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盼
本文分析了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了情境创设教学法在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策略,提出了构建真实场景的方法,在课堂上巧妙设置问题和项目驱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自主性,拓展教学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目前,服装行业发展迅速,服装市场竞争激烈,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也在激增。然而,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不强、教学内容的设计不符合实际、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直接影响到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情境创设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立足于一定的现实情境和实际操作情境,通过不断引入生动的教学情境,使专业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服装行业的繁荣,对服装设计和工艺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服装设计专业迫切需要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情境创设教学法的应用正是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可以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一、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一)理论教学枯燥,学生缺乏兴趣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基本上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授——布置作业——学生练习。虽然理论课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师以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理论课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都想学习的课程。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服装设计就是绘画和制作服装,缺乏设计所要求的精神性、创新性和适应性。
(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差别较大
服装专业是一门工业类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同时,服装行业作为紧跟时尚潮流的专业,变化无常,各种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学校教材难以适应行业的发展。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固化的,允许学生在设定框内进行变化,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一旦他们面对市场的变化,就无能为力了。许多学生说,上班后到处都遇到困难。在学校学到的大部分知识都无法使用,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和磨合。
(三)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当前,中职教师出现两极化的趋势。一部分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思维固化、缺少热情,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且也不愿意改变,对服装设计前沿技术与理论知识不了解且也不愿意了解,以致无法带给学生新东西。另一部分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来到工作岗位,工作热情饱满,紧跟时尚前沿,也愿意学习新知识,但缺少教学经验,教育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与此同时,学校缺少了解市场需求的企业一线设计人员和销售人员。
二、情境创设教学法在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仍旧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专业理论教学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纯粹的理论知识教学往往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味同嚼蜡,学习兴趣逐渐降低。情境创设教学法则可以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真实场景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进行生动的美化和再现,提升理论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二)能够促使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育要求教学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职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专业特性和市场需求,迎合市场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中职学生生源为初中毕业生和具有与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学习基础、自律性、学习自主性都较差,教师如果沿用旧的讲授法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教学法把任务落实到每一名学生,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杜绝敷衍,有效促进每名学生的发展。
三、情境创设教学法在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应用的策略
(一)课堂上构建实景,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服装设计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参与兴趣,以学生完成自主设计的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如果学生在听完所有课程后仍然不能独立完成设计,这样的课堂将会失败。自主设计需要创新,服装设计也需要创新,而创新离不开丰富的理论支撑。教师应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引导学生在浩瀚的理论中寻求灵感。情境创设教学法能够让课堂“活”起来,突破理论壁垒,让理论与实践合理联结,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对此,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例如,针对服装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国元素在礼服装饰设计中应用”的教学,指导学生鉴赏中国元素变化多样的艺术美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师单纯地介绍什么是中国元素、如何运用中国元素,那么对学生来说这门课又变成了听天书一样的理论课。每名学生心中的中国元素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当以自主探究为主要教学思路,在上课伊始,先让学生阐述自己心目中中国元素的概念、画出自己对中国元素的构想,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而不是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蕴含中国元素的服装造型,让学生身临其境欣赏中国元素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东方魅力。教师深入讲解每一个造型的设计理念和来源,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丰富学生的认知。接着,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中国元素在礼服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进程以及随着时代变化这些元素的应用变化,引导学生梳理中国元素与时代、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之间的联系,培養学生对中国元素在礼服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意识。最后,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打开学生的思路,设置“我认为的中国元素”主题任务,要求学生先根据主题任务利用自己喜欢的中国元素进行创意设计并画出手稿,再交流设计主题、设计思路,分享设计心得,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个人创造能力。
(二)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自主性
虽然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但理论基础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服装设计要求学生有审美积淀,对服装面料、中外服装的演变和发展历史、人体美学乃至不同国家的民俗有着丰富的了解,因为灵感的迸发隐藏在深厚的积淀之中。如果教师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各种技术要领,单纯通过理论讲解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在服装设计专业不断改革创新的背景下,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社会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整合教学内容,将僵化枯燥的理论课分解为小知识点,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必要的情境,然后向学生提问,提供认知对接点,让学生在理论上寻找答案。
例如,教师在教学“图案设计”这一课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图案设计的理论知识、深刻理解形式美法则及构图形式并能灵活地应用。“图案设计”是服装设计审美及造型设计的基础,也是为后续课程打基础的一门课。在课堂上,教师不妨以地方文化为切入点,首先要求学生寻找本地乃至全国各地的标志性符号、图案,并将这些图案、符號打印出来,让学生相互传阅欣赏。之后再提问学生观察这些图案能够想起什么,并讲述图案与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这些图案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的形式有所掌握。最后引导学生对应课本知识思考图案设计的原理,启发设计灵感。这一课时创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并自发地根据本地文化设计几个图案,在实践中运用图案设计理论,增强个人的图案设计能力。
(三)进行项目驱动式教学,拓展教学空间
好的设计不仅要体现设计师的审美、灵感与工艺,更要符合市场需求、顺应潮流。全球知名的服装设计学校——帕森斯设计学院,在教学理念上提出:要提供学生在专业及实务经验上的学习。教师可以运用有关企业的真实项目,让学生走出课堂,真实体验服装设计行业的运行流程,从而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情境中真实地感受和体验设计内容、流程,进而提升个人服装设计能力。在进行项目式教学时,仅靠教师和学生是无法实现的,教师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连接企业、学校、家长,引导学生在项目任务实践中与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提升学生的职业交际能力,在确保学生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例如,“服饰配色”一课要求学生掌握配色技巧并形成产品市场化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教师可以与学校合作的服装企业进行联合教学,实施项目任务驱动教学。先展示服装企业中不同风格的服饰,包括不同风格的服装中独特、有创意的配色设计细节。之后教师将学生分组,不同的小组接触不同风格的服装并总结设计风格。随后,邀请服装企业中各类风格服饰的设计师给学生讲述设计的灵感来源、配色技巧以及服饰与所属企业品牌文化之间的协调性。最后让企业设计师带领不同小组为企业设计服饰。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小组中要遵循企业品牌文化,小组成员之间、成员与设计师之间相互讨论、沟通和学习,进行完美地任务分工、合作并完成设计目标。在整个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脱离指导,要随时给予学生答疑解惑。完成项目任务设计后,教师再组织展示会,邀请企业设计师代表、学校专业教师对小组项目作品进行评价,并要求学生根据评价意见进行修改、反复练习,以提高水平。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得到了应用。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问题,拓展教学空间,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自主性,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