学生组成,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共享资源、相互扶持,共同实现阅读目标[2]。文学圈阅读的基础角色包括Connector、Questioner、Passage picker、Illustrator、Summarizer、Researcher、Word master和Travel tracer等。文学圈阅读的基本步骤是“文本自读—同伴讨论—小组展示—自评互评”,学生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而非直接参与者。在小组合作中,语言能力与组织能力较强的学习者,是小组合作的灵魂人物,为小组同伴提供生词、复杂概念、任务要求和语境解释等[3]。基于Reid et al.提出的合作学习五阶段,即任务布置阶段、信息讨论阶段、知识转化阶段、知识呈现阶段和反思阶段[4],笔者建构了“课前引导—课堂讨论—课堂展示与评价”的小组长支持模式下文学圈阅读教学路径(如图1所示),并分析其在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Save the Day(中国青年出版社)中的应用。

一、课前引导阶段

在课前引导阶段,小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文学圈阅读小组,明确文学圈阅读角色,并引导组员开展自主阅读。

(一)构建文学圈阅读小组,明确六大角色

在课堂讨论开始前三天,三位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熟悉文学圈阅读的基本概念和参阅前一届学生的优秀学案,建构六人为一组的文学圈阅读小组,并明确文学圈阅读角色及其任务(详见表1)。

(二)确定展示主题,督促完成学案

在明确文学圈阅读角色及其任务后,教师设计并下发学案。小组长与组内成员根据学案进行讨论,并确定本组的展示主题。三小组确定的展示主题分别为家庭关系(Family relations)、成功(Success)和欺诈(Cheating)。围绕展示主题,各成员自主研读文本,并完成各自的学案(如图2所示)。小组长在这一过程中起监督作用。

二、课堂讨论阶段

在课堂讨论环节,小组成员以圆圈形式围坐,面对面分享学案内容,为上台展示作准备。这一环节约为15分钟。小组长主要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角色。

(一)组织学案分享,推动相互补充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应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倾听他人的观点、经验、指导,积极分享自己的资源、体验、建议、成果,作为对自主性学习的补充[5]。作为组织者,小组长需要运用恰当的交际策略,推动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讨论,进而反思与补充学习成果。在这一环节,小组长督促组员使用英语分享学案,标出对方学案中难以理解的部分并请该组员作出相应的解释或修正(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这一过程使小组展示成为一个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整体。

(二)纠正语言错误,润色语言表达

语言的形式与其表意功能密切相关,准确的语言表达是组员之间信息沟通的前提条件。在组织组员讨论的过程中,小组长对组员的语法表达进行纠正(部分纠正内容如表2所示)与润色(部分润色内容如表3所示),以促进组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由表2可知,小组长对组员的主谓一致和语态进行了纠正,帮助组员组织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由表3可知,小组长一方面帮助Summarizer 2删除复述中的不必要细节,使其表述主线更加清晰,另一方面帮助Connector 2再现与原文的逻辑关系,修正表述中不够清晰的部分,使其表述结构更加紧凑。

(三)厘清分析思路,锻炼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6],高质量的语言表达是清晰思维逻辑的体现。为此,小组长在小组讨论时要注重组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思维表达的清晰度。例如,Word master运用简笔画解释“fall silent”与“blush”,较为形象生动,但可能会使组员感到难以理解。因此,小组长补充了“fall silent”与“blush”的英文解释,即“fall silent”为“Some places are so quiet that even you can hear a sound of a needle drops on the floor.”,“blush”为“Someone feel ashamed or shy so their faces turn red.”,诙谐可爱的简笔画结合简洁生动的描述,给组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小组长发现Character analyst所例举的King Harry的两句对白,并不能佐证其“clever”的性格特点,故使用“That could be dangerous. I have a better idea. Follow me to Correct Castle.”进行修正,使得对King Harry的分析有理有据。353B18AB-3CEE-4F6F-A3C4-86621F963DA0

三、课堂展示与评价阶段

在课堂展示与评价阶段,小组长组织组员先以Presentation的形式展示学案成果,然后进行自评与互评。

(一)串联组员发言,主持小组展示

小组长作为课堂展示环节的主持人,在小组发言中起串联作用,并与组员进行互动和板书关键字词。下面以主题为“成功”的小组为例进行阐述。首先,小组长介绍组员,并引出话题“成功”。然后,每位组员进行如下发言:Summarizer以“how a team succeeds”为主线,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Word master讲解“pass”和“be proud of”两个语言表达;Character analyst从Princess Jane的言语、外貌、行为等角度,论证人物“successful”的特质;Connector归纳团队合作的技巧,指出“A good teamwork”应该包含support、improve、solve、accept等特点;Questioner对争议性人物Mr. Goal进行评价,提出“Is he a successful coach or not?”,引发对成功与道德的批判性思考。小组展示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小组长在组员发言时积极提供板书(如图4所示)、补充、更正等帮助,使得小组展示的汇报质量得到提高。

(二)参照课堂反馈,开展自评互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通过开展自评与互评,不断反思,取长补短,总结经验,进而调控学习[7]。在课堂展示结束后,教师提供评分表(如表4所示),并示范评价要求。小组长在组织成員进行简单讨论后,引导组员对自己小组和印象深刻的小组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参照反省本组的优缺点,以期为下一阶段文学圈阅读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模板。

英语是交流思想与思维的工具。学生在阅读课中应当以探究者的身份,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8]。文学圈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分享”的形式,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英语、多元解析信息、思辨文本内涵,进而多层次提升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实践表明,小组长支持下的文学圈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点优势:其一,相较于教师的直接干预,文学圈阅读小组成员间有更大的讨论自由度,学生表达观点的意愿有所提高;其二,文学圈阅读要求每位成员认真研读课本,积极思辨,并进行成果汇报,使得学生从被动的语言接受者转化为积极主动的语言学习者;其三,小组长在组织小组讨论、厘清组员思路、规范组员表达的过程中,自身的合作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为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考方向。

参考文献:

[1][6][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4-5,83.

[2]DANIELS H. Literature Circles: Voice and Choice in the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M]. Portland: Stenhouse Publishers, 2002: 17.

[3]JACOB E, ROTTENBERG L, PATRICK S, et al. Cooperative learning: Context and opportunities for acquiring academic English[J]. TESOL Quarterly, 1996(2): 253-280.

[4]李俏.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3(6):38-42.

[5]夏谷鸣.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能力[J].英语学习,2017(8):5-8.

[8]刘道义. 启智性英语教学之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5(1):80-90.353B18AB-3CEE-4F6F-A3C4-86621F963DA0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2:51
“五二一”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39:41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2:44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8:17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4:5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