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洁
摘 要:青少年报刊在正确健康地引导社会舆论,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青少年报刊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在现阶段是必要的且亟须实践填补空白的,本报告以《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为研究样本,通过调研,了解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对报刊的认知与需求,并从多途径、多维度探讨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青少年报刊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
一、青少年报刊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现状及其意义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作出了重要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立德树人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中。青少年报刊是以未成年人为读者主体的读物,作为大众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文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理应有所担当,加之未成年人群体尚处在认知能力和三观塑造成长阶段,面对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缺乏鉴别能力,青少年报刊的价值导向尤为重要。
综观当代学术界研究,多是单纯地围绕未成年人德育展开研究与探讨,结合报刊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论述尚缺少深层次的调研论证与研究。在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显示结果为4639条,检索关键词“青少年报刊”“少儿期刊”,显示结果总计484条,而检索“报刊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显示结果仅有20条,且只有2004年刊发的2条为有效结果,由此可见,近年来在“青少年报刊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向的研究几乎為空白。
长期以来,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场域,青少年报刊作为优质的文化产品,能够深入学校,融入未成年人的学习与生活,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理想阵地。在当下进行“青少年报刊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项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时代意义及探索价值
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全社会对在线教育的普遍需求,传统的学校育人模式受到冲击,引人深思。信息技术在极大地改变知识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既推进了数字出版物的迅猛发展,也在多个方面影响、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通过新媒体来获取信息,与此相对应的是纸媒应用的减少。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图书、报纸、期刊为代表的纸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1年4月23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出炉。报告显示,2020年手机阅读和网络在线阅读是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的主要方式,而我国0 —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4%,其中14—17周岁青少年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最大,为13.07本,这一年龄段青少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4.3%。[1]而于5月28日发布的《浙江省未成年人阅读状况调查(2019—2020)》显示,该省未成年人最喜欢的阅读媒介是纸质图书,在各类图书中绘本及图画书是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首选,听书的选择率呈上升态势,2020年浙江省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继续提升,期刊、报纸等传统纸质媒介的阅读量有所降低。[2]
由上述报告可知,在信息技术发展大潮中,虽然由于学习和生活方式所限,纸质图书与报纸期刊等依然是青少年首选,但青少年选择手机、电脑、平板等工具进行信息获取将是大势所趋。因此,青少年报刊怎样通过自身革新适应融媒体时代,生动传播优质内容,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报刊转型升级面对的重大挑战。本文以《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作为研究样本,探索青少年报刊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途径和成果,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报刊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青少年报刊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样本调研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省内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和需求,以及青少年报刊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影响,进一步探索如何利用好报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为研究青少年报刊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现状,本文以《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为调研样本,于2021年1月21日至2021年2月3日面向江苏省内部分高中开展调研,包括江苏省天一中学、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江苏省泰州中学、泰州市第二中学、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江苏省响水中学等分布在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8所高中,其中有3所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兼具覆盖性与代表性。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手段。其中,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针对学生群体,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6份,回收106份,回收率100%,通过整理和分析,有效调查问卷共计103份,调查问卷的有效率为97.2%。访谈对象主要是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师等教育工作者共12名,访谈有效率为100%。
(二)调研的结果分析
首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以《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为代表的报刊展示的青少年典型人物的报道,是未成年人最为接受的思想道德引导方式之一。调研问题“本报最吸引你的内容是什么?”的数据显示,有85%的受访对象选择“达人在身边”栏目,该栏目选取江苏省内各高中及高校的杰出榜样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深度报道,为读者提供鲜活的学习素材、树立楷模力量,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添向上向善的引导力量。
其次,社会热点、时事政治是未成年人尤其是高中生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在对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等教育工作者群体进行的访谈调研中,超过85%的受访者建议版面增加当下热门社会话题的占比内容,呼吁青少年报刊关注时政、时评等。问卷调查显示青少年报刊上出现的“时事”部分是调研对象认为最有益的内容,占比约84%,比认为“专业揭秘”等实用类内容最有益的人数更高,后者占比为80%。数据显示,不论从政治站位还是读者需求来说,青少年报刊必须发挥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引领青少年读者关注社会时局变化,倾听时代强音,从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准则,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再次,调研结果显示,青少年读者对特殊主题策划的刊物、以及互动类的活动接受度更高。问卷调查中,60%的青少年读者建议刊物策划或开展如生涯规划类、当下时政类、阅读写作类专辑或活动等。主题类策划、互动类活动具备的实用性、系统性、生动性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发挥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三、青少年报刊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途径的创新实践
参考调研结果,在实践基础上,本文选取样本近年来的相关办报经历,阐述以办刊实践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索途径、成果和创新举措。
(一)通过专题策划发挥青少年刊物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动性
专题策划,是期刊報纸在特定时间段针对特定事件及内容所做的梳理。生动的专题策划通过及时敏锐地捕捉行热点问题、焦点现象、新闻人物、突发事件,策划不同的专题,可引领广大青少年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通过紧跟教学改革热点,围绕“有用、实用”做文章,以耐读、可读的文章为青少年读者答疑解惑,可促进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通过将专题策划与特色活动相结合,能帮助青少年开阔视野、提升理念、启迪智慧、拓展思路,提升精神格局。
1. 紧扣时代脉搏,策划重点选题,以专刊或专辑的形式反映重大社会事件,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既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理应与时代共奋进,以开阔的视野、蓬勃的朝气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开拓实践、奋勇争先。青少年刊物也应注重以时代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读者,以积极向上、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教育青少年关心时事、关心社会、关心世界,引导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19年10月,《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策划刊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辑《我和我的祖国》,邀请高中校长、教师、学生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60后”“70后”“80后”“90后”代表撰稿,并通过红色经典、光影纪录等引领广大青少年感受祖国蓬勃跳动的精神脉搏,传递出新征程的时代新篇,鼓励青少年争做追梦人的热情与正能量;2021年6月,策划推出“探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指导下,通过策划设计“时光里的红色足迹”“征文里的红色故事”“光影里的红色传承”等板块,组约全国各地的大、中学生代表走访党的百年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红色地标及重要成果并撰稿,邀请全省高中生代表与记者分别走进身边的红色校园寻访校园里的红色纪念地、纪念物;同时,开展面向全省高中生的“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线上主题征文活动,引导广大中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2. 围绕教学改革热点,呼应新课标、新课改与高考综合改革,助力青少年核心素养的提升
2020年12月召开的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上,以“发展中国特色优质基础教育:聚焦育人方式变革”为主题,提出“五育”并举强化素质,坚持德育为先,强化政治思想素质,培根铸魂。青少年刊物要长足助推思想道德建设,明确的定位和实用性必不可少,想读者之所想,在培根铸魂的同时满足读者需求,服务青少年综合素养的提升,密切关注教学改革热点,并适时推出系列专题策划,有助于增强青少年报刊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以研究样本为例,2018年初,《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公布,新课标提出了包括“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在内的18个“学习任务群”,《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随后策划出版《整本书阅读》专刊,帮助高中生拓宽阅读思路,重回阅读的本真,寻找生活里的真善美;2019年4月,《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对社会发布,江苏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特别策划《关于新高考,你需要知道这些》专辑于此时推出,助力全省青少年读者了解新高考,并根据新高考的政策和变化,注重综合素养的提升,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和道路;2020年4月,为贯彻江苏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特别策划《预见未来——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专辑》,从生涯规划、职业定向、升学指导等多个维度,为青少年答疑解惑,提升自主选择能力,服务国家、民族、社会。
(二)以栏目建设成就青少年报刊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性
栏目既是稿件分类的标志,又是展示内容和体现个性的重要手段,其设置和编排直接影响着刊物的质量。因此,在具体的常规栏目设置方面,既要时刻牢记办报宗旨,又要注重创新,关注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需求以及社会热点、教育热点等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始终用动态的眼光看待青少年读者,由此把握青少年不断变化的思想脉搏,深入了解其心理特点、阅读习惯、兴趣爱好等,并在版面设置上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保持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性。
1. 贴近青少年的生活,着眼于热点问题,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回应调研结果,《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于2021年春季学期改版新增“时事”专版,寻找创新途径,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立足社会前沿,了解时事热点,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他们与时代同行的意识。
同时,强化受欢迎的栏目建设,如不断丰富在学业、特长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典型人物事迹的“达人在身边”栏目建设内涵,通过典型人物展示的高尚品格、道德情操和进取精神,展现积极向上的青春风貌,使广大青少年以同龄人为榜样,引导青少年培养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配合江苏高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开辟“生涯讲堂”栏目,并根据读者需求进一步细化,分为“我的大学”“专业揭秘”“学霸笔记”等栏目,多方位介绍高校生活、专业设置及学习内容、社会职业要求、学科学习方法等,引导高中生正确处理个人兴趣特长与自身潜能、社会需要的关系,选己所爱,学己所长,择世所需,实现个人价值之小我与置身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潮流中的大我相融合。
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让青少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突出优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报刊必须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因此,在栏目设置上,《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策划的“瑰宝拾遗”“国家宝藏”等栏目,通过对丰富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全国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等的介绍,在潜移默化中让青少年接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提升文化素养,厚植爱国情怀,引导青少年自觉承担起带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责任和使命。
3. 关注最新科技动态,传播科普知识,引导青少年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作为陪伴青少年读者成长的报刊,有责任为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读者提供严谨科学的内容,引导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如通过栏目“探索发现”“科技前沿”“眼界”等的设置与建设,将生动有趣的科技内容介绍给广大青少年读者,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对世界的创造力。
(三)结合特色活动实现青少年报刊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交互性
组织特色活动是平面化的报刊为读者打造立体服务的方式,借助媒体平台优势,整合各项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让读者参与其中,增强编读互动,强化读者黏性。青少年报刊更是应当借助丰富多彩、形式广泛的特色活动来实现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交互性。多年来,《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以“青春路上同行者”为定位,倡导有品质的语文生活,通过“策划+活动”的双向模式提升办刊品位,积极探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引领。
1. 坚持立德树人,秉持品牌赛事的一贯宗旨
江苏省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是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全省性中小学生竞赛活动,迄今已举办21届,参加高中生累计已超450万。大赛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领全省中学生的精神成长。2001年,第一届大赛以“展示新世纪高中生的新生活、新思想、新发现、新感受”为起点,与教育改革同步,与语文课改精神相一致;从第八届决赛起,大赛通过命题等方式在全省明确倡导规范的议论文写作,引导青少年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自第十届大赛起,根据《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大赛关注理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以“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边界”等决赛题,引领青少年提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认知思考;在第十六届大赛中,评委们提出“不妨有一点理性”,倡导理性表达;2018年,《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标准(2017年版)》发布,据此,评委再度通过根据古诗写作记叙类文章或仅限议论文文题的赛题,鼓励青少年重视读与写的审美结合;2019年,大赛正式更名为“江苏省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加入阅读内涵,致力于提升青少年的核心素养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大赛经由命题研制、赛制变化、决赛设计、评审方向、评委言论等各个角度与时代精神呼应,滋养未成年人思想,激励他们用手中的笔描绘大千世界,写下对社会、时代、生活的认知与思考,将个体之理想融入社会之发展,由此担起时代赋予青少年的重任,与祖国之命运同频共振。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指出:“江苏省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综合展现出新一代江苏人对中国文化的敬重及其自身文化底蕴的深厚积淀,成就了江苏青少年的另一种青春。”[3]
2. 打造青少年文化活动,展现未成年人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
自2017年起,随着全省“夜读沙龙”活动、江苏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与《江苏教育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青少年写作研修班、2019年中华经典诵读讲写系列活动·诗文创作大赛等全省性青少年读写活动的开展,刊物通过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与青少年读者之间的联系。青少年通过活动传达对祖国的深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家乡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刊物通过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的活动,引导青少年关注生活、培养对生活的洞察力,鼓励他们释放生活激情,并为其提供展示才华能力的阵地,促使其坚守对社会、对国家的关注和思考,展现新一代青少年神采飞扬的青春姿态。
3. 从线下活动走向线上活动,全面拓展引导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交互空间
2019年起,《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通过微信公众号在寒暑假陆续推出了“文学之星我来秀”“国学达人线上PK”“阅读达人线上PK”“悦读者线上答题”等线上活动,成效显著,活动参与人次从最初的7千余人次逐次上升至2.5万人次,这些活动内容还被择优遴选刊出,线上活动与线下办刊相结合,成果有效呈现,丰富了青少年假期精神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针对2020年初的疫情,微信公众号策划了“抗‘疫’助学”特别策划主题推送:发布“执笔战‘疫’,记录人间”主题征文活动,呼吁青少年拿起手中的笔,为战“疫”注入自己的光和热,为这段历史留下研与思;倡导“以‘声’战‘疫’,春日读诗”特别行动,邀请青少年用好声音支援疫情防控;联系省内名师提供内容丰富的“抗‘疫’助学”线上课,为青少年提供自主学习平台。同时,结合线上策划,于线下推出“共同战‘疫’”专辑和“云端读写课:做主动的学习者”专辑,带领青少年砥砺思维,汲取力量,观照内心,以积极的心态拥抱世界,主动与窗外的世界“无缝”连接。从数据看,线上活动得到了积极响应,覆盖面比单次的线下活动更为广泛,取得了良好的读者反响与社会效益:系列主题推送阅读量4.8万;全省“执笔战‘疫’,记录人间”主题征文活动被江苏省作家协会评为“2020年度江苏省基层文学工作评选创新创优项目”;两期线下专辑被省教育厅选做专题读物配送给疫情期间回国隔离的学子阅读。
四、青少年报刊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一)青少年报刊应多途径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 通过专题策划主题教育内容,形成舆论场域,提升未成年人道德素养
相对于短平快的自媒体或新媒体,周期长、版面多的青少年报刊可以在较为从容的时间段内,根据未成年人关注的国家与社会热点、焦点,精心策划专题内容,加强青少年“四史”教育,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总体国家安全观、科技创新教育,通过周密详尽的版面安排,更为系统全面、深刻透彻地展现专题全貌,形成舆论场域,满足青少年读者多层次、多方面的阅读需求,带给青少年读者更多的思考余地和更丰富的参考价值,引领青少年成长风尚,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
2. 通过栏目建设挖掘典型精神,形成长效机制,弘扬青春正能量
青少年报刊在办报过程中始终要围绕“立德树人”,立足自身办报定位,通过日常栏目建设等思想内涵丰富的版面内容,聚焦社会热点,树立正面典型,弘扬楷模精神,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持续、长效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为他们的成长注入积极向上的力量。
通过对青春榜样人物的跟踪采访、调查研究,关注青少年报刊在青少年后续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从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求突破,进一步精益求精地遴选、编辑适合青少年阅读、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版面内容,促使他们向榜样学习,立德成人、立志成才,让他们对未来、对成长充满信心。
3. 创新活动内涵与活动形式,形成立体格局,引领未成年人精神健康成长
在办报实践中,青少年报刊可以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如沙龙、研修班、比赛等文化活动,打造报刊服务读者的立体格局,同时把思想、道德、观念融入其中,以轻松活泼的活动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青少年接受,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批批江苏青少年正是从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活动中汲取力量,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精神明亮的人。
同时,相较于组织成本较高的线下活动,线上活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系统设计初期投入较大,后期运营相对稳定,参与成本低,方便青少年通过手机、网络参与,具有相当的优势。通过对线上活动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可让青少年在收获知识、开阔眼界之外,胸怀大格局,承担新时代青少年的使命与担当,是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生动有效的途径。
(二)青少年报刊应多维度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 提高政治站位,筑牢质量“防火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这为青少年报刊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工作方向。青少年报刊建设首先要提高自身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宣传,讲好江苏教育故事,弘扬青春正能量。同时,严把质量关,用编写教材的态度对待版面内容,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首,质量第一,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传播正确的文化态度与价值观念,引导未成年人发现美、欣赏美,时刻注重为未成年人营造积极的氛围,让优秀的文化得到传承与积累,引导未成年人精神健康成长。
2. 探索数字经济,赋能传播“新手段”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热点,深刻改变了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也带来了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虽然对青少年期刊等纸媒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是也为其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4]尤其进入后疫情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在教育载体上。青少年报刊也须适时调整方向,向媒体融合转型,主动适应新情况、新形势,使用新兴的传播手段,实现技术赋能,在新媒体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更好地服务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如可借助5G网络的即时性,贯通线上线下终端,随时随地实现空间互联,共享生动的教育资源,实现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正向引导;利用新媒体的即时性,发布观点、转载信息、上传视频、建立网络社区,发挥对信息的处理、评价和导向作用,实现对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即时引导[5];通过大数据技术与处理流程,实现对未成年人报刊产品的分层内容推送,满足青少年对精神产品的不同需求,实现对青少年思想观念的精准引导。同时,青少年报刊还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实现刊物建设与学生的互动,提升生动的原创内容及其手机小程序的开发力度,深度挖掘服务黏性,孵化一批具有品牌识别度与良好体验感的优质融媒体产品,服务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3. 提升品牌效应,发展智库“新战略”
在实践中,青少年报刊还应进一步扩大融合发展的核心优势,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品牌效应,充分发挥专业媒体宣传渠道与阵地的作用,系统思考媒体智库建设。通过媒体智库的建设,推出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的思想产品,将媒体服务领域由单纯的信息传播向思想挖掘、战略研判、方案供给、价值传递延伸,推动主流媒体通过智慧转型,在新时代提升新的服务能力、增创新的服务价值。[6]一方面,青少年刊物须主动引入校园和社会力量,强化作者队伍和专家库资源建设,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发挥教育宣传和舆论引导的积极性:如发挥校园宣传作用,深化与各级主流媒体的联合协作,以来自榜样的力量、名师的指导、研究学者的心声,助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陶冶和提升,以高尚的精神塑造青少年品格。另一方面,加快推动青少年报刊的内涵式发展,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专业编辑队伍,发挥采编联动机制,构建更加灵活科学的组织架构,促进青少年报刊在思想观念、采编流程和产品形态上的深度融合,以优秀的文化产品、不断发展的品牌活动传播优秀思想文化,引导未成年人关注社会生活,担当社会责任。
媒体的宣传引导是社会力量德育传播的主渠道,是社会德育形式的有效组成部分。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青少年报刊承担的重大使命,通过多维度的系统思考、多渠道的有效尝试,实现青少年报刊自身建设的技术赋能、深度融合、全面升级,将更好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J].新阅读,2021(5):7-9.
[2] 浙江省未成年人阅读状况调查组.浙江省未成年人阅读状况调查(2019 —2020) [J].新阅读,2021(6):30-33.
[3] 唐江澎.为青春举杯[N].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2019-01-22.
[4] 刘云章.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报刊的发展现状及经营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20(32):143-144.
[5] 赵斌.善用新媒体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N].人民日报,2014-07-24.
[6] 刘红兵.媒体智库与智慧媒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打造传媒智库、推进智慧转型的实践与思考 [J].传媒,2019(4):9-11.