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杰
尽管《<论语>选读》这本教材从 2007 年正式进入教学课堂,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案例,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怎样有效地排除阅读障碍而又不至于把课上成单纯的文言文学习课,怎样在探究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想而不人云亦云,怎样提高学生自己的文化修养在现实生活加以运用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些是学生的原因,也有些是老师的原因。如果加以概括,问题的根本就是怎样在教学中处理好文字、文章和文化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与一般的文言文教材不同,这本教材“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理解的探究是结果”,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这个特点精心设计,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对老师的教学和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本文试图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整理出《〈论语〉选读》的一般教学策略,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为高中的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再加上本身关于文言文的知识积累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学习这样一门文言文语言较为简短的选修课《<论语>选读》,应该比较合适。但并不是说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组织教学时加以注意。
一、学生的思想特点有其复杂性
从大背景的角度讲,这些学生正处在社会飞速发展、思想变化日新月异的一个时代。从个体的角度讲,学生处在青少年时期,很容易接受一些新鲜事物,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但对于传统文化学习可能缺乏主动性,只要引导得当,他们不会排斥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反會很渴望得到其熏陶。怎样处理并利用好这其中复杂的关系,使学生能从内心真正地重视甚至喜欢上这门课非常重要。而且从学生群体内部来说,个体之间的兴趣和需求也存在明显差异,在顾及整体的时候,同样需要关注个体特点,因材施教。因此,在推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增强教学方式的趣味性,以帮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完成相应的任务,以实现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论语》语言比较简单,并且教材在每一章下面都提供了重点字词注释和参考译文,教师就觉得学生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也可能因为学生学习水平提高了,就认为学生不再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两种观念都过于乐观。不可忽视的是《论语》中毕竟还是有些语言对学生理解来说有一定难度,而且就算表面上能理解语义,在思想的把握上却未必能到位。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所了解,以便教学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
三、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待提升
学习动力来自于学习的动机。只有有了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学习才会成为有意义的事。所以要引导学生真正地认识这门课的价值,而不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应付态度。教师应该考虑到,由于这门课的选修课性质必然会让学生产生不重视的思想。如果以这种心态去学习,只是追求达到表面的了解都不一定能实现,更何谈探究文化、运用到实际?所以动机的确立是进行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在教学上精心设计,吸引学生兴趣,打动学生的内心。
学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主体,但这个过程不能在强势压迫下进行,不能运用教师的威严,而应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来说需要:
(一)培养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为学生提供纯正的学习动机(不只是简单地应付考试)。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学生有兴趣而不择手段,用一些肤浅甚至低俗的东西吸引学生,如在介绍孔子时,有老师就对孔子的出生和相貌大做文章,引用的就是《史记》中的记载:“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名曰丘云”。首先这样的记载真实性不是非常可靠,即使真实,也不需过于看重,简单了解即可,而如果拿来大做文章,那就有点对古人不敬。从效果来讲,这样虽能暂时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却难以提供持久的学习动力,且长久下去会让学生不尊重传统文化,最后只能适得其反。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中对中国人产生影响最深远的儒家思想产生真正的兴趣。既然它是“古”的,那学习它价值就应该体现在“今”,让学生知道它其实存在于当今社会的点点滴滴,大到治国的政治,小到人的品行修养。可以由现实生活去发现这样的思想的价值,再用这样的思想去分析现实生活,避免空洞无聊的说教。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于问题的形式,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以搭建学生生活和知识学习的桥梁,这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体验。同时,借助于问题的形式,教师也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以帮助学生加强对于知识趣味性的感知,帮助学生在问题思考和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实现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把握。借此,教师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要认识到《<论语>选读》学习的重要性,课程的学习必然要求学生主观上先重视,然后再进行学习。重视的基础一是能认识到学习《论语》是一个对自己品德修养提高的过程,同时也对自己的处事、交际有帮助,从而形成一种内在需要;二是客观存在的高考考查,让学生从课程学习一开始就不得不重视,虽说其中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但课程进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考试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者自身的帮助,以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对学习造成影响。
课文内容的生动化。作为语录体的著作,《论语》中有许多鲜活的对话,人物形象生动有个性,如子路的刚强、冉有的畏缩、宰我的巧辩等。课堂上就可以利用这些章节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文章不是纯粹地说教,感受到《论语》中的人物和现实并没有多大差距,从而减轻学生对古代经典的敬畏心理,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为教学的进行打下情感基础。
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虽说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已尽量避免灌输式的教学,但在文言文学习中,基本还是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很多时候只能被动接受,以致学生失去主动学习的机会,所谓兴趣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论语>选读》课堂应该给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这种情况下,为使自己在各种课堂活动中有更好的表现,学生会更主动地学习课文,兴趣自然也就慢慢养成了。
(二)改变文言文学习的固有习惯
由于通常的文言文学习注重文言文阅读基础能力的提高,因此偏重于客观的字词句含义理解,以读懂文章为主,文章的思想内涵探究为辅。可以发现,当学生面对这本《<论语>选读》教材时,往往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文中需要他们去学习的基础字词句意思都展现了,那在学习的时候到底要做些什么?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把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到思想的认识上,并对这些思想进行探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习的主要问题由“是什么”转变为“为什么”“怎么样”。为了能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于生活经验,对知识的内涵进行把握,在降低学生理解难度的同时,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提升。当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维文言文的应用情境,以帮助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实现对于问题的解答,因而能够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
学生文言文学习的一般习惯。学生学习文言文养成的习惯主要是“記”:课堂上记录老师的讲课重点,课后整理记录的笔记,然后就是凭此记住课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在这一系列的“记”中,学生被动学习性质明显,缺少属于自己的思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显得非常不足,这样的习惯对于《<论语>选读》的学习明显不合要求。因此,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进行指导,以增强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论语>选读》学习重点分析。基于这门课程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的核心目标,学生能养成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非常重要。只是积累一些字词,甚至理解课文内容都不能说是达到了这一要求。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重点,有意识地养成一种阅读方法,这是一种学习能力养成的过程。
应该养成《<论语>选读》学习方法。通过借助工具书、互联网等资料,排除阅读障碍,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章节产生自己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是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可以是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样的学习符合“解读”“批判”“继承”课程要求,长久之后养成阅读文化论著的习惯。借助于该种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一定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持久性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还能对高效课堂进行构建以帮助学生享受知识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自觉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需要学生人人都参与,这样的学习氛围只靠老师努力是很难完成的。由于高中的学习时间较为紧张,除了要求教师打破平时常见的知识传授型授课模式,让学生比普通课堂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外,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完成有些基本的准备工作。学生这个任务的完成,对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论语》的氛围很重要,不能什么都由教师代劳。比如拓展阅读,这方面的书籍资料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教师就可以大概指定一个范围,让学生自行在一些参考书目中寻找资料,加以研读,相互讨论,这样的氛围一旦形成,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还节约了时间,又不影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查阅的这些资料可以是法家、墨家、道家以及后代的名家典籍中的与课文相关的章节,也可以是课后提供的阅读资料,并营造一个课后阅读环境与氛围供学生自主阅读,如十一课《诲人不倦》课后的“相关链接”《孔子的教育方法和原则》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做了仔细解读,能帮助学生有更完整的理解。
结合现实,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如果只有课堂的学习,首先学习时间不充分,不可能达到课程的要求;其次没有做到“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使教学只停留在课堂上;还有就是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学习兴趣不可能真正提高。那就需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用课文思想来分析现实,相辅相成,使学习更有现实意义,目光移到课外,关注现实,思考《论语》中的思想和现实的关系,用现实来帮助理解,帮助学生增强对于文言文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